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电子信息产业鼓励发展若干政策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源市电子信息产业鼓励发展若干政策措施.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何海市也孑再怎声Q鼓助或晨若干政策指施(征求意见稿)为推动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千亿级电子 信息产业集群,鼓励有资金、有技术的电子信息产业项目落地河 源,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政策措施。本市级政策措施可与各县(区)现有的政策措施同时享受, 适用于以独立法人落户我市的电子信息产业项目或规上企业,且 产值强度达500万元/亩、税收强度达40万元/亩以上。对大型 骨干企业、品牌生态型企业、世界名企、中国500强企业、中 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等(以上均含全资 子公司及其控股的企业)投资落户河源市的项目享受现有优惠政 策外,还享受实行“一事一议”政策,予以重点扶持。一、
2、财政资金奖励(一)固投奖励:2022年至2025年期间累计固定资产实际 投资达5亿(含)以上的电子信息产业项目,按照实际投资额 2%的比例予以奖励,相关资金可用于降低用地或生产经营成本、 科研投入、配套设施建设、设备奖励、贷款贴息、人才奖励、职 工技能培训等。(二)技改奖励:对企业实行大型技术改造项目,当年技术改造(含设备更新、新购买生产设备)投入2000万(含)以上, 经审核复核广东省加快先进制造业项目投资建设若干政策措 施的,按照企业技术改造实际投入的不超过30%予以资金支持。 固投奖励与技改奖励不叠加,技改奖励有效期至2025年12月 31 0o(三)上规奖励:新上规电子信息企业,可享受
3、省、市、县 三级上规奖励叠加。(四)贡献奖励:新投产企业三年内,营业收入首次突破5 个亿,按照企业当年纳入河源市统计的营业收入的0.2%予以企 业资金奖励;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个亿,按照企业当年纳入河 源市统计的营业收入的0.3%予以企业资金奖励。此政策财权与 事权相结合,基于“谁受益、谁返还”的原则分级承担,若县区 有额外的贡献奖励政策超过本政策奖励金额,按奖励更高的政策 执行,不得同时享受。(五)各有关单位在申报省、市各类扶持资金时,鼓励优先 推荐电子信息产业类项目或企业。二、要素保障(一)用地保障:对于投资规模不低于10亿元且投资强度 不低于300万元/亩的电子信息单个具体项目,积极争取
4、纳入省 重点项目清单及先进制造业项目用地计划预支项目清单,争取由 省层面配置用地指标。(二)用地优惠:新引进的电子信息项目,工业用地按不低 于现行有效基准地价依法出让。对符合省优先发展产业且用地集 约的制造业项目,按省市有关规定给予地价优惠。(三)用林保障:对于一次性投资5亿(含)以上的电子信 息项目纳入市重点项目,争取由省层面配置用林指标。(四)用能保障:对于一次性投资10亿(含)元以上的电 子信息产业项目,在项目落户县区能耗总量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 下,优先在全市层面统筹安排能耗指标,但不得影响全市单位能 耗强度下降基本目标完成。三、企业创新政策鼓励电子信息企业推进科技协同创新,加强与省内外
5、高等院 校、科研院所合作,设立研发机构,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质 增效。实施创新驱动奖励政策,贯彻落实河源市人民政府关于 印发河源市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河府 201963号)有关政策措施,支持电子信息企业组建技术创 新平台,相关奖励申请按河源市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政策 措施操作指引(河科(2020) 30号)操作。四、金融支持政策鼓励各银行机构加大对新一代电子信息战略性产业集群重 点企业、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持续降低实际贷款利率。积极落 实现有的、企业可享受的金融支持政策,包括贷款贴息、应收账款融资奖励、融资担保降费补助等。五、人才政策加快就业和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体系建设,鼓励我市各职业院 校、技工院校发展职业教育事业,与园区企业紧密合作,共建电 子信息产业实习实训基地(中心),探索“订单培养”、“现代学 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园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 才。鼓励高等学校电子信息产业相关专业毕业生、专业人才和技 能劳动力到我市就业创业,在住房保障、创业发展、职称评定等 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六、其他事项本鼓励政策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实 施,有效期五年。在施行过程中与新出台的法律、法规、规章或 者上级部门政策不一致的,以法律、法规、规章或者上级部门政 策规定为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