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何以体现时代精神、解答时代之问——“面向未来的哲学学科”论坛述要.docx
《哲学何以体现时代精神、解答时代之问——“面向未来的哲学学科”论坛述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何以体现时代精神、解答时代之问——“面向未来的哲学学科”论坛述要.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哲学何以体现时代精神.解答时代之间“面向未来的哲学学科”论坛述要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着力构建中国特色 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精神,研讨哲学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 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贵州大学日前举办了 “面向未来的哲学学科”论坛。来自中国社 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近30所高校、 科研院所的3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未 来哲学学科的发展”“哲学学科的交叉融合”“哲学专业人才培 养,“哲学教育及其展开”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未来哲学学科的发展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们认识与改造世界的重要工 具。立足
2、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 局,如何更好地反映和回应时代问题、体现时代精神、解答时代 之问,是中国哲学学科发展面临的主题。吉林大学贺来教授认为马克思对哲学的立场为我们探讨哲 学学科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他说,哲学成为“学科” 是现代性的产物,学院化哲学是现代学科分工的结果。马克思本 人就曾对这种作为一个“特殊知识领域”的哲学进行过批判,认 为它只“解释”世界,而不“改造”世界,在对形而上世界的追 求中遗忘和切断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马克思强调哲学必须重建 与现实生活的有机联系。马克思的哲学立场为我们今天思考哲学 学科的未来发展提供着启示和指引,哲学应当通过对现实社会生
3、 活的前提性追问,为现实生活的未来寻求新的“道路”。武汉大学汪信砚教授提出建立“哲学学术共同体”的主张。 他指出,国内各哲学院系的发展条件不同,所处的发展阶段不一 样,哲学学科的整体发展和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未来需要建立一 个包括国内众多哲学院系在内的完整统一的哲学学术共同体,加 强共同体的学术交流,促进学术共识的广泛达成,只有这样,哲 学学科建设、哲学事业发展才能取得根本进步和全面发展。四川大学盖建民教授认为我国哲学当下的发展需要从注重 数量发展转向注重质量发展。他提出立足中国特色发展中国的哲 学,除了要做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等几个重 点二级学科,也要加强科学技术哲学、宗教学等
4、特色二级学科的 建设,以增强整体的竞争力。浙江大学孙周兴教授认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 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哲学事业也就得不 到发展。华中科技大学董尚文教授认为哲学学科的发展要符合国家 发展大势和时代的需要,在传统与未来的对话中开拓出自己的道 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建立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 需要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学 科要肩负起更大责任。东南大学卞绍斌教授指出,中国的发展和实践离不开世界, 国际化需要以多元化为前提,不能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丧失我们自 身的主体性和特殊性。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哲学 何以 体现 时代精神 解答 时代 面向 未来 学科 论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