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





《教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目的】1积累词语,掌握“攒、拗、确凿、轻盈、相宜、方正”等词,并学会运用。2理解鲁迅及朝花夕拾。3学习本文写景擅长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和表达才能。4. 品味作者简练生动、精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加强语感。5体会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追求新鲜知识的精神。【学法指导】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传统课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但从成长的角度选入教材,这依然第一次。在学习过程中要留意理解青年鲁迅在游戏、学习中所具有的童真童趣,开掘他对生活的
2、情趣和感受,从而使本人在思想上遭到启迪。同学们要结合课文考虑:文章通过描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不同的生活,到底要表现怎么样的主题?蕴涵其中的思想感情是怎么样的?课文中还有一些精彩的段落,如对百草园生活的描写、过渡段的安排等,同学们能够选取相应的语句来揣摩和考虑。预习案一、【知识链接】1标题解读:本文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这是一部散文集,共搜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本人童年、青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了,标题的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朝花”比喻童年美妙的生活,“拾”回忆往事。“从到”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百草园,绍兴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
3、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2走进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等,都收在鲁迅全集里。3三味书屋鲁迅读书的“三味书屋” 是绍兴城内新台门寿怀鉴(字镜吾)先生寓所内的一间房子,用为书塾。两旁屋柱上有一副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由此可知,“味”是从“诗书”中来的。“诗书”是儒家经典的代称。而儒家经典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经”,所谓“六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第二类为“史”,即史记左传国语战国策等;第三类为“子”,指诸子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案 百草 园到三味 书屋 导学案 设计 人教版七 年级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