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拓展阅读——院士纵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pdf
《#2.3.1#--拓展阅读——院士纵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1#--拓展阅读——院士纵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在2020年WTC成都论坛上,十余位院士出席开幕式,并就交通强国、高质量发展、新基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智能交通等内容进行了探讨。1、傅志寰:科技进步与管理创新要良性互动、傅志寰:科技进步与管理创新要良性互动科技进步撬动着管理创新,而管理创新反过来又会加速新科技落地和推广,进而再对科技发展提出新的要求。科技与管理两者相互作用、构成良性循环。在交通领域,这一关系依然存在。即交通科技进步,不仅对传统的交通管理方式提出新的挑战,同时还为交通管理变革提供新的理念、模式和手段。如果管理创新跟不上,即使有了信息化支撑,也达不到资源充分利用的目的,例如城市停车位由于管理体制障碍,得不到充分利用。其中,
2、在运输组织高效化方面,除了各个行业内部重构运输组织,市场还期望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实现跨界融合,开展联运。以“民航+高铁”为例,可学习德国突破行业间服务流程壁垒,增强运输资源的协同利用,实现时刻表对接,做到火车与飞机共享航班号等。显然,这种跨界融合有赖于信息技术赋能和管理体制创新。2、卢春房:线站技术是高铁发展的基础、卢春房:线站技术是高铁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已建成了以京沪高铁、哈大高铁、兰新客专、海南东环为代表的全世界运营里程最长、运营场景最丰富的高速铁路。高铁技术涉及多个专业,其中,最关键的是四大技术,即:线路(车站)、动车组、列控、牵引供电。要实现高铁更快、智能、绿色、经济发展,四大关
3、键技术的发展方向必须与高铁总的发展方向一致,同步推进,实现突破。四大技术中,最基础的就是线路(车站)技术。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是由轨道、路基、桥涵、隧道及其他建筑物构成。随着智能京张、智能京雄高铁建设的全面推进,以及智能新技术在铁路各专业领域研发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扩大,构建了中国智能高速铁路体系架构,应用了基于BIM的工程建设管理平台,开发了各专业信息化前端系统,如路基施工方面实现了基桩施工精准控制与信息化管理、路基智能化填筑等,提高了线路工程的建设质量和信息化水平。其中,线站技术在大跨度钢桥设计参数、疲劳性能、材料及施工装备和建设组织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建成了跨度、荷1载等创世界纪录的高速铁
4、路桥梁。比如,刚刚建成的沪通长江大桥和五峰山长江大桥,主跨均为1092米,分别是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和高速铁路悬索桥。三、陈政清:技术创新需难点分散、多部门协作三、陈政清:技术创新需难点分散、多部门协作创新能力才是强国的标志,而技术创新难在风险控制,需要通过难点分散有效管控风险,重大创新还需要多部门协作。有几个案例值得我们思考。中国斜拉桥为何在1993年一举创造了602米跨度的世界纪录?因为从1970前后就开始准备,将斜拉桥建造的几项关键技术分别安排在上海和重庆的几座200米跨度的斜拉桥建设中,每座桥攻关一项新技术,将风险降低到可以承受的水平。其中,重庆石门长江大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3 拓展 阅读 院士 纵论 现代化 综合 交通运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