王阳明与贵州文化 (129).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王阳明与贵州文化 (12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阳明与贵州文化 (129).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王阳明与地域文化研究明代阳明心学在黔南地区的传播及其影响*摘 要:黔南是贵州境内以布依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自明代中期开始,阳明心学在黔南地区得以传播,一百余年间,以都匀为中心的黔南地区崛起成为黔中王门的“五大重镇”之一。以阳明心学为主流的儒家文化促进了黔南教育文化的发展,使黔南成为贵州儒学文化最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关键词:阳明心学;黔中王门;贵州黔南;民族文化中图分类号:B 2 4 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 0 9 6-7 6 5 9(2 0 2 1)0 4-0 0 8 6-0 6 本文所指的“黔南”,是指今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包括都匀、福泉、荔波、贵定、瓮安
2、、独山、平塘、罗甸、长顺、龙里、惠水、三都1 2市县,因其位于贵州省之中南部并与广西交界,故习称“黔南”。黔南位于省城贵阳的东部和南部,在地理上对贵阳形成半包围的形势,从湖南、广西分别有两条大驿道经过黔南(湘黔驿道、黔桂驿道交汇于贵定)而进入贵阳,故黔南的交通位置十分重要。王阳明和徐霞客进入贵州,都先经过黔南地区再到达贵阳。在明朝中后期,阳明心学在黔南布依族、苗族地区得到极大传播,使以都匀为中心的黔南地区成为黔中王门著名的“五大重镇”之一。一、王阳明两次经过黔南,播下阳明心学的种子王阳明往来贵州,两次经过黔南境内,都作有诗文,为黔南留下了阳明心学的种子。现将王阳明诗抄录如下:第一次,王阳明于正
3、德三年(1 5 0 8)春天路过黔南的平越卫(今福泉市),登七盘岭,作 七盘 诗:鸟道萦纡下七盘,古藤苍木峡声寒。境多奇绝非吾土,时可淹留是谪官。犹记边峰传羽檄,近闻苗俗化衣冠。投簪实有居夷志,垂白难承菽水欢。按:平越卫,是明代贵州“东六卫”之一,西距省城贵阳1 8 0里,军事位置十分重要。洪武十四年(1 3 8 1),置平越守御千户所。十五年(1 3 8 2),改为平越卫。十七年,升军民指挥使司。领长官司五,属四川布政司,寻属贵州都司。七盘岭,在平越卫东五里,鸟道萦纡,地势险要。读史方舆纪要 载:“七盘坡在平越城东五里,官道经其上,高峻崎岖,折旋凡七,坡下有溪。一云以盘回七里而名。”王阳明
4、七盘 诗以“鸟道萦纡下七盘,古藤苍木峡声寒”,足见其险要。又有“近闻苗俗化衣冠”句,可知平越苗因接近湘黔驿道,故汉化程度较深。该诗又有“投簪实有居夷志”,表现王阳明决心“居夷”,并教化苗夷之志。第二次,正德四年(1 5 0 9)腊月,王阳明离开贵州,黔中王门弟子高凤呜等三人于大风雪中远送至龙里卫(今贵定),王阳明作 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蹊路高低入乱山,诸贤相送愧闲关。溪云压帽兼愁重,峰雪吹衣著鬓斑。花烛夜堂还共语,桂枝秋殿听跻攀。相思不用勤书札,别后吾言在订顽。.4J u l.2 0 2 1*收稿日期:2 0 2 1-0 1-0 1 D O I:1 0.1 3 6 9 8/j.c n k
5、i.c n 3 6-1 3 4 6/c.2 0 2 1.0 4.0 1 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 0 X Z X 0 0 7);浙江省越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招标课题(2 0 1 8 YWH 0 0 1);稽山王阳明研究院重大课题(2 0 1 9 ZW 0 1 0 2)作者简介:张明(1 9 7 0-),男,贵州印江人,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大学阳明学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夏威夷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中国思想史、区域史、阳明学、教育学。网络出版地址:黔中王门“五大重镇”,最早于 贵州阳明学派思想流变初探 中提出,后得到学界认同。详见张明:贵州阳明学派思想流变
6、初探,贵州师范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 0 0 3年。雪满山城入暮天,归心别意两茫然。及门真愧从陈日,微服还思过宋年。樽酒无因同岁晚,缄书有雁寄春前。莫辞秉烛通宵坐,明日相思隔陇烟。按:龙里卫(今黔南龙里县),明洪武二十三年(1 3 9 0)拨贵州卫之平伐等四长官司置,隶贵州都司。龙里卫西距贵阳6 0里,为贵阳东路门户。王阳明诗其一有“蹊路高低入乱山,诸贤相送愧闲关”“溪云压帽兼愁重,峰雪吹衣著鬓斑”句;其二有“雪满山城入暮天,归心别意两茫然”“莫辞秉烛通宵坐,明日相思隔陇烟”句,可知阳明离开贵州时,正值大风雪。镇远旅邸书札 有“高凤呜、何廷远、陈寿宁劳远饯,别为致谢”一语,可知高凤呜、何廷远
7、、陈寿宁三位弟子于大风雪中将王阳明先生送至6 0里外的龙里卫,并在分别之际通宵座谈,依依惜别。师徒情深,由此可见一斑。王阳明贬谪贵州两年期间(1 5 0 81 5 0 9),不仅有龙场悟道,而且传道讲学,亲自开创了黔中王门书院讲学运动。1据嘉靖 贵州通志 记载,王阳明当年在龙场“龙冈书院”和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时,亲临听讲的贵州学子有数百人之多。王阳明在 居夷集中留下了2 0首左右与讲学有关的诗文。黄宗羲在 明儒学案 中称:“姚江之教,自近而远,其最初学者,不过郡邑之士耳。龙场而后,四方弟子始益进焉。”22 1 9在王阳明 镇远旅邸书札 中,一共记载了2 0多位有姓有号的贵州学生,这是王阳明留
8、下的天下王门第一份弟子群体名单,对研究黔中王门具有重要作用。王阳明为黔南播下了阳明心学的种子。二、王门弟子在黔南的心学活动,使阳明心学在黔南生根发芽王阳明来到贵州之时,明朝已经建立1 4 0年(1 3 6 81 5 0 8),贵州已经建省9 5年(1 4 1 31 5 0 8),但贵州并没有书院讲学活动和单独的科举考试。作为省城的贵阳,也一直没有府级建置,属于黔南的程番府(今惠水县)管辖,1 5 6 8年,程番府迁往贵阳城内,次年(1 5 6 9)改为“贵阳府”,贵阳作为省城才有正式的府级建置,离王阳明流放贵州已经过去6 0年了。可见明代的程番府文化比较发达,因为它有一座著名书院 中峰书院和一
9、所儒学学校,堪与贵阳的文明书院和贵州宣慰司学相媲美。王阳明的黔中王门弟子陈文学、楚中王门弟子蒋信就与程番府中峰书院和儒学学校有直接关系。他们在程番府留下重要碑记。陈文学(约1 4 8 5-1 5 6 1),字宗鲁,号娴移生,又号五栗山人,贵州宣慰司(今贵阳)人,黔中王门代表人物。年十余即能诗文。王阳明贬谪贵州龙场时,陈文学亲往请教,得阳明真传,莫友芝称其“得阳明之和”“承良知之派以开黔学”。王阳明离开贵州之际,赠陈文学诗一首 赠宗鲁。正德十一年(1 5 1 6),陈文学中举,累官至耀州知州。后辞官归里,杜门治学,与黔中王门弟子数十人倡建“阳明书院”,刻 阳明先生文录续编。年七十六岁卒。著有 耀
10、归存稿 余生续稿 娴移闲录,门人统编为 陈耀州诗集,又称 五栗山人集。程番府修建中峰书院,陈文学作 碑记 云:三山陈公守程番之三年,田野既辟,仓廪告充,赋均役平,创作弊划,奸宄遁迹,野人归心,庶务聿修,百神献吉。君子曰:“可以知政矣。番其卧治口,诸生心罔惬过。”五栗山人陈文学告曰:“兹公之疏节也,而岂其大也乎哉。”公甫至,悼教驰,公余辄召诸生左右,亲相指授,尤汲汲去故取新、求放心是数言,诸生藉是而兴者居多。既而曰:政微本罔立,教向风罔动。予目孔庙,殿庑若斯,何以安灵?师生馆舍若斯,何以督业,厥咎在予。乃裒材鸠工图新之,壮一方之观。诸生闻风而来者云集,则又窘于无庐以居。乃以府治之西隙地构堂若干楹
11、、斋若干楹、楼若干楹。楼以祠古今名宦,大门若干楹,额其门曰:“文明”,是故业有所矣,化有本矣,郁郁有章矣,番维新矣。愿碣之石,以永公风,动我邦之休。文学不佞辱公,知最不敢辞,僭言曰:“公观于番已俗,凡三变矣;国初草创,王泽覃矣,而礼乐衣冠之化尚未之丕变,是又一程番也;今公因旧为教,因略致评,因朴示文,因夷而进之中国,而所谓礼乐衣冠之化,沨沨乎遍八方矣,是又一程璠民也。孔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也。”以之治天下,斯天下文明;以之治国家,斯一国文明;以之治一郡,斯一郡文明矣。公之郭大之心,休休之量,正大光明之学,不鄙夷其民,而欲以三代之民望之,不其厚乎?诗云:“思皇多土,生此王国。”诸士
12、济济然,儒道积德,固已昭文明之渐于今日。易 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文明之化,无不有觊将来乎?”蒋信(1 4 8 21 5 5 9),字卿实,号道林。武陵(今湖南常德)人,楚中王门代表人物。3王守仁谪龙场,与同乡冀元亨同拜门下。嘉靖间入京师,复师湛若水。正德十一年(1 5 3 2)进士,授户部主事,转兵部员外郎,出为四川水利佥事,迁贵州提学副使,置龙场阳明祠田以供祀事,建正学、文明二书院,大讲阳明心学。坐擅离职守,罢官家居,建桃冈精舍讲学。其学践履笃实,学者宗其教,称“正学先生”,黄宗羲 明78第4期 张 明 明代阳明心学在黔南地区的传播及其影响儒学案 将其列为“
13、楚中王门”第一人。蒋信著有 古本大学义 道林文粹 道林诸集 桃冈日录 等。蒋信家居期间,作有 程番府改建儒学记:夫学,明伦而已焉者也。明伦,明道也。学宫美矣,而多士之心苟懵于道犹昔也,将不为虚舍乎?曷谓道?夫广大而善应者心,心即道也。曷谓懵于道?夫吾广大之心,其有吾耳目乎?有吾口鼻乎?有吾四肢百骸乎?其有物与我乎?其有富贵、贫贱、威武乎?其有元会运世、上下古今乎?其有皇帝王伯事业乎?是故有吾耳目则懵,有吾口鼻则懵,有吾四肢百骸则懵,有物与我则懵,有富贵贫贱威武则懵,有元会运世、上下古今则懵,有皇帝王伯之事业则懵。然则奈何?盖古圣人忧之也。是故为之学校焉,为之师儒焉。学校师儒,固所以讲明乎此,而
14、发其懵也。夫今也,糟粕而铺馁之,臭腐而恒订之,粪土而藻绘之,则固不只足以增其心之懵焉也哉?是故学弗明,虽尧舜不能回天下之俗,志弗辨,则虽资如闵、冉,固终于懵焉耳。今夫天下美质者,何限踵俗而习,故出此而入彼,宁泯泯焉老死为裤中虱,而不欲见天地四方。其谁之咎乎?王生悚然曰:“是足以训矣。”请遂奉之归,敬镌诸石,以诏多士。陈文学、蒋信对黔南书院讲学和儒学教育的关注和重视,可以说是阳明心学进入黔南的第二波,使儒学文化在黔南得到良好发展,表明阳明心学在黔南已经生根发芽,为后来阳明心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三、贬谪黔南的王门学者弘扬心学,使黔南成为黔中王门“五大重镇”之一黔南位于贵州、广西交界地区,
15、民风彪悍,气候恶劣,历来是朝廷流放犯人的地方。明代中后期,一些官员被流放到黔南地区。他们在此建立书院,弘扬心学,事上磨练,知行合一,推动了阳明心学在黔南地区的传播,使黔南成为黔中王门著名的“五大重镇”之一,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代表人物:(一)陆粲陆粲(1 4 9 4-1 5 5 1),字子余,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嘉靖五年(1 5 2 6)进士。选庶吉士,七试皆第一,迁工科给事中。劲挺敢言,曾下诏狱,廷杖三十。还职,又劾张璁、桂萼专权植党,帝感悟,罢璁、萼相。而詹事霍韬又力诋粲是被其师杨一清所唆使,竟召还璁、萼,而罢杨一清相,谪陆粲为贵州麻哈州都镇驿丞(今麻江县)。驿当都匀、平越之交。粲于九年(
16、1 5 3 0)至都镇驿舍。粲往来两卫间,并在平越题额“礼斗亭”,且作 礼斗亭记。居驿舍时,为平越诸生金凤、刘奇等讲阳明之学,闲时考诵经史,并著 春秋胡传辨疑 四卷。十年(1 5 3 1)二月自作 序。在其驿舍又作 边军担夫谣 述驿役之苦,深得古诗之遗。后迁江西永新知县。寻以母老乞归,不出。陆粲在黔南弘扬阳明心学,为地方文化发展做出一定贡献。其培养的著名弟子有土司金鳌、金凤兄弟和刘奇。金凤,字梧冈,平越卫(今福泉)诸生,平越杨义土司副长官金鳌之弟。嘉靖八年(1 5 2 9),陆粲谪都匀都镇驿丞时。驿舍废,无可居,常寓平越城。平越诸生争相从问业。金鳌为供束修、薪米。陆粲喜卫士多质悫,惜其见闻之狭
17、也,举所携 三苏文粹 授读以资文法,金鳌刊刻而传焉。陆粲精于 春秋。诸生授 春秋 学者,金凤为之冠;其同学生有刘祥、刘奇、徐濂、马章、彭遵、欧阳世雍、徐柯等。金凤父杨义土司副长官金洪卒,陆粲为之铭墓。陆粲离开平越,与弟子有赠别唱和诗。金凤诗云:送陆子余先生次留别韵先生来几时?忽忽到别觞。明发一挥手,顿成山水长。先生有明教,毕世岂能忘?渐觉侏离风,换作诗礼乡。我学苦未精,中夜起傍徨。安得从一笈,卒业称所望。此愿定遂未,宛转愁中肠。附:陆粲 留别金生诗去年杨山宿,悬灯照华觞。今年发杨山,灯影如旧长。黯黯照离人,恋恋情难忘。岂不念良朋,客子怀故乡。感子礼意勤,援手徒彷徨。后会焉可期,一别永租望。愿言
18、僮加餐,慰我愁思肠。刘奇,平越(今福泉)人,秀才。陆粲贬谪麻哈州都镇驿丞。常至平樾讲阳明之学,刘奇师事之。作有 呈陆子余先生 一首:万里柱蒲路,欣来君子行。文章传震泽,经训续阳明。道在忘迁谪,山荒起俊英。翻愁肠环去,术业骤难精。(二)赵大洲赵大洲(1 5 0 8-1 5 7 6),名贞吉,字孟静,大洲是其号,内江(今四川内江)人,泰州王门代表人物。嘉靖十四年(1 5 3 5)进士,历官编修、徽州通判、南京吏部主事、户部右侍郎。明英宗时,蒙古俺答攻北京,漫书求贡,赵大洲昌言抵抗,与权相严嵩相抵牾,被廷杖五十,贬谪荔波典史。国榷 载赵大洲贬谪荔波始末云:贞吉时任左谕德兼监察御史。贞吉前廷88赣南师
19、范大学学报 2 0 2 1年议,见严嵩于两苑,辞焉。贞吉怒,叱阍者。右通政曰:“公休矣,天下事当徐图之。“贞吉骂曰:”尔权门犬,何知天下事?“嵩大恨之。俺答纵掠近郭,京师戒严,贞吉劳仇鸾军,语鸾进兵,鸾不应。贞吉报命忤旨,杖五十,谪荔波典史。按,赵大 洲 谪 荔 波 典 史,时 在 嘉 靖 二 十 九 年(1 5 5 0)。大洲之学,李贽谓其得之泰州王门徐樾(波石)。徐樾是王艮(心斋)门下最著名的弟子。徐樾之后,为赵大洲。大洲之后,为邓豁渠。嘉靖二十四年(1 5 4 5),徐樾督学贵州,黔中王门孙应鳌4与四川赵大洲就学于徐樾门下。观孙应鳌与赵大洲之论,与徐樾之论中暗合,孙、赵两人共传王艮、徐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王阳明与贵州文化 129 王阳明 贵州 文化 12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