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招标项目技术、服务及其他要求.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五章招标项目技术、服务及其他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招标项目技术、服务及其他要求.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章 招标项目技术、服务及其他要求一、项目概述根据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深入推进政府购买地质灾害专业监 测预警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川自然资规2019H号)及四川省专 业监测项目建设相关要求,拟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巴中市威胁人数较 多、正在发生变形、危险性高的10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20处地质 灾害高风险区监测点开展群专结合监测预警。本项目共1个标段,具体如下:标段号标段名称最高限价(元)1巴中市2022年地质灾害群专结合监测预警 点位建设及技术服务(第二次).10二、项目基本要求1、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并通过专家评审。对104处滑坡隐患点(巴 州区6处、恩阳区12处、南江县45处、通江县41处)和南
2、江县20 处高风险点开展现场踏勘调查,利用无人机采集隐患点正射影像图, 划定滑坡边界,确定各类型监测设备安装位置,编制2022年地质灾 害群专结合监测预警建设实施方案,经巴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 专家审查通过后实施。2、完成规定类型和数量监测设备安装、调试,实现数据实时接 入部、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3、开展监测设备回传数据分析,研究并制定预警模型、预警阈 值,开展监测预警服务并及时发布黄、橙、红色等级别的预警信息, 提供监测预警专报、月报、年报,服务期限3年。期间,需派驻技术 人员3名长期驻守巴中,其中:巴州区、恩阳区共1名,通江县1名, 南江县1名。4、开展监测点位巡检和异常点位现场核
3、实。每月对所有监测点 混凝土;GNSS立杆直径三90nlm,管壁厚度三3mni,并按要求加装防雷设施。(3)裂缝位移监测监测选点:监测点的布置一般按断面或剖面布置,断面一般选在地质条件 差、变形大、可能产生破坏的部位,设备布设尽可能在滑坡的前缘、 后缘、断层、裂缝、崩塌裂隙和地质分界线等处设点。对于面积大且需要重点监测的滑坡、崩塌,可布置多个断面, 但断面的布置应有主次之分,主次断面的选择一般根据地质条件的好 坏、边坡陡度的高低及结构上的代表性等方面的因素,加以考虑。裂缝计监测站建立及实施:固定位移计及定位杆杆子开挖基础为600mm*600mm*800mm,浇 筑基础为600mm*600mm*
4、 1000mm ;基站、观测站开挖基础为 400mm*400mm*400nim,浇筑基础为 400mm*400nini*400nini 浇筑所用混凝 土标准抗压强度等级不低于C20o基础用水准仪测量台面水平,砂、 石子、水泥的用量分别为0.2ni3、和1袋,并充分搅拌。 浇筑后的基础顶部应保持水平,混凝土养护2-3天后方可进行监测仪 器设备的安装。将位移计及定位杆分别安装在对应的水泥基桩上,并使用地钉 进行固定。使用钢丝绳连接尺带拉环和监测点定位杆,一端联结尺带拉环, 另一端在定位杆上固定,保持绷直,但不能将尺带拉出。如果两者距 离较长,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中间架设支架进行支撑,防止钢丝绳下弯。将
5、位移计连接数据采集系统(包含供电、预警系统)。1,亢方 aisa 2-Ms:2.专月娘A*mrru3,惘I*专制口配tm b*x包薜图2裂缝计装配示意图3.实施及交付资料要求(1)图件资料及数量要求每处监测对象必须提供平面图、剖面图和现场调查照片等。平面图(监测设计底图)应采用近期高分辨率影像,除部分限 飞区域外的重大隐患点位及高风险区需完成无人机实测正射影像航 拍,无人机实测正射影像覆盖率不低于计划数50%极高风险区和风险较大的重要隐患点还需完成三维影像建模, 建模数量不低于监测点位任务数5%o每个隐患点(风险区)需提供全貌照片与设备安装点照片,全 貌照片应反映灾害点(风险区)全貌和近期变形
6、特征,安装点位照片 必需明确的参照地物,利于后期直观精准施工。表4平面图(监测设计底图)无人机实测成图数据要求数据施、格式空间分辨率采集数量占比正射影像GeoTIFF310cm不低于计划数50% (限飞区域除外)三维模型OBJ310cm不低于计划数5%现场照片JPG、 PNG所有点位全覆盖注:同步至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的正射影像和三维模型数据应为单个数据文件,暂不 支持分块数据格式。(2)图件要素要求灾害点(风险区)平面图、剖面图应包括灾害体或潜在风险区 边界、滑动或潜在滑动方向(运动方向)、宏观变形特征、威胁或潜 在威胁区域与对象等基体特征,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地 质背景条件,监测
7、设备类型与安装位置等。所有平面图、剖面图均需 进行矢量化。所提交平、剖面图应有图例、比例尺、指北针等基本要素,且 图面清晰美观。补强监测点图件应补充注明前期已建监测设备和拟建设备,充 分反映前期监测布设和本次补强建设内容。风险区中包含有隐患点的,需进一步细化潜在风险区与已隐患 点各自的危险区及影响区范围边界,分别标明已安装监测设备、拟建 监测设备等具体内容。(3)监测站点基体信息要求基础信息同步:监测隐患点基础信息(设计简表)应与四川省 地质灾害基础数据库(四川省地质环境信息管理系统)保持一致,基 础信息与实际调查结果同步更新。地理坐标:监测设计简表中地理坐标统一采用CGCS-2000国家 大
8、地坐标系,十进制格式保留小数点后6位,度分秒格式保留秒小数 点后1位。滑坡宜采集后缘位置坐标,崩塌宜采集前缘位置坐标,泥 石流宜采集沟口位置坐标、风险区坐标采集尽量采取风险区中央位置 坐标。新增内容:2022年地质灾害群专结合监测预警方案设计简表 中新增了地层岩性、是否为遥感识别确认隐患点、平均坡度、设备安 装位置等内容,须结合现场调查结果如实填报。风险区编号:按区县行政区划代码6位+FX+6位序号进行编号, 内容按设计简表中现有相关内容进行填写。(4)资料上传要求按照“四川省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以下简称省级平台) 附件管理要求,监测点位的平面图、剖面图、剖面线矢量文件、单点 设计方案
9、以及项目总体方案需逐一上传至省级平台,并由省级平台同 步更新至“国家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国家平台)。 省级平台导航菜单中“数据统计分析”一“同步状态统计”模块,可 根据地区、项目标段、隐患点名称和编号等筛选查看省级平台资料上 传和国家平台资料同步完成情况,请在完成资料上传后进行复核检查, 确保资料完整度达到100%。4、监测内容建立实时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开展地表变形监测、雨量监 测等,并建立该点及该类型的地质灾害分析预警模型,分析掌握监测 地质灾害的地表变形动态,并预测发展趋势,实现野外大功率声光报 警。5、监测方法监测方法遵循“以自动化监测为主,以人工监测为辅”的原则
10、, 自动化监测采用地表位移监测和雨量监测为主(专业单位根据隐患点 发育特征,辅以地下水位、土壤含水率、深部位移监测等),配以专 业技术人员按人工监测频次要求开展专业监测站点宏观地质巡查。6、监测点位数量10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20处地质灾害高风险区监测点。7、监测方案编制中标人根据巴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要求,对巴中市自然资源和 规划局选定的10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20处地质灾害高风险区监测 点进行现场踏勘复核,编制监测方案,并报巴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组织专家审核。监测方案应明确监测点地质背景条件和基本特征(灾害规模或斜 坡规模、物质组成、变形迹象、运动形式、成灾机理或趋势等),重 点阐述监测
11、点现状与发展趋势、诱发因素与威胁对象和监测设计方案, 补强监测点位需补充说明前期监测手段不足和补强监测必要性,加强 风险区内已有隐患点监测手段和整体区域监测的联动布局,若有必要 可对风险区进一步细分,精准划分潜在风险源、危险区和现有具体地 质灾害隐患点,有针对性分别进行监测方案的设计。结合工作实际, 逐点提出预警阈值和模型使用的初步建议,完善监测预警响应和风险 管控工作措施,并按要求附必要的图、表、影像资料。监测方案图件资料及数量要求:(1)每处监测对象必须提供平面图、剖面图和现场调查照片等。 平面图(监测设计底图)应采用近期高分辨率影像,除部分限飞区域 外的重大隐患点位及高风险区需完成无人机
12、实测正射影像 航拍,无人机实测正射影像覆盖率不低于计划数50%。(2)极高风险区和风险较大的重要隐患点还需完成三维影像 建模,建模数量不低于监测点位任务数5%。(3)每个隐患点(风险区)需提供全貌照片与设备安装点照片, 全貌照片应反映灾害点(风险区)全貌和近期变形特征,安装点位照 片必需明确的参照地物,利于后期直观精准施工。8、仪器设备要求(1)项目建设所用专业监测预警设备应通过四川省财政投资地质灾 害专业监测设备(仪器)数据互联互通、声光报警现场测评(以四川省自 然资源厅网站:()公示结果为准);(2)设备技术要求符合地质灾害专群结合监测预警技术指南 规定;(3)满足省、市、区互联互通要求。
13、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1:雨量计主要技术参数参数类型技术指标备注测量范围08mm/min (薯K/分)任电式)04mm/min (毫米/分)翻斗式)测量精度4%分辨率0. 2mm采样间隔0s24h按需求设定上传间隔0s72h按需求设定输出信号RS485/NB-IoT/LoRa/a /2/4/5G等工作温度0+65局寒地区定制通讯标准符合地质灾害监测数据通讯技术要求防护等级IP65以上女装方式立杆胀杆固定、一体化基座安装箱、浇筑基础等供电方式按需供电方式,满足连续30个阴雨日正常工作过压及欠压保护表2 : GNSS主要技术参数参数类型技术指标备注水平: 5mn+lppm RNS测量精度垂直: lO
14、mm+lppni RMS动态相对定位精度水平:10mm+1 ppm RMS垂直:20nlm+lppm RMS采样间隔0s24h按需求设定上传间隔0s72h按需求设定输出信号NB-IoT/LoRa/a /4/5G 等通讯标准符合地质灾害监测数据通讯技术要求输出参数位移、倾角、振动加速度等RTCM32原始数据 (静态模式)、动态位移(动态模式)星频要求及工 作模式BDS+GPS/双星四频以上支持内置MEMS传 感器动态触发 调整监测频率功耗在米样间隔不低于15s且上传间隔不低于15s情况下,接收机正常工作的平均功耗2W工作温度-20+65iWj寒地区定制防护等级IP67以上设备可靠性MTBF指标不
15、低于10000小时安装方式标准观测墩、现浇混凝土墩、钢结构等供电方式按需供电方式,满足连续30个阴雨日正常工作过压及欠压保护表3:裂缝计主要技术参数参数类型技术指标备注测量范围=500cm测量精度0. 1%F S采样间隔0s 24h按需求设定上传间隔0s72h按需求设定输出信号RS485/NB-IoT/LoRa/1 /2/4/5G 等通讯标准符合地质灾害监测数据通讯技术要求输出参数裂缝宽度、振动加速度、倾角等工作温度-20 +65C高寒地区定制防护等级IP66安装方式标准观测墩、现浇混凝土墩、钢结构等供电方式按需供电方式,满足连续30个阴雨日正常工作过压及欠压保护表4: GNSS CORS组网
16、基准站主要技术参数参数类型技术指标备注揄太大日sM*小信域&水平: 2. 5mm+0. 5ppm RMS测量精度垂直:5mm+0. 5ppm RMS动态相对定位精度水平: 8mm+lppm RMS垂直:15mm+lppm RMS接收机内部噪声水平优于0.2mm天线频率范围全频点;天线轴比3dB;最图增益7dBi相位中心误差士 1mm;噪声系数W2dB采用3D扼流圈 天线采样间隔0s24h按需求设定上传间隔0s72h按需求设定输出信号NB-IoT/LoRa/a /4/5G 等工作模式三星八频以上支持北斗三代卫 星数据格式支持RTCM32原始数据及实时动态结果数据上传多路径误差每小时每颗卫星:L1
17、/B1频段优于0. 3米;L2/B2频段优于0. 3米周跳比周跳比每小时不小于8000;工作温度-20 +65高寒地区定制防护等级IP68设备可靠性MTBF时间不小于20000小时女装方式标准观测墩、现浇混凝土墩、钢结构等供电方式按需供电方式,满足连续30个阴雨日正常工作过压及欠压保护表5:声光报警器技术参数9、安装监测设备参数类型技术指标备注上传间隔0s72h通讯标准符合地质灾害监测数据通讯技术要求报警来源本地人工播报;本地自主判断;远程系统发送等报警方式报警音;警示灯光;语音播报通讯方式NB-IoT/LoRa/a /2/4/5G等工作温度-20+65布设位置室外室内输出功率100W以上2W
18、防护等级IP65以上IP44安装方式立杆胀杆固定、一体化基座安装箱 、浇筑基础、钢结构等以壁挂式为主供电方式按需供电方式,满足连续30个阴雨 日正常工作市电及内置备用电池,支持断 电自动切换,电池待机时间大 于24小时现场存储本地存储及远端平台存储控制方式本地控制及远端平台控制本地控制需提 供误报消 除按键中标单位根据专家评审通过的建设方案,开展野外专业监测站点监测设备安装。设备安装数量不少于表6要求:表6: 104处重大滑坡隐患点及20处高风险点布设设备类型及数量统计表监测藕雨量计(套)裂缝计 (套)GNSS (地表 位移监测) (套)声光报 警器(套)104处重大滑坡隐患点89222761
19、0420处高风险点504520合计9422321124监测设备安装完成后,县(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人员对设 备安装情况进行工程验收。10、监测周期本次专业监测预警项目监测期限为36个月+建设期,其中建设期 不超过2个月,监测预警服务期为36个月。(1)自动化监测以自动化监测为主。本项目自动化监测系统中包含的地表裂缝变 形监测、雨量监测、GNSS位移监测等自动化监测设备,数据采集均 为自动实时采集,采集频率为正常情况下1次/60s,数据传输1次/lh; 异常情况自动加密数据采集及推送,数据采集1次/30s,数据传输 10 次/h。(2)人工巡查以宏观巡查为为辅助监测手段。巡查频率:汛期(5月
20、至9月) 1轮次/30天;非汛期(10月至次年4月)为1轮次/季度;出现暴雨或变形增大等异常情况加密巡查。11、数据收集分析及预警信息发布负责搜集地质灾害专业监测回传数据,按要求上传到省监测预警 平台。及时分析监测数据,发现错误数据,尽快开展校核,确保错误 数据每月不多于10条。根据实际情况,在省监测预警平台合理设定、 修正预警模型和阈值,确保成功预警率达到5%以上。开展综合分析研判,对风险性高的研判结果,及时向县(区)自 然资源和规局报告,经县(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同意后,通过预警 系统发送响应性预警信息。响应性预警成功率应高于25%O成功预警率二每月成功预警条数/每月预警条数响应性预警成功
21、率二全年响应性成功预警数/全年响应性预警总 条数成功预警,是指发出响应性预警或省监测预警平台发出预警后, 相应隐患点在相关时段发生了灾、险情的预警。12、监测报告提交(1)县(区)监测点监测成果提交根据104处滑坡隐患点(巴州区6处、恩阳区12处、南江县45 处、通江县41处)和南江县20处高风险点分布情况,分县(区)编 制监测成果报告,并提交县(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成果报告要求 如下:1)报告内容应包括县(区)所属区域监测点设备回传数据状况 (包括数据准确性、延迟性、该时间段设备平均上线率等)、监测数 据分析研判(包括监测点变形现状、变形趋势、危险性程度分级、重 点关注点位及其他防灾建议)
22、、预警信息发布情况分析(包括预警信 息发布数量、成功预警和有效预警数量、无效预警和错误预警数量和 原因分析以及下步改进措施)和现场宏观巡查核实及点位优化建议,开展一次全覆盖巡检,并对异常点位开展现场复核。三、104处滑坡隐患点群专结合监测预警点位明细表序 号.隐患点名称序 号隐患点名称1巴州区平梁镇莲花山村2组荆竹林滑坡53南江县集州街道办事处阳八台村1社松树湾滑坡2巴州区平梁镇青包山村2组宋家梁滑坡54南江县集州街道沙溪坝社区豪安汽修厂对面滑坡3巴州区玉堂办事处寨子包村2社园包子滑 坡55南江县集州街道办事处关井村4社殷家湾滑坡4巴州区大罗镇乐园村6组吴家碣滑坡56南江县集州街道办事处红卫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招标 项目 技术 服务 及其 要求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