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4)--纳米陶瓷研究现状及技术发展.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10.94)--纳米陶瓷研究现状及技术发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94)--纳米陶瓷研究现状及技术发展.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纳米陶瓷研究现状及技术发展摘要:纳米陶瓷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先进材料,受纳米微粒基本物理效应的作用,在力、光、电、热、磁等方面具有许多优异性能,特别是室温超塑性、高韧性、低温易烧结等潜在性能将大大拓宽陶瓷材料的应用领域。本文从纳米陶瓷的制备、性能、应用前景以及研究现状等方面作了详细地介绍。关键词:纳米陶瓷;研究一、前言纳米陶瓷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先进材料,是由纳米级水平显微结构组成的新型陶瓷材料1。它的晶粒尺寸、晶界宽度、气孔尺寸、第二相分布、缺陷尺寸等都只限于100nm量级的水平。由于受纳米微粒基本物理效应的作用,纳米陶瓷就具有了与传统陶瓷显著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能。如今,纳米陶瓷已成为材料科
2、学、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前沿热点领域,是纳米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1,2二、纳米材料的基本物理效应(一)小尺寸效应3。当固体颗粒尺寸与德布罗意波长相当或更小时,这种颗粒的周期性边界条件消失,在声光电磁热力学等特征方面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其中以纳米微粒的熔点发生显著改变为最。(二)表面效应3,4。表面效应是指纳米微粒的表面原子与总原子之比随着纳米微粒尺寸的减小而大幅度增加,粒子的表面能及表面张力也随之增加,从而引起纳米粒子性质变化的现象。纳米微粒具有较高的表面能和表面结合能,不但造成了纳米粒子表面原子输运和结构的变化,而且也引起表面电子自旋构象和电子能谱的变化,在化学变化、烧结、扩散等过程中,将成为
3、物质传递的巨大驱动力,同时还会影响到纳米微粒相变化、晶型稳定性等平衡状态的性质。(三)量子尺寸效应5。所谓量子尺寸效应是指当粒子尺寸下降到接近或小于某一值(激子波尔半径),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由准连续变为分立能级的现象。纳米微粒存在不连续的被占据的高能级分子轨道,同时也存在未被占据的最低的分子轨道,并且高低轨道能级间的间距随纳米微粒的粒径变小而增大。当热能、电场能或者磁场能比平均的能级间距还小时,就会呈现一系列与宏观物体截然不同的反常特性,称之为量子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带来的能级改变不仅导致了纳米微粒的光谱性质的变化,同时也使半导体纳米微粒产生较强的光学三阶非线性响应。(四)宏观量子隧道效
4、应3。电子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具有贯穿势垒的能力,称之为隧道效应。近来,人们发现一些宏观物理量,如微颗粒的磁化强度、量子相干器件中的磁通量等亦显示出隧道效应,称之为宏观的量子隧道效应。三、纳米陶瓷的制备技术纳米陶瓷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纳米粉体的制备、成型和烧结。纳米粉体的团聚、成型素坯的开裂,以及烧结过程中的晶粒长大等问题决定纳米陶瓷质量的关键技术6。(一)纳米陶瓷粉体的制备技术纳米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有多种,从思路上分为收稿日期:2005-09-28作者简介:王献忠(1971),男,江西萍乡人,讲师,研究方向:无机非金属材料.粉碎式和构筑式2。粉碎式是从大块固体块状物质粉碎而获得超微粉末;构
5、筑式是由小到大,从离子、原子通过成核和长大合成超微粉末。从技术上讲,有物理和化学合成两类方法。有人指出1,理想的陶瓷粉体的条件是粒径小、呈球形、粒度尺寸分布窄、无硬团聚、高纯度。物理方法有高能机械粉磨法、蒸发冷凝法(PVD)、非晶晶化法、等离子体沉淀法和电火花爆炸法等。化学合成法主要有溶胶-凝胶法(Sol-gel)、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法)、激光诱导气相沉积法(L ICVD)、等离子气相合成法(PCVD)、水热合成法、金属醇盐水解法、介孔模板法、喷雾热解法、沉淀-乳浊液法等。Sol-gel法制备的纳米粉体具有均匀性好,颗粒细小,化学计量准确等优点,但生产周期较长,成本也较高7。其基本工艺过程
6、包括8:醇盐或无机盐水解Solgel干燥、焙烧纳米粉体。已有人采用此法制得平均粒径小于6nm的T i O 2纳米微粒。CVD法可以制得表面非常洁净的纳米粉体,但设备复杂,成本高。中科院上海硅所采用CVD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3050nm的纳米粉8;Cauchetien等人8采用L ICVD法制备得到了平均粒径为3072nm的Si?C?N纳米复相粉体;L ee等人8采用PCVD法制备得到了1030nm的Si3N4?SiC复合粉体;陆彩飞等9采用水热法制备了100nm以下的Zr2Si O4纳米粉体。王和义等10采用沉淀-乳浊液法制备40nm以下的ZrO2纳米粉末。随着材料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纳米陶瓷粉
7、体的制备方法也有所创新和突破。纳米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还有:自蔓延高温合成法11、MOCVD法、金属有机物热分解法(MOD)7、低温强碱合成法等。孙一军等12利用热壁低压MOCVD法成功制备了平均粒度为58nm的T i O2纳米粉末;黄传勇等13采用低温强碱合成法,以分析纯氢氧化钠和氯氧化锆为原料合成了ZrO2晶核,通过热处理得到了一次颗粒尺寸约为7nm的ZrO2超细粉;连芳等14采用一种新型湿化学法低成本制备了70nm的Ba(M g1?3Ta2?3)O3纳米粉末;I.N.Kholmanov等15用球磨法制得了粒径为1030nmSiC纳米粉体。(二)纳米陶瓷素坯的成型技术成型是将粉体转变成具有一
8、定形状、体积和强度的坯体的过程。在成型工艺中,由于纳米陶瓷粉体的比表面积大,粉体易团聚性,传统陶瓷的常规成型方法已不适合于纳米陶瓷的成型,必须采用先进的成型技术,以提高素坯密度,降低素坯中的气孔率,促进纳米陶瓷的低温烧结16。纳米陶瓷的成型主要分为干法成型和湿法成型两类1。前者包括等静压成型、超高压成型、橡胶等静压成型、原位成型等方法;后者包括离心注浆成型、凝胶直接成型(direct coagulation casting)、凝胶浇注成型(gel casting)、渗透固化成型(osmoticcon-soli2dation)等方法。目前大多数纳米陶瓷是通过干法成型制备的。如冷等静压、橡胶等静压
9、、超高压成型纳米Y-TZP陶瓷17,原位成型纳米T i O 2陶瓷1。干法成型的优点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但也有缺点,如磨具损耗大、成本高、素坯压块分层、需要过多的粘结剂等。湿法成型的优点主要有:能够有效控制坯体团聚及杂质的含量,减少坯体的缺陷,可以用于形状复杂的陶瓷部件的成型,其缺点主要有成型中所需介质过多、双电层状态改变、流变状态改变、素坯密度降低等1,16。在湿法成型技术中,将可流动的悬浮液固化成比较致密的陶瓷素坯是最关键的一步1。(三)纳米陶瓷的烧结技术烧结是陶瓷材料致密化、晶粒长大、晶界形成的过程,是陶瓷制备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纳米陶瓷的烧结与其他陶瓷的烧结不同,由于纳米粉
10、体的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烧结驱动力表面能足够大,因而加速烧结速率,降低烧结温度,缩短烧成时间,使陶瓷烧结动力学过程发生改变。纳米陶瓷的烧结技术的关键在于控制晶粒长大。目前,纳米陶瓷的烧结技术主要有:1)热压烧结1,6,18(Hot Pressure Sintering)此方法是在加热粉体的同时加上一定的压力,使样品的致密化主要依靠外加压力作用下物质的迁移而完成。热压烧结分真空热压烧结、气氛热压烧结、连续热压烧结、液相热压烧结等;若烧结过程中伴随化学反应,则称为反应热压烧结。其优点在于使纳米粉聚集成纳米陶瓷而保持完全致密和粒径没有显著增长,因而在纳米陶瓷烧结中广泛应用,一般可使样品的相对密度
11、达到92%以上。但热压烧结纳米材料也表现出了许多新特点或局限,如普遍存在“阈值”,即在一定温度下,外压必须大于一定值时才能促进材料的06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四期致密化。2)高温等静压烧结1(H IPS)这是一种成型和烧结同时进行的方法,结合了常温等静压工艺与高温烧结的优点,克服了普通热压中缺乏横向压力和制品致密度不均匀的缺陷,可制备形状复杂的纳米陶瓷产品,甚至是团聚严重的粉体也可用于制备纳米陶瓷。3)微波烧结(M icrow ave Sintering)该工艺利用在微波电场中微波与物质的交互作用(偶极子的转动、电导损耗等),使陶瓷整体加热至烧结温度而实现致密化的快速烧结技术。其优点是产品致密
12、度高,断裂韧性强,但晶粒长大倾向大于其他烧结方式。李云凯等19采用微波烧结技术制得了纳米A l2O3-ZrO2(3Y)复相陶瓷。4)超高压烧结1,6(U ltra-high-pressure Sin2tering)该工艺是在1GPa以上压力下进行的烧结过程。其特点是不仅能够迅速达到高的致密度,而且使晶体结构甚至原子、电子状态发生变化,从而赋予材料在通常情况下无法获得的性能。为防止烧结过程中晶粒长大,须对纳米粉体进行真空预处理以除去粉体中的水合物。5)原位加压成型烧结1,6该工艺首先将原料蒸发,再冷凝成纳米粉,然后在高真空下进行原位加压成型和烧结。其特点是纳米粉体的制备、成型和烧结在一个设备中连
13、续完成,可确保纳米颗粒表面以及烧结后陶瓷晶界的高度清洁。6)脉冲电流烧结20(Pulse Electric Current Sin2tering)该工艺是一种新型快速烧结技术,包括等离子活化烧结(Plasma A ctivated Sintering)系统、放电等离子烧结(Spark Plasma Sintering)系统。其显著特点21是升温速率快,烧结时间短,烧结品致密度高、烧结温度低和消耗能量少,可有效抑制晶粒长大。四、纳米陶瓷的特殊性能及其应用纳米陶瓷较之传统陶瓷,在声、光、电、热、磁等方面具有许多优异性能,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纳米颗粒的小尺寸效应、表面与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所引起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94 纳米 陶瓷 研究 现状 技术发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