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生物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生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生物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生物.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生物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生物生物教学设计共1教学目标1以酸雨或废电池为例,说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2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创新实践、发散思维、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4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2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增强环保意识,加深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1)搜集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图片、资料,有关酸雨的成因、危害的图片、资料,有关废电池的危害的图片资料。(2)预习探究实验,小组成员合作,初步拟定本
2、组探究方案。 2教师准备。(1)搜集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图片、资料,有关酸雨的知识、成因、危害的图片、资料,有关废电池的资料。(2)设计并制作课件(图片、资料、酸雨形成动画、废电池造成危害的动画、探究提示、问题设置、诗句欣赏、数码相机拍摄的实验前后材料变化情况)。(3)录像片段(国外有关酸雨的情况报道及治理方法)。(4)为探究实验提供的材料用具(不同pH(pH=3、4、5)的模拟酸雨,废电池浸出液,清水,培养皿,标签,喷壶,小麦幼苗,浸泡过的小麦、黄瓜、大豆、菜豆等种子)。 教学方法探究解决式教学法。课时安排 两课时(培养、观察、记录等过程利用课外活动时间)。 教学过程一、第
3、一课时(一)两分钟课前“热身”利用两分钟课前准备时间,多媒体以新闻纪实方式展现一段有关“人类在改变地球面貌”的文字记载,然后呈现“只有一个地球”的警示语,并伴有音响效果。通过视、听的感官刺激,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改变地球面貌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愿望,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另一方面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创造意境。(二)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1你说、我说、大家说。通过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图片、资料,提高了学生主动搜集信息、表达交流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关心爱护生物圈、关注社会的情感。教师予以评价、鼓励。 2观察、思考、质疑。(1)多媒体显示四幅
4、画面(浓烟滚滚、江水混浊、喷洒农药、被腐蚀的佛像),学生观察、辨析,达成共识:环境污染有多种类型(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它们已经对生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2)利用被腐蚀的佛像放大与原型的比较及佛像拟人化的问题“伤害我的元凶是谁”,创设了质疑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究酸雨对生物影响的浓厚兴趣。(3)通过对我国于电池的产量、消费量、回收率的资料分析及专家测试结果“一节纽扣电池能污染60万升水,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的了解,激发了学生探究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浓厚兴趣。(三)确定探究主题、制定探究方案各小组成员根据本组的探究兴趣,确定探究主题,并从教师提供的多种供选
5、用的材料用具中,自主选择本组所需的材料用具,同时对本小组感兴趣的探究主题初步制定探究计划,通过教师的探究提示,各组将探究计划补充和完善。探究提示内容如下: 1你选用的材料用具有哪些?你为什么要这样选取? 2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如果需要,你将怎样设计?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材料和条件(如环境、管理、观察记录等)上有什么要求?3本实验是否需要数量统计?如果需要,尝试设计一种你认为简单明了的统计格式,以便记录观察实验的结果。4只做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结果可靠吗?你认为怎样做,实验结果才可靠,为什么?(四)初步实施探究方案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初步实施探究方案。教师以多媒体提示课后的管理、记录等工作,以保证探
6、究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提示的内容如下:1课上完成实验装置,对所选用的材料进行初步处理后送到本组的“实验基地”。 2课后小组成员继续分工合作,做好管理、观察记录工作。 3还需做哪些工作才能完成此次探究的全过程?(五)探究过程的课外延续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一步实施探究计划。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对实验材料进行定时管理、观察、记录,最终在开放性实验室中合作完成探究过程,并对记录的数据和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撰写探究报告。二、第二课时(一)分析结果、表达交流、教师评价各小组组长代表全组同学在全班汇报交流探究报告,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同时展示用数码相机拍摄的实验前
7、、后材料的变化情况图片以及各组的原始实验记录表。如果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分析导致该结果的原因。其他同学可对各组的探究报告提出质疑,提问或发表自己的观点,使每个学生都拥有平等的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在每组发言之后,教师及时对该组的探究情况予以客观评价,既要赏识鼓励,又要指出存在的问题。各组发言完毕,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科学探究、分析解决问题、自评互评、合作交流等能力的提高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总结实验中出现的在以后的探究实验中应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如设置对照实验、设置重复组等,指出探究道路的坎坷,鼓励学生在漫长的科学探究的道路上知难而进,培养自己坚韧不拔的科学探究精神。(二)进一步认识危害
8、性,环保从我做起酸雨形成的动画效果加深了学生对酸雨成因的了解;三组(树林、池塘与鱼、竹林与熊猫)今昔对比图,使学生对酸雨给生物造成的危害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通过对废电池被丢弃销蚀后,内部的重金属离子污染环境的途径的动画及水俣病、骨痛病图片的观察与思考,使学生对废电池给生物造成的危害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增强了学生环保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通过教师提示的问题“回想你和你周围的人有哪些行为习惯曾经或正在对环境造成污染”“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打算为环保做些什么”,使学生在思考的同时,明确自己的环保责任和义务,加深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三)环境保护,从现在做起提示学生慎重处理实验中用过的材料用具,环保从
9、日常的身边小事做起。(四)解读诗句,关注全球环境此为本节课拓展环节。通过对著名的挪威剧作家易卜生诗句的欣赏与解读,对国外有关酸雨情况报道的录像片段的观察与感悟,使学生领悟到酸雨等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由来已久,遍及全球。加强了学生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生物圈的紧迫感、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将人文精神融入了科学探究中。生物教学设计表里生物教学设计微课 生物教学设计生物特征教学设计植物生殖教学设计生物教学设计共2教材分析本课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属于新课标十大主题中第二大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的内容,本主题又包括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等三个二级主题。显
10、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初步学会独立使用显微镜是初中阶段十分重要的生物技能之一,学习认识、使用显微镜对学生在后面进一步从微观认识动植物,乃至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自主学习、亲自实践,从而使书本知识迁移深化为一定的能力、素养,同时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情感价值观。知识目标:正确说明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能力目标: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情感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教学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
11、法。教学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2.教学策略作为本册教材中第一个技能性的操作实验,该课内容寓理论与实际于一体,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一节内容。但由于显微镜较昂贵,学生之前又没接触过显微镜。过去教师在教学微镜使用时总是把显微镜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步骤、注意事项讲的十分详细,然后才让学生动手,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不符合新课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理念。结合本校学生生源较好和好奇心强的特点,我试着把本节课设计成自学+讲授+探究课,给学生创设情境,将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为中心,整个学习过程以此为出发点,及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因难在课堂中解决。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和部分探究
12、,让学生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与合作在教师引导下,获得新知与能力的提高,同时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3.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三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写有数字的透明纸;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擦镜纸,纱布,显微镜的使用录像带或课件;课前每班培训几名学生,以便课上帮助教师辅导其他学生。学生:对照课本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阅读课后的显微镜发展史。4.教学程序 走进新单元 指导学生阅读二单元开篇语,观察书上细胞彩图,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
13、位。要想探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 导入新课(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细胞非常小(提示图中物象之所以看的很清楚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而且形状各异。提问,引出观察细胞的工具显微镜。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叙述显微镜的发展史。提问:通过预习,你对显微镜的发明、发展知道了多少?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显微镜? 新课过程认识材料和用具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桌上显微镜、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等。取镜和安放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指导学生看书37页:取镜和安放。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显微镜的构造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之后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教
14、师利用课件,点击即显示各部分名称)显微镜的使用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鼓励,引出显微镜的使用。介绍三种观察标本:(1)写有“上”字的玻片;(2)印有数字的透明纸;(3)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 对光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按照先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放入标本-看到清晰像的顺序(建议先观察2号标本)。(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左眼看,右眼睁。(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观察学生边看书自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强调用低倍物镜(10或8,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
15、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镜茼先下降后上升,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压碎标本。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是为了画图。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思考并回答问题:为什么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倒的?看到的物像究竟被放大了多少倍?不透明纸上的数字为何看不清?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5.练习反馈1写有“上”字的玻片标本,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字。2显微镜的目镜5,物镜10,放大倍数是( );目镜10,物镜10,放大倍数是( );目镜10,物镜40,放大倍数是( )。3如果物像偏左,你应将标本向()移,才能使物像居中。6.教学反思上好本节课的关键是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和
16、操作,教师最好课前培训几位学生作助手,这样看似麻烦,实际在上课时解决了不少问题,以后的学习中还会用到显微镜,所以在开始就要强调规范操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生物教学设计共3腔肠动物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2能力方面(1)通过对活体水螅和水螅切片的观察,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通过了解涡虫的生活史,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讲究卫生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3)通过理解日本血吸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征,进行“生物体形
17、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3思想情感方面(1)通过对水螅的观察,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爱科学、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2)通过了解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讲究卫生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重点难点: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2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3.准备活体水螅是上好本课的关键和难点。 教具准备:水螅纵切切片、显微镜、放大镜、教学软件。 课时安排:本章参考课时2课时。巩固练习(可提示详细出处或加附页)同步练习第一节板书提纲 板书设计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腔肠动物-水螅1生活环境:淡水中2形态体色:乳黄色或浅褐色3生殖:出芽生殖或产生生殖细胞二、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主要特征1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食用、药用、观赏、石油2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三、扁形动物(一)涡虫1、生活环境2、形态结构3、生活方式(二)猪带绦虫(三)华枝睾吸虫(四)日本血吸虫四、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主要特征1、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2、主要特征:身体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课后反思这两类动物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来说绝大多数是陌生的,所以结合生动的课件讲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