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专题提升练:二十七 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选择题突破.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专题提升练:二十七 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选择题突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专题提升练:二十七 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选择题突破.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十七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选择题突破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送张判官赴河西王维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见逐张征虏,今思霍冠军。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注】张征虏:张飞,因功被封征虏将军。霍冠军:霍去病, 因功被封冠军侯。1.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朋友轻车从简,慷慨出塞,赞叹了其忠君报国、不计功名的豪 情壮志。B.颔联连用两个典故,夸赞朋友能够像张飞和霍去病一样立功边塞, 名垂青史。C.尾联直抒心声,感情深厚而复杂,表达了离别的感伤和对朋友远赴 边关的担忧。D.本诗写虚如实,通过想象把人物放在荒漠广阔的背景之中,形象突
2、出,格调高昂。【解析】选Co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 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C项,“尾联直抒心声,感情深厚而复杂, 表达了离别的感伤和对朋友远赴边关的担忧”不当。这两句大意是:B.颔联中“厌”“常”二字,足以体现诗人不追求奢华、崇尚节俭的 生活态度。C.故人若问起便回答“只一般”,简单三个字可看出诗人为人处世的 谦逊。D.诗人看似叙旧,但对试图通过他寻津觅径的人来说,则是严正的告 诫和提醒。【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 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 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项中,“坚守士人贫穷之态,即迂腐,
3、不通达 人情世故”表述错误。这里应该指的是:生活上崇尚简朴,官场上勤政 清廉。10 .本诗和爱莲说都塑造了不屑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宦者形象,试比 较两篇作品在主要表现手法上的不同。(6分)答:【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的比较阅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 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地阅读诗词,通过比较阅读来分析概括得出 答案。本题要求让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来比较本诗和爱莲说的区另屋 本诗中,主要采用了直抒胸臆手法,直陈自己生活上崇尚简朴,官场上 勤政清廉,表达了保持自我、无愧于心的人生追求;而爱莲说则是 通过托物言志手法,描绘了莲洁身自好的气度和风节,寄予了作者对 理想人格和高洁情操的追求。答案:本诗直抒胸
4、臆,直陈自己生活上崇尚简朴,官场上勤政清廉, 表达了保持自我、无愧于心的人生追求。爱莲说托物言志,描 绘了莲洁身自好的气度和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和高洁情操的 追求。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1、12题。(9分)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苏轼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椁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注】此诗为苏轼被贬海南岛后,遇赦北还渡海时所作。孔 子曾说:“道不行,乘椁浮于海。”.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参横斗转”,指时近深夜,点出渡海的时间,又照应诗歌题目。B.遇赦北归,诗人回想自身遭际,发出
5、了空有乘椁渡海之意的感慨。C.诗人被贬海南蛮荒之地,九死不恨,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贞之情。D.诗歌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自然贴切,格调明朗,意蕴深远。【解析】选Co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 感的把握的能力。C选项“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贞之情”错误,由注释 “此诗为苏轼被贬海南岛后,遇赦北还渡海时所作”可知,应是表达 了遇赦北归时的喜悦心情。11 .诗歌的颔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的能力。颔联中“海 色本澄清”体现了作者的清白,“云散月明”表明人生的磨难终将结 束,从而表达了诗人遇赦北还时的欣喜之情。答案:乌云散去,明月高
6、悬,不需点缀;青天碧海,本就澄澈清明。意在表明人生的磨难终将结束,自己原本就是清白的。表达了诗人遇赦北还时的欣喜之情。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9分)鄂渚除夜书怀来鹄鹦鹉洲头夜泊船,此时形影共凄然。难归故国干戈后,欲告何人雨雪天。箸拨冷灰书闷字,枕陪寒席带愁眠。自嗟落魄无成事,明日春风又一年。12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以“洲头夜泊”起句,看似平淡,诗人深蕴的感情实则由此生发开 来。B.颔联紧承首联,从社会和自然两个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形影凄然的原 因。C.颈联紧扣诗题描写眼前的景物,从正、反两面描绘出孤寂清冷的意 境。D.全诗抒发哀情一唱三叹,诗风
7、流转沉郁顿挫,颇有杜甫登高的气 象。【解析】选Co本题属于综合考查赏析诗歌的能力,考查对诗句的理 解能力、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 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 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 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 确认,得出答案。C项,“正、反两面”错误,“冷灰” “闷字” “寒 席” “愁眠”都是从同一种角度、同一个层面渲染孤寂凄凉的愁绪, 无正反两面的对比。13 .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解析】此题考查把握诗歌诗句含意和情感态度的能力。做此
8、类情感 题,第一步,根据诗题(中心)、作者经历、时代背景、诗文翻译、注释 等把握诗歌大意,分析诗人抒发的情感;第二步,找到诗中表现情感的 字词、语句,确定诗人抒发的情感。“自嗟落魄无成事,明日春风又一 年”意思是:嗟叹自己一事无成落魄天涯,在春风吹拂中又度过了一 年。“无成事” “又一年”写出诗人年华虚度,功业未成,内心郁闷, 因而自嗟自叹;“明日”“春风”又给人一种尽管今日落魄,但是明日 春风又来,不应就此沉沦的达观、自勉之感。诗句既抒发了作者的身 世之感,又暗含着对多舛命途的豁达之情,兼具议论和抒情。答案:诗歌尾联把议论和抒情有机结合在一起,作者在失魂落魄中自 嗟自叹,在时光流逝的无奈中抒
9、发了自己功业无成的悲哀,既有羁旅 夜泊,孤苦无告的凄苦,同时也含蓄表达了不甘沉沦的达观、自勉之 情。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9分)隋堤怀古张祜隋季穷兵复浚川,自为猛虎可周旋。锦帆东去不归日,汴水西来无尽年。本欲山河传百二,谁知钟鼎已三千。那堪重问江都事,回望空悲绿树烟。【注】张祜,晚唐诗人。江都事,隋炀帝南游,饮酒作乐,最后 被缢死在江都宫中。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临堤忆古,开篇点题,追叙隋炀帝用尽兵力开凿运河、以“猛虎” 自居的史事。B.颔联虚实结合,由眼前的汴水联想到当年隋炀帝锦帆过江的盛景, 为下文抒情张本。C. “百二”与“三千
10、”两词对举,以简约的语言传达出诗人深刻的讽 刺,意味深长。D.本诗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均为怀古题材,既借古伤今也表达了 对个人命运的感叹。【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D项,“表达了对个人命 运的感叹”错误。诗人张祜立足现实寄寓兴亡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国 家、对百姓的深深同情和关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16.尾联中的“悲”字有哪些含义?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答: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叱 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 行分析。首、颔二联追叙隋炀帝
11、用尽兵力开凿运河、以“猛虎”自居 的史事。颔联由眼前的汴水联想到当年隋炀帝锦帆过江的盛景,这一 切已经成为过去,诗人张祜立足现实寄寓兴亡之悲伤。结合“本欲山 河传百二,谁知钟鼎已三千” “江都事” “回望”、注释等分析, 诗人面对遗址陈迹,慨叹惋惜,追悼责备。“以史为镜”照出当朝的一 些社会政治状况,并为当朝一步步走向衰落灭亡的深渊而忧心忡忡, 表现出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也引发自己内心的“悲”。答案: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对现实的担忧;面对遗址陈 迹的慨叹惋惜,追悼责备等。你身靠长剑,情绪激昂;我为你高歌一曲,以壮行色。这是作者送友人 出征之作。上句写友人赴边时的英姿,下句写自己送行时的豪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专题提升练:二十七 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选择题突破 2022 高考 语文 人教版 一轮 专题 提升 十七 古代 诗歌 阅读 专项 选择题 突破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