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西省教师资格高分预测提分题.docx





《2022年山西省教师资格高分预测提分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山西省教师资格高分预测提分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 年教师资格试题一一,单选题单选题(共共 20 题题,每,每题题 1 分,分,选项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题意意)1.【问题】“使学生对生物学有积极正确的态度,增强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是生物学课程的()。A.知识目标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C.能力目标D.技能目标【答案】B2.【问题】最早对心智技能进行系统研究的是苏联心理学家()。A.维果茨基B.加里培林C.加里宁D.赞可夫【答案】B3.【问题】“白板说”是外铄论的典型代表,其倡导者是()。A.华生B.洛克C.格塞尔D.卢梭【答案】B4.【问题】生理自我的基本成熟是在()左右。A
2、.4 岁B.3 岁C.5 岁D.7 岁【答案】B5.【问题】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相关B.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增多C.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D.比量多,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答案】D6.【问题】教师在实验前不告诉学生实验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实验结论是什么,而是让学生带着明确的问题。自己动手进行观察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究、发现和获得新知识属于哪种实验教学()A.模仿性实验B.验证性实验C.探究性实验D.分段实验【答案】C7.【问题】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
3、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产生作用的结果的理论是()。A.外铄论B.内发论C.遗传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答案】D8.【问题】(2022 上半年真题)下到对儿童的看法,正确的是()。A.儿童是无知无能的B.儿童不是微缩的成人C.儿童可以按成人的意愿随意塑造D.儿童是家庭的私有财产【答案】B9.【问题】下面关于血液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B.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C.释放供应能量D.防御保护作用【答案】C10.【问题】根据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规定,3-6 岁儿童平均每年健康检查的次数是()A.1 次B.2 次C.3 次D.4 次【答案】A11.【问题】在技能学
4、习的最初阶段,()对技能学习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A.知识B.能力C.练习D.活动【答案】C12.【问题】非等位基因的互作不包括()。A.不完全显性基因B.调节基因C.修饰基因D.抑制基因【答案】A13.【问题】在讲解完“种群的特征”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性学习。下列不属于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的是()。A.学习目标的全面性和多元性B.学习内容的独立性和封闭性C.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探究性D.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和自主性【答案】B14.【问题】在“生态系统”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播放一段池塘生态系统的视频,为了便于学生更加直观地进入教学状态,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采用了电视录像作为直观教
5、具,电视录像这类直观教具的不足是()。A.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B.便于形象地创设教学情境C.不可做快、慢速播放的技术处理D.使用过程中难以及时反馈【答案】D15.【问题】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可将迁移分为()。A.正迁移与负迁移B.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答案】D16.【问题】从单尾金鱼卵细胞中提取 RNA 注入双尾金鱼受精卵中,发育成的双尾金鱼中有一些出现了单尾性状,这些 RNA 最可能是()。A.遗传物质B.TrnaC.mRNAD.rRNA【答案】C17.【问题】允许成绩优秀的学生跳级,体现了()原则。A.启发性B.直观性C.因材施教D.巩固性【答案】C
6、18.【问题】著名的“白板说”的倡导者是()。A.卢梭B.杜威C.洛克D.斯宾塞【答案】C19.【问题】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相应的性状,下列性状的控制与此相符的是()。A.直发与卷发B.镰刀型的红细胞C.豌豆的皱粒D.囊性纤维病【答案】C20.【问题】在模拟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将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的主要目的是()。A.让植物叶片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B.有助于植物叶片的气孔张开C.促进酸雨与植物体内有机物反应D.帮助植物体提高温度【答案】B二二,多多选题选题(共共 20 题题,每,每题题 2 分,分,选项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中,至少两个符合题题意意)1
7、.【问题】教育目的的作用主要有()。A.导向作用B.激励作用C.评价作用D.筛选作用【答案】ABC2.【问题】二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些新特点是()A.教育的终身化B.教育的全民化C.教育的民主化D.教育的多元化【答案】ABCD3.【问题】技能学习的过程包括()A.定向阶段B.分解阶段C.定位阶段D.熟练阶段 E、应用阶段【答案】ABCD4.【问题】下列属于后进生的心理特征的有()。A.强烈的荣誉感B.不适度的自尊心C.学习动机不强D.意志力薄弱【答案】BCD5.【问题】社会模仿模式是由美国班杜拉创立的,与他有关的概念有()。A.自我实现B.替代强化C.观察学习D.刺激一反应【
8、答案】BC6.【问题】正强化的方法包括()。A.奖金B.对成绩的认可C.表扬D.改善工作条什利人际关系E.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答案】ABCD7.【问题】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有()。A.桑代克B.苛勒C.华生D.布鲁纳E.奥苏伯尔【答案】BD8.【问题】课程计划的制定最终取决于()A.国家政治发展的需要B.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C.国家文化发展的需要D.学生年龄特点E.国家科技发展的需要【答案】ABD9.【问题】班级组织的结构主要包括()。A.职权结构B.角色结构C.师生关系结构D.生生关系结构E.直线职能结构【答案】ABCD10.【问题】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
9、A.认知B.情感?C.动作技能D.心智技能【答案】ABC11.【问题】自述法的具体形式有()。A.日记B.周记C.作文D.自传E.内心独白【答案】ABCD12.【问题】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有()。A.杨贤江B.蔡元培C.康有为D.徐特立E.陶行知【答案】ABD13.【问题】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有()。A.目的性B.确定性C.序列性D.认知性【答案】ACD14.【问题】近代教育的特点有()A.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B.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C.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互相渗透D.高等教育类型更加多样化【答案】AB15.【问题】情感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有()A.教学目标B.非指导性教学过程C.学科知识结构
10、D.意义学习与非指导性学习E.师生关系的品质【答案】ABD16.【问题】品德的构成因素主要有()。A.道德认识B.道德能力C.道德情感D.道德意志E.道德行为【答案】ACD17.【问题】课程评价的 CIPP 模式包括的步骤有()。A.背景评价B.输入评价C.过程评价D.成果评价【答案】ABCD18.【问题】依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分为()。A.感性知识B.陈述性知识C.理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E.概念知识【答案】BD19.【问题】“外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弗洛伊德B.华生C.孟子D.荀子E.洛克【答案】BD20.【问题】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
11、整合D.操作控制E.操作熟练【答案】ABC三三,大大题题分析分析题题(共共 5 题题,每,每题题 8 分分)1.材料:数学课上,开始上课时老师说道:“今天我们要学习因式分解,鉴于这部分内容比较难,我们将用两节课的时间学习这部分内容。”“我不同意!”一个调皮的同学突然回答。“为什么”老师问道。“这部分知识虽然比较难,但是我们在课外辅导班都学习过了。而且上节课您已经讲了一些关于新课的问题,我们已经了解了一点,昨天晚上您也让我们预习了,我们觉得一节课的时间就足够了”。老师听完这位同学的解释后,便向大家问道:“大家有谁赞同他的意见”同学们一致举起了手。于是这位老师说:“很好!我也同意大家的意见!今天我
12、们就用一节课来学习因式分解。”课堂上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分析这位老师的行为。【答案】该老师的做法比较恰当,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具体要求。首先,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材料中,教师把学生当作独立的人来看待。认真采纳学生的意见,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其次,现代学生观还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教育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不可能代替学生感知、观察与分析,更不可能代替学生掌握规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山西省 教师资格 高分 预测 提分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