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教案.docx
《八年级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历史人教版(新)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12.新文化运动一、设计思想以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式学习,注重理论与现实生 活相联系,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的基本理念为依托,以学生的 发展为本,进行本科的教学设计。本课教学力图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 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他们参与历史学习的热情,教会他们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自读自学能力、分析综 合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和评价论证能力等。二、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影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是先 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的旧中国而进行的新的探索。它既 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
2、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序曲。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发生 了巨大的变化,促进了新的思想理论的传播。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 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本课分两目内容:第一目: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介绍了新文化运 动兴起的背景、标志、主要代表人物、旗帜、主要阵地第二目:新文 化运动的内内容和意义。本课不仅在本单元而且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都 具有重要的地位。(二)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 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
3、,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 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和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 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实 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 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 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新文 化运动的 评价课堂小结设问:以上我们了解了 新文化运动的过程,以及主 要的内容,那么这场运动对 当时社会究竟产生了怎样 的影响,那么请同学们一起 讨论这个问题,结合老师提 前给同学们发的补充资料。白板展示孔子学院图片师:学习历史是为现实 服务,当时新文化
4、运动时期 的人物提出了 “打到孔家 店”,而今天在全世界我们 建立了很多孔子学院,这不 是自相矛盾吗?学生小组合 作,得出结论:1、动摇了封 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2、使中国人 民接受了一次民 主和科学的洗礼3、为五四运 动起了思想宣传 和铺垫的作用4、对东西方 文化绝对否定或 绝对肯定,是片 面的,偏激的。(局限)学生通过辩论 得出:不矛盾, 对待传统文化应 该取其精华、去 其糟粕。今天这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新文化运动,简单回顾一下,在第二单元我们学习过近代化早期的探索,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新出路的过程。哪位同学上讲台为大家讲述近代化探索的历程?并将白板上的文字移到正确的位置。学生回答:
5、我们 学习过的第一个 探索是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主要向 西方探索技术, 它是停留在技术 层面,没有使中 国走向富强,所 以人们意识到只课前老师 提供资料, 四个人一 小组讨论, 一方面培 养学生合 作探究的 能力,另一 方面培养 学生分析 材料的能 力,也做到 论从史出。通过探究 怎样对待 传统文化 让学生学 会辩证看 待历史问 题的方法, 也可以拉 近历史与 现实之间 的距离。让学生思考总结,深化记忆,也给予学生发挥的空间。学习技术是不够 的,还得学习政 治制度,于是掀 起了戊戌变法, 自上而下的改革 没有成功,于是 进行自下而上的 革命运动,革命 有成功,他最重要的 结果是推翻了君 主统治,
6、结束了 封建帝制。但是 这样的学习没有 改变了中国落后 的面貌呢?接着 学习西方的思想,就是新文化 运动。七、作业布置试说儒学的历史。(小论文、手抄报、图片展)八、课后反思从课堂的教学和学生学习评价表反馈的信息看,整堂课内容紧凑,教学设计思想基本体现,分析推理层层推进,师生关系融洽,具体反思 如下: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概况、内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知识 分子的探索精神。本课以学生日常熟悉的新闻进行思考,通过观察发现 问题到去探究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去思考,各种问题的设置,有利于调 动学生拓展思维,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具体问 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并把大的问题分化为一个一个小问
7、题,从易到难, 使学生收获一种精神上的喜悦和满足,促使他们产生进一步学习、探究 的欲望。这个过程对教师的知识面要求更广、思维敏捷。不但要有预见 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更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生成性”问题 的应变能力。2、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由讨论和思考得到,有利于缩短师生间的距 离,但这个过程中我不是一味的追求课堂的热闹,反而多次强调学生独 立思考,我觉得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另外,教师应充 分重视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新想法给予及时鼓励和评价,培养学生间 的交流能力和团队精神。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九、补充资料目标: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
8、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资料: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三从四德:三从指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工。探索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意义材料一: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招考生徒,在300多名应试者中, 崇拜孔孟者有218人,占2/3强,颜渊、王阳明、朱熹、程颐等儒家 人物也都有人崇拜。材料二:1924年,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纪念的一份民意测验中, 题为“你心目的中国或世界大人物是哪位? ”结果如下:孙文473 票陈独秀173票蔡元培153票胡适45票孔子1票材料三: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更加迫切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从而 为马克思主
9、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 生。材料四: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登了一则新闻,有一女 子唐氏19岁,许配张家,还未嫁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 唐氏选择自杀殉夫。材料五:1919年的大公报报道:山西省成为全国离婚率最 高的省份,一年内离婚案多达2127件。在一些小城镇,离婚事件也 屡见不鲜。浙江镇海县妇女都知道没有爱情就离婚。创新导图教师点评周长玉:通过创设一个个探究问题,鼓励学生思考、解决,并给学生 大量讨论展示的机会,化枯燥乏味为生动有趣,从而顺利实现预定教 学目标。通过小组积极讨论学习,生生之间相互交流,为学生自主发 展开拓了空间,从而有利于学生自主发挥。刘红
10、:成功:实现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变教师枯燥、呆板的课堂为教师和师 生共同参与、合作学习。丰富了历史材料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 落实和理解,通过阅读和理解去思考,解决相关问题,最后,教师归 纳概括,更易于学生接受和记忆。不足:小组活动不充分。今后要多对小组合作进行训练,培养小组长 的带头作用。(三)重点难点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三、学情及学法指导(一)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初二学生,课文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存在障 碍。,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选取通俗易懂的材料让学生体会,使学 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来理解,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八年级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教案 年级 上册 12 新文化运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