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斯托芬谐剧对共同体危机的书写.docx
《阿里斯托芬谐剧对共同体危机的书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里斯托芬谐剧对共同体危机的书写.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阿里册的皆剧对共同体危机的书写阿里斯托芬(ApKnocpvriG在谐剧中通过歌队传达自己的观点,最具代表性的是在马蜂(Z(pK。中,他称自己为 扫除城邦灾祸的清道夫,“他还在去年祛除了那使人发抖的寒热病(TTI入0g又译噩梦,即诡辩技艺厂(马蜂阿里斯托 芬,2007: 1038),与此相似,阿里斯托芬对谐剧崇高的社会作用深信不疑。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和诗人对现实的考量, 阿里斯托芬在谐剧中构建了数种共同体,这些共同体都被置于分裂的概念之下,正是这种分裂使阿里斯托芬能够提出对 政治现状的忧虑和可以取而代之的理想。对阿里斯托芬来说,在垂直的方向上,城邦处于家庭和泛希腊共同体的中间位 置,既然城邦民主政
2、治的危险难以根除,那么远离这种危险的家庭共同体就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选择。然而,友爱的缺失 导致的家庭分裂也同时存在,这在大多数情况下让城邦政治无路可退。而雅典城邦对政治的处理思路延伸至异邦时,垂 直方向上的泛希腊共同体也被分解了。古希腊语中的“共同体”一词是“KOIV3VO”,这个词源自“koiv(共同的、共有的、公共的)”,其核心内涵是对共同的 强调,如“1。1认110。意为“希腊普通话”,又可译作“共同语”,意为希腊诸城邦的通用语言;索福克勒斯(功0)。1入。的安 提戈涅(AvTiY6vn) + ,安提戈涅著名的开场白也有“共同”一词:QKOivdvaT6eA(pov,lopvrgKpa(D
3、H,亲爱的伊斯墨涅,我 同根生的亲妹妹;我自己的姐妹伊斯墨涅跟我连在一起;噢,亲妹妹、我至亲的妹妹伊斯墨涅的头)。安提戈涅这句呼唤 强调了她与伊斯墨涅之间姐妹关系的共有性和她们所处的同一血缘共同体。“若某种集合体缺乏了这种内在的共同所有或 分享,就不再是古希腊或亚里士多德语境中的共同体概念了(陶涛,2016: 37)o除了强调内在的共同,亚里士多德 (ApiQTOT入区)还提到,一切共同体的形成都是因为对某种善的向往,这种善即只有借助共同体才能达到的某种目的。在 阿里斯托芬对共同体的书写中,在确保共同体共有的目的得到保障之外,共同体的成员以其激进的爱欲冲破共同体,制 造了共同体的危机。本文以具
4、代表性的阿卡奈人和云为主要对象,分析谐剧中共同体的危机。儿子打父亲:家庭共同体的危机古希腊的“家庭”概念和现代意义上的“家庭”概念并不相同,古希腊语中指代“家庭”的词是“OKoq”,包含了“房屋、宅 子、住所、家产、家政”等内涵,根据成员构成,家庭可分为“核心家庭、拓展的家庭、家族(或氏族)”(孙晶晶,2016: 81), 一般来说,对古希腊家庭的提及限于对核心家庭的讨论。亚里士多德(2003: 268)曾言,“在每一种共同体中,都有某种公正,也有某种友爱”,友爱将家庭内部成员团结在 一起,而家庭的联结和宗族的正常运作则进一步导向城邦的出现。在对柏拉图(FUtcov)的批评中,亚里士多德指出,
5、王 制(noNTg)中那种对妇女、儿童和财产进行平均分配和共享的计划只会让城邦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巨大的家庭,看起来 友爱的部分似乎是扩散了,其实这样的大家庭淡化了友爱,因为谁都可以是、同时谁都可以不是另外一个人的父母或儿 女。所以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批评建立在后者对家庭共同体的扩建上,前者期望的是一种包含男人和女人、父母和子 女、主人和奴隶在内的小型家庭共同体,城邦正是因为数百个这样的共同体聚集在一起互相帮助而逐渐形成。在阿里斯 托芬的谐剧中,这种前政治式的小型家庭共同体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如和平(Epvn)这种以结婚之喜收尾的谐剧和吕 西斯特拉特(AUQIOTPE)这类含有夫妻双方破镜重圆情节的
6、谐剧,都反映出家庭在阿里斯托芬式期望中所占的巨大比重, 而在家庭中,最重要的基础条件便是友爱。基于雅典城邦的现实境况友爱的渐离,阿里斯托芬对家庭共同体的书写 始终建立在其分裂或几乎分裂的基础上。云(Ncpcu)剧中儿子打父亲的情节或许会让剧场中的观众发笑,但也会让他们不解:为什么斐狄庇得斯殴打斯 特瑞普西阿得斯的理由竟会让人无以反驳?谐剧开头就推出明显的家庭矛盾,儿子斐狄庇得斯为了赛马借了许多钱,还 钱的期限马上就要到了,作为父亲,斯特瑞普西阿得斯为此感到焦虑,因此整晚睡不着觉,反倒是斐狄庇得斯睡得十分 安稳,甚至梦里他都在赛马。在古典时期的希腊,“家庭”由人和财产组成,财产的内部流动主要是指
7、儿子成年后对父亲 财产的继承。在云剧中,显然儿子对父亲财产的“继承”过早了些,斯特瑞普西阿得斯在斐狄庇得斯的赛马消遣上花 费了过量金钱,以至于仆人在换上粗灯芯时他都要呵斥一番。斐狄庇得斯将不得不负担起还债的责任,如斯特瑞普西阿 得斯所说,“这些债务会完全落到你自己的头上”(云:40),但斐狄庇得斯似乎根本不在乎这些。云剧开头的这 一幕制造了父子两人在财产问题上的矛盾,虽然这里的冲突并不激烈,却为之后两人在伦理层面更严重的冲突埋下了伏 笔。紧接着父子对话的是斯特瑞普西阿得斯对婚姻的抱怨,这段话中没有任何关于友爱的因素。他说:唉,但愿那媒婆,那劝我娶了你母亲的媒婆,不得好死!我是一个乡下人,她却是
8、骄奢的城市姑娘,一个十足的贵族女人。新婚那天晚上,我躺在新床上,身上还有羊毛、酒渣和无花果的味儿,她却满身是香膏和番红花,不住地和我亲嘴,她就像爱神那样没有节制,那样大咬特咬(bQTTvnq, AacpuYMO, Ku)Ai6og,VTU入入bog.)。(云:41-52)多数理论认为在古希腊家庭中,妇女或称妻子地位低下,她们服从于丈夫和儿子,如公民大会妇女 (Ekk入股|也。|)中的丈夫对他们掌权的妻子愤怒不已,并叫嚣着要好好揍她们一顿;奥德赛(Obuoog)中奥德修 斯的儿子忒勒马科斯在父亲离家时对母亲宣称自己主管家里的一切。但云剧中的妻子未受丈夫的管控,没有节制、 骄奢的品性不但压过了丈夫
9、的老实忠厚,还传给了儿子。在起名事件上,由于对以往老辈人所获荣耀的怀念,斯特瑞普 西阿得斯的妻子要给儿子起个带“马(ET0V)”的名字,希望后者能在以后的日子里重拾家族荣耀,而斯特瑞普西阿得斯则 倾向于儿子祖父的名字“俭德(Hbs/briv)”,最后双方妥协的结果就是斐狄庇得斯这个名字,HblTTTTbriV,意为“俭 德马工剧中斐狄庇得斯的赛马习性便源于此,如斯特瑞普西阿得斯所言,斐狄庇得斯继承了其母亲的习性,而父子之间 友爱的缺失使斯特瑞普西阿得斯痛苦不堪。在儿子斐狄庇得斯从思想所学成归来后,斯特瑞普西阿得斯让他为宴会上的宾客们唱一段西蒙尼得斯的歌,斐狄 庇得斯不但拒绝了这个要求,还称西蒙
10、尼得斯是个“很坏的(KOK6V)诗人”(云:1363);斯特瑞普西阿得斯勉强忍耐, 又叫斐狄庇得斯念一段埃斯库罗斯(AoxA。的诗,但斐狄庇得斯又反驳道,“我也把埃斯库罗斯当做头一个(TTPTOV)诗人 吗”(云:1366);接着斐狄庇得斯念了一段他认为是最聪明的(QOCPTCHOV)诗人欧里庇得斯(EupiTTbriG的诗,内容是哥 哥诱奸了同母的妹妹,这让斯特瑞普西阿得斯极为愤怒,于是父子二人便打了起来。云剧中的儿子打父亲式伦理混 乱为思想所的修辞术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为那些如斯特瑞普西阿得斯和斐狄庇得斯那样不守城邦法律的人提供 了用以摆脱困境的机巧。以这一伦理混乱为中心,云剧后边的
11、部分都在暗示因债务债务源于父子之间的互不体 谅而不能继续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时,家庭需要面对的严峻情形。斯特瑞普西阿得斯火烧思想所以及斐狄庇得斯对 其冷眼旁观表明,家庭一度面临崩溃局面,学成的斐狄庇得斯不但会成为父亲和母亲的敌人,也将成为城邦的敌人。如果说斐狄庇得斯口中为父亲好就可以打父亲这一理由是牵强片面的,那么马蜂中儿子对父亲的暴力则完全 是能够被观众理解的。菲洛克里昂热衷于审判和判人有罪,“他总是怒气冲冲地划一条长线,判处每个罪人以重刑”(马 蜂:106),这正是其时大多数雅典公民的真实写照,公民友爱因审判得严厉而退居一旁,雅典民主的政治环境因此变 得严苛。菲洛克里昂的爱审判病(vdoov
12、)祛除了公民友爱,同时也削弱了家庭内部的友爱,作为儿子的布得吕克里昂不得 不把父亲关在房子里,时刻派人看守,并在必要时刻和父亲搏斗。通过菲洛克里昂和布得吕克里昂的冲突,阿里斯托芬 表明,如果家庭不能治疗排挤公民友爱的政治爱欲病变,那么家庭和城邦的分裂一定不可避免。最终菲洛克里昂的爱审 判病被治愈,家庭矛盾就此平息,友爱也得以回归。直观来看,鸟(Opve%)剧中的儿子形象比云剧和马蜂中的两位儿子要极端得多。这位逆子明目张胆 地说,“热望掐死爸爸,得到他的一切(YXHVTT旧UJJTS/TTOTpClKCnTVTX曰v)(鸟:1352)。和菲洛克里昂相似,他也患了 爱欲病,“我成了爱鸟狂(pvie
13、opov),我想飞(鸟:1344)。鸟剧中的鸟群隔开了诸神和人类,这位逆子希望和鸟 一样,能够飞到天上,凭借自己的血气(0中)和诸神比高,最终他被建议去边疆和色雷斯人战斗以疏泄怒气对缺失 友爱的弥补方案就是把取代友爱的怒气转移到敌人身上去,此举的方便之处还在于它很可能会拉近父子之间的关系,从 而呼唤家庭内部友爱的回归。阿里斯托芬谐剧中家庭共同体的分裂迹象不仅仅靠诗人对父子关系的书写来表达,如云剧所表明的,夫妻之 间的不和也是导致家庭共同体分裂的原因之一。这集中体现在吕西斯特拉特和公民大会妇女中,两部谐剧的女 主人公和她们的丈夫针锋相对,家庭矛盾得以激化,阿里斯托芬对这些情节的建构部分源于对古希
14、腊一般妇女的家庭地 位和社会地位的思考。而如吕西斯特拉特所示,谐剧结局虽然是泛希腊式的,但家庭友爱也得到强调:“让妻子陪伴 丈夫,丈夫也留在妻子身旁”(吕西斯特拉特:1275)。总的来说,家庭共同体分裂的根本原因是家庭内部友爱的消失 和随之而来的各种爱欲病变如爱马病、爱审判病和爱鸟病,其最终后果则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为着某种善而建立的 共同体的崩坏。思想所:雅典城邦的危机苏格拉底(Z3KPTFI。之死被多数人认为是证明雅典民主制具有严重漏洞的重要证据,苏格拉底因“引入新神”和“败坏 青年”两项罪名被处死,透露出雅典公民对看似遥远荒谬的真理的不解,苏格拉底被认为培养了分裂城邦的政治家,这从 云剧也
15、可见一斑。云剧中的苏格拉底被施特劳斯(Le。Strauss)称为青年苏格拉底,原因在于这个时期的苏格拉底尚不够成熟, 他专事自然科学研究,不顾生活事务。他和他的思想所(PPOVTIOTPIOV)虽处在城邦之内,但平日里与外界隔绝,即使是 在思想所内部,苏格拉底也高高地挂在吊篮里研究天上的事物,这让斯特瑞普西阿得斯感到既惊讶又迷惑,这正是雅典 传统公民面对当时逐渐庞大的智者群体所表现出来的最真实的反应。也就是说,云剧中的苏格拉底不是那个被雅典 民主审判的苏格拉底,云剧中的苏格拉底只是带上了后者的一点影子,阿里斯托芬更多的是想在雅典观众面前展示 智者的样貌。云剧中,当斯特瑞普西阿得斯劝儿子斐狄庇得
16、斯前往苏格拉底的思想所求学时,他说,“如果你关心爸爸的吃喝,就抛开了你的车马,前去入学。”(云:106-107)“前去入学”的古希腊语原文是“TOTS/YVOPOI”,这和柏拉图在王制中的一段话产生了重叠。王制第六卷中 苏格拉底说,“属于这个群体的极少数人(TOTQ/bTV入Y(jUVOYV6.V0I)已经尝到了拥有哲学的甜头和幸福,已经充分理解了 民众的疯狂”(王制:486c)O云剧中的“思想所(YVO)”和王制卷六上述“群体(YV6四VOI)”源于同一个词,这意 味着云剧中的思想所可以被视为一个共同体,苏格拉底、凯瑞丰等思想所成员确实被描绘得像一个小的哲人共同体 一个关于哲学的帮会中的人。
17、像其他许多帮会一样,斯特瑞普西阿得斯进入思想所学习之前需要举行入会仪式,“这 个帮会像雅典的许多hetaireiai(同志会),其实践活动被看作背离宗教信仰、亵渎神明、不可知论或追求摩登”(珂娄斯特, 2005: 126)o在阿里斯托芬和雅典城邦中的多数公民看来,正是这个帮会在雅典城邦的分裂过程中推波助澜。促使雅典人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主因是具体的政治事件和政治行为,比如雅典人对苏格拉底的两项指控,它们在 阿里斯托芬的云剧中都有所体现:引入新神:云神;败坏青年:歪理代表的修辞术。对雅典人来说,“要弄清楚的问 题通常不是被告是否真的犯了被指控的罪,而是在普通陪审团公民中的大多数看来,他的罪是否对共
18、同体之善造成伤 害”(卡特莱奇,2016: 86)o苏格拉底被认为不虔敬,破坏了人神关系,因此威胁到城邦的传统根基,这样一种对城邦根 基的公然违抗必然使得雅典公民对他痛下杀手,尤其是当大家回忆起克里底亚(推翻雅典民主的僭主之一)和阿尔喀比亚 德(被怀疑于前415年摧毁赫尔墨斯神像,在雅典和斯巴达之间数次变换阵营)都曾受教于苏格拉底时,他们对审判的热 情便更加高涨了。但云剧并非完全是对现实中的苏格拉底的恶毒攻击,和克里底亚以及阿尔喀比亚德受教于苏格拉底相似的情 节是斐狄庇得斯在思想所里被教授修辞术,但阿里斯托芬明智地让苏格拉底请出正理(T6VKP&TT0V)和歪理(T6VTT0V。)来自 由辩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阿里 斯托 谐剧 共同体 危机 书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