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教案)-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备课资源(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书愤》(教案)-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备课资源(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愤》(教案)-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备课资源(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书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把握诗歌主旨,理解“愤”的内涵。2 .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3 .学习陆游的爱国精神和高尚品格,激发爱国情感。教学重难点:1、书愤主旨的理解及表现手法的运用;2、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指导。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南宋是盛产爱国文人的时代,你能想到哪些爱国文人和哪些爱国词句?你最喜欢的爱国文 人又是谁呢?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一一李清照夏日绝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一辛弃疾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一文天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一一岳飞二、作家常识及写作背景:(-)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
2、山阴(绍兴)人。南宋文 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出生于1125年,靖康之难前一年。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国家的 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金兵进犯,中原沦陷在即,而南宋当局却偏安江 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二)写作背景: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此时陆游已61岁,在 山阴闲居了 6年,少年时“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想那山河破碎,中 原未收,感于世事多艰、小人
3、误国,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三、整体感知。(一)诵读。1、听读全诗,有感情地进行诵读。(要求:一读读准字音;二读把握停顿、节奏、重音;听读联想想象,将自己代入诗境;三读 把握情感,感悟诗歌之美。)书 愤 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 楼船/夜雪/瓜洲1/渡, 塞上/长城/空/自许, 出师/一表/真/名世,中原/北望/气/如山。 铁马/秋风/大/散关。 镜中/衰鬓/已/先斑。 千载/谁堪/伯仲/间!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2
4、、诵读本诗,思考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诗歌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诗眼: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诗歌意 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全联或全句的字词句。全诗以“愤”为情感基调,不是一怒了之,而是富于变化:前四句回顾过去,重在激愤;后四句结合现实,偏于悲愤。激愤愈烈,悲愤愈深。(二)疏通诗意 译文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四、品读诗歌。1.诗人“书” 了那些事?首联:书”早年恢复中原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书愤 教案 2022 2023 学年 语文 备课 资源 选择性 必修 中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