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课程标准.docx
《《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课程标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适用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检测监理)开设学期:第二学年第3学期学 时:40学 分:2.5学分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检测监理)的专业基础必修课。针对本课程理论性强,专业 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土力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以浅基础、桩基础的设计,施工的基本原理 为主线,完成基础设计和地基处理工程的实践活动,再以实践充实理论。本课程的具体目的要求是:使学生具备高等职业技术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地基与基础的基本知识,掌握基础、地基的基本概念, 基础形式及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掌握天然地基上浅基础、扩展基础、桩基础的设计原理,施工工
2、 艺;熟悉特殊土的工程特性、评价方法和工程措施;熟悉地基处理的主要方法和加固机理。并能根 据工程实际正确选择地基处理方法和基础类型。本课程的前续课程有:CAD绘图与识图、工程地质与土力学、土建力学、道路建筑材料。本课程的平行课程有:路基路面试验检测技术、桥涵工程试验检测技术。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路基工程技术、桥梁下部结构工程技术和隧道施工技术等。二、课程设计思路1 .总体思路根据路桥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结合本地区路桥工程建设的技术特点,通过企业专 家、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共同分析路桥工程检测监理岗位能力与素质要求,重新构建基础工程与 地基处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变学科型课程体系为任务
3、引领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 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 课程能力培养目标。实现所学知识技能与职业岗位技能相对接,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充分体 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职业岗位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以道路工程技术类专业 (检测监理)学生的就业为导向,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 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学习情境与项目单元及任务。构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突出对4 .课程教学资源使用与建设(包括条件)1)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
4、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 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 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 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 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3)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 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4)建立本专业开放实训中心,使之具备现场教学、
5、实验实训、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的功能,实现 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5)建立一支适应本专业稳定的、开放性的、具有丰富实践施工经验的兼职教师队伍,实现理论 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合一、课堂教学与工地现场教学合一的功能要求。5 .教学设施与实训环境校内应有“多媒体教室”、“实训中心实训基地”,校外应有“基础实训基地”。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课程教学及实训实习基地结构见下图。教学设施与实训环境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校内 模拟 基础 实训 基地校外 基础 实训 基地6 .其它说明1、本标准适用于高中毕业三年制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检测监理)专业
6、。学生职业能力和基本知识的培养。2.课程设计思路(1)目标设计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体现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最新教学理念,采用凸显职业 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最终达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目标要求,即用职业能力表述课程 目标。(2)内容设计设计四个学习情境即:1.路桥基础类型与构造;2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3.桩基础;4.地基处 理。每个学习情境又分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每个教学项目又选取若干个教学任务。打破传统的 知识传授方式,以“学习情境”为主线,以实际或模拟的工作任务和职场情境展开学生的职业能力 训练。以任务引领教学,按照“项目一任务一教、学、做一体化”的训练模式,完成学生能
7、力项目 的训练。(3)考核评价设计采用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考核模式,突出专业技能的考核,注重过程考核,在平时考核中注重 笔试、口试、抽查、作业等模式进行考核。三、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培养就业岗位为工程施工技术员、工程试验员,工程监理员等工程第一线人员。本 课程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基础施工、检测、监理与软弱地基处 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及吃苦耐劳 品质。课程教学过程中坚持教书育人原则,同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吃 苦耐劳和客观科学的职业精神,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1 .认知目标能认知道路桥
8、梁地基与基础的主要类型; 能描述道路桥梁常用基础的构造、一般特点、适用条件。 能拟定天然地基上刚性浅基础的埋深与尺寸能进行天然地基上刚性浅基础承载力、稳定性验算 会浅基础施工的一般步骤知桩基础的构成、特点和适用范围, 知桩的分类和施工方法,会单桩承载力计算,桩长计算。 知密实法、换土垫层法、排水固结法、复合地基等软基处理的基本原理及适用范围;知各类软基处理的施工要点。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本职工作的爱岗敬业精神,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 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培养学生与人协助工作的良好品德,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言行一致的思想作风,踏 实肯干
9、、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 使学生养成严格执行现行技术规范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掌握先进施工方法的意识。 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不断追求知识、独立思考、勇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具有面向基层、服务基层、扎根于群众的思想观点。3 .素养目标 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规划组织工作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系统化思考的能力。四、学习情境设计L学习情境划分课程学习情境划分表序号学习情境任务单元参考学时1地基与基础类型认知1地基与基础类型22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 与施工1基础埋置深度、基础尺寸确定122承载力计算和稳定性验算3浅基础施工3桩基础设计与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 基础 工程 地基 处理 课程标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