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行管本科《管理哲学》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doc





《电大行管本科《管理哲学》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行管本科《管理哲学》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管理哲学期末复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新兴交叉(P1) 2世界观(P1) 319世纪(P5) 4礼(P6) 5法(P6)6个别到一般、 一般到个别 (P14) 7权威(P54) 8人、财、物(P70) 9人(P79)10需要(P80) 11战略决策、管理决策、业务决策(P130) 12计划、组织、控制(P154)13社会属性(P177) 14人际关系(P178) 15矛盾的同一性(P179) 16真、善、美(P234) 17管理者必须成为哲学家(P246) 18七分管理(P248) 19看得见的手、看不见的手(P251) 20对立统一(P260) 21道德原则、物质利益(P272) 22热岛(P3
2、52)23跨度思维、顿悟思维,严密的逻辑思维方式(P276)二、选择题1(A、B、C、D、E)(P511) 2(A、B、C、D)(P6166)3(A、B、C、D、E)(P83) 4(A、B、C、D)(P8589)5(A、B、C、D)(P99111) 6(A、B、C、D)(P132)7(A、B、C、D、E)(P132134) 8(A、B、C、D、E)(P160171)9(A、B、C)(P182) 10(A、B、C、D、E)(P215)11(A、B、C)(P244) 12(A、B、C、D)(P258)13(A、B、C、E)(P269) 14(A、B、C、D、E)(P337)15(A、B、C、D、E
3、)(P349352)三、名词解释1管理哲学是研究管理领域中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学问。(P1)2管理主体是指在管理活动中具有一定的管理素质,有一定权威,担负管理工作的人。(P52)3管理客体即管理对象,是指进入管理主体管理实践活动领域,接受管理主体协调和组织、指挥、使用的客观对象。主要由人、财、物三种基本要素组成。(P70)4定性思维方法是根据事物的性质来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P123)5决策一般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对遇到的情况和问题,从两个以上方案中选择一个有效方案(或手段)的过程。(P128)6决策科学化是指决策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能运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方法将
4、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决策过程,使决策符合实际。(P146)7决策民主化指决策要最大限度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决策的全过程中贯彻群众路线。(P146147)8管理价值是客观对象或人们的行为对于提高或改善管理活动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P220)9伦理道德是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能自觉引导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观念、行为规范的总和。(P265)10“热岛”效应指城市气温比郊区的高(P352)11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内部进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可较长时间地保持稳定。(P353)12城市化指一种变农业人口为城市人口,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社会历史过程。(P305
5、)四、简答题1管理哲学和一般哲学的关系(P12)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区别:一般哲学要概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虽然也存在于管理领域中,但没有反映管理活动的特点。管理哲学是从世界观的高度,对管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所作的哲学概括,带有管理领域的特点。(2)联系:管理哲学受一般哲学观点的指导和影响。管理哲学在建立自己的概念、范畴、基本理论时,要在一般哲学观点指导下进行,要吸收一般哲学的合理成分和有益的因素。2管理哲学与管理科学的关系 (P2)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区别:管理哲学研究的是管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是关于管理的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属于哲学范畴。而管理学属于
6、具体科学范畴,它研究的是管理活动中不同层次的具体理论、具体问题,比如,管理决策、管理目标、管理组织、管理控制等。(2)联系:管理哲学与管理科学二者之间存在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管理科学要受管理哲学的指导和影响。管理哲学研究管理领域中更高层次、更一般的共性,它注重从管理的整体性上揭示各种管理活动中深层次的本质和规律,这些本质和规律适用于管理科学和各种管理活动。3管理哲学的特点 (P2)管理哲学具有两方面特点:(1)与管理科学相比较,管理哲学属于哲学范畴,具有较高层次的概括性。(2)与一般哲学相比较,它的概括层次低于一般哲学简言之:就理论概括层次而言,管理哲学低于一般哲学,而高于管理科学。4管理哲学的
7、作用(P1516)(1)管理哲学能够把一般哲学具体化,成为联系一般哲学和管理科学、管理实践的桥梁和纽带,有利于发挥一般哲学的指导作用。(2)管理哲学能促进管理理论的发展,也有利于发展、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5人为什么是管理客体系统的中心 (79)人之所以是管理客体系统的中心,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看:(1)从人的作用看:有了人的作用,物和财才可能成为社会生活的因素,成为管理客体。(2)从管好人的意义上看:在管理过程中,只有管好了人,才能通过人实现对物力和财力的管理。(3)从人的特性上看: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管理客体系统中,人的要素不是消极被动地适应管理主体的管理,不像管理客体中的物和财那样只是机械地接
8、受管理。6什么样的决策才称得上是科学决策?(P147)科学的决策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决策所确定的目标是正确的;(2)决策所确定的措施方案也是正确的;(3)保证在实施方案、实现正确目标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人力、物力、财力最少,时间最短;(4)能保证在执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作用最小,并且对一旦产生的副作用有严密完善可行的处理措施(为了便于记忆,可简化为以下四点:目标正确,措施得当,成本最低,副作用最小,并有完善可行的应付措施)7要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决策者本人应具备哪些条件?(P149150)要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决策者本人至少应具备以下五方面必备条件:(1)决策者应充分认识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
9、意义;要能抛弃旧观念,树立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新观念,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2)要具有民主作风,能密切联系群众,善于运用各种智囊团、信息库、咨询公司等条件,弥补决策者个人知识、经验、才智、精力等方面的不足。(3)能注意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收集、掌握大量的国内外有关信息,能够不断总结和研究别人的和自己的经验教训,并应用于决策。(4)要能深刻认识和掌握决策对象的客观规律,懂得相应的科学知识,使自己成为业务内行;会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进行决策活动。(5)应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遵照决策科学的要求,按决策的程序进行决策。8计划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P157158)(1)只有科学地制定计
10、划,才能协调与平衡多方面的活动。(2)计划可以帮助管理者建立管理目标,是管理者指挥的依据。计划是制定目标与达到目标的桥梁。(3)计划是管理者进行控制的基础 表现在:A、计划包括建立目标和一些指标,这些目标和指标将成为管理控制的基础。B、控制的所有标准也都来源于计划。C、管理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计划是预测这种变化并设法消除变化对组织造成不良影响的有效手段。(4)计划工作还有助于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工作,减少盲目性所造成的浪费,促使各项工作均衡稳定的发展。9管理控制过程的辩证关系(P174175)管理控制过程表现了多方面的辩证关系:(1)控制过程的几个步骤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控制
11、过程的几个步骤,各自功能不同(这是相互对立的方面);而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这是相互统一的方面)。(2)稳定与不稳定的关系。系统状态不随时间变化发生显著变化时是稳定的,反之是不稳定的。二者可以相互转化。(3)目标与手段的关系。目标离不开手段,手段服务于目标;目标制约手段,目标性质决定了手段的性质。10管理价值的特点(P222223)(1)管理价值受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约束。管理价值受到价值系统的影响,而价值系统不仅由组织内部决定,而且还由广大的社会文化规范所决定。(2)管理价值具有反馈性和两重性管理价值的反馈性:管理价值与人的价值相联系。人是管理实践的主体,管理价值也是人
12、在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的一个层面、一个方式,从管理价值反馈回来也证明了管理者自身的价值。管理价值的两重性:管理的价值,是以对国计民生有价值作为自己的价值的,这是价值的价值,没有第一价值,就没有第二价值。(3)管理价值具有社会性。管理价值不是某一个人所能创造,而是整个组织系统和人民群众集体动作的结果。(4)管理价值具有长期性。管理作为一项集体活动,绝非短时期内能够见效。(5)管理价值具有创造性。管理价值不是现成的东西,也不是轻易可得,需通过努力创造才能实现。(6)管理价值具有相对性。这与管理价值的变动性相对应。(1)有的管理价值在这个时期是有价值的,但到了另一个时期就可能变得毫无价值。(相当于因时
13、而异)(2)管理价值和特定的文化氛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的管理价值在本民族或本文化中是有价值的,但到了别的民族或别的文化中就可能变得毫无价值。(相当于因地而异)11为什么说经济管理者应该具有哲学素养(P249250)经济管理者在管理中发挥着统筹性、权威性、创造性的能动作用。(1)经济管理者的统筹性作用要求其对经济管理在空间上考虑全局,在时间上着眼长远,也就是要坚持系统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2)经济管理者的权威性作用要求其对权威有辩证的认识,善于处理权威与服从的矛盾关系。(3)经济管理者的创造性作用要求其善于创新,重视学习,并且善于启发创造。这离不开正确的哲学思维。12“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
14、的手”的辩证关系(P251253)“看得见的手”是指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干预资源配置。“看不见的手”指的是经济生活由市场来调节,资源配置在市场中自发进行。二者是经济生活中进行资源配置的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方式。市场调节,自由竞争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率,但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国家干预会使经济缺乏活力,牺牲部分效率,但有利于在短期内集中力量办大事。(二者各自的优缺点,就是二者的区别所在) “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二者具有互补性,表现在自发性和自觉性的互补,事后调节和事前调节的互补等。(这是二者统一性的体现)13如何全面认识可持续发展观?(P258259)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发展
15、观念,主要包含以下四大原则:(1)生态持续原则:要求在保护生态环境、不威胁后代生存需要的前提下追求发展,并在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改善生态环境。生态持续是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内容。(2)经济持续原则:要求靠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对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来实现经济持续。主张把传统的粗放的外延式再生产方式转变为集约的内涵式再生产方式,在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既肯定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又充分注意开发利用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3)社会持续:从关心人的温饱上升到注重人的生存质量的高度,鼓励人们追求平等、自由、健康和谐的生活;把物质财富的分配原则提升到更加重要的地位,呼吁国际社会进行社会改革,以实现公平分配和
16、广泛的社会平等。(4)文化持续:倡导精神价值,鼓励人们摆脱和消除工业文明给人们的压抑、迷茫、痛苦的不良影响,强调文化进步和价值系统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文化持续原则反映了人们对发展问题认识的多角度化。生态持续与经济持续可说是对传统发展观中突出的缺陷的弥补,而社会持续和文化持续则是对传统发展观的突破和创新。可持续发展观意味着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和要求,体现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必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并继续促进人类在发展观上的认识和创新。14如何正确把握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P270271)公平
17、是衡量社会发展和社会关系状况的政治、法律和伦理道德尺度。可从条件公平、手段公平、结果公平等多个角度来定义。效率是指物质资料生产或资源配置等经济效率。条件公平主要是指人们在政治地位、法律上和人格上的公平。它与效率无直接联系。手段公平亦即机会均等,主要指竞争规则和社会参与规则对所有人具有同等效力,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机会、有可能利用社会资源发挥个人的潜能和创造。手段公平是促进合理竞争,提高经济效率的必要条件。结果公平指的是人们在收入、经济水平和权威上维持完全的平等。它与效率之间存在尖锐矛盾。通过竞争以外的手段干预分配结果以实现所谓的“均贫富”,必然导致低效率,从而损害多数人的福利水平;而严重的贫富悬
18、殊、两极分化必然引发许多社会问题,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在经济管理中,我们固然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同时在不直接损害效率的情况下,组织有义务有责任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每个人的最基本权利,对在竞争中受到损害的公平予以适度的补偿。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以公平促效率,以效率带公平的良性循环。 注意:对如何正确把握“与的辩证关系”这种类题目(如本题和下题)的回答,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说明与之间存在的辩证关系,二是说明“如何正确把握”15如何正确把握“义”与“利”的辩证关系(P272274)所谓义是指人们应遵循的符合一定道德规范要求的思想原则,以及符合这些思想原则的行为。所谓利就是人们追求的物质利益及其活
19、动。简言之,义就是道德原则,利就是物质利益。具体到经济管理中,义就是经济管理行为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利就是经济管理行为所带来的物质利益。在现代经济管理中义与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1)相互依存:一方面,利是产生义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利的取得也离不开义。经济管理中要获取更多的利,必须遵循一定的义,经济组织的维系也离不开义的支持作用。(2)相互制约:一方面,义制约利,经济管理道德的作用发挥得好,组织内部就能团结协作,利才得以实现;反之则会妨碍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利也制约着义。经济管理的主体和客体必须从正义的活动中获得利,经济管理的道德原则才能得到自觉贯彻。
20、在现代经济管理中,应坚持的科学的义利观。即义利同等重要,应当既重视利,又重视义,要做到以义促利,以利促义。五、论述题1简述“儒”、“墨”、“道”、“法”、“兵”的管理哲学思想要点 (P3651)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主张以“仁”为本、“正名”、“知天命”,提倡先富后教,以礼乐为教,修己治人等。在行政管理上主张施行仁政;在教育管理上主张以学“礼”(社会道德、社会制度)为基本内容,并倡导“不耻下问”、“举一反三”的学习态度和教学方法;经济管理上主张“节用”、“薄敛”、“使命以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从物质利益是一切争斗的原因这一思想出发,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尚贤”,“节用”、“尚俭”“节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哲学 电大 本科 管理 哲学 期末 复习题 参考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