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辽宁省教师资格提升提分卷.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辽宁省教师资格提升提分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辽宁省教师资格提升提分卷.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教师资格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D.第137天.成虫数量成“J”型增长【答案】 C2. 【问题】 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腺细胞内.核酸合成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B.叶肉细胞内,氧气的产生发生在叶绿体内膜上C.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DNA能够发生转录D.破坏浆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后,免疫水平不变【答
2、案】 A3. 【问题】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叙述中与蛋白质无关的是()。A.溶酶体处理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以及侵入的一般病毒B.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经血液循环引起靶细胞作出反应C.细胞核实现对细胞质中物质代谢过程的调控作用D.甲基绿和吡罗红进入盐酸处理后的口腔上皮细胞【答案】 D4. 【问题】 在乳糖操纵子模型中,调节基因的产物是( )。A.诱导物B.阻遏物C.操纵子D.调节物【答案】 B5. 【问题】 河豚毒素能有效抑制神经细胞的钠离子内流,经河豚毒素处理,神经纤维受刺激后()。A.静息电位升高B.静息电位降低C.动作电位升高D.不产生动作电位【答案】
3、 D6. 【问题】 下列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B.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变草原放牧为圈养等,以保护生物多样性C.对濒危动植物进行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D.禁止利用生物技术辅助珍稀动植物繁殖【答案】 D7. 【问题】 最早对遗忘进行系统研究,并绘制了遗忘曲线的是()。A.冯特B.巴甫洛夫C.艾宾浩斯D.弗洛伊德【答案】 C8. 【问题】 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8细胞分泌胰
4、高血糖素【答案】 D9. 【问题】 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可将迁移分为()。A.正迁移与负迁移B.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D.般迁移与具体迁移【答案】 C10. 【问题】 教师在“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教学时,提问:在这辽阔的自然界里我们随处可以看见许多植物和动物,你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区别植物和动物呢 自然引入正题。这种导入方式是()。A.复习导入B.设疑导入C.直观导人D.故事导入【答案】 B11. 【问题】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发表于()。A.1985 年B.1993 年C.1998 年D.1999 年【答案】 B12. 【问题】 我国自主研制的复制型艾滋病疫
5、苗是把艾滋病病毒的RNA的几个重要片段经某种处理后插入天花病毒的DNA中,形成重组病毒疫苗。该疫苗在人体内具有复制能力,产生的抗原蛋白可以持续刺激免疫系统,使人产生较强的免疫能力。在该疫苗研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了转录酶B.运用基因工程手段,用质粒作载体C.可利用培养的动物细胞培养天花病毒D.体现了天花病毒的间接利用价值【答案】 C13. 【问题】 烟草和烟草花叶病毒这两种生物中核苷酸的种类分别是()。A.5 8B.8 8C.4 4D.8 4【答案】 D14. 【问题】 有关群落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水平结构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
6、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C.松林的马尾松高低错落有致,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同一生态系统中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有差别,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答案】 C15. 【问题】 在师生观上与我国的学记有异曲同工之妙且是世界上第一本研宄教学法的是()。A.终身教育引论B.教学与发展C.雄辩术原理D.教育学【答案】 C16. 【问题】 某校教师在讲解“细胞中的无机物”时,提问学生:“炎热夏天男生打篮球后球衣晾干后会有一道白色印记。你们知道这个印记是什么吗?是怎么出现的?下面我们就来找找答案。”属于哪种导入方式?()A.俗语导入B.故事导入C.悬念导入D.情境导入【答案】 C17. 【问题】 课外活动组织形式
7、不包括下面的哪一项( )A.全体学生参加的课外活动B.少数学生参加的课外生物兴趣小组活动C.个人独立进行的课外活动D.教师作为主体地位的课外活动【答案】 D18. 【问题】 假设某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在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后期由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该初级卵母细胞产生正常卵细胞的几率是()。A.0B.12C.13D.14【答案】 A19. 【问题】 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创立者是()。A.巴甫洛夫B.斯金纳C.桑代克D.华生【答案】 A20. 【问题】 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A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的
8、为小花瓣,aa的为无花瓣,花瓣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基因型为RR和Rr的花瓣是红色,rr的为黄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A.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B.子代共有4种表现型C.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的比例约为1/3D.子代的所有植株中,纯合子约占1/4【答案】 B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是德育的基本途径。A.思想品德课B.其他学科教学C.班会D.课外活动E.学校例会【答案】 AB2. 【问题】 先行组织者可以分为( )。A.陈述性组织者
9、B.程序性组织者C.比较性组织者D.分析性组织者E.综合性组织者【答案】 AC3. 【问题】 我国制定义务教育法是为了( )。A.发展基础教育B.扩大教育规模C.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D.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答案】 ACD4. 【问题】 班级规则的类型主要有()A.道德规则B.强制性规则C.普适性规则D.契约型规则E.民主性规则【答案】 ABD5. 【问题】 我国中小学课程包含的要素主要有()A.认知经验要素B.道德经验要素C.审美经验要素D.健身经验要素E 、 娱乐经验要素【答案】 ABCD6. 【问题】 决定教学任务的因素主要有( )。A.教育目的B.学生的年龄特征C.学科特性D.
10、教师素质E.教学的时空条件【答案】 ABC7. 【问题】 下列表述中正确反映了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 )。A.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B.个体在接受环境影响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C.环境对个体发展起决定作用D.环境对个体发展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种【答案】 ABD8. 【问题】 小学全面发展教有的整体组成内容包括( )。A.德有B.智育C.体育D.美育【答案】 ABCD9. 【问题】 关予稳性课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隐形课程具有潜在性、内隐性和持久性B.隐世课程往往是通过学生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来影响学生的C.隐性课程可以以教材的形式明确呈现D.隐性课程从本质上是无法进行研究的E.隐性课程往往
11、是学生无意识获得的菲学术性经验【答案】 AB10. 【问题】 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教学任务,课的类型分为( )。A.新授课和巩固课B.技能课和检查课C.理论课和实践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答案】 AB11. 【问题】 少先队的标志有( )A.红领巾B.队旗C.队礼D.呼号和鼓号E.队会仪式【答案】 ABCD12. 【问题】 20 世纪以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是( )。A.终身化B.全民化C.民主化D.多元化【答案】 ABCD13. 【问题】 社会文化影响学校教育文化活动内部的文化构成的哪些方面()A.学校文化B.课程文化C.教师文化D.学生文化E.课桌文化【答案】 ABCD14. 【问题】 学习动
12、机的种类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来划分可分为(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远景间接性动机C.低级的动机D.高尚的动机【答案】 AB15. 【问题】 对弱智儿童的课堂教学所需要注意的是A.通过具体运演发展初级逻辑思维力B.充分运用直观教学发展观察力C.通过反复练习提高记忆力D.通过各种活动提高其活动技能,能从事简单劳动E: 创造条件提供情景发展语言能力【答案】 ABCD16. 【问题】 教育机智表现的方式有( )。A.善于因势利导B.随机应变C.教育反思D.对症下药E.自我控制【答案】 ABD17. 【问题】 记忆的存储模型把记忆加工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它们分别是()A.感觉记忆B.暂
13、时记忆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E.永久记忆【答案】 ACD18. 【问题】 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包括( )。A.耐心周到B.过分挑剔C.有责任心D.有幽默感【答案】 ACD19. 【问题】 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可以将课堂纪律分为( )。A.集体促成B.教师促成C.学生促成D.任务促成E.自我促成【答案】 ABD20. 【问题】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包括的三个阶段是。A.依从B.逆反C.认同D.内化E.统一【答案】 ACD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对下面教学设计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评价。【课程名称】梨园风采一夫妻双双把家还【
14、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教学内容】学唱与表演夫妻双双把家还【主要目标】1能理解感受黄梅戏的旋律特点和情感表达。2两两一组对唱并表演夫妻双双把家还。(其他目标略)【重点】通过聆听夫妻双双把家还感受黄梅戏的旋律特点和情感表达。【教学过程片段】1导入阶段(略)2展开阶段:新课教学(1)走进戏曲,故事到旋律【答案】优点: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教学过程顺序得当,教师能够安排学生通过故事的讲述感受音乐与相关文化,说明教师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不足:(1)教学过程没有体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没有得到解决。教学目标指出通过夫妻双双把家还理解黄梅戏的旋律特点,然而在教学活动中花大量的时间讲述中国四大爱情故事,对于夫妻
15、双双把家还的教学、指导、分析并没有具体实施,教学重难点没有得到解决。(2)学生参与的实践较少,多处于被动状态,创造意识薄弱。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注重审美体验,鼓励实践创造。而且教学目标当中也明确指出两两一组表演唱夫妻双双把家还,然而教学活动中只有结果展示,并没有过程的排练,对于九年级的学生,要做到独自的两两排练表演还是很有难度的,包括戏曲的最后一句“比翼双飞在人间”是重唱,节奏、旋律都不相同要合作演唱并不容易,还要进行表演以及唱出黄梅戏的韵昧。教师应当增加对教学难点的突破,并在这一过程中多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型、创作型的解决尝试,感受不同之处。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多实践、聆听、视唱、探究,才能更好地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辽宁省 教师资格 提升 分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