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 2022 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docx
《北京市东城区 2022 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东城区 2022 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京市东城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学校:姓名:班级: 考号:一、单选题.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在修养上追求虚怀若谷、顺应无为,对社会 矛盾持隐退遗忘态度。他们以“大道”的德性修养包容万物,体现了丰富的历史智慧和 人生智慧。这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尚()A.自强不息B.厚德载物C.崇德尚贤D.天人合一.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以下为某朝代交通状况图,对其 解读正确的是()驰道更加有利于中央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化交流直道直接沟通了该朝都城与草原丝绸之路交通网A.五尺道便于中原与西南地区经济文构成以洛阳为中心遍布全国的驿路B.C. D.3 .在传统中国社会,事实上存
2、在着两种秩序或力量。一种是官治秩序或国家力量,另 一种是乡土秩序或民间力量。前者以皇权为中心,自上而下形成等级分明的梯形结 构;后者以家族为中心,聚族而居,形成村落自治共同体。下列图示符合这一叙述的 是()A.三公一中朝一尚书台官仓鸠杖B.中书省一尚书省一六部十家牌法福出院C.三司一转运司一知县义学义田D.中书省一行省郡家训善堂4 .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都保持着密切联系。各朝代都重视处理与边疆民族的关 系。下列机构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参考答案:1. B【解析】【详解】根据“在修养上追求虚怀若谷、顺应无为,对社会矛盾持隐退遗忘态度。他们以大道的德 性修养包容万物,体现了丰富的历
3、史智慧和人生智慧。”并结合所学,厚德载物指道德高尚 者能承担重大任务,也指有德行的君子,应该以深厚的德行,来容载世间的万物。B项符合 题意,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与自强不息、崇德尚贤、天人合一无关,排除ACD项。故选 B项。2. A【解析】【详解】由图示信息可知这是秦朝交通状况图,结合所学知识,驰道更加有利于中央以文书推行行 政管理说法正确,正确:五尺道是云南与蜀的重要商道,因此,五尺道便于中原与西南 地区经济文化交流,说法正确,正确;直道没有直接沟通秦朝都城与草原丝绸之路,排 除;构成以洛阳为中心遍布全国的道路网,不是驿路交通网,排除。因此解读正确的是 ,A项正确;排除B项、C项、D项。故选A
4、项。3. C【解析】【详解】材料“前者以皇权为中心,自上而下形成等级分明的梯形结构;”体现了等级分明,三司为 中央官职,转运司除经度财赋,又兼有督察地方官吏;结合所学义学义出是以家族为中心, 形成村落自治共同体,C 项正确;三公和中朝体现不出自卜.而下形成等级分明的梯形结 构,排除A项;中书省和尚书省同属三省,体现不出自上而下形成等级分明的梯形结构, 排除B项;由中书省、行省可判断这一时期是元朝,元朝没有郡的存在,排除D项。故选C 项。4. B【解析】【详解】鸿胪寺,中国古代官署名,唐代中央主管民族事务与外事接待活动及凶丧之仪的机关, 政令仰承尚书省礼部。宣政院,初名总制院,是中国元朝时期设立
5、的一个直属中央政府 管辖的国家机构,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理藩 院是清朝政府统治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提督四夷馆:明成祖 永乐五年置蒙占、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八馆,置译字生,通译语 言文字。综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项正确;排除A项、C项、D 项。故选B项。5. C【解析】【详解】根据“对于许多新鲜的有经济价值的作物,特别是高产的粮食作物,都亲自做栽培实验。他栽 培试验过从福建引种的甘薯,从闽广引种的棉花”可得出与农业有关,并且涉及到明朝,结 合所学,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编写的有关国计民生的农业科学巨著。分农本
6、、出制、农 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 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C项正确;A项是北朝时期的,排 除A项;B项是北宋,排除B项;D项主要是手工业,排除D项。故选C项。6. D【解析】【详解】宗藩体制”是指宗主国对其进贡国享有的一项权力,宗主国通常在一定程度上拥有进贡国的 外交权,但进贡国仍有独立的自治权力。”南京条约没有涉及宗藩体制,排除;天 津条约没有涉及宗藩体制,排除;越南条款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允 许对越南订立条约,冲击了宗藩体制,符合题意;马关条约中国承认朝鲜国确为完 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故凡有
7、亏损其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 后全行废绝,冲击了宗藩体制,符合题意;综上,冲击了宗藩体制的是,D项正确;排 除A项、B项、C项。故选D项。7. C【解析】【详解】材料“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说明文学改革具有解放思想的作用,C项正确:材料说的是“我们的复兴,以白话文为文学革命的条件,“体现不出章回体白话小说,排除A项;新 文化运动的旗帜是“民主”与“科学”,排除B项;革命文化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表述 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8. 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可得出,不同时期中共的II号不一样,反映出当时社会矛盾的变化,说 明中共在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8、,C项正确;A项太绝对,排除A项;B英是井冈 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排除B项;当时革命统一战线已经瓦解.,排除D项。故选C项。9. 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从19491957年粮食和棉花的产量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是国民经济和发 展、以及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故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使得农业生产取得发展,D 项正 确;A项是196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全面 开展,排除B项;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积极性,排除C项。故选D 项。10. 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柱状图可知,东部迁入人口占全国迁移总人口的比例()逐年增加并且远远大 于西部迁入
9、人口占全国迁移总人口的比例,说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快,A项正确;材料 反映的是迁入人口,看不出总人口的变化,排除B项;东西部迁入人口占全国迁移总人口 的比例差距大,体现不出经济发展基本平衡,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工业布局,排除D 项。故选A项。11. 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罗马不同时期的法律可得出,这些都对研究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有重要价 值,A项正确:B项太绝对,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法律而不是法学家的活动,排除C 答案第3页,共10页项;材料没有体现习惯法,排除D项。故选A项。12. D【解析】【详解】材料体现不出饮茶从上流社会向普通民众普及,排除;根据材料”频繁的贸易活动, 把
10、产自中国的大量茶叶带入欧洲。荷兰在接受中国茶和茶文化的同时”可分析出国际贸 易伴随着文化的交流传播,正确;根据材料“荷兰在接受中国茶和茶文化的同时,依据自 身习俗形成茶室”可分析出荷兰人的饮茶喜好已经发生改变,正确;材料“荷兰东印 度公司开始了频繁的贸易活动,把产自中国的大量茶叶带入欧洲。”可分析出东西方贸易推 动了世界市场发展,正确。综上,材料折射出,D项正确;排除A项、B项、C 项。故选D项。13. 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美国的扩张政策。结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仰 仗其科技优势经济迅速发展,其垄断组织急需扩大海外市场和投资场所.这推动了罗斯福 政府对拉美地区
11、的扩张,D项正确;19世纪20年代西班牙、葡萄牙在拉美的统治就已宣告 结束,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到独立运动,排除B项;拉丁美洲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开始”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14. 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其中一人是一个60多岁穿着粗布衣服的老者。他随身携带一套被褥,一个肩背 袋,一个纺锤”可分析出这位老者是甘地,他的“奋斗目标是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争取印度 自治和独立,B 项正确;甘地的“奋斗目标不是通过民主改革来捍卫民族主权和本国资 源,排除A项;领导黑人民权运动迫使美国通过民权法案是马丁路德金,排除C项;卡 斯特罗领导拉美国家古巴通过武装斗争,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
12、,排除D项。故选B项。 15. B【解析】【详解】马丁路德提出“只有信仰,并且有效地运用圣经,才能得救,有利于人们获得精神上 的自由,B项正确:摩诃婆罗多是经过古印度人长期枳累加工而成的,虽然内容以神话传说 为主,但是从侧面反映的是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等社会风貌,排除A项;材料1950年, 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为29.60%o 2015年,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为53.92%反 映不出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排除C项;标志着美苏冷战的爆发的标志是“杜鲁 门主义”的发表,排除D项。故选B项。16. (1)两汉时期:史记汉书的问世表明两汉时期史学编撰取得开创性成果。两汉时 期是中国统一多
13、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时期,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模式基本奠定,和思 想上尊崇儒术,为产生大规模的历史著作提供了物质上和思想上的条件。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史、民族史、谱牒学、佛教史有所发展。政治分裂,社会动荡;士 族专权;北民南迁,西北少数民族内迁.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使史学成果呈现多元化特 征。隋唐时期:在修史机构、正史编撰、史学内容、史学理论等方面取得新发展。隋唐时期统 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疆域拓展,经济繁荣,民族往来频繁。隋唐大 一统王朝使得史学成果更加丰存。辽宋夏金元时期:通史撰述走向高峰,多民族史学发展。宋朝强化中央集权,社会经济高 度发展,学术文化取得突出成就;多民族政
14、权并立,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更为持久和 稳定,呈现出民族互相交融的趋势;元朝结束多民族政权并立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 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辽宋夏金元时期由分裂走向统一,史学成果丰富。明清时期:在史学评论和史家修养体系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加 强,商品经济发展,思想领域出现提倡个性自由、批判理学的新变化。新的社会因素冲击 君主专制统治,史学成果显著。清代后期:“新史学”思潮兴起,史学撰述出现很多成果,外国史学成果引入。近代中国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边疆危机,朝 贡体制走向衰落,清朝对外关系开始缓慢转型。向西方学习
15、以救亡图存成为近代中华文化 的潮流,史学研究出现新变化,更加体现现实性。(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经济现象去研究历史和说明历史;思想变动的根本原因是经 济变动);阶级斗争学说: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示例一:百家争鸣基本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解释: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得到重大发展,铁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手工业分 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出现。社会经济发展,促使 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新兴的士阶层崛起。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 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示例二:文艺复兴运动基本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
16、层建筑解释:西欧中世纪晚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符合自 身需求和发展的新的文化,打着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旗号,宣扬新思想和新文化。文 艺复兴冲击了欧洲封建秩序,解放了人性,是近代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欧洲历 史发展。示例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观点: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解释: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广大人民群众为挽救民族危亡积极参与,凝聚了民族力 量,推动了社会进步。1924年,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的国民革命席卷全国,国民 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上地革命战争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建立, 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受到广大
17、农民的欢迎,农民支持革命,革命新道路得以开 辟。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团结抗战,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 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维护世界利平作出了巨大贡献。由此可以看出人民群众 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解析】【详解】5 本题需要学生任选两个历史时期,再结合其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具体可以从经济、政 治、思想文化方面去分析。例两汉时期:史记汉书的问世表明两汉时期史学编撰取得 开创性成果。两汉时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时期,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模式基 本奠定,和思想上尊崇儒术,为产生大规模的历史著作提供了物质上和思想上的条件。魏晋南北 朝时期:朝代史、民族史、谱牒
18、学、佛教史有所发展。政治分裂,社会动荡;士族专权;北民南 迁,西北少数民族内迁。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使史学成果呈现多元化特征。3 观点:根据材料“历史的唯物论者,既把种种社会现象不同的原因总约为经济的原 因,更依社会学上竞争的原则,认许多组成历史明显的社会事实可概括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经济现象去研究历史和说明历史:思想变动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变动);根据材料 “各殊异阶级间团体竞争所表现的结果“可分析出阶级斗争学说;根据材料“认为人民的意志 和力量在历史运动中起着决定的作用。可分析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史 实:属于开放型问题,结合李大钊的观点,可任意选取中外历史上的一个史事,再进行
19、解 释。例基本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解释: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得到重大发展,铁农 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人口众多、商贾云 集的中心城市出现。社会经济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新兴的土阶层崛起。百家 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 次思想解放运动。17. (1)1013世纪,辽、金与两宋、西夏等政权并存,政权间有战有和。受自身历史传统 及民族交融的影响,为宣示政权合法性和重要地位,辽人自称“炎黄子孙”,辽人、金人都认 为“懂礼即中国“(文化标准),金人还认为“中原即中国“(地域标准),辽人、金人都自称
20、“中国”,是“正统这种“中国”认同意识,丰富了“中国观”的内涵,有了“大中国的意 识;加速了契丹族、女真族对汉文化的学习和认同,有利于各民族逐渐从多元走向一体,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2)示例一:清代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双重的积极影响:经济发展,农业方面,农作物多种经营,粮食产量提高;手工业出现新的经营 方式(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商业进入新的繁荣期。疆域开拓并巩固,平定蒙占贵族叛 乱,设盟、旅;设伊犁将军总领新疆军政事务;对外关系上维护了国家权益: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 国领土。文化繁荣,思想进步:文学、戏曲、科学等
21、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出现了提倡个性 自由和反对专制的进步思想。消极影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占压倒优势;专制统治FI益僵化;文字狱对 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对外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后 于世界潮流。【解析】根据“契丹人受其先祖鲜卑人影响,建国之后,为了表明政权的合法性及其重要地位,自称 炎黄子孙,开始以中国自居。”可得出1013世纪,辽、金与两宋、西夏等政权并存, 政权间有战有和。受自身历史传统及民族交融的影响,为宣示政权合法性和重要地答案第7页,共10页位,辽人自称“炎黄子孙”,根据“辽金时期,实际上萌生了多元正统意识,即比较宽泛的 “中国”意识,或称大中
22、国意识。”可得出辽人、金人都认为“懂礼即中国”(文化标准),金 人还认为“中原即中国”(地域标准),辽人、金人都自称“中国”,是“正统这种“中国”认 同意识,丰富了“中国观”的内涵,有了“大中国的意识;加速了契丹族、女真族对汉文化 的学习和认同,有利于各民族逐渐从多元走向一体,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1) 示例一:根据“总之,清代(1840年以前)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积极、消极并存。”可得出清 代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双重的。可从积极与局限角度概括,可得出积极影响:经济发 展,农业方面,农作物多种经营,粮食产量提高;手.1: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手.匚匚场和雇 佣劳动);商业进入新的繁荣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东城区 2022 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北京市 东城区 届高三二模 历史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