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自.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自.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封闭条件下,中国和美国的小麦与布的交换比率分别为1:4和2:5,那么在两国之间展开贸 易后,小麦与布之间的交换比率可能为.A.l:6B.2:6C.3:6D.4:61 .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只要各国在生产同样产品时存在着价格差异,那么比较利益理论就 仍然有效。这种说法是否正确?A.正确B.不正确2 .作为新贸易理论的核心基础之一,规模经济意味着随着产量增加,()A.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都下降B.平均成本变化不确定,边际成本下降C,平均成本下降D.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都上升4 .以下说法中,0是错误的。A.绝对优势理论是以机会成本不变为前提的,而相对优势理论则是以机会成本递增为前提 的B.相
2、对优势理论可以部分地解释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层次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C.生 产要素禀赋理论用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D.无论是生产技术差异还是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导致国际贸易产生,都是以两国之间同一产品 的价格存在差异为前提弟一早1 .下列0属于李嘉图模型的假定前提条件。A.生产过程中使用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要素B.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成本C.生产要素可以在两国间自由流动D.生产要素非充分利用因此机会成本不变2 .下列()不属于重商主义的观点。A.货币是财富的唯一表现形式B.通过国际贸易可以提高所有贸易参与国的福利水平C.出口意味着贵金属的流入D.进口意味着贵金属的流出3 .下
3、列关于技术差异论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分为绝对技术差异论与相对技术差异论B.劳动力在国内两个部门之间自由流动,而且机会成本保持不变C.参与贸易的两个国家福利水平都可以得到提高D.一国比另一国家的技术优势越大,则通过国际贸易获得的福利增加越大4.下列哪一条不是重商主义的理论主张0A.贸易不是“零和”的4.若一国边际储蓄倾向为0.2,边际进I I倾向为0. 1,则根据国际收支调整的乘数论,该国出口增 加600亿美元将使其贸易收支().A.改善200亿美元B.恶化200亿美元C.改善400亿美元D.恶化400亿美元5 .根据凯恩斯的乘数论,下列关于国际收支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0A.乘数论机制实
4、现的前提是国内尚未实现充分就业,但利率水平可变动B.政府购买增加与同等的出口增加所引起的收入增量不同C可以同时通过调节政府购买和出口消除贸易逆差D.政府购买、出口和进口均是外生变量.假设一国的边际储蓄倾向为0.3,边际进II倾向为0.2,该国出II增加100万美元,将使国际 收支出现()万美元的顺差。A. 10B.40C. 60D.507 .如果国际收支会出现逆差,根据货币分析理论,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0A.自动调整过程伴随基础货币下降8 .自动调整过程伴随货币供给增加C.自动调整过程伴随国际储备资产;流出.D.均衡时国内货币供需均衡.以下四种观点中,不正确的是0。A.小国的货币贬值能够改善其
5、贸易收支状况.进出口需求均无弹性的情况下,货币贬值能够改善其贸易收支状况C.进出II需求弹性均无穷大的情况下,货币贬值能够改善其贸易收支状况D.进出口供给弹性均无穷大的情况下,货币贬值对其贸易收支的影响是不确定的8 .从货币供求均衡的角度来看,一国国际收支逆差实际.上来源于该国国内货币存量的过度供 给。这种说法是否正确?()A.正确B.不正确10.提出价格一铸币流动机制的学者是()。A.大卫休谟B.弗雷德马歇尔C.罗纳德琼斯D.亚当斯密第一 H七章1.如果一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度,同时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则对其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的判 断是()。A.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B.财政政策有效,货币
6、政策无效C.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均有效D.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均无效2.在固定汇率和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货币政策是失效的。这种说法是否正确?()A.正确B.不正确.3.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下列哪项论述是正确的0A.在浮动汇率下,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引起资本外流,出II减少B.在浮动汇率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引起资本外流,出II减少C.在固定汇率下,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引起利率不变,收入增加.D.在固定汇率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不变收入增加第十八章1.可以帮助一国缓解通胀压力和国际收支顺差的政策组合是0A.紧缩财政,放松货币B.紧缩财政,紧缩货币C.放松财政,紧缩货币D.放松财政,放松货币2.根据蒙
7、代尔提出的“分配法则”,当一国通胀和顺差并存时,为实现经济的内外平衡,应采取 的政策搭配是()。A.紧缩财政、紧缩货币B.放松财政、紧缩货币C.紧缩财政、放松货币D.放松财政、放松货币3 .政府干预经济、维持宏观经济稳定的四大政策目标是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 收支平衡。这种说法是否正确?()A.正确B.不正确4 .根据蒙代尔的政策搭配理论,如果一个国家出现经济衰退、国际收支逆差的情况,这个国家 应该采取的政策是0A.紧缩财政,紧缩货币B紧缩财政,放松货币C.放松财政,紧缩货币D.放松财政,放松货币第十九章1.滨田图示模型说明在各国经济政策存在相互影响的溢出效应时,各国间经济政策的不
8、合作均 衡是有效率的,通过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也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从而提高各国的福利水平。这 种说法是否正确?()A.正确B.不正确2 .在浮动汇率制度和资本高度流动的情形卜.,货币政策比较有效,财政政策无效,这是在考虑 到各国经济政策存在相互影响的溢出效应时得出的结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0A.正确B.不正确第二十章1.关于金本位制的陈述,下面()错误的。A.以金币为本位货币B.为了保证金币的含金量,由政府独家铸造金币C.黄金自由输出和输入D.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是由铸币平价决定的2 .在面临卜面()冲击的时候,中国采取固定汇率制能够比浮动汇率制更好地起到稳定经济的作 用.A.美国发生金融危机
9、导致出口需求萎缩B.澳大利亚减少铁矿石产量,导致铁矿石进口成本飙升C.中国投资者热衷于在外国股票市场进行投资D.由于收入提高,中国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迅速增加3 .由于浮动汇率制度本身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各国多倾向于扩张的货币政策,而并不 担心货币供给的国内部分供给过多。如果每个国家都持有这种观点,整个世界将面临着通货膨 胀的危险。这种说法是否正确?()A.正确B.不正确4 .关于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的比较,()的论述是不正确的。A.当面临出口需求的冲击时,浮动汇率制度更有助于缓解冲击对国民收入的影响B.当面临进口供给的冲击时,固定汇率制度更有助于缓解冲击对国民收入的影响C.当面临国际
10、资本流动的冲击时,浮动汇率制度更有助于缓解冲击对国民收入的影响D.当面临内部冲击时,固定汇率制度更有助于缓解冲击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第一章练习与答案1 .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 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 本)的。生 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 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 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
11、时,相劝价格比绝 对价格更重要。2 .仿效图1-6和图1 一 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答案提不:3 .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试解释原因。答案提不:4 .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答案提不:5 .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 一 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6 .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
12、国可以用较少的出II换得较多的进II产品,有 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II国的贸易 利益:与此类似,出II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 的出II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 的。7 .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8 .根据上一题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答案提不:小国。9为什么说两个部门要
13、素使用比例的不同会导致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向外凸?答案提取: 第二章答案L根据下面两个表中的数据,确定(1)贸易前的相对价格;(2)比较优势型态。表1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X61512表2 X、丫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ABX105Y45答案提示:首先将劳动投入转化为劳动生产率,然后应用与本章正文中一样的方法进行比较。(表 2-2 (a)和表2-2 (b)部分的内容)2.假设A、B两国的生产技术条件如下所示,那么两国还有进行贸易的动机吗?解释原因。表3 X、丫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ABX48Y24答案提示:从绝对优势来看,两国当中A国在两种产品中都有绝对优势;从比较优势来看,两国 不存
14、在相对技术差异。所以,两国没有进行国际贸易的动机。3 .证明如果一国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那么也必具有比较优势。一一题出错了证明即使一 国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也未必具有比较优势。答案提示:如果以幻,则称A国在X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如果做/丹勿/4,则称A国在X生 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当即=,或者为力的时候,由4xx可以推出但是,当即儿 的时候,依九不能保证。x/斯九/4。所以,即使一国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也未必具有 比较优势。4 .根据书中第二个例子的做法,如果按照比较劣势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那么会对世界生产带来 什么净影响?答案提不:5 .假设某一国家拥有20, 000万单位的
15、劳动,X、Y的单位产出所要求的劳动投入分别为5 个单位和4个单位,试确定生产可能性边界方程。答案提示:+lr =200000000; %=IL-y = lr5X4,5 *46 .根据上一题的条件,再加上以下几个条件,试确定该国的出II量,并在图中画出贸易三 角形。(1) X的国际相对价格为2;进口为2, 000个单位。17s p答案提示:封闭条件下,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是-2=八=口。因为X的国际相! 465对价格为2,所以此国出口 X进口 Yo出口 1,000个单位的X可以换得2,000个单位的丫。贸 易三 角是 CaDA (见图 2-5 (a) ) o.在图22 (b)中,过剩供给曲线
16、两端是否有界限?试解释原因。答案提示:过剩供给曲线两端是有界限的,因为一国生产能力和消费需求是有界限的。8仿照图24,你能否画出这样一种情形:两条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国际均衡价格与某一国封闭下 的相对价格完全相同?如何解释这种结果?答案提示:从大国、小国的角度考虑。9.试对下列说法加以评价:(1) 由于发达国家工资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会无利可图:(2) 因为美国的工资水平很高,所以美国产品在世界市场缺乏竞争力:(3) 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比较低是因为国际贸易的缘故。答案提示:以上三种观点都不正确。10试根据李嘉图模型证明:如果A国在两种产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那么贸
17、易后A国的名义工 资水平肯定高于B国。答案提示:比较卬a/p;与%/:之间的大小。第三章答案1 .根据下面的两个表,试判断:(1)哪个国家是资本相对丰富的;(2)哪个国家是劳动相对丰富的;(3)如果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那么两国的比较优势如何?要素禀赋AB劳动45资本152010要素禀赋AB劳动1230资本4860答案提示:表1中A国劳动相对丰裕,A国在生产丫产品上有比较优势。表2中A国资本相 对丰 裕,A国在生产X产品上有比较优势。2 .如果A国的资本、劳动总量均高于B国,但资本相对更多些,试仿照图3.3和图3-4的做法, 确定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位置关系。答案提取:3
18、.根据上一题,试在图中画出两国在封闭和开放下的一般均衡。答案提小:4 .如果两个部门的要素密度完全相同,那么要素禀赋差异还会引发国际贸易吗?如果贸易发生 的话,那么国际分工与贸易型态如何?试将你得出的结果与李嘉图模型加以比较。答案提示:如果两个部门的要素密度完全相同,那么要素禀赋差异将不会引发国际贸易。不 过,国际贸易还可能存在,这时候的国际分工将有更多的偶然性质。5试证明在图3-7中,两国的消费点共同位于从原点出发的一条直线上。答案提示:根据两国的消费结构来判断6如果两国存在技术差异,那么贸易后两国要素价格是否均等,为什么?答案提示:如果两国存在技术差异,那么贸易后两国要素价格将不均等。可采
19、用图38的方式 来解释.需求逆转是否会影响要素价格均等?为什么?答案提示:需求逆转导致两个国家相同产品的价格不一样,使得要素价格无法均等。7 .如何根据罗伯津斯基定理,来解释要素禀赋不同的两个国家生产可能性边界之间的差另W 答案提示:罗伯津斯基定理是,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 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如果两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不一样,则某种要 素多的国家,会生产更多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反之亦然。所以,两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就出现了差别。8 .如果一国的资本与劳动同时增加,那么在下列情况下,两种产品的生产以及该国的贸易条件如 何变化?(1)
20、 资本、劳动同比例增加;资本增加的比例大于劳动增加的比例;(2) 资本增加的比例小于劳动增加的比例。答案提示:(1)两种产品的产量同比例增加,贸易条件没有变化。(2)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增加更快,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价格有下降的压力。(3)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增加更快,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有卜.降的压力。9 .对小国来说,经济增长后福利如何变化?答案提示:对于小国来说,经济增长以后,不对国际价格形成影响,其贸易条件不会变化, 所以福利将上升。10 .在战后几十年间,口本、韩国等东亚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明显变 化,主要出口产品由初级产品到劳动密集型产品,再到资本密集型产品,试对
21、 此变化加以 解释。答案提示:随着国际贸易的开展,口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发挥了比较优势,促进了生产,提高了 福利。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口本、韩国等国家的比较优势由起初的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 的生产变成了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所以贸易结构也就相应地发生了变化。11 .试析外资流入对东道国贸易条件和比较优势的影响。 答案提示:外资流入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东道国的要素禀赋,比如,使得原来资本相对稀缺的 国家变成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当要素禀赋改变以后,东道国可以发挥新形成的比较优势进行国 际贸易,提高福利水平。如果外资流入的东道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增加特别多,以至于 影响到国际价格,这将使得此
22、国此种产品的出口价格有下降的压力,不利于贸易条件的维持和改 善。第四章习题答案提示.如果劳动不是同质的话,那么劳动技能的差别是否会造成特定要素的存在?试举例说明。答案 提不:会的。1 .如果短期内资本和劳动都不能自由流动,那么国际贸易对要素实际收入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提示:出II产品密集使用的要素,其价格将上升:进口竞争产品密集使用的要素,其价格将 下降。2 .根据本章所建立的特定要素模型,试析劳动增加对要素实际收入和两个部门的生产会产生什 么影响?(提示:将图4 一 1中的纵坐标由原点6或0,向外平行移动,然后比较一下新旧均 衡点)。答案提示:劳动增加并且完全就业,则整个经济的资本-劳动比
23、例下降,劳动力价格将下降。劳 动力增加将增加密集使用劳动力产品的产量: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产量下降。3 .如果是某一特定要素增加,那么要素实际收入和两个部门的生产又将如何变化?(提示:考 虑一下劳动需求曲线的变动)。答案提示:某一特定要素增加,将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产品的产量上升,同时由于另一个部门释 放出了一部分共同要素,使得另一个部门的产量下降了。共同生产要素的收入将上升。4 .根据你对3和4题的回答,试判断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罗伯津斯基定理是否依然有效?答案 提示:依然有效。5 .假设某一国能源部门(比如石油部门)和制造业部门除劳动是共同的投入要素外,各使 用一 种不同的特定要素,那么,世界市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李坤望 国际 经济学 第四 课后 习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