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西安通大苏州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江苏省苏州市西安通大苏州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西安通大苏州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西交大苏州附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高二年级语文学科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派。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 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 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两者由于 处处相反,因而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
2、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 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 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已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 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 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 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
3、全生为最低目标, 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或隐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 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亲和、彬 彬有礼、忠贞弘毅、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等,凡事皆能观研深究,以求合理、合 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古者有儒风、儒士、儒雅、儒吏、儒将等称谓,皆 寓道德学问有根底、风度温文尔雅之意。道家高士的气象似可用“涵虚脱俗”四字表示,就是内敛不露、 少私寡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超然自得、高举远慕、留恋山水等,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逸和潇
4、洒超 脱的风味。我们也发现注重归真返璞,羡慕赤子般的天真或天机,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缗节、 权诈智巧,是老庄的特色。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学等称谓,皆寓不同凡俗、领悟至道、风 度超脱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摘编自儒家与道家人生气象)材料二:惠妃生寿王瑁,宠冠诸子。太子与瑶、珊会于内第,各以母失职有怨望语。惠妃泣诉于上日:“太子阴结 党与,将害妾母子,亦指斥至尊。“上大怒,以语宰相,欲皆废之。九龄曰:“陛下践祚垂三十年,太子 诸王不离深宫,日受圣训,天下之人皆庆陛下享国久长,子孙蕃昌。今三子皆已成人,不闻大过,陛下奈 何一旦以无根之语,喜怒之际
5、,尽废之乎!且太子天下本,不可轻摇。陛下必欲为此,臣不敢奉诏。”上 不悦。林甫初无所言,退而私谓宦官之贵幸者曰:“此主上家事,何必问外人! ”上犹豫未决。惠妃密使 官奴牛贵儿谓九龄曰:“有废必有兴,公为之援,宰相可长处。”九龄叱之,以其语白上;上为之动色, 故讫九龄罢相,太子得无动。林甫日夜短九龄于上,上浸疏之。林甫引萧灵为户部侍郎。灵素不学,尝对中书侍郎严挺之读“伏腊”为“伏猎”。挺之言于九龄日: “省中岂容有伏猎侍郎! ”由是出灵为岐州刺史,故林甫怨挺之。九龄与挺之善,欲引以为相,尝谓之曰:“李尚书方承恩,足下宜一造门,与之款昵。”挺之素负气,薄林甫为人,竟不之诣。林甫恨之益 深。李林甫欲
6、蔽塞人主视听,自专大权,明召诸谏官谓曰:“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多言! 诸君不见立仗马乎?食三品料,一鸣辄斥去,悔之何及! ”补阙杜珊尝上书言事,明日,黜为下郭令。自 是谏争路绝矣。(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从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 恨/犹曲意事之B.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从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 恨/犹曲意事之C.九龄对日/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从/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
7、 恨/犹曲意事之D.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从/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 恨/犹曲意事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书令,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综理政务,共议国政,中书令为当时三省的长官。B.至尊,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车驾”“万乘”“九重” “天子”“皇舆”等同为帝位代称。C.践祚,“祚”指帝王登位或祭祀所登之阶,借指帝位。故文中的“践祚”指的是天子即位。D.出,离京为官,外放,外迁。琵琶行“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的“出”与此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玄宗想让李林甫为宰相
8、,为此询同张九龄,张九龄因提否定意见被李林甫嫉恨。B.惠妃哭诉太子有结党谋害之心,唐玄宗欲废太子,张九龄却坚决反对,玄宗不悦。C.在是否废太子上,李林甫当场没表志;惠妃为了达到目的,暗地派人拉拢张九龄。D.严挺之颇受张九龄 赏识,却为李林甫怨恨,因为严挺之把他推举的萧灵贬了官。13.下列课内文言文选项加点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明:彰显、彰明B.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贼:偷盗*C.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感D.魏王贻我大瓠之种贻:遗留*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内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林甫日夜短九龄于上,上浸疏之。(2)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
9、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兼爱)【答案】10.D11. A 12. D 13. A14. (1)李林甫一有机会就在玄宗面前说张九龄的坏话,所以玄宗逐渐疏远张九龄。(2)所以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作为(自己的)事物的人,怎么能不禁绝仇恨而鼓励亲爱呢?所以天下之人互 相亲爱天下就会安定,互相仇恨就会发生祸乱。【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张九龄回答说:“宰相身系国家安危,陛下如果任命李林甫为宰相,我恐怕他以后会成为国家的祸 患。”皇上不听。当时张九龄因为有文学才能,正被皇上所器重,李林甫虽然怨恨他,但(表面上)还是 不得不奉承他。“安危”与“国” 一起
10、做“系”的宾语;“相林甫”的主语是“陛下”,所以“陛下”应该放后一句,据 此排除ACo时”意思是“当时”,是“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的时间状语,故应该放后一句;“为上所重”是被 动句,“为所”表被动,不能断开,据此排除B。故选Do【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A. “中书令为当时三省的长官”错,中书令为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分别为三省长官, 并为宰相。故选Ao【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 “严挺之颇受张九龄的赏识,却为李林甫怨恨”错,根据原文“由是出灵为岐州刺史,故林甫怨挺之。 九龄与挺之善,欲引以为相,可知张九龄和严挺之关系很好是
11、在李林甫怨恨严挺之之后,所以两者之间 没有必然的联系。故选Do3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的能力。A.词意准确。句意:自古以来那些想要让全天下人都显明其明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B. “贼”:欺骗。句意:有了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我欺骗的人。C. “敏”:敏捷。句意:办事勤勉,说话谨慎。D. “贻”:赠送。句意:魏王赠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故选Ao【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 “短”,动词,诋毁,说人短处;“短九龄于上”,状语后置句,“于上短九龄”;“浸”,逐渐。(2) “治”,治理;“为”,作为;第一个“恶”,怎么;第二个“恶”,仇
12、恨;“劝”,鼓励;“兼”, 互相;“治”,治理。参考译文:先前,玄宗想要任命李林甫为宰相,征求中书令张九龄的意见,张九龄回答说:“宰相身系国家安危, 陛下如果任命李林甫为宰相,我恐怕他以后会成为国家的祸患。“皇上不听。当时张九龄因为有文学才能, 正被皇上所器重,李林甫虽然怨恨他,但(表面上)还是不得不奉承他。侍中裴耀卿与张九龄关系很好, 所以李林甫一并嫉恨他们。这时玄宗在位已有多年,逐渐放纵奢侈的欲望,懒于处理政事。而张九龄遇到 事情,无论大小,(只要觉得有不对之处),都要与玄宗尽力争论。李林甫却善于窥伺皇上的意图,日夜想 着如何陷害中伤张九龄。玄宗为临淄王的时候,武惠妃生寿王李瑁,所受宠爱超
13、过其他皇子。太子与李瑶、 李珊在内廷住所聚会,因为各自生母的境遇而出言抱怨。武惠妃向玄宗哭诉说:“太子暗中结党,将要谋 害臣妾母子,他们还指责陛下。”玄宗大怒,告诉了宰相,想要废黜这三位皇子。张九龄说:“陛下登基 将近三十年,太子诸王不离深宫,得以经常听到陛下的教导,天下人都觉得陛下享国久长,子孙昌盛,都 为陛下高兴。如今三位皇子都已成人,没有听说犯过什么大错误,陛下怎么能突然因为无根的传言,在发 怒的时候就要全部废黜他们呢?何况太子为天下的根本,不可轻易动摇。陛下一定要这样做,则臣不敢奉 诏。”玄宗不高兴。李林甫开始并没有说什么,退朝后私下对玄宗宠信的宦官说:“这是陛下的家事,何 必问外人!
14、 ”玄宗犹豫不决。武惠妃秘密派官奴牛贵儿对张九龄说:“有废必有兴,太子废立之时,如果 您能够加以援手,自然可以长保宰相之位。”张九龄断然斥责,并把她说的话告诉了玄宗。玄宗听了为之 变色。因此直到张九龄罢相,太子都安于其位。李林甫则随时随地在玄宗面前讲张九龄的坏话,玄宗渐渐 地疏远了张九龄。李林甫引萧灵为户部侍郎。萧灵向来不学无术,曾经在中书侍郎严挺之面前读“伏腊”为“伏猎”。 严挺之对张九龄说:“省中岂容有伏猎侍郎! ”于是将萧灵外放为岐州刺史,因此李林甫怨恨严挺之。 张九龄与严挺之友善,想要引荐他为相,曾对他说:“李尚书正受陛下器重,足下应当上门拜望,与他相 处和睦亲近。”严挺之一向自恃意气
15、,轻视李林甫为人,终究不肯上门拜望。李林甫更加恨他。李林甫想 要堵塞住玄宗的视听,自己独揽大权,就把谏官们召来明确地告诉他们说:“现在有贤明的君主在上,群 臣将顺从皇上都顾不过来,哪里还用得着再多说什么!你们难道没有看见立在正殿宫门外作为仪仗用的马 匹吗?(虽然)吃三品等级的粮料,(但如果)嘶叫一声,就要立刻被拉下去,(到那时)后悔怎么来得及。” 补阙杜珊曾经向玄宗上书谈论政事,第二天就被贬为下邦县令。从此,玄宗的谏净之路断绝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行香子述怀苏轼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
16、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月夜静谧美好,与“虚苦劳神”形成反差,而与“陶陶”之情相得益彰。B. “梦中身”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人生如梦”表达了相似的感慨。C “酒”在上片与下片两次出现,表明诗人总想用饮酒来排遣内心的忧愁。D. “一溪云”比“一片云”更妙,暗示清澈的溪流倒映着满天云彩的情景。16 .在苏轼心目中,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闲人”?请结合整首词分析。【答案】15. C16.抛弃名利,不必为人生的短暂虚幻而悲叹;保持纯真,不再为自身怀才不遇而郁闷;归隐田园,在自然山水之中自
17、得其乐。【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的能力。C ”表明诗人总想用饮酒来排遣内心的忧愁”,两次出现的“酒”,体现的是诗人善于从困扰、纷争、痛 苦中自我解脱的豪放达观。故选Co【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根据词中“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可知,苏轼认为名利都如浮云变幻无常,不值得我们徒然劳神费力,由 此可知苏轼所说的成为真正“闲人”的内在因素:抛弃名利,不必为人生的短暂虚幻而悲叹。词中,“且陶陶、乐尽天真”的意思是姑且借现实中的欢乐,忘掉人生的种种烦恼,从中可以看出苏轼对 于困境的态度是我们应从困扰、纷争、痛苦中自我解脱,并且可
18、以在“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意 思是“有琴可弹,有酒可饮,赏玩山水,就足够了”)中找到快乐。唯有这样,才能在心态上真正做一个“闲人”,而不是整天被内心的忧伤所烦扰。由此,可得出成为“闲人”的另一个内在因素:保持纯真, 不再为自身怀才不遇而郁闷从“几时归去”(意思是何时能归隐田园),可见诗人有归隐的想法,希望摆脱世事烦扰,成为一个在山水 间自由自在的人。由此可知成为“闲人”的外在因素:归隐田园,在自然山水之中自得其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里仁中,“,两句是指要向先进典型学习,加强自身修养,而对于反 面典型要对照反省,引以为戒。(2
19、)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一句写两人阴阳相隔时间之长,“一句又表现了距离之远。(3)在春江花月夜中,写了游子和思妇通过互相望月来表达思念之情和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 此寄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o【答案】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十年生死两茫茫 .千里孤坟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词:“贤”“焉”“省”“茫”。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
20、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 18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长达半年的太空“出差”有太多“名场面”让人 。人们还记得,三名宇航员在太空中的失重环境里创下首次在太空中吃包含我们中国传统美食饺子的年夜饭的记录。还有,三名航天员在地面科技人员支持下, 圆满完成两次出舱活动,生动开启两次“天宫课堂”,中国空间站首次举办天宫画展。无论新春写春联还 是元宵弹古筝,都让三名航天员在太空拥有别样的体验,也让身处地球家园的我们、倍感新鲜。中国航天事业一次次迈上新台阶,彰显了中国航天人勇攀科技高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决心。星 空浩瀚无垠,探索
21、。我国今年将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天舟四号、五号货运飞船和问天、梦天实验舱将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我国航天事业怎样才 能迎来新的荣光?精心准备,确保发射万无一失;精心组织,确保发射圆满成功;精心实施,确保发射百 下百全。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四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18.记忆犹新 大开眼界 永无止境.三名宇航员创下记录,(他们)首次在太空中吃年夜饭,年夜饭包含我们中国传统美食饺子,这
22、一记录 是在太空中的失重环境里创下的。19 .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提出“怎样才能”的问题并进行回答。一问一答,引起读者的思考;顿生波 澜,避免平铺直叙。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由三个“精心”、三个“确保”形成排比,突出了我国航 天事业迎来新荣光的具体做法;结构相似,句式整齐,使句子富有气势。【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空格前面有“长达半年的太空出差有太多名场面”,后文有“人们还记得”,接着回忆 再现了几个场面,因此可以推断填入“记忆犹新”之类的成语。记忆犹新:意思是过去的事,印象还非常 清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一样,比喻记忆深刻。第二空,空格前面的内容为航天员太空
23、中别样的体验,空格后有“倍感新鲜”,那么可以推断这些体验让 身处地球家园的人们“大开眼界”。大开眼界:广泛地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第三空,空格前面的内容可以判断为“星空浩瀚无垠、我们要不停地探索”,空格后文则为我国今年航天 事业的计划,因此可以确定为“永无止境”。永无止境:指永远没有到头的时候。【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长句变短句,首先抽出长句的主干,单独成句:三名宇航员创下记录。然后,把修饰语独立出来,单独长句:“在太空中的失重环境里”作“创下”的状语,添加主谓和谓语, 改为“这一记录是在太空中的失重环境里创下的”;“首次在太空中吃包含我们中国传统美食饺子的年夜 饭”作“记
24、录”的定语,其中“包含我们中国传统美食饺子”又作“年夜饭”的定语,分别抽出,添加成 分,变为两个分句“(他们)首次在太空中吃年夜饭” “年夜饭包含我们中国传统美食饺子”。最后注意按照逻辑调整句子之间的语序。【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运用设问修辞,“我国航天事业怎样才能迎来新的荣光? ”为问,“精心准备,确保发射万无一失;精心 组织,确保发射圆满成功;精心实施,确保发射百下百全”为答,有问有答,是设问,使用这种修辞,容 易引起读者的思考,引起注意,避免平铺直叙。运用排比修辞,“精心准备,确保发射万无一失” “精心组织,确保发射圆满成功” “精心实施,确保发 射百下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苏州市 西安 苏州 附中 2022 2023 学年 高二上 学期 期中 语文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