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考试重点汇总(共41页).doc
《西方哲学史考试重点汇总(共4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哲学史考试重点汇总(共41页).doc(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绪 论l 一、什么是哲学A,哲学是世界观l B,“哲学是对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论述” l C,哲学即是“爱智慧” 3,哲学是对一般性问题的系统反思l 哲学是一种系统的反思l 哲学针对的是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的问题二、哲学特征与作用(为什么要学习哲学?)1,对哲学的一些误解A,哲学探求本源与确立绝对原则,其使命是为人类生活提供安身立命之所。B,哲学似乎总是重复同样的主题,哲学家相互争论,似乎在推进研究,实际进展很少。C,哲学家对问题的解决常常抽象,不切实际,哲学是无用的。2,学习哲学的作用A,填补了大多数人的反思空白。B,可更真实地反映事实
2、的另一面。C,可间接地给出人生的意义,对具体学科的研究也可能有助益。三、哲学史的作用1,了解前人对于现在的一些哲学基本问题的看法。2,了解现在一些哲学概念的来源,这对于理解哲学有重要作用。3,古代哲学论题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学习哲学必须要学习哲学史,但哲学并不等于哲学史 四、如何描述哲学史l 1,规律论l A,黑格尔:绝对精神发展的历程 l B,孔德三阶段论:神学的、形而上学的、实证的 l C,人类精神的自觉史l D,唯心论与唯物论的斗争史 l 2,规律论的问题l A,难以找到过这样的规律。实际上从来没有找到过一个能完全符合哲学发展史的规律 l B,规律论实际把“什么是哲学”与“什么是合理的哲学
3、”混为一谈C,规律论在实践上不可能。如果的确有这样的规律,会导致哲学发展的僵化。D,规律论在逻辑上也不可能。严格来说,不存在社会发展规律,也不存在所谓的思维规律.3,规律论的作用 这种简化可能掩盖了哲学史的复杂性 但这种简化易使人们提纲挈领把握哲学的基本思路,更好地掌握哲学史。对于初学者来说或许是必要的。l 4,发展的基本过程l A,古代哲学。包括古希腊哲学和希腊化与罗马哲学,时间大约是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二世纪。l B,中世纪哲学。主要是基督教哲学,时间约是公元一、二世纪到十六世纪。l C ,近代哲学。从培根、笛卡儿开始,一直到十九世纪末。l D ,现代哲学。从弗雷格开始。第一章 古希腊哲学产
4、生与发展梗概一、古希腊文明兴盛的原因1,主观论2,客观论(地理环境论)l A,希腊的地理环境l B,地理环境促进了商业文明l C,商业文明与开放、交流l D,开放、交流与文化的发展l E,地理环境导致了既分散又具有统一性的政治环境 二、从神话、宗教到哲学 l 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l 对惊异的最早解释是神话、原始宗教l 神话与原始宗教解释的特点:泛灵论、拟人化 l 神话与原始宗教的产生是生产力与智慧不发达的结果三、古希腊哲学的衍变l 古代出现自然哲学具有普遍意义l 1,出现自然哲学的原因l A,生产力提高。l B,人类智慧的提升l C,排除拟人观,结果把自然物当作在人之外、与神灵无关的对象来对待
5、,因此最初获得的是自然哲学。2,古希腊哲学的三个时期:A,公元前6-5世纪。希腊哲学的产生、发展时期。B,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希腊哲学的成熟时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把希腊哲学推到鼎盛阶段C,亚里士多德之后,希腊哲学进入晚期第二章 自然哲学 1,学派的划分 伊奥尼亚、南意大利、北方的阿布德拉都出现了有影响的哲学家。2,研究的基础 困难不是思想内容的高深,而主要是文献。一、 伊奥尼亚派 1,泰勒斯(盛年约在公元前585年) “水是本原” 引起万物运动的东西是“灵魂” 2,阿那克西曼德(盛年约在公元前570年 ) “本原”是“无定形” 3,阿那克西美尼(盛年约在公元前546年 ) 本原是气
6、基本假定:宇宙经历万变,万物产生于它,又复归于它,单一的宇宙物质是整个自然界变化过程的基础。4,赫拉克利特(盛年约在公元前504年 A,变的思想;万物皆变,无一常住。“变”是万物的共同性质。 B,火本原说:决定万物及其运动变化性质的基础和本原则是火。火产生一切,一切都统一于火。万物都可转换成火,而火又能转换成万物。 C,逻各斯l 变化的规律是“逻各斯” ,“逻各斯”是“火”所固有的共同属性,由火产生的一切事物(包括人在内)都必然普遍地遵循它。l 还有其它的含义,如灵魂、比例等 l 在古希腊语中,“逻各斯”一词有多种含义,它的含义有语言、道理、理性、考虑、份额、比例等等。 二、毕达哥拉斯学派 l
7、 1,毕达哥拉斯学派特点:l 集政治活动、宗教信仰和学术研究于一身的团体。l 在古希腊活动的范围大,影响时间长。l 创始人毕达哥拉斯(盛年约在公元前532年 )2,宗教意识l 灵魂轮回说:l 灵魂可以在人的各世里,在人和动植物身体中轮回 l 灵魂净化说:l 通过净化可以摆脱轮回而与天上的神灵同在,即神化 3,数本原说 l 不从某种有形的事物中去探求万物的本原,而是认为多样的物质世界有一种共同的属性,这就是不具形体、只是形式的数。l 数是世界的本原4,为什么想到要以数作本原?A,比物质性的本原更能说明事物,不仅能说明自然事物,而且能说明象正义、灵魂之类更高级的事物。B,他们的数不仅是抽象的,也是
8、感性的,物质性的东西。C,世界的构成与数有关,如乐音与弦长5,数本原说如何解释世界?A,数是构造宇宙的原则。10最完美,是“1”,“2”,“3”,“4”之和。在天空运行的天体必有10个,由于能见的只有9个,因此必有一个是不能见的“对地”。B,数是构成精神世界的原则: “1 ”代表理智;“2”代表意见;“4”、“9”代表正义等。C,数是形成万物的原则:l “1”表现为点,点1产生线2,线2 产生面3,面3产生体4,而体4 代表水、火、土、气等四种元素,四种元素以不同的方式相互结合和转化,从而产生出万物。 6,数本原说的意义与困难A,困难 把数看作既是形式的,又是感性的,把作为形式的数与感性事物混
9、淆在一起;充满混乱与模糊不清。用“数”等来解释社会和灵魂。哲学解释充满牵强附会思想充斥着诸多臆测与神秘的玄想B,意义强调感官不完全可靠,作为本原的“数” 有比感性料更高的真实性。这一点极大地启发了后来的哲学与科学。 推动了数学的发展。(无理数的发现,第一次数学危机)三、爱利亚学派 1,色诺芬尼(盛年约在公元前540570年 )A,反对神人同形同性论 不同地方的人有不同的神 同形同性的神是由人仿照自己的样子塑造的 倘若马和狮子都有手,而且像人一样都能用手画画和塑像的话,马一定会画出或塑成马形的神像,狮子则会画出或塑成像狮子的神像。 B,神是什么?l 有神存在l 没有许多神,只有一个神。l 这个神
10、在形体和心灵上都不像人,不因人而异,神是绝对的、单一的、不动的。神是全视、全知、全闻的。它能用心灵使万物活动。 C,意义与局限l 是人类相互交往紧密的结果。l 他的思想并不是独断地提出来,而是通过逻辑论证确立起来的,对以后的哲学思想产生了积极作用。l 他有关全知全能的神的观念难以确立。既然神不是人所能认识的,那么他关于神的特征又从何而来呢? 2,巴门尼德(盛年约在公元前504501年 )A,存在(是)概念的特征永恒、不生不灭;连续、不可分;不动。 大体如同克塞诺芬尼的“神”所具有的特征 B,两条认识途径l 一条是认识真理的途径,一条是只能获得意见的途径。(真理之路与意见之路)l 对存在的认识就
11、是获得真理,而对不存在的认识只能获得意见。 l 真理与意见,存在与不存在绝对对立,真理绝不与意见混淆C,困难与意义,存在概念含混不清: 存在是系词“是”,还是“存在”。存在是有形体的,还是无形体的,他没有说得很清晰。,混淆了语言与语言所表达之物。,启发了后来的哲学:l 存在的含义大体可用来表示整个世界和万物万事里的最普遍的本质,哲学即是对这种本质的追求l 他既不同于泰勒斯等米利都学者,也不同于只强调形式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而似乎同时受到二者的影响。3,芝诺(盛年约在公元前464年 )l 以为巴门尼德作辩护而知名:l “我的这些论证的目的是保卫巴门尼德的那些观点,反对另一些非难他的人。那些人认为,
12、如果承认有一,就会因为巴门尼德的观点而得出许多荒谬的和矛盾的结论来。我的答复是说给那些拥护多的人听的,我有意把他们的非难还给他们自己,指出他们假定众多存在的那种看法如果推论下去,就要比假定单一存在更为荒谬” 辩护分为两个方面l 论证万物静止,反对运动l 论证万物单一,否定众多 否定运动的论证l “二分法” l “阿基里斯追龟” l “飞矢不动” 论证的要点:l “无限的空间点不能由有限的时间通过”。l 亚里士多德、黑格尔以及物理学、数学上对芝诺论证的反驳l 反驳的要点:l 有限的时间内可以通过无限的空间点l 根本没有无限的空间点。反驳的局限l 没有表明芝诺的论证是错的,只是说他的论证不一定是对
13、的。l 对于无限的东西,我们没有可靠的根据。只能提出一些独断的论断。因此反驳不过是以一种独断代替另一种独断。芝诺论证的启发:l A,运动是否存在,并没有完全的论证,只能给出一些独断。l B,知识中总存在一些独断。l C,独断的东西没有根据,却并不一定不合理。l D,独断东西的合理性在于与它与其它知识或信念是否协调l E,无限意味着有多种理解五、元素论与原子论 l 1,恩培多克勒(盛年约在公元前444年 )A,四根说:l 构成万物的是火、土、水、气四种根。根在性质上彼此相异,在数量上可分,它们是万物从单一变为众多,又从众多回归单一的本原。l 四种根都不能互相转化或结合成新元素,因此它们的混合是一
14、种机械混合。l 混合的作用力是爱与恨,它们是两种大小相同但作用相反的力量,其交互消长,形成了宇宙万物悠忽生灭,不停流转的画面。 B,流射说认识论l 感觉器官和对象事物之间有一种流射的相遇或交流关系,感觉就由此而生。l “同类相知” :因为感觉的产生依赖于流射与通道之间的符合关系。l “我们是用土看上,用水见水,用气应神圣的气,用火视昏暗之火,用友爱待友爱,用争吵对可悲的争吵。” 2,阿那克萨戈拉(盛年约在公元前440年 )l A,“种子” 说:l 种子在类上无限,有多少种事物就有多少类的种子l 种子数量无限多,体积无限小。l 种子是永恒的。l 种子具有各种形式、颜色和气味。l 不同的种子不能孤
15、立地存在,而是混合在一起的l 事物的产生和消灭实际上是种子的结合和分离。B,心灵说l 万物的生灭运动的力量来源于“心灵”l ”心灵“知道一切,支配一切,推动一切,它创始运动,使万物结合与分离,安排世界万物使之有秩序。l 它是最精微、最纯粹,不与别的事物混合的独立自主的东西。是一个真正非感性事物的实体 3,德谟克利特(盛年约在公元前420年 )A,原子说l 世界的本原是原子与虚空。l 原子是内部充实、没有虚空,不可分割l 原子数量上无限,在形状、次序和位置上相互区别。l 原子在虚空中作直线运动,由于相互碰撞,形成漩涡运动并构成万物,万物的产生与毁灭不过是原子的聚散。l 原子的旋涡运动生成宇宙万物
16、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每件事物都根据这种必然性产生。l 不需要外力作用来解释万物的产生与变化,不同于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戈拉B,影像说认识论l 每个物体都会发出一种与自身形状相似的影像1. 影像通过空气作用而在人的感官中压下印记,从而形成感觉和思想l 没有影像来撞击感官,就没有什么能够产生 C,伦理学l 一切都是必然的,因此要克服欲望、节制亨乐、淡薄名利,顺应自然,使灵魂安宁。l 只有追求知识才是最高的道德修养。l 伦理学的困境:是与应该的问题第三章 智者派与苏格拉底 l 一、智者派1,什么是智者l “智者”原指古希腊的哲学家,后泛指有智慧、有能力、技艺超群的人。l 公元前五世纪的后半叶,“智者”
17、一词才获得了特殊的含义,成为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一部分人的专有名称。l 智者派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哲学学派2,智者派产生的背景A,随着独断性解释的日益增多,人们对此变得越来越失望,自然哲学终于走到了尽头。B,主要兴趣转向人,转向人的精神领域与道德行为活动方面,转向生活的实际问题C,眼界也不断开扩,对其它民族的文化、生活风俗习惯和社会体制有更多的了解。带来了新的反思材料D,政治、经济、文化的强盛,出现了浓厚的公民意识3,智者派的主要理论特征 l A,研究对象上:它的对象是人、人所在的社会,以及与人相关的语言、宗教、艺术、伦理和政治等文化现象。l B,研究方法上:不打算去穷究事物的第一原因,而是立足于经
18、验,在自身所经历的领域里积累各种知识,然后再从中引出某些结论l C,研究目标上:知识只有构成驾驭生活的手段才是有价值的,其目标主要是实践上的l D,研究效果上:相对主义、怀疑论、感觉主义4,普罗泰戈拉(约公元前490前421年) A,“人是万物的尺度” 导致相对主义,是自我反对的 对上述断语有不同的理解,可能避免极端的相对主义B,社会约定论 用约定论来解释国家的起源 5,高尔吉亚(公元前483-374年) l 三个命题:l A,无物存在l B,如果有物存在,也无法认识它l C,即令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说出来告诉别人6,智者学派的作用 l A,提出新颖而逻辑严整的哲学观念l B,它的反传统、反
19、权威的批判精神,为后来哲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l C,强调经验,为新的思考铸造了方法论的工具。l D,智者运动造成的从自然到人事的转折,开辟了新的哲学领域。二、苏格拉底(前469前399) l 1,生平与著作l 杂闻逸事l 圣哲形象l 述而不作2,善与目的论 l A,反对自然哲学l 自然哲学众说纷坛,自以为是,让人无所适从l 自然哲学家们的思考基础是感官,但只有用理性思考才能找到真理l 自然哲学是亵渎神灵的l 哲学研究的重点是认识做人的道理,提供过有道德生活的准则B,什么是善l 世界的基础是善。人们寻求世界万物的原因,根本就是寻求善而不是其他l 善是存在于万物中,把一切都作最佳安排并且把每一特殊事
20、物都安排在最好的位置上的力量l 善是心灵的,不能通过肉体感官来知晓,只能由纯理智才能把握。l 善不可能存在于感性物质世界里,只能存在于神的世界里C,目的l 善或目的具有相同的意思。万物的存在和发展都追求善,这是万物的目的。l 人作为能动的主体,他的全部实践都是通过有意识的目的来进行的,“目的”同人的生活、利益、实践紧密关联l 目的论世界:神把善给予万物,万物追求善或目的,世界是一个有秩序、有意志的统一整体。3,反对相对主义 A,苏格拉底与智者的共同点l 对于一切看来只不过以传统为依据的事物持批评的态度。l 不从抽象的原则出发,而总是从经验出发,从大量的实际经验中抽象出一般性的真理l 相比如理论
21、知识,他更重视实践问题。哲学思考的重点是怎样过有道德的生活。 B,与一般智者的不同之处 l 追求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意见可以有多种,但真理只能有一个,它永恒不变l 在行为中寻求善恶,在流行的法律后面寻求正义,在公共生活中寻找不变原则l 追求普遍的、永恒的东西,认定这是哲学研究的首要目标,正是如此,使其哲学超出智者学派 4,方法 l 在获得普遍的、永恒真理的过程中,方法是重要的l 知识不能由感官而来,只能从理性而来l 每个人的理性中自然地存在真知l 尽管人天然地具有知识,却不一定知道。教师的作用是像一个“助产婆” l 方法就是助产术,助产术的具体操作方式诘问法l 诘问法的运作过程:l 先
22、假装自己无知,以提问诱使人说出其意见,然后揭露对方意见中的矛盾,l 提问者综合被诘问者的各种意见,给出一个更全面的结论,被诘问者也大体同意此结论l 认定此结论是从被诘问者心中引导出来的。l 但苏格拉底的诘问常常没有结论l 又称辩证法助产术的本质l 从本体论上看是回忆说,是理性主义的。所获取的知识内容是消极的l 从方法论上看是一种归纳方法。是经验主义的。所获取的知识内容是积极的l 亚里士多德的评价:l “有两样东西完全可以归功于苏格拉底,这就是归纳论证和一般定义。这两样东西都是科学的出发点” 4,德性论 A,主要训诫:l 人要有德性。l 德性包括节制、正义、虔诚、勇敢等。l 每个人都平均地分有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 哲学史 考试 重点 汇总 4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