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第4课时)(定稿).docx
《《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第4课时)(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第4课时)(定稿).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第4课时)(定稿)第一篇: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第4课时)(定稿)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第4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14页例5、14页做一做、练习三4、5、6o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懂得把一个 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1 .使学生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 学重点.掌握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即认识被除数、除数和商。1 .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教学准备课件,学具。教学过程一、创境明标(一)复习导入 不同情况的平均分活动,使学生体会
2、到方法虽然不同,用图 表示分的过程也不同,但结果相同,都是平均分,加深理解 两种活动的数量关系。】三、联系生活,应用提升(一)找一找生活中包含分的例子(二)练习二第5、6题(三)我是小小设计师师:六一艺术节,我们班要选16个同学参加朗诵。请大家利 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设计一下队形:想一想每()个站一排, 可以站()排。把队形用学具摆出来或在纸上画出来。可独 立完成,也可同桌合作探讨。【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包含分”就在我们的身边中,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目标检测彳殳计】小小梳理之星: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学生活动:同桌交流、全班汇报、教师小结。【设计意
3、图:此环节设计,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构建知识系统,形成网络。借助梳理之星的评选,激发学生参与意识,激发兴趣。】 第三篇: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第7课时)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第7课时)教学内容:20XX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学二年级下册 P23例3。内容解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本P23页例30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并掌握了除法的初步认识和用26的乘 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对比的方式使学 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学生可以通过画图、语言叙述等 不同方式表征问题结构,重点是突出数量关系的分析和把握, 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运算的意义选择算法,又
4、可 以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领会除法运算的含义。通过解 答后的回顾与反思,渗透用乘法检验除法的方法,并通过比 较,让学生体会用除法解答的两种情况的问题本质是相同的, 都是平均分,进而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教学中提供 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生活 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 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做好铺垫。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 实际问题。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两 种分法,感受出发在生活中的作用。3.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能用除法
5、知识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 问题。教学难点:明确平均分的两种分法的联系与区别。教 具准备:多媒体课件、12个小圆片 教学问题诊断:图示理解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将抽象的文字用直观的图 示表示出来,是对一类数学问题的提炼和概括,既能反映出 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情况,也便于学生清楚地看出条件与条件 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数量关系的分析获 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节课,学生能够依靠以前学过的有关除法的知识正确列出 除法算式,但是学生对“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可能不是真正 理解,尤其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表示题目的含义,再根据图 来列算式有一定的难度。有些学生虽然正确列出算式,画的 图可能与题意
6、不符,有些同学可能对于自己画的图和列的算 式之间没有建立起联系。也就是学生对于题目所表达的含义 在理解上是有偏差的。想到这种情况,我在上课开始,让学生先用小圆片动手摆一 摆,通过动手摆让学生理解题目的含义并进一步理解除法的 含义,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图形与算式之间的联系,为下 面尝试画图列式打下基础。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我来分一分。(1)把12块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块?学生动手操作 (用小圆片代替糖)师:怎样列式? (12:3二4)师: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这是把12平均分成了 3份,求 一份是多少?所以用除法计算。)(2)把12块糖,每份分4块,可以分几份?学生动手操作。
7、(用小圆片代替糖)师:怎样列算式? (12:4二3)师: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这是求12里有几个4?所以用 除法计算。)2.看图说话列式。算式:口。口二口引导学生表述图意:8个,每2个一份,可分成几份?引导学生表述图意:8个算式:口。口二口,每2个一份,可分成几份?【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分一分、说一说,使学生建立起动 作表征,在图形表征、动作表征、语言表征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两种意义。同时,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图与题之 间的联系,为下面的比较学习做好铺垫。】3.揭题:我们已经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 几”和“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都是用除法计算,这节课我 们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
8、板书:解决问题)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教学例3左图(1)读题,找出数学信息(师: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学 生回答板书。所求问题是什么?(生:每个纸盒放几只?)板书:每个纸 盒放几只?师:你怎样来解决?请你来画一画图。(2)画 图理解题意。学生画图理解题意(教师对画图有困难学生进行指导)小组 交流所画的图,理解题意。请学生代表汇报:从图中可知:将15只蚕宝宝平均放在3个纸盒里,求每个纸 盒放几只,就是将15平均分成3分,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 计算(3)在课件中出示示意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请 学生结合图再说一说。(4)列式解题。师:你能列式解答 吗?生:15 9 3=5 (只)。师:为什
9、么要用除法计算? 师:请你说一说15、 3、5分别指什么?(多请几个学生回答)15:3二5这个算式 表示什么意思?(多请几个学生回答)(5)验证计算结果的 正确性。师:我们的解答正确吗?请学生画一画进行验证。请学生回答,进行集体交流验证(课件显示验证过程)。“每 盒放5只,3盒一共15只,上面的计算结果正确”。2.教 学例3右图(1)读题,找出数学信息,(师: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学 生回答板书。师:所求问题是什么?(要用几个纸盒?)板书:要用几个 纸盒? (2)画图理解题意。师:你怎样来解决?请你来画一画图。学生画图理解题意。小组交流所画的图,理解题意。请学生代表汇报:从图中可知:求要用几个纸
10、盒,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5,用 除法计算。(3)课件出示示意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线段 图。请学生结合图再说一说。(4)列式解题。1595二3(个)。师: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师:请你说一说15、5、3分别指什么?(多请几个学生回答)15:5二3这个算式 表示什么意思?(多请几个学生回答)(5)验证计算结果的 正确性。请学生画一画。师:我们解答的正确吗?请学生画一画进行验证。请学生回答,进行集体交流验证(课件显示验证过程)。“3个纸盒,每个纸盒里放5只,一共15只,同问题中蚕宝 宝的总只数相等,计算正确”。【设计意图:教学例3,完全放手,由学生来寻找信息,找出 已知条件和问题,通过画图、交流、进行
11、思路分析,学生在 动作、图形、语言表征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进一步理解除 法的两种不同的意义。学生之间通过质疑、补充、订正进行 学习互动,这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3.比较两题的异同(体会内在联系,理解数量关系)。师: 请同学们观察这两道题有什么异同?小组讨论。 请小组汇 报:学生互相交流、补充订正、完善答案。师生小结:(1)不 同点:左图已知总只数与盒数,求每盒的只数。右图已知总只数与 每盒的只数,求盒数。(2)相同点: 是求平均分,都用除法计算。计算商时都用到乘法口诀“三五十五”。师生归纳总结解决平均分的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二份 数;总数:份数二每份数。【设计意图:分析两种类型的除
12、法问题之后,学生已经对这 两种不同的除法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对比、归纳、 总结,有助于学生对本节课重难点进行理解。】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1.练习五第1题。学生读题独立完成后请学生说一说是如何解决问题的。2.练 习五第2题。学生读题,独立解答,请学生进行讲解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设计意图:第1、2题是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的实际问题进行对比编排,第1题,给学生提供了示意图,让学生借助图形进行思考,使学 生进一步体会两种情况的联系与区别。第2题,完全是文字 题,要求学生读题,从语言文字上进行分析,能说明选择算 法的依据,提高解决除法问题的能力。】.练习五第8题。(1)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列式解
13、答。(2)请学生说出这 3道题的联系与区别。【设计意图:本道题是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将一个乘法问题 和两个除法问题对比编排,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体 会每份数、份数和总数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明确:知道其 中两个量,能求出第三个量。】.出示图(见课件)。请学生观察,提出用除法计算的数学问题。【设计意图:本题作为一道开放的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巩固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掌 握。】四、总结评价,谈谈收获请学生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板 书设计:第四篇: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第5课时)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第5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第册教科书第18页例1用26的乘法
14、口诀求商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除法的求商方 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26的乘法口诀和初步认识除法含义 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目标.探索求商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初步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1 .感受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便利,会比较熟练的使用26 的乘法口诀求商。3.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会 到探究的快乐。学生已经有了对除法的认识做铺垫和平均分物体的实践经 验。因此,在教学时应着重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使学生 能自主探究求商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主动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教 学问题诊断教材上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而是引导学 生借助直观情境,应用
15、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探究结果,促使 学生自主探究并交流各自的方法,进行算法优化,引导学生 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最终得到共识:即采用乘法口诀求商 的办法最简便。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一)填空。2义()二10 3X ()二9 4*()=8 ( ) X4= 12 () X3=18 ( ) X5=15说一说()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 分小圆片:教师拿出8个小圆片。师:要把这些小圆片分给另一些同学,每个同学分2个,可 以分给几个同学?接着教师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分 的。使学生知道,教师把小圆片先拿2个分给一个同学(教师分的 时候要同时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另一位同学),再拿出2个小 圆
16、片分给第三位同学,最后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四位同学。 也就是每2个小圆片分给一位同学,分完后问学生:分给了 几个同学?学生观察出:8个小圆片,每个同学2个小圆片, 可以分给4个同学。想一想:刚才老师是怎样分的?同桌的 同学互相说一说。(二)明确学习目标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除法。【设计意图:直接明确学习内容,通过观察老师分圆片强化 平均分的意识,为进一步学习除法奠定基础。】二、互动探标(一)导入分竹笋情境。出示例5。今天熊猫有个问题想让我们帮帮它,同学们愿意帮 助它吗?熊猫想把20XX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请你 帮帮它。【设计意图:运用知识迁移规律,注意以旧引新,抓准新旧知识的连接
17、点,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今天猴妈妈带孩子们到山上摘桃子,他们摘了 12个又大又甜 的桃子,兴高采烈地回到家,猴宝宝都特别想吃,猴妈妈想 给每只猴宝宝分3个。课件出示主题图师:你能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一个问题吗?生:可以分给几 只猴子?教师把问题完整的出示出来:12个桃,每只猴子分3个,可 以分给几只猴子?【设计意图: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生动 的故事比枯燥的数学题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在新课 伊始,我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并把它编成了一个 小故事:猴妈妈分桃子,学生听到故事时,都特别兴奋,精 神都高度集中了起来。】(二)引出算式请一名同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表内除法一 除法 教学 设计 课时 定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