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课程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劳动课程教学计划.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劳动课程教学计划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 育的意见文件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建设者和接班人,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加强 中小学劳动教育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 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以民为本,扎根中国大地办 教育。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 劳动教育。反映时代特征,努力构建具有中国、世界水准的 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 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 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义建设者和
2、接班人。二、学情分析.劳动认知与行为脱节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劳动是必要的,说明学生在劳动的 认知层面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劳动观,而具体到实践中,人数 就减少了,学生的劳动认知与劳动行为脱节,学生更倾向于 完成简单的劳动,一些有过程性、对技能要求相对较高的劳 动则较少参与。劳动观念薄弱不仅体现在学校领导、教师, 还体现在各位家长的观念意识上。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许 多教师只重视提高学生文化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劳动及其他 教育问题。同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目标存在错位,更看重 的是考试成绩排名,一切事务由家长全权代劳。1 .学生主体性不明显劳动教育是以经验和实践为基础的,但大多数只是在班 级内召开相关主题的
3、主题班会,此类劳育一般是教师作为主 讲者,并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导致学生逐渐进入疲 态,无法真正激起学生的劳动兴趣。2 .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难以形成劳动教育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但学校、家庭 与社会劳动教育常常处于各行其是、很少沟通的状态,这就 使得劳动教育难以形成有效的合力,没有了家庭、社会的支 持和配合,学校的劳动教育也就无法有效延伸,劳育的效果 也就大打折扣。四、教学原则.坚持育人导向注重挖掘劳动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育人 价值,将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贯穿课程实施全过 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发展创新意识
4、,提升实践能力和社 会责任感,成为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时代新人。1 .构建以实践为主线的课程结构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根据学生 经验基础和发展需要,以劳动项目为载体,以劳动任务群为 基本单元,以学生经历体验劳动过程为基本要求,构建覆盖 三类劳动,学段进阶安排、有所侧重的课程结构。2 .加强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联系课程内容选择应坚持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 注重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能力,选择日常生活劳动内容;注 重从时令特点和区域产业特色出发,选择工农业生产劳动内 容;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选择学生力所能及的公益劳 动和现代服务业劳动内容;注重选择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
5、化 和工匠精神的手工劳动内容,适当引入体现新形态、新技术、 新工艺等的现代劳动内容。3 .倡导丰富多样的实践方式劳动课程强调学生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注重动手实践、 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学创融通,倡导“做中学” “学中做”, 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引导学 生从现实生活的真实需求出发,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 体验,经历完整的劳动实践过程,避免单一、机械的劳动技 能训练,避免简单的劳动知识讲解,避免缺少实践、过于泛 化的考察探究。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制作、试验、淬炼、 探究等方式获得丰富的劳动体验,习得劳动知识与技能,感 悟和体认劳动价值,培育劳动精神。4 .注重综合评价
6、注重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既 要关注劳动知识技能,更要关注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品质、 劳动精神;既要关注劳动成果,更要关注劳动过程表现。重 视平时表现评价与学段综合评价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 结合。以教师评价为主,鼓励学生、其他学科教师、家长等 参与到评价中。5 .强化课程实施的安全保障重视劳动课程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强化学生劳动安全 意识的培养,注重劳动课程实施中工具、材料、流程及场所 的安全保障,制订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并建立应急与 事故处理机制,确保劳动课程安全有序实施。五、教学目标.形成基本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对劳动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个人成长
7、之间关系 的正确认识,懂得人人都要劳动、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 美好生活等基本道理;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快乐,形成劳动效 率意识、劳动质量意识;具有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尊 重普通劳动者的积极情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 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1 .发展初步的筹划思维,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能从目标和任务出发,系统分析可利用的劳动资源和约 束条件,制订具体的劳动方案,发展初步的筹划思维,发展 基本的设计能力;能使用常用工具与基本设备,采用一定的 技术、工艺与方法,完成劳动任务,形成基本的动手能力; 能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多方面经验解决劳动中出现的问 题,发展创造性劳动的能力;在劳动过程
8、中学会自我管理、 团队合作。2 .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塑造基本的劳动品质能自觉自愿地劳动,养成安全规范、有始有终的劳动习 惯;体悟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珍惜劳动成果;能辛勤劳动、 诚实劳动、协作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养成吃苦耐劳、持之以 恒、责任担当的品质。3 .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通过持续性劳动实践,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 劳动精神;具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优良传统 的积极愿望;弘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和精益求 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具有不畏艰辛、锐意进取、为社 会发展和国家建设付出辛勤劳动的奋斗精神。六、教学计划1 .结合学校实际,因地制宜、自主创
9、新,充分利用学校 恬耕园、饲养园和桃李园等劳动场所和资源,充分开发创新 利用学校、学校周边和社会劳动场所和资源,为学生的劳动 教育提供硬件过硬的场所,营造良好的氛围。2 .建立劳动学科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加强教师 对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解,促进教 师对劳动课程的有效研究和创新之举。3 .各年级教师充分研读分析教材,根据劳动课程十个任 务群(日常生活劳动: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活、烹饪与 营养和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生产劳动:农业生产劳动、传 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和新技术体验与应用;服务性劳 动:现代服务业劳动和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动。)自主选择 确定各年级任务群学习数
10、量。4 .注重劳动课程的学段衔接,除了需要在具体劳动内容 和要求层面做区分,还要结合课程目标和核心素养的要求来 具体细分。不光从劳动的内容维度着手,还可以从劳动能力 着手,还可以从劳动观念、劳动精神等来思考学段的衔接问 题。5 .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注重劳动课程的有效延伸。引 导学生主动将形成的劳动技能迁移到家庭和社会中,在学校、 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劳动教育的合力下继续发挥以劳育人 的作用。6 .挖掘元素,促进学科融合。新时代核心素养背景下, 劳动教育的理念与效能已经超出了 “体力劳动”的范畴,充 分挖掘各学科中的劳育素材,在课程中寻找普遍的、系列化 的劳育契机,为劳动教育提供更好的情境与场合
11、,从教室中 多往“田间地头”走一走,使学生懂得劳动之于人类的意义 与价值,理解劳动的深刻内涵,从而建立起热爱劳动、积极 劳动的态度,能够尊重劳动成果与劳动人民,树立起新时代 背景下正确的劳动观。7 .坚持多元评价,让学生感悟劳动魅力。劳动素养的评 价方式应注重将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 在劳动活动中的成长和变化,加强对学生劳动过程和劳动态 度的评价。劳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 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构建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 法多样的评价方法,使之更具可操作性。例如展览式评价, 将作品或技能展现在大家面前,通过技能和作品的展示进行 互评;建立实践活动成长记录袋,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 记录袋的个性封面,里面装着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有关于劳动 的成长记录,如活动方案、劳动日记、心得体会、荣誉证书、 最满意的作品、照片、活动调查表等,体现了学生各方面的 发展,记录了学生的成长过程;加强学生的相互评价,能改 变以往只有教师评价的倾向,确立学生也是课程评价主体的 地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