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册第二单元.doc
《教案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册第二单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册第二单元.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案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册第二单元5、古诗两首实验一小一、教学目的:1、学会生字,能借助注释理解生词;2、读明白诗句意思,体会作者诗中的哲理;3、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读背古诗;难点:理解诗中包含的哲理,有所启发,体会作者细心观察,用心考虑的观察方法。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学习题西林壁二、教学过程:(一)复习古诗的学习步骤及学习方法学习步骤:初读感知理解诗题理解诗句品读悟意境熟读成诵三、按上述学习步骤学习题西林壁。1、初读感知,读通读正确。学生本人喜爱的方式读读,读通读正确,然后抽读2、理解作者,理解读题(1)让学生课前查
2、阅苏轼有关材料,课上互相交流。(2)结合注释理解读标题的意思3、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读句意思补充:激趣导课世间尤物丰富多彩,美不貹收,而且有着千丝成缕的联络,假如细心观察,用心考虑,就有可能发觉万物的神秘,认识万物的联络,本课两首诗确实是作者细心观察,用心考虑发觉万物的神秘,思维两首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3、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1)分组合作学习,在组内各自交流本人对诗句的理解,理解诗句时,既要借助注释,又要联络上下文,既要联络课文插图,又要补充诗中没有的一些词句,才能正确理解诗句意思,这是理解诗句的一般方法,让学生明确方法后各自试着理解诗句大意,然后与组内同学互相讨论。(2)全班交流在全
3、班交流过程中,老师适时点拔、启发、小结等,并与朗读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根底上朗读情感。4、品读悟意境(1)启发谈话悟意境:作者阅读了庐山,不只是看,而是细心观察庐山的特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用心考虑,为什么同样是庐山,却有不同的面目呢?通过考虑,作者发觉其中的神秘: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写了庐山的千姿百态,身处山中也难以看清它的真实面目,你从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关于比拟复杂的事物,假如不能客观地、平复地进展分析就可能被部分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2)品读诗名,读书读意1、反复练习古诗2、指名朗读,读后评价3、学生齐读4、熟读成诵第二课
4、时(学习第二首诗游山西村)一、复习第一首古诗1、指名背诵读诗2、指名说诗句意思二、学习游山西村1、初读感知2、理解作者,理解诗题(1)学生互相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陆游的材料,老师补充。(2)依照注释理解诗题3、理解诗句大意,方法同学首一首古诗4、品读悟哲理5、就读成诵6爬山虎的脚教学目的: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爬山虎的特点;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适应。3、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教学重难点: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方法。教具预备:1、实物展示台。2、学生预备水彩笔。3、爬山虎实物。教学课时:2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生字、词语
5、。教学过程:一出示实物,引入:认识这种植物吗?对,它叫爬山虎。你们明白它什么特点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看来你真是个会观察的小孩。叶圣陶爷爷不仅喜爱观察,而且会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笔下的爬山虎的脚。齐读课题。看看作者是如何观察的,又是如何写的,自由读课文。二、学生自读,老师巡视指导。三、反应读书情况。1、出示词语让学生认读。2、朗读课文,能够让学生小组互读,能够请学生读本人喜爱的段落,或其他方式。重点检查生字、词语的读音。四、初步理解爬山虎的特点。读了叶圣陶爷爷的文章,你明白了爬山虎的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感受?叶爷爷为什么会把爬山虎写得那么生动详细?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详细理
6、解爬山虎的特点,感受作者生动详细的描写和长期细致的观察。学习观察和描写的方法。教学过程:引入语:同学们,大自然是奇妙的,你们曾跟随老师一起领略过钱塘江大潮的宏伟壮观;欣赏了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感受了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今天老师带同学们更加细心地去欣赏一种植物爬山虎。读课题。一、请同学们看实物。1、你看到了什么?2、有什么特点?3、你能用一两句话把这些特点连起来说说吗?4、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怎么样呢?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5、读了有什么感受?(美)哪些地点写的美?你喜爱哪句?6、本人感受一下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做一做拂过、漾起的动作,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想欣赏一下
7、风吹爬山虎的模样吗?7、老师指导读出美来。能够采取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补充后半句的读法,也能够男女生分组读,让学生充分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8、作者为什么把叶子写的这么美呢?(认真观察)因而我们要学习作者认真细心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适应。爬山虎的叶子之因而活力勃勃地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亲密的联络,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二、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爬山虎的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展观察:a、脚的模样;b、脚的形状;c、颜色1、谁来告诉老师你观察的结果。2、书上又是怎么样写的呢?找出写脚的句子读一读。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点吗?4、依照本人的观察和学习,请画出爬山虎的脚,看谁画得最好。(老师巡视,
8、拿一张好的评价)5、这一段哪一个词说明作者进展了认真细心的观察?(留意)由于作者留意了,因而把爬山虎脚的特点写得这么详细。爬山虎有本人独特的爬的本领,想尽快明白答案吗?那就请你们赶快学习第四自然段吧。聪明的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三、依照以下几个方面本人分组学习,看哪一些同学学得认真,学得更快。(老师巡视)a、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来;b、找出爬的动作词;c、本人演示爬的过程(怎么样爬)1、谁来告诉老师你们学明白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其它学生补充,老师充分表扬)2、哪一组的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如何爬的吗?你们同意他的这种爬法吗?(抽表演得不同的同学演示)3、你们想明白终究如何爬的吗?看大屏
9、幕演示,学生可依照演示说出如何爬。4、你们明白答案了吗?谁正确?(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另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断的长出新脚来,因而叶圣陶爷爷说,“确实是如此一脚一脚往上爬的”。5、它是不是只往上爬的?你如何明白的?它不只往上爬,还往左爬,右爬,爬满整个墙,因而才有叶圣陶爷爷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写的“一阵风吹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浪,好看的非常”。真是会读书的小孩,明白得运用联络上下文的方法。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如何样呢?四、学习第五自然段。学完了这段,你明白了什么?(自由说)(没触着墙的脚萎了,触着墙的结实,脚与墙有亲密关系。)2、课文哪一个自然
10、段还说明了这种关系呢?(第一自然段)作者运用了首尾照应的方法,使文章的构造显得更加完好,把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读一读。(男、女分开读)五、发散思维。1、学了这课,你明白了些什么?2、你要向叶圣陶爷爷学习什么?(留心细致地观察四周的事物)3、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类似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牵牛花)说说你它们的特点,好吗?(学生说)板书设计:爬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反面山特点模样:像像(细丝)虎颜色:嫩红(灰色)的脚爬触巴拉、贴(结实)7.蟋蟀的住宅教学目的: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等15个词语,摘抄把蟋蟀当作人来写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案 人教版 四年级 第七 第二 单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