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医学专业复习资料-生理学名词解释.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大学医学专业复习资料-生理学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医学专业复习资料-生理学名词解释.docx(6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4 .正反馈5 .负反馈6 .单纯扩散脂溶性物质顺浓度剃度跨膜运输的方式7 .主动转运细胞膜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将某些离子和分子逆浓度差由底浓度向高浓度转运的过程8 .静息电位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以膜为界,细胞内外所存在的电位差9 .动作电位细胞受到阈刺激或阈上刺激,在原有的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膜两次的快速而可逆的电位波动10 .易化扩散 某些不溶于脂或脂溶性很底的物质,在细胞中某些具有特殊结构的蛋白 质的帮助下顺着浓度剃度过细胞膜生理学名词解释1 .兴奋性 生物的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和能力的特性.神经调节 机体通过反射活动对各种功能进行的整合作用3,体液调节当机体环境发生变化时,引
2、起某些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的分泌活动,释 放 激素并通过组织或血液来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及某些器官的功能活动,受控部位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或加强了控制部分的调节方式受控部位发出的反馈信息抑制或减弱了控制部分的调节方式651.胃的容受性舒张-一当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对咽、食管等处感受器的刺激,可通过迷 走神经反射性的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的舒张。胃壁肌肉这种活动称为胃容受性舒张。652,肠胃反射一在十二肠壁上存在多种感受器,酸,脂肪,渗透压以及机械扩张都可刺激这些 感受器,反射性的抑制胃运动,引起胃排空减慢,这个反射称为肠胃反射.653. APUD细胞一指具有胺前体摄取,进行脱竣而产生肽
3、类或活性能的细胞,而后产生肽 类或活性胺的细胞.654. 能量代谢一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655.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一是指食物能使机体产生额外热能的现象。656. 基础代谢率一单位时间的基础代谢,即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657,食物的热价一将1g食物氧化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658,呼吸商-在一定时间内机体的二氧化碳产量与耗氧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659. 非蛋白呼吸商一糖和脂氧化肪的二氧化碳产量与耗氧量的比值。660.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二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661,滤
4、过分数一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约为19%o球管平衡-不论肾小球滤过率或增或减,近球小管的重吸收率始终占肾小球滤过率的 65%70%,这种现象为球管平衡。662. 水利尿一一次大量饮用清水后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水利尿血浆清除率一清除率指肾在单位时间(一般用分钟)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物质完全清除出去,这个被完全清除了某物质的血浆毫升数称之。663. 感受器电位一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在引起传入神经发生动作电位之前,首先在感 受 器或感觉神经末梢发生一过渡性的局部电位,称之为感受器电位.664. 适宜刺激一一般指每一种感受器只对一种特定形式的能量刺激最敏感,这种刺激称为 该感受器
5、的适宜刺激。665. 感受器的编码作用-指感受器受到刺激时,经换能作用转变为动作电位后,不仅仅是发 生了能量形式的转换,而且把刺激所包涵的环境变化的信息,也转移到了新的电信号系 统之 中,称之为编码作用.668,感受器的适应现象-一指当一恒定强度的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虽然刺激仍持续作用,但传入神经纤维的脉冲频率开始下降的现象为适应.669. 暗适应一指从亮处进入暗光下,起初什么东西都看不见,经过一定时间,视觉敏感性逐渐 增加的过程明适应一-指从暗处来到强光下,最初感到强光耀眼,不能视物,以后视觉敏感性降低,才恢复视觉的过程视敏度一又称视力.指眼对物体形态的精细辨别能力,是评价视网膜中央凹视锥细
6、胞 功能的指标,以能够识别两点的最小距离为衡量标准。670. 生理盲点一在中央凹鼻侧约3mm的视神经乳头处,没有感光细胞的分布,落入该处 的光线不能被感知,此部位被称为生理盲点。671. 气传导-一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和卵圆窗进入内耳,这是气传导的主 要途径。另外鼓膜的振动也可以引起鼓室内空气的振动,再经圆窗将振动传入内耳也称为 气传导,但在正常听觉功能中并不重要.672. 骨传导一声波直接经颅骨和耳蜗骨壁传入内耳,引起耳蜗淋巴液振动.这种传导称为 骨传导,主要在强音传导中起作用.正常情况下,骨传导效能远远低于气传导.673. 远点一非视调节状态下能看清物体的最远点.674.
7、近点-通过最大的视调节能看清物体的最近点.675. 耳蜗微音器电位一当耳蜗接受声音刺激时,在耳蜗及其附近结构又可记录到一种特殊的电波动,称为微音器电位。676. 瞳孔对光反射一瞳孔大小可随光照刺激强弱改变而发生改变,是一种神经反射.677.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一兴奋性突触传递时,在突触后膜上的局部去极化电位。678.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一抑制性突触传递时,在突触后膜的超极化局部电位。679. 脊髓休克一脊髓突然横断失去与高位中枢的联系,断面以下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680. 运动单位一由一个a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称为运 动单位。68
8、1.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一某些神经元与效应细胞间无经典的突触联系,化学递质从神经末 梢的曲张体释放出来,通过弥散,到达效应细胞,并于其受体结合而达到细胞间信息传递 的效 应.682. 牵张反射一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能反射性的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683. 肌紧张一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表现为受牵拉的肌肉能发生紧张性收缩.684. 腱反射一当扣击肌腱,快速牵拉肌肉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如膝跳反射等。685. 去大脑僵直一去大脑动物(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在肌紧张方面表现亢进现象,动物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是一种增强的牵张反射。686. 条件反射一是
9、机体在生活过程中,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反射.建立条件反射 的 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687. 第二信号系统一对抽象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功能系统。688. 后发放一在反射活动中,当刺激停止后传出神经仍可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发放冲动的 现象称为后发放。689. a -阻断一正常成人在安静,闭目,清醒状态时,脑电图上可出现a波,当受试者睁眼或接受其他刺激时,a波立即被低振幅,高频快波所取代,这种变化称为a -阻断.690. 慢波睡眠一指脑电波呈现同步化慢波的睡眠时相.691. 异向睡眠一指脑电波呈现去同步化快波的睡眠时相.在这一时相中,常可出现眼球快 速 运动,因而也称为
10、快眼动睡眠.692. 内分泌一人体内某些腺体或细胞,它们能分泌高效生物活性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运送 到远距离靶细胞发挥作用。693. 激素一指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694. 靶细胞一能与某种激素发生特异性结合并引起特异性反应的细胞。695. 旁分泌一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细胞外液扩散而作用邻近靶细胞的作用方式.696. 神经激素一由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697. 允许作用一有些激素本身不能直接对某些器官、组织或细胞产生生理学效应,但它的 存在可使另一种激素的作用明显加强,这种作用为激素的允许作用。698. 下丘脑-垂体束一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的轴突构成神经
11、纤维束,它沿垂体柄下行,终止于神经垂体。699. 应激一指机体突然受到强烈的有害刺激时,通过下丘脑引起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 度急剧增高,糖皮质激素大量分泌的现象702,应激反应一指机体突然受到强烈的有害刺激时,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的活动大大增强的反应.703 .神经内分泌反射一传入信息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后,传出信息到达内分泌腺,再由激素 作 为传出信息作用于靶细胞,如吸乳头引起的乳头反射等.704 . 下丘脑换能神经元一下丘脑基底部促垂体区的神经元既可分泌激素,具有内分泌细 胞 的作用,又保持典型的神经细胞的作用,可将大脑等处传来的神经信息转变为激素信息、,起着 换能神经元的作用.705
12、.副性征一为性成熟后人体外部特征.男性副性征表现为生长胡须,喉头突出,肌肉发达,骨骼粗大和声音低沉等.女性是乳腺发达,皮下脂肪丰满,骨盆宽大,音调较高等.706 .月经周期一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剥落,产生流血现象,称为月经,因为是周而复始,且约 每月(平均28天)发生一次,故称月经周期.月经周期实际上是女子生殖功能周期,是卵巢活 动的外部征象.707 .精子获能一大多数哺乳动物和人类,精子必须在雌性生殖管道内停留一段时间,方能 获 得使卵子受精的能力,称为精子获能.708 .顶体反应一当精子穿越卵细胞周围的放射冠及透明带时,其顶体发生一系列变化并释放顶体酶的过程称为顶体反应.顶体反应是受精的必要
13、条件.第一章免疫学概论免疫术语免疫(immunity):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免疫 耐受,对非己异物产生排除作用的一种生理反应。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白细胞免疫分子中枢外周膜型分子分泌型分子胸腺 骨髓法氏囊(禽 类)脾脏 淋巴结 黏膜相关淋巴 组织 皮肤相关淋巴 组织 固有免疫组成 细胞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NKT 细胞其他(嗜酸性粒 细胞和嗜碱性粒细 胞等) 适应性免疫应 答细胞T细胞B细胞TCR BCRCD分子 黏附分子 MHC分子细 胞因子受 体免疫球蛋白 补体 细胞因子*免疫的主要功能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
14、物质。免疫监视: 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肿瘤细胞、衰老凋亡细胞和病毒感染细 胞。免疫自身稳定: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的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 的稳定。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固有免疫(先天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分类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固有免疫 (innate immunity):概念:固有免疫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逐渐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一道防 线物质基础:组织屏障:皮肤粘膜屏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DC、NK细胞、NKT细胞、B1细胞、5yT细胞固有免疫效应分子:补体系统、细胞因子、溶菌酶、抗菌型溶 肽、乙素作用特点
15、: 先天性(无需抗原激发)作用在先(0-96小时) 非特异性(模式识别受体)无记忆性适应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概念: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T、B淋巴细胞接受“非己”的 物质(主要指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 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包括清除抗原等)的全过程。物质基础: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抗原提呈细胞(APC)作用特点: 获得性(需抗原激发)作用在后(96小时后启动) 特异性(TCR/BCR)记忆性 耐受性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术语黏膜 相关淋 巴组织 (MALT , 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概念:亦
16、称黏膜免疫系统,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 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以及含有生发中心的 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派尔集合淋巴结及阑尾等,是发生黏 膜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MALT的组成:肠相关淋巴组织、鼻相关淋巴组织、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MALT的功能及特点: 行使黏膜局部免疫应答产生分泌型IgA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中枢免疫器官(初级淋巴器官) 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和胸腺外周免疫器官(次级淋巴器官)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骨髓的功能: 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B细胞和NK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体液
17、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胸腺的功能: 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免疫调节 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淋巴结的功能: 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T占75%, B占25%)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过滤作用11 .血沉将血液取出后置于含有抗凝降液中,则红细胞因其比重大于血浆而逐渐下沉,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内末所析出的血浆柱的距离来表示12 .血液凝固血液由可流动的液体变为凝胶固体.纤容体内纤维蛋白或者纤维蛋白原在纤容酶的作用下的分解过程13 .红细胞凝集若将不同血型的两个人的血滴在玻片上混合,其中的红细胞就会凝集成簇15凝血因子 在血浆中或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血型 通常指的是红细胞上存在的特异
18、性抗原的类型16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红细胞能较稳定悬浮在循环血浆中不下沉的现象.红细胞的可变形性红细胞在循环中,常要挤过直径比它小的毛细血管,这是红细胞会卷曲变形通过后又恢复原形.心动周期心脏在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脏的机械活动周期2。.心指数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每分输出量2L心输出量每分钟由一侧心室输出的血量脾的功能: 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T占40%, B占60%)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合成生物活性物质.过滤作用黏膜相荽淋巴组织的功能: 行使黏膜局部免疫应答产生分泌型IgA淋巴细胞再循环:指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 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
19、达外 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 循环过程。第三章抗原免疫术语Ag (抗原,antigen):是指所有能激活和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 通常指能被T、B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或BCR)识 别及结合,激活T、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效应产物 (特异性淋巴细胞或抗体),并与效应产物结合,进而发挥适应 性免疫应答效应的物质。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指抗原被T、B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 受体(TCR、BCR)识别及结合,诱导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 (活化的T/B细胞或抗体)的能力。免疫反应性(immunoreactivity):指抗原与其所
20、诱导产生的免疫 应答效应物质(活化的T/B细胞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能力。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的物质。(蛋白质、病原微生物、动物血清)半抗原(hapten):只有免疫反应性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又称不完 全抗原。(某些多糖、脂类、药物)抗原表位(epitope):是抗原分子中决定免疫应答特异性的特殊 化学基团,是抗原与T/B细胞抗原受体(TCR/BCR)或抗体特异性 结合的最小结构与功能单位,又称抗原决定基(antigenic determinant)。抗原结合价(antigenic valence) : 1 个抗原分子中能与抗体结 合的抗原表
21、位的总数称为抗原结合价。(天然蛋白大分子为多价抗原, 半抗原为单价抗原)共同抗原表位(common epitope):不同抗原之间含有的相同或者 相似的抗原表位。交叉反应(cross - react ion):某些抗原诱生的特异性抗体或活化 淋巴细胞,不仅可与自身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还可与其他抗原 中相同或相似的表位反应。TD-Ag (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 刺激 B 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细胞的辅助,又称T细胞依赖性抗原。TrAg (非胸月泉依赖性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 刺 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无需T细胞的辅
22、助,又称非T细胞依赖性抗 原。可分为TI-1和TI-2Ag。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c antigen):指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 物等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独特型抗原(idiotypic antigen):每种特异性TCR、BCR或抗体 的可变区含有具备独特空间构型的氨基酸顺序(互补决定区, CDR),可作为抗原诱导自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这类独特的 氨基酸序列所组成的抗原表位称为独特型(idiotype, Id)抗原, Id抗原所诱生的抗体称抗独特型抗体(AId)oSAg (超抗原,superantigen):某些抗原物质只需极低浓度 (r10ng/ml)即可非特异性激活人体总
23、T细胞库中2%20%的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称为超抗原。佐剂(adjuvant):指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 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T细胞表位与B细胞表位特性的比较特性T细胞表位B细胞表位表位受体TCRBCRMHC分子必需无需表位性质蛋白多肽蛋白多肽、多糖、脂多糖、核 酸等表位大小810个氨基酸(CD8+T细胞) 1317个氨基酸(CD4+T细胞)515个氨基酸57个单糖或57个核甘酸表位类型线性表位构象表位、线性表位表位位置抗原分子任意部位抗原分子表面抗原的分类根据诱生抗体是否需要Th细胞参与分类:TD-Ag (胸腺依赖性抗原,th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医学专业 复习资料 生理学 名词解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