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docx(7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1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囿于“精华”二字,强调知识接受,只注重把语法文法讲深讲透,而忽视了学习主体,让同学死记硬背,教师死输硬灌,同学生吞活剥,囫囵吞枣,使教学丧失了主体的独立性和发明性。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发挥同学的主动性、能动性。为了改变以往文言文教学中教师的“独裁”地位,我在执教与朱元思书一课时
2、,把翻译原文的工作交给同学,让他们对照课下注释或利用辅导资料,合作翻译原文,个别疑难词句可留到本节课解决。与朱元思书是一篇书信体写景小品,文字清新隽永,富有诗情画意,便于创设情景,激发同学兴趣。因此,执教此课时,我做了如下的优秀教案:调动经验,诵读课文调动情感,进入情境关注体验,积累感悟,启发引导,还精彩于同学。一、导入情境同学小组交流整合预习疑难,提出疑问:生:我对这个句子“急湍甚箭”中的“甚”字不太理解。师:赶快帮帮他。生:我觉得根据课下注释可理解为“比”的意思。生:我认为“于”字解释为“比”。老师适时解答疑难,其实,“甚”在这里可译为“胜过、超越”。生:题目的意思是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而
3、文中的内容却是写景,这是不是不合理呢?还是另有目的。生:我觉得作者写景是为抒情。师:很好,看来情由景生这一点你深有体会,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探究问题,来诵读这篇美文,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情感。二、诵读体验师:现在请一位同学当一当小老师,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给大家范读一遍课文。同学纷纷举手,指定一名,同学评价。师: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朗读会带给人美的享受,何况吴均在这封书信中描绘如此秀丽、壮美的景色,咱们岂能错过,跟老师一起来读吧!同学跟着我的语气、语调、语速,带着欣赏、陶醉的表情小声诵读,然后自由诵读。构思: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同学创设情境的气氛如何,直接影响着同学情绪感染的与否。
4、师:根据你的学习经验,向大家推荐一下你背诵古文的方法。生:可以分段背诵,化整为零。生:我觉得根据译文背诵效果也很好,因为只有理解的东西记的才牢。生:既然文中是写景,它是有层次的,比方本文是先总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富春江景色,后分写异水和奇山,依照这个思路背就很清楚了。师:所谓背无定法,但我个人比较喜欢第三种,理解文章的脉络就很好背诵了。现在我们来想象:天空中万里无云,天和山都是青青的颜色,我坐在小船上,随着江流飘荡,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从富阳到桐庐这一百多里水路,全是奇山异水,这在天下是独一无二的。请大家齐背第 段。这么美的景象作者是如何展现在我们眼前呢?生:这个问题我看出来了,“水
5、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出了水的清澈,清的一望到底,“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写出了水的急。生:我也比较喜欢这一句,用比喻、夸张修辞,抓住水急的特点,形象地写出了惊涛骇浪的气势。师:如此清澈、急湍的异水怎不令人神往,齐背第段。生:写山抓住了山的高峻这一特点来写。师:请举例说明。生:高山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四句用拟人手法突出了山峰的高而险。师:对语句的品味很到位,诵读原句。生:我发现作者通过泉水声、鸟鸣声、蝉叫猿啼来写山的美,这组美妙的声音让人留恋忘返。师:不错,作者正是怀着对大自然的赞美、向往之情来描绘这美景妙音的。到此,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下面两句,齐
6、读“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现在,我们就可以解答同学开头的疑问,书信中的写景目的是什么了。生:我知道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生:身处美景忘却俗世烦忧,放弃名利,表示了作者不追逐名利的思想。生:劝朱元思到大自然中来,唾弃名和利。师:这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齐背原句。构思:让同学以自身的感知为基础,以吟诵品味为情感投入和个性理解为切入点,最终达到同学与文本、与作者的“心灵沟通”。师:谁自告奋勇背诵全文?很好,这使我想起一句名言:“花儿不敢开出自身的亮色,怎么能够立身于烂漫的春光中呢?”你们就是美丽的花朵,敢于开放出自身的亮色!下面我们积累古代诗词中描写山水的名句,谁来推荐
7、?生: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生: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生:山随平野尽,江如大漠流。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生: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构思:语文能力的形成必需有足够的语言积累,从某种程度来说,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同学积累的过程。三、作业本文与三峡作比较阅读,找出异同和两文相映照的句子。构思: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联系,前后关联,比较阅读,可以加强同学对课文的感知体验。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注重传授文言知识,同学的主体意识渐渐被淡化。本优秀教案重视诵读对感悟文章的作用,离开了诵读,同学就难以去直接感受、体验文本,在诵读中质疑、探究是解决疑难、理解课文的好方法,同学
8、思维的火花会在诵读中碰撞。另外,富于启发性的问题设置、情景的创设,能充沛引发同学的想象,让同学谈自身对文本的理解。新课标中说:“阅读是同学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同学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同学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案例改变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尊重同学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同学谈感受,积累体验,自主分析、感悟作品,还精彩于同学。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借助本文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通过理解和分析、熟悉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2能力目标:朗读背诵。教学重点:朗读背诵。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骄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
9、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但这些骄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交。二、简介作者吴均(469520),字叔库,吴兴故都(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三、教学第一段1教师范读后讲解:风烟:指烟雾。共色:同样的颜色。俱:都。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
10、省略了主语。2小结:以上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这部分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述了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3朗读第一段。四、教学第二段1学生齐读后讲解。缥碧:青白色;缥,音piao3 。急湍:急流的水;湍,音tuan。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2小结:以上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之特点。3、齐读第二段。五、教学第三段1教师领读后讲解。实写语句部分讲解: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的形势,争着向上。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
11、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泠,音。相鸣:相向和鸣。戾天:到天上;戾,至,音。虚写语句讲解: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经伦:筹画、治理。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名词作状语。犹:好像,如同。交映:互相掩映。见:同“现”,显现,显露。2小结:以上为文章的第三部分。这部分以细腻的笔触详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在这里,作者既从侧面烘托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3齐读第三段。六、分析本文的写作顺序全文分三
12、段,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段中的“奇山异水”来写;第二段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富春江水“异”形象地表现出来。第三段写“奇山”:作者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绘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七、朗读全文并指导背诵。请同学们根据提示尝试背诵:、总写山水给人的总印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的特点:清澈,湍急。、山的特点:视觉山之高奇;听觉泉鸟猿蝉之声;虚写感慨,烘托山水的诱人。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3素质教育目标知识训练点1、学习先总后分的叙述方法,体味精美清新的语言,积累描绘山水的词语。2、背诵全文。能力训练点培养诵读能力,理解欣赏能力,审美能力。美育训练点培养热爱祖国的
13、感情,感受江山的奇美。学法引导1 反复诵读。2 在朗读的同时充分想象,把文字变成生动的图景。3 注重词语积累,体味语言凝炼,传神之美。重点难点疑点重点:梳理层次,体味本文生动的描写。难点:体味语言特色,品味山水景境。解决办法:通过朗读训练,感知语言特色,理解文章总分的写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李白诗朝发白帝城导入。这首诗写出了江水流速之快。今天,我们欣赏一下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看着富春江水是怎样的流速,周围的山又是怎样的?二、介绍作者和背景1作者简介。吴均,字叔庠(xing)吴兴教鄣(今浙江省安吉县)人,南北朝时梁代的文学家。他的诗文多描写山水景物,风格清新,在当时文坛上产生过较大影响,人们把
14、他的写作风格称为“吴均体”。2背景。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但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本文见于艺术类聚卷七。由于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的秀美风光,历来被人们当做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来阅读欣赏。“与”:给,“书”:信。三、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配乐)2学生朗读、诵读课文。3学习课文中重点词语。韵、柯、飘荡、缥碧、负势、轩邈、泠泠、相鸣、戾天、息心、经纶、奇山异水、天下独绝4结合注释,请学生口译全文。译文略。四、阅读分析1欣赏学习第1段。全班同学齐读第1段,然后让同学归纳这段段意:总写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之美。特点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登舟纵目的总体感受是:“风烟俱净,天山
15、共色。”应掌握哪些重点词。俱净:都清散尽净。风烟:指烟雾。共色:同样的颜色。从流飘荡:(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独绝:独一无二。2学习体会第2段。(1)教师提问:本段写了富春江水的什么特点?(组织学生讨论)答:水清、水急。(2)哪句话体现了水的清澈?答: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3)哪句话体现了水流很快?答: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鼓励同学们大胆想像,通过而读,把课文所描述的景色用一幅画表现出来。(同学们都动手画,把画得最好的选出来,当场表扬,并用电脑打在大屏幕上供大家欣赏。)第2段写了水的异,那么山的奇又表现在哪里呢?我们学习第3段,看这一段是通过什么手法表现的?这一段通过什么笔
16、法把山写得充满活力呢?调动了什么感觉器官?作者以神奇的想像力,赋予静静的群山以人的思想和意趣而变得座座生龙活虎。“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里的山相互争高比远,直上云霄,充满积极向上的活力。这是对山的远观,而走进群山,那里的美景则是:泉石冲激着石头,发出清脆的响声,美丽的鸟儿交相鸣叫,婉转动听而且韵味十足;再加上蝉声此起彼伏,猿声百叫不绝,这里简直成了音乐的海洋。调动的感觉器官是:视觉、听觉。面对如此胜景,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呢?答:作者认为即使那些追求高官厚禄的人,只要望此山峰,也会熄灭追名逐利之心,那些整天忙于处理军政要务的官员,见此奇山异水也会流连忘返。这既鲜明地表现了
17、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幽静安闲的大自然的向往,也浸透了作者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的倾慕赞美之情。最后四句又回到写景上来,主要突出此处山高林密,草木葱茏茂盛。4本文的层次是如何安排的?先总后分。先总写:用“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八字大笔勾勒,将一幅天高气爽、色彩清丽的整体图画推至读者面前。既境界阔大,又画面清新。接着,在进行具体描绘之前,作者又用高度概括的笔调告诉我们从富阳至桐庐的大约一百里之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以激起读者的极大兴趣。分写:首先写水。这里的水,第一个奇异之处是极其清澈:“千丈见底”,甚至游鱼细石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另一个特点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马。作者在此处连用两个比喻,将急水
18、猛浪的迅捷之势表现得十分生动形象。这两个特点可以概括为一静一动,而动静变化的交替描写,既可以使我们看到江水的千姿百态,也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接着写出。“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里写“奇山”富春江两岸高山之雄伟。5你觉得生动地描写表现在哪里?(论讨后回答)本文描写十分出色,关键在于抓住了景物特征。选用了形象的语言:“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仅八个字就描写了风清日朗、天碧山青、一尘不染、一视万里的富春江环境。以“净”托“色”,“景”中孕“情”。置身于这样的山光水色之中,那心情该何等舒畅!写异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出江水的明净澄澈。写
19、奇山:“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里写出了山“色”青葱,写出了山“势”高耸,更写出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6本文的语言特色怎样?本文就是用骈体写成的。大多是词句整齐对偶的文体。通过诵读,发挥自己的想像,画一幅画,突出“奇山”的特点。选优秀者打在大屏幕上。7请学生归纳本文中心。本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富春江风光。作者从“奇山”和“异水”两个方面描写秀丽的山川景物,描绘得生动逼真,使人读后悠然神往,如置奇山秀水之间。五、总结扩展本节课从层次结构、语言特色等方面分析了富春江富阳至桐庐一段的山水。理解并掌握总分的写作手法及形象描绘,以及骈文等写法。为加深
20、对课文的理解,请做以下练习。六、布置作业1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景的?(先总后分)2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提示:本文通过视觉写出了山“势”高耸(“轩邈”、“成峰”);也写出了山“色”青葱。这就写出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然后通过听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这些都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给人以大自然和谐天成的感觉,赋予了大自然以生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3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时观景的体验,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提示:这样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山”写活了,显示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与朱元
21、思书教学设计41、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2、欣赏作者笔下的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3、阅读和背诵全文。1、重点: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全文,体会文章中的字词句。2、难点:本文的写作特色。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探究。多媒体。一、导入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辽阔大地,江山是如此多娇,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叹,为之倾倒,为之描绘。又有多少仕途失意和怀才不遇之士,为了躲避世俗社会,退隐山林,寄情于山水之间,以排遣心中的郁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板题)这篇虽是书信,却是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现在让我们一起品赏作者吴均笔下富春江沿途的奇山异水。请大家打开课文,先看看注释,说说吴均是何
22、许人也?(学生说后,屏幕展示作者简介)二、看视频听名人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语速和感情,边听边划出难认难读的字词并说一说。(学生说后,屏幕展示课文生字词,再集体读一遍。)1、学生自读课文,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品读它,欣赏它并力求当堂背诵。2、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探究课文内容。边读边发现问题。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在组内讨论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班内共同解决。3、在探究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4、学了本文,大家想一想,说说本文写作上好在哪?还有哪些不足?学生说后屏幕展示:优点:多用对偶,句式整齐,朗朗上口用词精练,字字珠玑,无以复加,无以舍弃。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写景。写景状物善用动
23、静结合,总分结构一目了然。写景不忘抒怀,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不足:根据总写“奇山异水”到分写的写作结构应先写“奇山”再写“异水”。三、拓展找出描写上面图片的句子,并选其中你喜欢的句子扩写一段话。四、小结学生说后,屏幕展示。五、作业1、收集描写山水的诗句,在班上交流。2、仿本文的写作结构和方法,写你见过印象最深的景色。总写:奇山异水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异水(视觉)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分写:高山寒树,轩邈成峰泉水作响,好鸟成韵,奇山(听觉)蝉鸣不穷,猿叫无绝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5一、教学设计思想1、 本文是高一新教材第六单元“水”文化文言文系列作品中的一篇,它是一篇情景兼美,辞章俱佳的名篇,极具
24、审美价值。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比较注重“字字落实,句句清楚,条分缕析”,尽管文章中许多字词有文言词法可讲,文章的结构也有分析的余地,但以此法来教学,学生一定会感到寡然索味,学习兴趣不大,况且也白白地糟蹋了作品中优美的意境。所以,根据此教材的特点,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审美时空,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主地朗读、品味、赏析、想象和联想等一系列审美的体验来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写作意图。椐此本文定为用赏读课型来教学。2、 一般文学作品的艺术世界是由三个世界垒加而成:语言世界形象世界精神世界。而其中“形象”是支起艺术世界的实体。要理解文中的意境
25、,教师首先要让学生通过对文字的朗读来感知文中的意思;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在脑海中呈现出作者所描绘景色的画面,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的,在脑中要有“一幅画景”或是“一幅戏景”;最后,再根据画面去想象作者处在其中会有怎样的思想感情。所以,要根据审美认知规律来安排教学的步骤犹为关键。3、 一直很欣赏叶圣陶老先生那句至理名言“教,是为了不教”,教材只不过 是个例子,通过此文的教学,为的是培养学生对写景佳作的一种阅读和欣赏能力,因此,学生在审美感悟过程中,教师对审美规律的归纳小结也是必要的。同时引入袁中道的江行日记既是拓宽教学内容,又是鉴证了学生对写景小品文的阅读欣赏能力。4、 想像和联想能力
26、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材和课型的特征为培养想象和联想能力提供了可能。二、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的思想情怀2、培养学生对写景佳作的鉴赏能力。3、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三、课时按排:一教时四、教具准备:1、自制多媒体课件。2、根据课文内容、意境剪辑的视听光盘。3、录音机。五、课型:赏读课六、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1、 请学生说出有关描写江河、湖海、泉水、瀑布等有关“水”的词语。(1)、教师示范举例。(2)、学生举例。说明 本教学环节意在调动学生大脑中原有的积累,启动思维,使其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又与本单元的整体教学内容挂上钩。(二)、导之以读,感受语言美(1)、明确
27、朗读应注意的技巧。(2)、听著名播音演员赵兵朗读的课文。(3)、学生散读。(4)、集体配乐齐读。说明 本教学环节意在通过让学生自主朗读、自主涵咏来初步感知文意。(三)、引之以析,鉴赏意境美(1)、根据文字,呈现图景。(2)、依据情景,品读、欣赏文中的意境和情感(3)、小组讨论。(4)、全班交流。(5)、教师小结。(6)、在理解的基础上集体朗读全文,配以视听光盘,营造欣赏的气氛。说明 本教学环节意在通过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在脑中闪现文意的画面,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句来品读、感悟、赏析,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进而理解文章的意境和情感美。掌握欣赏写景小品的特点。(四)、拓之以文,掌握
28、审美规律(1)、朗读袁中道江行日记二则(印发资料)(2)、思考日记写了什么内容,体现了作者什么情感。(3)、理解并想象“天然一幅烟江幛子”。说明 本教学环节设计意在让学生通过拓展阅读,巩固欣赏写景小品的能力,培养想象和联想能力。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6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能熟练正确诵读全文;理解文意,并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2、整体把握全文结构,理解作者行文思路,3、能通过想象和联想,把文字变成生动的图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学习重、难点1、熟练诵读全文,感受语言之美、自然之美,培养想象力是学习重点。2、把握行为思路,理解鸢飞戾天两句的深意是导学的难点。学法指导通过自主探究、质疑讨论、精讲点拔、熟读感
29、悟激发想象完成导学任务:学习时间 45分钟导学过程(一)指导诵读,读对读顺 (8分钟)1、导入 新课: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有着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比如,一千五百年前古人给友人写书信就很讲究,他们往往通过对某事的叙述或某景的描写来间接表达自己的志趣或者是对友人的规箴、互勉之意。不信?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篇古代文人的短信,即南朝的文学家、史学家吴均给好友朱元思的信一一与朱元思书。(板书文题,简介作者)2、指导诵读教师范读一一明示目标一一学生对照下注给生字注音一一教师提示其它生字的读音(由学生提出)一一齐读。 (矫正读法)(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3分钟)1、提示
30、:请同学们快速默看课文,思考回答两个问题(用小黑出示)。设疑:本文可谓写景小品文,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这里的景物有何特色?能否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作者对这里的美景怎么评价称赞的?所写之景属于哪个季节?你怎么看出来的?2、检查自读。 (问若不能回答暂置,待后理解)(三)互助学习,理解文意(12分钟)1、分组边读边疏通文意提示:结合下注,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地方作上标记。2、检查解疑。小组代表发言,其余组员补正。(四)思路探讨,感受语言(15分钟)l、教师引导、点拔,依次探讨以下问题 (析读结合):(若前整体感知未完成,则先从此切入)(1)全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景的? (先探讨此问)(以下问
31、题用小黑板出示,要求学生快速自由作答,提倡争论)(2)第一段总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上有什么特点?(3)第二段分写水、富春江的水有什么特点? ( 清碧与湍急矛盾吗?为什么?)(4)本文写景重在写山,文中直接写山的句子有哪些?请概括山的特点。(5)第三段分写山,除直接写山的特点外,还写了些什么内容,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6)你怎样理解鸢飞两句? (对鸢飞句的理解要灵活)2、自由朗读,感受语言。(五)创新思维,激发想象(6分钟)独立思考后,创新复述: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1、教师示范复述第一段。2、学生分四组分别重点准备复述二、三段的部分内容。3、学生复述、教师点评,(
32、六)归纳小结、结束学习。(1分钟)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学习了这段优美的写景小品文,你可曾记得这是约1500年前的古人给好友书信中的一段文字哟,作者如实写来,不事雕凿,音韵和谐,结构严谨,不仅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还含蓄地表达出多种深意,你不妨以后在给与自己同龄的亲朋好友写信时也试试!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3.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4.朗读背诵。教学重点: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3.朗读背诵。教学难点 :1、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2、理解作者流露出来的思
33、想感情。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文言文知识,自主、合作、探究。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 :一、导入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索绕徜徉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眩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课件展示: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元吴桓赞)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唐韦庄)三吴行尽于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宋苏东坡)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
34、桐庐江上寻。 (清刘嗣绾)再看几幅富春江的图片,看后用最精炼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美。)这一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富春江山光水色的短文与朱元思书。(课件展示:课题)二、作者作品简介课件展示:吴均(469-520),一作吴筠,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人。他文章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文词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亦能诗。本文选自 ,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这看似随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可称得上一篇山水小品。三、范读课文1、学生边看大屏幕边听课文范读。有三个任务:注意字音、语速、语调。2、检查学生听读情况。课件展示下列词语,指
35、名学生认读后,再齐读一遍。韵 柯 飘荡 负势 轩邈 泠 嘤 缥碧 横柯 窥谷 鸢 和鸣 戾天 息心 经纶四、学生自读课文,有三个任务:1、熟读课文,争取背下来。2、对照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3、根据原文,用自己的话描述富春江的美景。五、检查学生自读情况1、课件展示:古今对照,理解课文第一段。(1)解释红色词语:风烟 共色 从流飘荡 许 独绝(2)齐读本段后小结: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这部分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述了富春江从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奇山异水。(3)总结本段写法,展示:本段有写景、有叙事、有抒情。请指出来。(4)对照板书,速背本段。2、课件展示:古今对照,理解课文第二段。(1)解释红色词语:
36、缥碧 直视无碍 急湍 奔(2)齐读本段后小结:以上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水之清,水之急都突出了“异”之特点。展示两幅富春江的图片,分别让学生用原文描述。然后比较两句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看写法有什么不同。(3)齐读并速背本段。3、课件展示:古今对照理解课文第三段。(1)解释黄色词语:寒树 负势竞上 轩邈 泠泠 相鸣 戾天 息心 经纶 忘反 横柯上蔽 交映 见(2)小结二、三段写法。学生根据板书速背本段。(3)研读最后四句。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这四句犹言明中有暗,暗中有明。这是明与暗的辩证法。生活也是如此:富贵中的人们自有他们的享受,但未必没
37、有烦恼;而遁迹山林的人,生活上固有种种不便,但他们的快乐确实难以比拟的。用这种方式来结束课文,余味无穷。六、欣赏图片,巩固课文内容:1、从整体色彩看,最合适的原句是什么?风烟俱净,天山共色。2、请看图片中的水,用原文中的哪几句描述最合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4、请展开想象用原文中的句子描述。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七、学生质疑:请同学们提出疑问。解决后,完成作业 。八、作业1下列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缥碧pio 无碍i 泠泠作响lngB.飘荡dng 急湍tun
38、 嘤嘤成韵yngC.轩邈mio 经纶ln 鸢飞戾天yunD.横柯k 窥谷ku 好鸟相鸣下列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凭依)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筹划)D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下列对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我泛着小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听任它时而向东,时而向西。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急流猛浪,比箭还飞得快,又像奔马一样。C好鸟相呜,嘤嘤成韵。美丽的鸟儿在相互对叫着,鸣声嘤嘤,和谐动听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二、填空题与朱元思书选自 ,作者 。本文是 文,多处使用了对偶句。结构是 式,总写的一句是“ ”对偶
39、这种修辞方法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8与朱元思书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课,单元主题为“借助注释学文言”。与本单元的其他文言文相比难度较小,所以我选择把它作为文言文单元教学的首篇,旨在给后面的文言文学习探寻一种路径。根据本单元的“学会读书”之“借助注释学文言”的主题要求,结合我们学生的实际,本课的教学我安排了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小组合作借助页下注释扫清本课的语言障碍,理解和诵读课文;第二课时在诵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赏读课文,体会写景手法,品味语言精妙,借助背景把握情感。以下主要谈谈第二课时的设计与反思:一、欣赏美景,诵读美文。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富春江的图片,
40、以图引文,引导学生 “望景生文”,既能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又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顺势导入集体诵读一环节。学生们的表现很积极,可见这篇文章的背诵关突破了。二、品读课文,聚焦美点。此环节具体包括三个步骤:1、作者是如何评价富春江的山川美景的?全文结构有什么特点?2、水“异”在何处?作者怎样细致描绘的?(自由朗读勾画相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3、作者从哪些角度,用了什么方法描绘山“奇”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勾画相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
41、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所以我采用任务驱动,逐层推进的方法,通过适当的点拨启发,引导学生去品读写景的妙语佳句,探讨写景的方法与技巧,提高欣赏水平。通过课堂表现看,学生对于词句的品析没有现代文读得透彻,来得快。因为本文从语言外在形式上没有现代文那么直白,虽然学生已经理解了原文,可是要让他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凝练的文字里读出作者描写的情景来,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三、研读课文,领悟主旨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中明确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文化内涵,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所以在这一环节,我适时给学生提供资料互助,让学生
42、联系全文,结合背景资料,自己悟出作者的思想志趣,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见解,这一环节,学生们的兴趣较浓,大多学生都能就作者的志趣谈自己的感受。四、拓展延伸,体味志趣推荐阅读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指导学生诵读体会作者寄情山水的志趣。以一篇文章的阅读激发一类文章的阅读兴趣,趁热打铁,推荐学生阅读同一时期同一题材的文章,拓宽阅读面,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对比性阅读,在对比中寻求异同,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五、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作业设计)改写导游词。这一个环节旨在让学生学有所得,更要学以致用。利用品读中领会的写景方法与技巧进行创作,才能真正提高,这也是阅读教
43、学的最终落脚点。从第二天收上来的导游词看,通过两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还是可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与联想进行生动介绍。反思:本课的教学用了两个课时,还占用了一节辅导时间。虽然用时较长,但学生掌握的比较扎实,我个人觉得挺踏实,当然再次回味还有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若要问我最大的收获,那便是文言文教学一定要慢下来,引导学生慢慢地读,慢慢地品,慢慢地悟,慢慢地评。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9思路综述美文需要美读。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友人信中的一段话,生动细腻地描绘了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秀美风光,语言凝炼传神。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全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称得上是一篇山水小品,一篇美文。本设计尝试从朗读放手,以朗读来构建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朗读来感受课文,理解课文,进而品味,赏析课文,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品味、审美的能力。教学设想1、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2、课前预习布置复习三峡、小石潭记收集有关描写山水方面的诗句及散文精彩片断以导游员,讲解员身份去构想设计创新写作以课内外阅读中涉及到的描写山水方面的文题灵活串编一段话。教学互动平台展示一、开课揭题,直入情境(点击,出示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