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书练习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具书练习一.docx(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代汉语练习册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教研室编2012年4月6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报任安书).罔薜荔兮为帷。(楚辞湘夫人) 7 .聊逍遥兮容与。(楚辞湘夫人)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步出夏门行) 8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练习三辨析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同义词的差别:(一)观一见一视.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左传宣公二年) 1 .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史记韩非列传) .目不能两视而明。(荀子劝学) *(二)行一步一趋一走一奔.行六十里,夜至张柴村。(司马光李朔雪夜入蔡州)1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战国策赵策
2、) .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史记萧相国世家) 2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韩非子五蠹).及下廷尉诏狱,平原吏人奔走诸阙讼之。(后汉书史弼传) *(三)牙一齿.女子七月齿生,七岁齿龊,三七肾气平而真牙生。(李时珍本草纲目)1 .唇亡则齿寒。(韩非子存韩) (四)哭一泣一啼一号1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礼记檀弓下)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战国策赵策)2 .始卒,主人啼,兄弟哭。(礼记丧大记).冬暖而儿号寒。(韩愈进学解) (五)伐一侵一袭.十年春,齐师伐我。(左传庄公十年) 1 .夏,郑人侵许。(左传庄公二十九年)2 .绍为地道,欲袭太祖营。(三国志魏书袁绍传) (
3、六)女一妇1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杜甫石壕吏) (七)畏一恐一惧.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庄子渔父) 1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七十四章)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 (八)诛一戮一弑一杀.周公相武王诛纣。(孟子滕文公下) 1 .及夫李斯受戮,神气黯然。(李白拟恨赋)2 .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史记高祖本纪).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墨子公输) 练习四一、根据字形分析,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并说明是本义还是引申义:1 .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易屯).北山愚公长息日。(列子愚公移山)2 .芳草鲜美,
4、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 .黄河如带,泰山若厉。(汉书功臣表第四)3 .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史记李斯列传) .狄人归其元,面如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4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塞向瑾户。(诗豳风七月) 5 .王子搜援绥登车,仰天而呼日(庄子让王) .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楚辞招魂) 二、解释下列两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哪个是本义,哪些是引申义:(一)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史记管晏列传) 1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路绝其辎重。(史记淮阴侯列传) .间命工斫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汪琬传是楼记)
5、 2 .至日:“楚有六间,不可失也J (左传成公十六年).韩信使人间视。(史记淮阴侯列传) (-)发.发使使燕。(史记淮阴侯列传) 1 .涂有饿孳而不知发。(孟子梁惠王下)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上) 2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战国策赵策)3 .夫鸩发于南海。(庄子秋水).舜发于吠亩之中。(孟子告子下) 三、解释加点词或词组,说明它们古今意义变化的类型:1 .饮于河渭。(山海经)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族。(论语微子)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 3 .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洛阳伽蓝记) .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
6、4 .鞠狱故不以实。(汉书赵广汉传).父母闻之,清宫除道。(战国策秦策) 5 .下流之人,众毁所归。(杨T军报孙会宗书) 练习五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中说,引申是基于联想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词义发展。甲义引申为乙 义,两个意义之间必然有某种联系,或者说意义有相关的部分。从义素分析的角度来说,就是甲乙 两义的义素必然有共同的部分。一个词的某一义位的若干义素,在发展过程中保留了一部分,又改 变了一部分(或增,或减,或变化),就引申出一个新的义位,或构成一个新词。例如,“信”有这 样几个意义:1 .言语真实。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2 .对人真诚,有信用。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3 .相信
7、。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4 .的确,确实。韩非子难一:“舜其信仁乎? ”5 .凭证。史记外戚世家:“用为符信,上书自陈。”6 .信使。杜甫寄高适:“书成无信将。”7 .音讯。杜甫得弟消息:“近有平阴信,遥怜舍弟存。”8 .书信。白居易谢寄新茶:“红纸一封书后信。”用义素分析法分析如下:1 .言语真实:言语+ 真实2 .有信用:对人的态度+ 真实3 .相信:确认+ 某种情况+ 真实4 .的确:某种动作/状态+ 真实5 .凭证:用以证明情况真实+ 物品6 .信使:携带凭证传递消息或命令+ 人7 .音讯:信使传递的+ 消息8 .书信:传递音讯的+ 文字材料综上,“信”的引申图
8、示:4.的确3.相信结合以上例证,金析以下各词词义引申的方式:1.练信(1(1)凡染,春暴练:口(练:把生丝煮熟,使之柔软洁白。)(2)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谢玄晖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练:白色的熟绢。)(3)(翟方进)荐宣明习文法,练国制度。(汉书薛宣传)(练:详熟。)(4)篇中练句,句中练字。(张表臣珊瑚钩诗话)(练:琢磨,推敲。).绝(1)折骨绝筋,终身不可以相及也。(荀子修身)(绝:断丝。)(2)名灭爵绝,国土不传。(后汉书马援传)(绝:尽,断绝。)(3)投笔抽刀而绝。(后汉书束歙传)(绝:自绝,死亡。)(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绝:极。)(5)不远道里,故能威绝域
9、之民。(管子七法)(绝:远。)(6)绝唱高踪,久无嗣响。(宋书谢灵运传论)(绝:高超,绝妙。)北(1)北,乖也,从二人相背。(说文解字)(2)分北三苗。(书经舜典)(3)食人炊骨,土无反北之心。(战国策齐策)(4)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韩非子五蠹)错(1)错刀以黄金错其文。(汉书王莽传)(2)剪发纹身,错臂左衽。(史记赵世家)(3)翘翘错薪。(诗经周南汉广)(4)譬如四时之错行。(礼记中庸)(5)刘向治谷梁春秋,与仲舒错。(汉书五行志)(6)江边老翁错料事,眼暗不见风尘清。(杜甫释闷)练习六名词解释:1.偏义复词2.同源词3.昭穆4.既望5.反训6.大宗、小宗二、归纳下列句中“以”的义项和词
10、义:(1)终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离骚)(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3)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左传僖公四年)(4)宫之奇以其族行。(左传僖公五年)(5)夫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战国策楚策)(6)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战国策赵策)(7)吾宁慵帼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楚辞卜居)(8)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论语微子)三、归纳下钱句中“与”的义项和词义:(1)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孟子滕文公上)(2)天与弗取,反受其殃。(史记信陵君列传)(3)夫子喟然叹日:”吾与点耳。”(论语先进)(4)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
11、(5)晋未可与争。(左传成公三年)(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坊也,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7)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左传宣公二年)(8)因人之功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武,不整。(左传僖公三十年)三、王力先生说:“汉语的滋生词和西洋语言不同”。谈谈你的理解。四、谈谈词汇的几个基本特性。五、词义的发展演变有哪些情况?四 语法练习一一、请说明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要求说明:(1)活用词原有的词性;(2)是哪一类活用; (3)活用后所表示的意义。1 .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曹操论吏土行能令).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日:”与老人期,后,何也?
12、(史记留侯世家)2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黄宗羲原君)3 .是子报仇之时也,而子何故乃肯逃我?(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夫以曾参之贤与其母信之也,三人疑之,其母惧焉。(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4 .其被轰击者,则断壁危楼,或黔其庐,或赭其垣。(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史记苏秦列传)5 .孔子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韩愈原道).古之用兵者,非利土壤之广,而贪金玉之略。(淮南子兵略)6 .当此三行者,而衣弗友,人君弗臣。(淮南子汜论训).人貌荣名,岂有既
13、乎?(史记游侠列传)二、请指出下列句中活用为一般动词的名词、形容词,并说明其活用的语法条件。1 .子股肱鲁国,社稷之事,子实制之。(国语鲁语).震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凿之患。(庄子应帝王)2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之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史记秦始皇本纪).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韩非子说林上)三、请说明下列句中用作状语的名词、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的意义。1 .不如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壮士,与论议,腹诽而心谤。(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於智伯,国土遇我,我故国土报 之。(史记刺客列传)2 .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於燕
14、市。(史记刺客列传).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史记刺客列传)3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四、请指出下列句中活用为名词的动词、形容词,并加以解释。1 .亦以明死生之大。(张溥五人墓碑记).秦北有甘泉谷口之固,南有泾渭之沃。(史记刺客列传)2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张溥五人墓碑记).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水经注三峡)练习二一、请说明下列句中加点代词的用法,并翻译各句。1 .赵衰、赵盾孰贤?(左传文公七年).夫精念存想或泄于目,或泄于口,或泄于耳。(王充论衡订鬼) 2 .孟尝君日:“客何好?”(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 3
15、.学恶乎始,恶乎终?(荀子劝学).援乌号之弓,挟肃慎之矢。(马中锡中山狼传)4 . 土季日:“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左传宣公二年)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孟子梁惠王上) 二、请指出下列各句中“者”、“所”的词性,说明其结构特点,并翻译各句。1 .人主有诱于事者,有壅于言者,二者不可不察也。(韩非子南面).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淮南子天文训)2 .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史记信陵君列传).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3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前出师表).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蒲
16、松龄促织)4 .所听视者近,而所闻见者远。(荀子不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左传隐公三年)5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林嗣环口技).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孟子梁惠王下) 三、请说明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和用法。1 .两服齐首,两骏如手。(诗经郑风大叔于田) .两释累囚以成其好。(左传成公二年) 2 . 一再则宥,三则不赦。(国语齐语).及西门,使贰车反佑于西圃。(左传哀公十六年)四、请指出下列数词的类别,并翻译各句。1 .黄钟长八寸七分一,宫。(史记律书).大国地方百里,君十卿禄,卿禄四大夫。(孟子万章下)2 .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史记项羽本纪).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17、(杜牧阿房宫赋)五、请说明下列句中加点副词的类别和意义。1 .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蒲松龄促织) .其后秦稍蚕食魏,十八岁而虏魏王,屠大梁。(史记魏公子列传) 2 .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J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受累仅三十口。(韩愈与李翊书)3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史记魏公子列传).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孙膑兵法) 4 .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楚考烈王以咎春申君,春申君以此益疏。(史记春申君列传) 六、请比较并说明下列各句中否定词的用法,并指出其词性。1 .弗食不知其旨也。(
18、礼记学记).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崔谖座右铭)2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孟子离娄上).去其刚卯,莫以为佩;除刀钱,勿以为利。(汉书王莽传)练习三一、请说明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及用法,并译成相应的现代汉语。1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也。(史记项羽本纪) 2 .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史记项羽本纪).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李斯谏逐客书)3 .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史记淮阴侯列传).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4 .吾以女为死矣。(论语先进) 8
19、 .能以礼让为国乎?(论语里仁) .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就。(左传成公二年) .不慕仁义而治强者,秦也;然而未帝者,治未毕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0 .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孟子滕文公上) 12.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日:“师也过,商也不及。”日:“然则师愈与?“子日:过犹不 及。”(论语先进)二、请说明连词“而”、“则”在下列各句中的用法(包括:所连接的语言单位或句子成分;所表示的关系)。1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蟾乎?(史记屈原列传)2 .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是犹弟
20、子而耻受命于先师也。(孟子离娄上).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晏子使楚)4 .临视,则虫集冠上。(蒲松龄促织)三、请说明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1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左传齐桓公伐楚).骨已尽,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蒲松龄狼)2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汤问愚公移山).今之于古也,犹古之于后世也。(吕氏春秋长兄)3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庄子逍遥游)练习四一、请说明下列句中语气词“矣、也、耳、焉”所表示的语气。1 .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则未之学
21、也。(论语卫灵公).(项)梁掩其口,日:“毋妄言,族矣!”(史记项羽本纪)2 .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土无双。(史记淮阴侯列传).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二、请说明下列句中语气词“夫”、“其”、“唯”所表示的语气。1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左传骰之战).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左传隐公四年)2 .子其怨我乎?(左传成公三年).故敢略陈其愚,唯君子察焉。(杨悻报孙会宗书)三、请说明下列句中语气词“乎”、“与”(欤)、“邪”(耶)、“诸”所表示的语气。1 .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论语阳货).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孟子夫子当路於齐)2 .今民生长
22、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使民善盗耶?(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晏子使楚).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梁惠王下)四、请分析说明下列各句中连用语气词所表达的语气。1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论语阳货).然则夫子既圣矣乎?(孟子公孙丑上)2 .且夫君也者,将牧民而正其邪者也。(国语鲁语)练习五一、请用横线标出下列各句中的判断句、被动句和双宾语句,并指出其结构类别。1 .既非挺出地上,则为深谷林莽所蔽。(沈括雁荡山).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张溥五人墓碑记)2 .若变起,足下以一军敌彼二军,保护圣主,复大权,清君侧,指挥若定,不世之业也。(梁启超谭嗣 同)
2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3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坛也。(论语公治长).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魏学海核舟记)4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左传-郑伯克段于鄢)5 .对曰:“王遇盗於云中,余受其戈,其所犹在。”袒而视之背。(左传定公五年).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二、请用横线标出下列句中的特殊词序,并指出其类别。1 .天下议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商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其祁奚之谓矣。(左传襄公二年)2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
24、数。(柳宗元钻金母潭西小丘记).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左传昭公十二年)3 .且晋戚忧以重我,天地以要我。(左传僖公十五年).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4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苏辙六国论)三、请补出下列各句中省略的词语,并说明其省略的类别。1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韩非子喻老扁鹊见蔡桓公).子山处令尹之宫,夫概王欲攻之,惧而去之。(左传宣公四年)2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史记陈涉世家)3 .人皆有兄弟,我独无。(论语颜渊).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韩非子和氏)4
25、.胥靡逃之魏,卫赎之百金。不与,乃请以左氏。(战国策卫策)(注:左氏,卫国地名).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 ”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四、试用加线法分析下列句(符号:主语二,谓语一,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兼语)。1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楚子使屈完如师。(左传齐桓公伐楚)2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左传齐桓公伐楚).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荀子天论)3 .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也。(左传昭公十九年)四、请指出下列句子的习惯句式,说明其用法
26、,并翻译成现代汉语。1 .信问日:“大王自料,勇敢仁强孰与项王? ”(史记淮阴侯列传).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论语述而)2 .嫂何前倨而后卑也?(战国策秦策一).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3 .今有医於此,和合其祝药之于天下之有病者而药之。(墨子非攻中).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骰之战)4 .吾私有讨于午也,二三子唯所欲立。(左传定公十三年).婴所不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与,有如上帝。(左传襄公二十五年)5 .子以逐君成名,子孙不忘,不亦伤乎?(左传昭公十五年).先生得无诞之乎?(史记扁鹊列传)6 .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左传僖
27、公二十四年).鲁侯不亦善于礼乎?(左传昭公五年)7 .孔子日:“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练习六一、标出下文加点词的词性。瓠里子自吴归粤,相国使人送之日:”使自择官舟以渡。”送者未至,於是泊舟於浒者以千数, 瓠里子欲择之,而不能识。送者至,问之日:“舟若是多也,恶乎择? ”对日:“甚易也。但视其 敝蓬折橹而破帆者,即官船也。”从而得之。(郁离子灵丘丈人) 二、分析下列句子的结构成分。1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2 .虎兜出於押,龟玉毁於梗中,是谁之过与?3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4 .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5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帮而自宋之
28、滕。三、在下面各句的括号中填上“之”或“其.知之者莫不称()仁厚。1 .曲而谓()直,直而谓()曲,惑矣。2 .孤()有孔明,犹鱼()有水也。3 .我闻()於吾友,吾友尝业是,知()甚审。4 .物无大小,必有()性;事无巨细,必有()理。5 .()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6 .遂散六国之纵,使()西面事秦。7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唯圣人乎?8 .君子()爱人也以德,细人()爱人也以姑息。9 .子()勉之,吾不复见子矣。四、说明下列句子中的宾语前置现象。一、工具书(1)二、文字(4)三、词汇(9)四、语法(22)五, 古书注解(37)六、古书句读和今译(41)七、修辞(48)八、音
29、韵(51)九、诗词格律 (56)附参考答案(65)后记(103)- 工具书练习一1 .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是东汉 编着的,共分为 部首,收 单字,重文 个;主要用于查检字的本义。2 .是我国第一部词典,共分19篇,其中前三篇分别是、O3 .专门解释唐宋元明人诗词曲中习见语辞特殊用法的辞书是近人 的,其中提到两类词语需要研究,分别是 的词和的词。4 .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书是东汉班固撰的,其后,较为完善的有 等。5 .我国大规模的目录学着作是清乾隆年间永培、纪陶等人奉诏编撰的二百卷, 其编排顺序是按 、四部目次;语言文字学属于四部之.清代高邮王氏父子的四部重要文献分别是,王念孙的,王引之 的
30、。6 .古汉语常用工具书的检字法主要有、和 检字法。7 .王引之的、刘淇的、杨树达的和今 人裴学海的等都是研究古汉语虚词的工具书。8 .汇集唐以前对古典文献解释的大型古汉语字典是清代阮元、臧庸等编的;在此 基础上,今人宗福邦等主编的一部汇辑从先秦至晚清的古籍文献中的注释材料的重要工具书是 。9 .汉代运用“声训”原理而编纂的训诂专书是刘熙的。1 .仲父之病矣,渍甚,国人弗讳,寡人将谁属国?(吕氏春秋贵公).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商君书-更法)2 .狂者伤人,莫之怨也;婴儿詈老,莫之疾也。(淮南子说林训).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而远於王室。(左传昭公十五年)3 .俎豆之事
31、,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论语卫灵公).仲尼亟称於水日:“水哉!水哉!”何取於水也?(孟子离娄下)4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孟子告子下).请问天下之贤人,将何自至乎王公大人侧哉?(墨子尚贤中)5 .将虢是灭,何爱於虞?(左传僖公五年).先君若问与夷,其将何辞以对?(左传隐公三年)五、判断下列哪些是被动句,请指出并说明其所属类型。1 .赵尝五战於秦,二败而三胜。2 .或传于嵩有田在亳、宋间,武人夺而有之,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3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4 .此其患不见於今,而将见於他日。5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
32、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6 .吾尝三仕三见逐於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7 .业精於勤荒於嬉,行成于思毁於随。练习七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 .制,严邑也,虢叔死焉。.姜氏欲之,焉辟害?2 .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日不然! *.爱共叔段,欲立之。 3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 .姜氏何厌之有? 4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5 .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详。 二、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1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2 .且在邦域之中矣。3 .君子疾本喜日
33、欲之而必为之辞。4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5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6 .仲由可使从政也与?7 .惟我与尔有是本?8 .子行三军,则谁与?9 .无乃尔号过与?10 .星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11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12 .寡人本於国也,尽心焉耳矣。13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则无望民之多於邻国也。14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6 .壮者散而考四方者。17 .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力我愿之乎?18 .为是其智弗若与?19 .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20 .吾,可如有三十三人:而民莫之如
34、也。21 .君行七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荽。*.不可,皂不百步耳,是亦本也。22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23 .或问乎曾西曰。24 .管仲以其君霸。25 .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 *.纣之寺武丁未久也。三、说明下面句中加点部分的句法特点。1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蒋为?2 .丘也闻不言之言矣,未之尝言:於此乎言之。 .齐趣下三国,不耳购置。3 .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多为自者,其救败非也。4 .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血略地,功最多。5 .古者民有三屋,今者,星之幸也。6 .安之者,是安天下之家后。五 古书注解练习一一、填空:1 .注解古
35、书的工作开始于 时代。当时着名的注解家有、O. 一部重要的古代作品,注解的人常常很多,后来就有人把各家的注选集在一起,再加上自己的 注解,成为 或,例如何晏,就是此类着作。2 .注解常见的几种情况有、和 o.十三经注疏大多数是 人或 人做的注,人做的疏。3 .春秋左氏传正义是晋 注,唐 等正义;尔雅是晋 注,宋疏。二、将常用的注解术语分别填入括号:1 .礼记王制:“古者公田籍而不税J注:“籍()借也J.诗魏风伐檀:“真之河之侧兮。”毛传:“侧()崖也J2 .楚辞涉江:“冠切云之崔嵬J王逸章句:“崔嵬,高().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J孔注:“政()法教。”3 .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
36、不亦乐乎? ”郑注:“同门()朋,同志()友J.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J赵歧注:“五谷稻黍稷麦菽也4 .诗经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J郑玄注:“泮畔J.诗经魏风葛屣:“掺掺素手J郑玄笺:“掺掺纤纤J5 .说文解字:“璃,石之似玉者,从玉,思声,葱。”.论语先进:“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僮。”朱熹注:“谷不熟饥,菜不熟瑾。” 三、阅读下面古书的注解,并回答问题: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太7笺:“ 一苇”至“喻M狭”。o正义日:“言一杭,渡也。笺云:谁谓河水广与,一苇加之,则可以渡之,喻狭也。今我之不渡,直自不往耳,非为其广。o苇,韦鬼反。杭,户郎反。与,音余,下“远与“同。狭,音洽。为,于伪反。
37、苇者,谓一束者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样械然,非一根苇也。此假有渡者之辞,非喻夫人之 宋渡河也。何者?此文公之时,卫已在河南,自卫适宋不渡河。(诗”卫风河广)1 .哪几句话是毛传?2 .哪些话是郑笺?3 .哪些话是孔疏?孔疏是解释谁的话?4 .哪些话是陆德明经典释文中的话?四、简答题:1 .古书注解中的“谓”和“谓之”有何不同?2 .古书注解中“读为、读日”和“读若、读如有何分别?练习二一、选择题(单项或多项):1 .古书注解中,用作校勘的术语是 O之言,之为言夺 当为 谓之 犹2 .为十三经注疏作校勘记的是。王念孙 王引之俞械 阮元.萧统的文选,在唐代有 o李善注 五臣注颜师古注 孔颖达注.
38、李善为李密陈情表“既无伯叔,终鲜兄弟”两句加了注:“毛诗日。终鲜兄弟。维予与女。” 李善这里是。注明典故的来源指出词语的出处为词语释义二、给下面的注解加上标点:I 、,、I善日言马不良或奔或跟御之以道而6、L诏日:盖有非吊N功,必待非第N人。马或奔蹑而致千里,致千里之涂声类日跟蹑也杜计切土或有负俗N累而一晋灼日被世讥论也善日越绝书日,人功名。有高世之材者必有负俗之累也c 【国国既小民又寡尚可使反古况/去力/上人 取/丁可言使民虽有什伯之器/士a 壬k*丁一乙止使民不用惟身 2.小国募民国大民众乎故举小国而言也使有什伯N器而不用而无所用何患不足也使民重死而不匹徙是宝不贪货币鲁?左噂?虽有舟舆无所
39、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 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1 三、给下段诗经卫风相鼠的注疏加上标点符号。并用不同的符号标明毛传、郑笺、孔疏及经典释文的注音。(毛传 、郑笺 、孔疏 、注音 )相鼠刺无礼也卫文公能正其群臣而刺在位承先君之化无礼仪也器篙疏SllrnS诗者刺无礼也由卫文公能正其群臣使有礼仪故刺其在位有承先君之化无礼仪者由文公能化之使有礼而刺其无礼者所以美文公也凯风小目臼右 美孝子而反以刺君此刺无礼而反以美君作者之本意然也在位无礼仪文公不黜之者以其承先君之化弊风未革身无大罪不可人废之故也不日即1伺 出A而二匚八,相视也无礼仪者虽居尊位犹为暗味之
40、行笺云仪威仪也视鼠有皮虽处高I而二匚八/7大/丁石笺云人以有威仪为贵今反 反人叩尢乂显之处偷食苟得不知廉耻亦与人无威仪者同O行下孟反之处昌虑反人叩尢仅力、夕匕1可为无之伤化败俗不如其死 无所大相鼠至何为。正义日文公能正其群臣而在位犹有无礼者故刺之相鼠有皮犹人之无仪何则人有皮鼠亦有皮鼠犹无仪故可耻也人无礼 害也仪何异于鼠乎人以有威仪为贵人无礼仪则伤化败俗此人不死何为若死则无害也。笺视鼠至者同。正义曰大夫虽居尊位为暗昧之行 无礼仪而可恶犹鼠处高显之居偷食苟得不知廉耻鼠无廉耻与人士目臼合止人而三 L止所止息也笺云止容止孝经曰容人而工匚7 无威仪者同故喻焉以传曰虽居尊位故笺言虽处高显之居以对之不日际1
41、侣 四人叩尢止止可观无止韩诗止节无礼节也人叩尢止劣、 b/r/俟待4口臼 士/*体支缶1传体支体。正义曰上云有皮有齿已指.k土享.K加+口遗速也。 死1可俟也无目削有体体也L疏体言之明此言体非褊体也故为支体O人而无不L人而无不L胡不晒死迷市专反2.如字4.集解2.如字4.集解四、名词解释:1.衍文3.十三经注疏5.正义六古书句读和今译练习一一、什么叫“句读”?二、什么叫“信、达、雅”,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三、判断下列句子标点的正误(标点正确的,在该句后面的括号内打“J”号)。1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
42、。()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 ().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 ()2 .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物多类,然而不然,故亡国 民无己。 () 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物多类然,而不然,故亡国 民无已。()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物多,类然而不然,故亡国,民无已。( )3 .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
43、知难问。()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铜,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镐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 ()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 ()四、改正下列句中错误的标点,并说明改正的理由:1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真诸橐以与之。(左传).厩焚,子退朝,日:“伤人乎不?”问马。(论语)2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孟子)3 .黑京布者六人也,姓英氏。秦时为布衣。少年,有客相之日:“当刑而王。”及壮,坐法,繇布欣 然笑日:“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史记).养气自守,适食则酒,闭明塞听,爱精自保。适辅服药引导,庶冀性命可延。斯须不老,既晚 无还,垂书示后。(论衡)练习二一、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1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史记).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