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科巧用教学方法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体育课堂注意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学科巧用教学方法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体育课堂注意力.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体育论文之巧用教学方法,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体育课堂留意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都在79岁之间,该年龄段的小孩留意力不能持久,容易受诱因干扰、易分心,留意的稳定性较弱,特别难把留意力集中在课堂的40分钟里;再加上体育课的特别性,课堂经常会遭到突如其来的外界要素的干扰。我校长期存在几个班同时上体育课的现象,由于场地小、班级多等客观缘故,互相阻碍和干扰的现象更为严峻。由于种种客观和主观要素的阻碍,低年级学生的留意力经常表现出不集中,留意力分散的现象,部分学生不明白老师1分钟前讲解的内容。经本人多年低年级教学实践,觉察我校2010届一年级学生的留意力远不如前两届集中,老师假设不能将学生的留意力及时地转移
2、到课堂上,讲解、示范就等于做无用功,从而给动作技术的教学效果带来不良阻碍,甚至造成平安事故。近几年来,关于培养小学生课堂留意力的研究特别多,但大都是对语文、数学等室内课的研究,真正对体育课堂留意力的研究特别少。因而,本文将在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前人研究的根底上,从教学方法方面进展研究,为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科学按照。一、留意的定义“留意”是一个陈旧而又永久的话题。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留意是一座门,但凡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当人对某一事物高度留意时,他就对这一事物反响更迅速,更精确,更深化,经历更持久。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老师的宏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
3、留意力。”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荀子指出:“心不使焉,则黑白在前目不见,雷鼓在侧耳不闻。君子壹教,弟子壹学,亟成。”意思是说,学生假设不集中留意力,就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老师专注地教,学生专注地学,学业特别快就能完成。由此可见:留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开场,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获得知识和智慧的门户,对学业成绩的优劣和智力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留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外界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具有留意的才能称为留意力。留意从始至终贯穿于整个心理过程,只有先留意到一定事物,才能够进一步去集训、经历和考虑等。留意包括被动留意(又称不随意留意)和主动留意(又称随意留意)。留意力是智力的五个要素之一,是
4、经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的预备状态,因而留意力被人们称为“心灵的门户”。留意力具有稳定性、集中性、留意力的范围、留意力的分配、留意力的转移等五大质量。二、巧用教学方法,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体育课堂留意力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对留意力分散的学生采取的措施一般是停顿讲解或示范,提出某些学生思想不集中,也采纳点名批判等手段来提高学生的留意力。但是,这种带有强迫性转移学生留意力的教学方式,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并不明显,甚至打断了老师流畅的教学思维及学生的听课思维。通过观摩教学,课堂研讨,对学生进展调查交谈觉察,尽管学生的留意力临时被转移过来,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甚至有时还会出现情绪
5、抵触现象,阻碍正常教学计划的完成,失去和谐的课堂气氛。通过研究探究觉察,采纳适宜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减少学生留意力分散现象的发生。1、游戏教学法运动游戏,也称为体育游戏,是由根底运动动作组成的、具有情节的教育手段,是一项陈旧的、至今仍充满活力的活动。运动游戏具有根底性、简易性、情节性、兴趣性、教育性、习惯性、开放性、娱乐性等特征,适宜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满足小学生主动、自由、生动爽朗地开展的最正确方式,能快速吸引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留意力。为了使幼、小体育教育自然过渡,使小孩能特别快习惯正规的体育课堂教学,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应多采纳这种游戏教学方法。2、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融言、行、情为一体的教
6、学方法,它是利用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参与的情绪,引导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情感认识,到达师生信息交流的方法。体育课教学情境的创设是集艺术性、科学性于一体的设计,它既能够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又能够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激发主动学习的欲望。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爽朗好动,留意力特别难长时间集中,有时会阻碍体育课的正常教学。采纳情境教学法不仅能够到达寓教于乐的目的,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教二年级前滚翻一课时,我按照需要,创设“小刺猬遇到攻击后会如何做”这一情境,让小孩们在发挥充分想象力的同时,自主练习前后团身滚动。如此的情境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7、吸引了学生的留意力,同时引导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力、制造力,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充分体验到体育课的乐趣,在玩中掌握运动技能。3、提征询教学法提征询教学法是按照师生对话的情势而进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进展适当的提征询,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留意力,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制造力。例如,在前滚翻教学中,老师提征询:“你们能手撑在垫子上不动吗?”学生立即就进展尝试练习,并快速掌握“手撑垫子”这一动作。提征询式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留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消化、吸收知识。4、比拟法比拟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内容的互相联络和区别,促进学生掌握和稳定教学内
8、容、到达教学目的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体育教学中运用比拟教学法,主要是在“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中迅速提高,尽快达成教学目的”。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通过展示比照性较强的动作,让学生细心观察,比拟哪个动作更合理,然后比照本人的动作进展练习。例如,在二年级下前滚翻一课中,针对学生出现“膝盖跪地”这一错误动作,老师可示范正确与错误两个比照性较强的动作,学生观察、讨论后进展尝试练习,并总结出正确的动作方法,从而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正确的动作技能。另外,也能够鼓舞学生互相比拟,逐步总结出正确的动作技巧。5、儿歌教学法儿歌教学法是指老师将动作技巧编成儿歌或
9、顺口溜并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对动作技巧有了一个简单明了而生动的动作印象,并在学习过程中进展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特点是语言简练、粗浅易明白、便于理解经历,有效地防止了学生因听不明白单调的专业术语而导致留意力分散,为此,该教学方法深受学生喜欢。如前滚翻的儿歌:一蹲、二撑、三低头,四蹬团身滚成球。原地踏步走的儿歌:(师)抬头挺胸,(生)1-2-1;(师)大腿高抬,(生)1-2-1;(师)小手摆摆,(生)1-2-1。参考文献:【1】毛振明,赖天德。论“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与“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关系J.中国学校体育,2005,(02)【2】阳云。调动学生的留意力体育师友,1999,(2)【3】孙建。如何调动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新课程学习,2010,(12)【4】陈其。提征询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教学论坛,2011,(2)【5】欧桂彩。浅谈体育课堂中的留意力J.当代教学论坛,2010,(3)【6】张国强。浅析小学体育的教学方法J.体育师友,2011,(1)【7】曹爱斌。浅析现代体育教学方法对体育教学活动的阻碍J.广州体育学报,2011,(2)【8】高菲菲。对体育教学方法研究现状的分析和评价J.2006,(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