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单元第27课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doc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单元第27课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单元第27课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单元第27课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教学目的】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3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教学重点】1品析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教材分析:记承天寺夜游是语文版八年级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所写的。这篇仅有84字的短文,写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作者无法睡眠,到承天寺去找好友张怀民,两个人一同在月光如水的庭院中漫步。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制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遭贬中自我排遣的特别心境。本文篇幅虽小,写景抒怀却有独到之处,一切都像信手拈来,却制造了一个明
2、净悠闲的境地。文中十八字写景,运用比喻手法,将随处可见的平常景物描绘的充满诗情画意,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艺术才思和豁达宽广的胸襟。【教学过程】一、 导入设计文学常识复习导入,进而介绍记承天寺夜游写作背景。宋神宗时,苏轼由于反对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招致政敌的弹劾。其政敌以东坡有挖苦新法的诗句为由,以“诽谤朝政”的罪名将他捉捕入狱,让他险些丢了性命。出狱后,东坡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二、 整体感知1解题“记”即游记。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并非名刹,点明游的地点。“夜”点明时间。2听老师范读,掌握重点字词的发音和文章停顿。3掌握重点字词,梳理文章大意。(1) 欣然起行:(快乐的模样)(2)念无与为采者:(
3、考虑、想到)(3) 月色入户:(门) (4)遂至承天寺:(因此、就)(5) 怀民亦未寝:(睡) (6)积水空明:描述水的澄澈。(7) 盖竹柏影也:(原来是)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罢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脱下衣服预备睡觉时,看见月光照进门内,(因此我)快乐地起床走出门。(忽然)想到没有(能够与我)同游的人,因此我就到承天寺去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的地面上,如积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藻荇交织纵横,原来是月光下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点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人如此清闲的人罢了。三、 合作探究(
4、分小组讨论)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由于月色非常美,想去赏月。2作者夜游承天寺的行迹。(1)作者夜游承天寺的行迹:(用文中词语)起行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步(中庭)(2)简叙作者的写作思路。欲睡起行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绘景抒怀。3夜游过程中,作者的心情有怎么样的变化?“欣然” 欣喜之情“念无与为乐者” 有点遗憾“遂”、“寻” 不假思索中有点激动“怀民亦未寝” 心有灵犀的喜悦“相与步于中庭” 沉着 闲适“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感慨能够看出作者感受的复杂: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4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去一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6单元第27课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教案 人教版八 年级 语文 单元 27 短文 两篇记承天寺 夜游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