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教师资格自测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浙江省教师资格自测模拟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 年教师资格试题一一,单选题单选题(共共 20 题题,每,每题题 1 分,分,选项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题意意)1.【问题】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是()。A.高尚动机B.内部动机C.低级动机D.外部动机【答案】B2.【问题】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种特殊准备状态称为.()A.迀移B.固着C.定势D.原型影响【答案】C3.【问题】一定没有戊糖参与组成的结构或物质是()。A.DNA 水解酶B.核糖体C.质粒D.线粒体【答案】A4.【问题】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主要体现了个体的()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答案】C5.【问题】教师以预先设定的、期待的
2、教学目标为评价基准来衡量评价对象达到程度的评价称为()。A.配置性评价B.效标参照评价C.常模参照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B6.【问题】下列显微镜操作正确的是()。A.高倍镜下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中细胞质流向应是顺时针的B.为观察低倍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C.用显微镜的凹面反光镜反光,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但细胞更小D.在观察脂肪的实验中。先用低倍镜,再换用高倍镜【答案】D7.【问题】很多因素都能引起基因突变,但最终表现出来的突变性状却比较少。原因不包括()。A.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B.突变产生的隐性基因在杂合子中不能表现C.自然选择淘汰部分突变个体
3、D.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就导致生殖隔离【答案】D8.【问题】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诱导剂依次是()。A.B.C.D.【答案】C9.【问题】能够反映学生认识规律的教学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答案】D10.【问题】口渴会促使人作出觅水的行为活动,这是动机的()。A.指向功能B.激活功能C.强化功能D.调节与维持功能【答案】B11.【问题】小红调查完公园的生物种类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三类。他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A.生活环境B.形态结构C.生物用途D.个体大小【答案】B12.【问题】杨贤江于 1930 年出版的教
4、育学著作是()。A.新编教育学B.教育学C.新教育大纲D.实用教育学【答案】C13.【问题】将人的红细胞放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膜具有水溶性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答案】C14.【问题】由于捕猎的原因,在 19 世纪末北方象海豹的种群已经下降到了 20 只。其后,由于人工圈养该种群又回升到超过了 30000 只。整个过程()。A.种群数量呈 J 型增长B.减少了遗传的多样性C.有助于种群进化D.扩大了种群的基因库【答案】B15.【问题】下列品种的培育与育种原理相符的是()。A.无子西瓜的培育染色体数目变
5、异B.高产青霉菌株的培育基因重组C.用花粉(Ab)培养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纯种植株(AAbb)基因突变D.培育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A16.【问题】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改变 NaCl 溶液的浓度只能使 DNA 溶解而不能使其析出B.在沸水浴中.DNA 遇二苯胺试剂会呈现蓝色C.用电泳法可分离带电性质、分子大小和形状不同的蛋白质D.用透析法可去除蛋白样品中的小分子物质【答案】A17.【问题】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
6、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答案】A18.【问题】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答案】B19.【问题】将用 15N 标记的一个 DNA 分子放在含有 14N 的培养基中复制 n 次,则后代中含有 15N 的单链占全部 DNA 单链的比例和含有 15N 的 DNA 分子占全部 DNA 分子的比例依次是()。A.B.C.D.【答案】B20.【问题】蚕豆根尖细胞在含 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
7、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答案】B二二,多多选题选题(共共 20 题题,每,每题题 2 分,分,选项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中,至少两个符合题题意意)1.【问题】正强化的方法包括()A.奖金B.对成绩的认可C.表扬D.改善工作条件和人际关系E.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答案】ABCD2.【问题】客观题包括以下哪些题型?()A.选择题B.完形填空C.匹配D.是非题【答案】ABCD3.【问题】
8、客观题包括以下哪些题型?()A.选择题B.完型填空C.匹配D.是非题【答案】ABCD4.【问题】下列仪器中可用来取固体药品的是()。A.药匙B.燃烧匙C.镊子D.滴管【答案】AC5.【问题】教育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措施有()。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E.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答案】ABC6.【问题】下列对学习策略描述正确的有().A.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或技能B.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控制的统一体C.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D.学习策略是学习是学习的调节与控制技能【
9、答案】BCD7.【问题】我班的一位同学是从三年级直接升入五年级的跳班生。他跳班后,仍是班内的学习尖子,区里的几次数学比赛他都取得了名次。这个孩子聪明,性格内向、深沉,却有些傲慢,常常看不起人。上课时谁要是答不上问题来,他总是轻蔑地一笑,并且显示出极不耐烦的神情。我曾想过当场点名批评他,后来改变了主意。一次放学后,我留下了他,对他说:“这学期我们共学过多少形容笑的词语?”他想了想说:“微笑、耻笑、大笑、狂笑、讥笑,还有哈哈大笑。”我说:“同学在复述课文时,我看见你笑了,是吗?”他点了点头。我又继续说:“你看用哪个词形容你当时的笑合适呢?”他很敏感,脸红了,低声说:“讥笑、耻笑。”我说:“这两个词
10、有什么意思?”他说:“由于看不起人而笑话人。”我说:“是啊,尊重别人是应该有的道德风尚,虚心才能使你进步的更快。”从此以后,他常常主动帮助后进生学习,上学期还被评为学校的“三好”学生。A.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个性特点有比较深入的了解B.与学生谈话从学习到的形容笑的词语开始到该学生在课堂上笑的形容,再到这样的笑所包含的不道德成分,从而让学生感到自己的问题C.整个过程教师尊重客观事实,不武断地做出判断D.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平等、诚恳的态度引导学生的自我觉悟、反省,未损伤学生的自尊心【答案】ABCD8.【问题】问题解决过程中常用的启发式策略有()A.手段一目的分析法B.爬山法C.算法D.逆
11、向搜索法E.启发法【答案】ABD9.【问题】教育心理学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即()。A.如何教B.如何管理C.怎样学D.怎样评价E.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答案】AC10.【问题】根据主体对外部刺激的调节方式,动作技能可分为()A.工具性动作技能B.连续性动作技能C.封闭性动作技能D.非连续性动作技能E.开放性动作技能【答案】BD11.【问题】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有()。A.桑代克B.苛勒C.华生D.布鲁纳E.奥苏伯尔【答案】BD12.【问题】道德行为包括()。A.道德行为技能B.道德行为习惯C.道德行为认知D.道德行为情感E.道德行为体验【答案】AB13.【问题】组成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是()
12、。A.学科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学年编制E.学周安排【答案】ABCD14.【问题】从形式上看我国德育通常包括有()。A.思想教育B.社会德育C.政治教育D.家庭德育【答案】BD15.【问题】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包括()。A.发展基础教育B.发展职业教育C.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D.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答案】ACD16.【问题】元认知知识包括()。A.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B.对任务的认识C.对有关学习策略的认识D.对学习策略使用方面的认识E.对教师的认识【答案】ABCD17.【问题】下列属于认知策略的是()。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计划策略【答案】ABC1
13、8.【问题】教学目标的特征有()。A.具有可操作指标体系B.体现学生学习行为及其变化C.体现教师思维活动的规律性D.具有灵活性E.反映教学方式的科学性【答案】ABD19.【问题】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是否实现预期效应,取决于()A.教师自身因素B.学生的人格特征C.学生原有认知水平D.学生的归因风格E.学生的自我意识【答案】ABCD20.【问题】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A.成员对群体目标的认同B.群体的领导方式C.外部影响D.群体内部目标结构E.奖励方式【答案】ABCD三三,大大题题分析分析题题(共共 5 题题,每,每题题 8 分分)1.谈美朱光潜我刚才说,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你说一件事物是美
14、的或是丑的,这也只是一种看法。换一个看法,你说它是真的或是假的;再换一种看法,你说它是善的或是恶的。同是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比如园里那一棵古松,无论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都说它是古松。但是你从正面看,我从侧面看,你以幼年人的心境去看,我以中年人的心境去看,这些情境和性格的差异都能影响到所看到的古松的面目。古松虽只是一件事物,你所看到的和我所看到的古松却是两件事。假如你和我各把所得的古松的印象画成一幅画或是写成一首诗,我们俩艺术手腕尽管不分上下,你的诗和画与我的诗和画相比较,却有许多重要的异点。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就由于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各人所见到的物的形象都带
15、有几分主观的色彩。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
16、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从此可知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问题 1简答题作者为什么说“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问题 2简答题请另举一例,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的理解。【答案】1、古松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
17、是人为的。2、俞平伯与朱自清同游秦淮河,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共同的题目,各作了风格不同的散文,各有千秋而传世。朱自清的文章感情强烈而行文质朴;俞平伯的文章在细腻柔婉的描写中,插入一些哲理的分析,苦涩而玄妙。对同一事物,我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处境和不同心情时看法也不同。不同的人由于身份、经历、性格等原因对于同一个事物也会有不同的看法。2.案例:下面是一道鸡兔同笼问题:一群小兔一群鸡,两群合到一群里,要数腿共 48,要数脑袋整 l7,多少小兔多少鸡解法一:用算术方法:思路:如果没有小兔,那么小鸡为17 只,总的腿数应为 34 条,但现在有 48 条腿,造成腿的数目不够是由于小兔的数目是O,每有一
18、只小兔便会增加两条腿,敌应有(48172)2=7 只小兔。相应地,小鸡有 10只。解法二:用代数方法:可设有 x 只小鸡,y 只小兔,则 x+y=17;2x+4y=48。将第一个方程的两边同乘以-2 加到第二个方程中去,得 x+y=17;(4-2)y=48-17x2。解上述第二个方程得 y=7,把 y=7 代入第一个方程得 x=10。所以有 10 只小鸡7 只小兔。问题:(1)试说明这两种解法所体现的算法思想;(10 分)(2)试说明这两种算法的共同点。(10分)【答案】(1)解法一所体现的算法是:S1 假设没有小兔则小鸡应为 n 只;S2 计算总腿数为 2n 只;S3 计算实际总腿数 m 与
19、假设总腿数 2n 的差值 m-2n;S4 计算小兔只数为(m-2n)2;S5 小鸡的只数为 n-(m-2n)2;解法二所体现的算法是:S1 设未知数 S2 根据题意列方程组;S3 解方程组:S4 还原实际问题,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2)不论在哪一种算法中,它们都是经有限次步骤完成的,因而它们体现了算法的有穷性。在算法中,第一步都能明确地执行,且有确定的结果,因此具有确定性。在所有算法中,每一步操作都是可以执行的,也就是具有可行性。算法解决的都是一类问题,因此具有普适性。3.阅读下列材料:有一位从事教育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在一次教研小组研讨会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在这段时间的教学中发现许多老
20、师在课前都要设计教学方法,教学不就是把要学的知识教给学生吗为什么还要那么麻烦地设计教学方法呢我有些疑惑。”问题:(1)请帮助这位年轻教师解除他的疑惑,并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说出为什么要设计教学方法(2)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答案】(1)在实际教学中,不存在万能的或唯一好的教学方法,原因是在某种情景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另一种情景下未必有效,那么课前设置教学方法就是相当必要了。用好教学方法的关键是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扬长避短、优化组合,而这一点也正是设计教学方法的根本目的所在。(2)设计教学方法是应该注意的问题有: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进度和教学时间选择教学方法,比如考虑所选方法
21、是否适宜于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材内容,是否有时间应用等。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教学方法。根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比如教师的某些特长(如软件的使用技能适宜口头表达,不适宜口头表达的需要板书)。首先,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选择教学方法,比如考虑教学设施、教学媒体的现状等。其次,尽可能广泛地了解和提出有关的教学方法。最后,对各种供选择的方法进行比较,主要比较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优越性和局限性等。4.携反省一起上路反省是水,浇灌成功之树;反省是火,点燃希望之灯;反省是灯,照亮人生之路。题记漫漫人生路,携反省一起上路,因为它是我一生的呵护。茫茫人海中,携反省一起上路,因为它比金钱更珍责。悠悠求
22、学路,携反省一起上路,因为它比荣誉更具时效性。我驻足在历史的长廊里,回首那曾经的里程。我庆幸,我选择了反省,我微笑,因为我携反省一起上路。携反省一起上路。因为它,我发现爱我的人无处不在;因为它,我明白了错误的过去;因为它,我明白了应当怎样去谱写辉煌的人生之路。携反省一起上路。因为它,我把朋友的真情永藏;因为它,我把老师的教悔铭记于心;因为它,我把父母给我的真爱好好珍藏。携反省一起上路。因为它,我把地球母亲的呼唤记下;因为它,我懂得了怎样去呵护每一棵草,每一朵花。携反省一起上路。因为它,一个新的自我逐渐长大;因为它,我的人生更加绚丽缤纷。携反省一起上路。因为它,我才有理智之思、和谐之音、练达之举
23、;因为它,我才可能使过去的失误变成今后的成功,使过去的成功变为今后更大的成功,真正聆听到金秋的琼浆玉液,品尝到大地赐予的丰收喜悦。携反省一起上路。因为它,人走向成熟,变得深隧,臻于完善;因为它,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答案】1.错别字:第段中,“教悔”的“悔”应改为“诲”;第段中,“深隧”的“隧”应改“邃”。病句:第段,“因为它,我才可能使过去的失误变成今后的成功,使过去的成功变为今后更大的成功,真正聆听到金秋的琼浆玉液,品尝到大地赐予的丰收喜悦”一句中,动宾搭配不当。应改为:因为它,我才可能使过去的失误变成今后的成功,使过去的成功变为今后更大的成功,真正品尝到金秋的琼浆玉液,享受到
24、大地赐予的丰收喜悦。2.优点:习作以诗化的语言,抒写对“反省”的感悟;多用排比、对偶、反复等修辞,使语言淋漓酣畅,音韵和谐,句式整齐,一气呵成。缺点:本篇习作胜在语言,但却反而因此显得空洞无物。例如,其主体部分对于为何要反省并未做出详细的说明:而在简要说明了“反省是什么”和“为什么”后,也未论及如何做到反省。如此安排,使得习作整体内容单薄,缺少说服力。建议:可以在写为何要反省时,举例说明,如廉颇懂得反省,于是成就“将相和”的千古佳话,负荆请罪也为后人赞许;唐太宗懂得反省,他曾说:“以铜为镜,可整衣冠;以人为镜,可照得失。”唐太宗善于听从大臣的批评和见解,魏征直谏 200 多次直陈他的过失,等等
25、。也可以再举出反面例子,例如,项羽不反省,沽名钓誉不肯听取大臣的建议,最终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总之,举出实例能让丰富习作内容,有凭有据,更具说服力。可以在谈论完反省的原因后,给出反省的具体建议。例如,如何做到反省,是一味自责全盘否定自己,还是完全照搬他人经验。学生可从这些角度有选择性地去补充、丰富内容,使习作更加完整、充实。5.案例:某校初三(1)班,学生 40 人,篮球场 1 块。教学内容:篮球运球前进传球,新授课。教学步骤:(1)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2)讲解双手正面运球技术的动作要点及重点。(3)学生练习:单手原地运球练习 35 次,一人一组运球前进练习 35 次,两人一组运球传球练习 35 次。(4)游戏:组织学生进行“运球比赛”,10 人一队,四队一起进行,从半场开始第一名学生带球向前跑到篮下(两队一侧)。投篮,进球得一分,带球回来,交给第二名,依次重复,先完成者获胜。(5)小结,下课,收器材。问题:(1)该案例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2)该案例中教学过程是否完整?为什么?请简单说明。【答案】(1)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进行教学。(2)教学过程一般包括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此题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看看环节是否完整,内容是否符合阶段要求等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