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正安县2021-2022学年高考语文三模试卷含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贵州省正安县2021-2022学年高考语文三模试卷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正安县2021-2022学年高考语文三模试卷含解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2 .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3 .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4 .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2、,“,”两句描写了黄昏之景,但景中使用了暖色调。(2)离骚屈原控诉当时人们的行为没有准则,一味投机钻营。对此作者忧愁烦闷,不由爆发出痛苦而无奈的悲叹:(3)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 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 我们要有的自觉。文化遗产为我们弘扬华夏文明、繁荣中华文化提供o保护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我们共有的 精神家园。我们要增强自觉,把它当作自己的职责,切实保护好老祖宗的宝贵遗产。保护文化遗产,我们还要有责无 旁贷的担
3、当千百年来,文化遗产历经岁月更逸,穿越烽火硝烟至今,本身就是一代代中华儿女珍视、守护、传承的 结果。我们应传承文化根脉,共筑民族未来。保护文化遗产,我们更要有的 紧迫感。我们常说,文化保护是一场 同时间的赛跑,因为随着时间推移,那些留下的文物言迹都不可避免地日渐老化。保护,意味着老与新的巧妙结合。(),使文化记忆得以传承,这是每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既要我们有共识,更要有行动;既要我们在保护的同时做 步修复和利用工作“更要处理好古和令的关系册让“老古董,焕发断适力。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义不容辞滋润A.义不容辞滋润留传时不再来B.当仁不让滋润留传时不我待C.义不容辞滋
4、养流传时不我待D.当仁不让滋养流传时不再来.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文物应最大可能地被我们重新激活,在过去与未来的往复行进中B.在过去与未来的往复行进中,我们应最大可能地使文物重新激活C.在过去与未来的往复行进中,文物应最大可能地被我们重新激活 数段a为更美数土装相漫潭。而四方之民来者云布,尚宽复请以荒田计口授之,及贷民官钱买耕牛。比三年,榛莽复 为膏腴,增户积万余。尚宽勤于农政,治有异等之效,三司使包拯与部使者交上其事,仁宗闻而嘉之,下诏褒焉,仍 进秩赐金。留于唐凡五年,民像以祠,而王安石、苏轼作新田、新渠诗以美之。徙同、宿二州,河中府神勇卒苦大校贪虐,刊匿名书告变,尚
5、宽命焚之,日:“妄言耳。”众乃安。已而奏釉校. 分士卒隶他营。又徙梓州。尚宽去唐数岁,田日加辟,户日益众,朝廷推功,自少府监以直龙图阁知梓州。积官至司 农卿,卒,诏赐钱五十万。(节选自宋书循吏传)(注释)蛊:传说中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谭:通“谈”,与商谈。理:司法衙署,狱官。召信臣:西汉 水利名臣,字翁卿,九江寿春(今安徽省寿县)人。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陂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B.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陂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C.乃按视图记/得汉召
6、信臣陂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D.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陂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书:本指记载药方的医书,本文是指赵尚宽公布的用来治疗蛊毒的药方。B.官帑:国库里的钱财,也可借指国库,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私自随便动用的。C.考课:按一定的标准,在一定的年限内,对官吏进行考核,但不与奖励并行。D.直龙图阁:宋代的荣誉官职,地位低于龙图阁学士、龙图阁直学士、待制。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尚宽处置突事件果断周密。知平阳县
7、时,邻邑有罪犯越狱害民,他及时布置尉兵出捕,接着又派徼巡兵监督尉 兵,终将罪犯全部抓获。B.赵尚宽很有化解社会危机的能力。他巧用药方治疗蛊毒,彻底追查放蛊人;果断使用官帑垫付盐银,解除了盐银 不足给百姓带来的困扰。C.赵尚宽善于从实际出发治理州县。他根据唐州历五代乱的情况,制定开垦旷地,招来流民的政策,三年之后,土 地变得肥沃,增户万余。D.赵尚宽政绩满满,受到广泛赞誉。皇帝多次对他表彰赏赐,土安石、苏轼写诗对他表示赞美,老百姓对他感恩戴 德,甚至置石像建生祠。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惰,易取也。宜亟往,毋使得散漫且为害。(2)河中府神勇卒苦大校贪虐,刊
8、匿名书告变,尚宽命焚之,日:“妄言耳。”众乃安。1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彭渊材初见范文正画像,惊喜再拜。前磬折称:“新昌布衣彭几,幸获拜谒。”既罢,熟视日:“有奇德者,必 有奇形。”乃引镜自照,又捋其须曰:“大略似之矣,但只无耳毫数茎耳。年大,当十相具足也。“又至庐山太平观, 见狄梁公像,眉目入鬓。又前再拜,赞日:“有宋进士彭几谨拜谒。”又熟视久之,呼刀镶者,使剃其眉毛,令作卓 枝入鬓之状。家人辈望见惊笑。渊材怒曰:“何笑!吾前见范文正公,恨无耳毫;今见狄梁公,不敢不剃眉;何笑之乎?耳毫未 至,天也。剃眉,人也。君子修人事以应天,奈何儿女子以为笑乎?吾每欲行古道,而不见知于人。所谓伤古人之不
9、见, 嗟吾道之难行也。”(注)范文正公:且范仲淹。鹅折:形容毕恭毕敬。狄梁公:即狄仁杰。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熟视曰()(2)乃引镜自照() 当十相具足也()(4)奈何儿女子以为笑乎()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有奇德者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君子修人事以应天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C.而不见知于人C.而不见知于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D.所谓伤古人之不见D.所谓伤古人之不见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呼刀镶者,使剃其眉毛。(2)吾每欲行古道,而不见知于人。2 .彭渊材“剃眉”,是因为 o.用两个成语概括彭渊材的性格特点: ,1
10、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据报载,2019年春节期间,不少在大城市生活、工作的人们不再游子归乡,而是将父母亲人接到自己生活、工作 的城市团聚,“反向过年”正成为春节的一种流行趋势。对此,人们议论纷纷:观点一:既逆向躲开了春运交通的高峰,又能让家人体会到自己所在城市的风光,何乐而不为?观点二:好是好,就怕大城市“年”味淡。观点三:社交关系搬不过来啊,过年不走亲戚多不热闹!某报就此开辟“我看反向过年”专栏,邀请读者就“反向过年”或类似于“反向过年”这一类的新事物、新现象、新 举措发表自己的看法或畅谈亲身体会。要求:(1)请以读者的身份,使用张强这一姓名给报社(统一称:振兴时报)“我看反向过
11、年”专栏编辑李中写一封 信,参与“我看反向过年”专栏的讨论;(2)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3)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参考答案1、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饨郁邑余伟傣兮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 独登台【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的默写。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 我们就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所提示的语境:包括题干所给出的叙述性情景,以及题干给 出的要默写语句的关键词,题干提示所要默写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等。特别要注意所默写语句中的难写字、易混字、
12、 易错字、通假字,还有虚词等。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暮雪、辕门、掣、性、郁邑余、伟僚、常作客。2、6. C7. B3.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这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基的本义、感情色 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 型。义不容辞:从道义上讲不允许推托、拒绝。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主动积极去做,不推让。这里是说 作为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义务保护中华文化遗产,所以应选“义不容辞”。滋润:可以做动词、形容词。滋养:可以做 动词和名词,做名词时意思为养分、养料。文句中指
13、文化遗产提供养料,应该填名词性质的词语,所以是“滋养”。 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文句中是指文化遗产传到现在,所以选“流传”。时不我待:时 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时不再来:时机错过就不会再来了。指行事不要放过时机。文句中语境为我们要有 紧迫感,所以是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故选C。6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补写方法:6.阅读全文,了解文段内容,把握 文段层次;7.明确空缺句子所处的位置,判断补写句子与前后句的关系;3勾画出能够选用或参照的信息;6.选词 造句;7.串读检查。本题中“在过去与未来的往复行进中”与上文“意味着老与新的巧妙
14、结合”衔接并照应,下文“使 文化记忆得以传承”的主语应是“我们”。故选B。7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 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 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 “在保护的同时做好修复和利用工作,更要处理好古和今的关系语序不当;二是“让老古董焕发新活力”成分残缺。A项成分残缺,B项成分残缺,C项成分残缺和语序不当。故选D。3、B【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解答时首先
15、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 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要通过语意的把握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准确地找出提示或暗示的词句;还要要根据短语句子 结构的一致性、对称性分析。这是一段说明月全食时出现“红月亮”这一特殊天文现象,属于说明文。填充部分是说明产生“红月亮”的原理,它 是按照现象产生的逻辑顺序来排列的。填充部分共有五个句子,我们可以看到:是说明一般情况下,月全食时我们 见不到月亮,应该放在首句;是说明为什么是红色而不是其他颜色,应该放在最后;说明月全食时人们却能够看 到月亮的特殊景象,应该紧跟在后。故选B。【点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通读语段、把握语段大意的基础上
16、,分析语段的结构层次,要清楚空缺处所处的位置是总起句、总 结句、过渡句或者拓展句。再结合空格处的上下文,选择空缺处的句子;同时,如果有与空缺处相对应的句子,要考 虑句式结构的照应及关联词的正确使用。4、1. BA2. B然犹其勤若此/其困若此/而后能有所立/吾其可易而为之哉/其为也易/则其传也不远/故余所以不敢也3. (1)不能保全自身,书对于我来说有什么用呢?(2)依赖于他的弟子们团结起来一起守卫他,最终在天下有所成就;假使孔子独自立言独自著书论道,他的生存情况 可以期待吗?【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识记,再结合原文语言环境 来推断
17、词语的含义和用法。B项,“排”应解释为“推斥、排挤”。句意:我怎么敢明目张胆地排斥它们呢?故选B。1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 并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虚词的用法常常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一在句中的位置,位置不同其用法往往不同,二与前后 词的词性有关。A项,都解释为“尚且”。句意:孔子,是圣人,尚且说:“自从我得到子路,就听不到骂声了 ”/我死尚且不怕,一 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B项,代词,它们的/代词,自己的。句意:它们的根基牢固/每天和自己的随从登上高山。C项,代词,的人/语气词,用于时间词后,表示”的时候”。句意:好像
18、争强好胜的人的样子/前不久承蒙您 屈尊赐信给我。D项,表转折,但是,却/表承接,于是,就。句意:但是颜回与一般人辩论对孔子所讲授的内容有发挥/就把那里的老 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故选Ao.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 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 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B项,“要想辟佛老、张扬圣人之道无异于天方夜谭理解错误。原文为“今夫二氏行乎中土也,盖六百年有馀矣。 其植根固,其流波漫,非所以朝令而夕禁也”,是说佛老之说不易禁止,
19、要想禁止佛教和道教不可能是一日之功。“吾 其可易而为之哉”,作者只是强调自己不可能轻易做到。故选B。2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文言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断句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 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句子的翻译是:但是他们仍然辛劳到如此地步,穷困到如此地步,之后才能有所成就,我难道能很容易地做这件事(指 传播儒家之道)吗?它做起来容易,那么它的传播就不远,所以我不敢(著书)。“其勤若此”“其困若此”结构相同, 应在两个“此”后分别断开。“吾” 一般作主语,应位于句首,在其前断开。“哉”在此处表疑问,应位于句末,在 其后断开。“则”表承接,
20、一般位于句首,应在其前断开。“故余所以不敢也”句意完整,应在其前断开。3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 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恤, 顾念、保全;何有,有什么(用)。(2)相与,一起;卒有立于天下,状语后置句,最终在天下有所成就;向使,假使; 冀,期待。【点睛】文言中的实词。此类题一定要结合语境理解选项句的含义,将所给的义项代入句子,看是否合乎语境。通常可采用以 下方法进行推断:(1)常识识记法。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
21、,如“乞骸骨”(告老 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男子成年)等。(2)联想迁移。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 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 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3)通假代入法。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 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4)利用字形推。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抓住字的形旁推测字义就是一种正确的理解途径。(5)互文对举。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6) 语法推断法。用语法分析法分析实词所处的语法位置
22、,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参考译文:您不认为我不成材,想要把我放在诸位圣贤的范围里。去掉我不正确的想法,增加我还不够高明的方面;认为我 有可以达到大道的本性,疏通它的源头,引导它的去向,灌溉它的根部,将要吃到它的果实:这是有高尚道德的人都 不敢当的,何况对于我这样的人呢?但由于信中有应该回复的,所以不可以任从。从前孔子写作春秋,已经使它的文辞艰深;但是仍然不敢公开传播它,用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授弟子,一直到后 世,之后这本书才问世。这就是担心儒家的道理微薄的原因啊。现在信仰与侍奉佛教与道教的人,(上至天子)下到大 臣们,我怎么敢明目张胆地挨斥它们呢?选择可以讲的话加以教诲,尚且形势与我的意
23、见不一致,有(很多)争辩声; 如果写成这书,那么看见我就恼怒我的人一定很多了,并且一定把我当作狂人糊涂人。不能保全自身,书对于我来说 有什么用呢?孔子,是圣人,尚且说:“自从我得到子路,就听不到骂声了。”其余辅佐孔子的弟子遍布天下,尚且 在陈国断粮,在匡地被围困,被叔孙诽谤,在齐国、鲁国、宋国、卫国的郊野之间奔走。他的儒家之道虽然尊贵,他 的穷困也是十分厉害啊!依赖于他的弟子们团结起来一起守卫他,最终在天下有所成就;假使孔子独自立言独自著书 论道,他的生存情况可以期待吗?现在佛教与道教在中原流行,有六百多年了。它们的根基牢固,它们的影响广大,所以是不可能早上下令傍晚就 禁止的。自从文王去世,武
24、王、周公、成、康团结一致守护文王之道,礼乐教化都存于世,到了夫子,(距离古时)不 久;从夫子到孟子,(距离古时)不久;从孟子到扬雄,(距离古时)也不久。但是他们仍然辛劳到如此地步,穷困到 如此地步,之后才能有所成就,我难道能很容易地做这件事(指传播儒家之道)吗?它做起来容易,那么它的传播就 不远,所以我不敢(著书)。但是看古人,得到了他的时运(指被赏识),践行他的主,就不著书;书,都是行径在现世行不通但在后世行得通 的人写的。现在我能不能实现我的志向还不知道,等到我五六十岁的时候写书,是没有损害的。老天如果不想让这些 人明白道理,那我的寿命就不可注定;如果要让这些人明白事理,除了我还能是谁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州省 正安县 2021 2022 学年 高考 语文 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