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通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众传播通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适用对象:本科一年级大众传播通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大众传播通论考核类别:考试适用专业:新闻学总学时、学分:34学时2学分一、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系统讲授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基本理念, 印刷媒体、电子媒体、网络与新媒体等大众传媒的媒介特点、媒介应 用、传播方式、和社会功能,使学生能掌握大众传媒基本特性、传播 特点、发展趋势等知识,提高学生传媒专业素养,在国际传媒背景下 具备理解和运用大众媒介的基本能力,以适应新时代新型人才的需要。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学习新闻传播学的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并为将来从 事新闻传媒也及相关行业的工作提供必要的专业知识。二、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应
2、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来安排教学内容;学生应根据教学大 纲规定的基本内容认真学习和理解规定的教材,要对基础理论和基础 知识有深入的领会,要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对大众传媒的媒介特 点、传播方式、和传播现象进行把握与分析。三、先修课程无四、课程教学重点、难点课程教学重点包括:人类传播活动的四个历史阶段,传播观念 的变化,大众传媒与当代社会的关系,大众传媒文化的优势与问 题;新闻的定义、新闻的六要素,新闻价值的定义,新闻价值的五 要素,以及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传播的概念,传播的类型与层 次,大众传播的特点与社会功能,人类传播中的要素以及大众传播 媒介的历史发展;印刷媒介报纸的媒介特点、报纸的发展现状,
3、纸 媒的媒介优势与新媒体环境下的应用与转型;电子媒介电影的媒介 特点,电影语言的美学特征,蒙太奇与长镜头等电影最重要的美学 语言;电子媒介广播传播的特点、广播的发展趋势;电子媒介电视 的媒介意义、媒介特点,电视媒介的渠道和内容发展趋势;互联网 传播的模式、功能、典型应用,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生产。课程教学难点包括:媒介、大众媒介、新闻媒介的区别,对大 众传媒文化的辩证理解;新闻价值的五要素的准确把握,并形成新 闻的价值观,熟练运用新闻的判断标准和新闻传播的原则;传播的 类型与层次,传播层次间的交织与互补,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对 印刷媒介报纸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印刷媒介杂志互联网时代的转 型升级;
4、电子媒介电影媒介特点;电子媒介广播的转型与新应用; 电子媒介电视的未来发展趋势;互联网传播的模式,新媒体背景下 的新闻生产。五、课程教学方法(或手段)(1)多功能教室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及电子文档投影。(2)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六、课程教学内容本课程将按不同媒介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为序,逐一介绍图书、 报纸、期刊、电影、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的传播特点、功能、 应用等。任何一种媒介的出现都不是单一的历史事件,事实上,它与 人们的信息需求、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紧密相关。因此,本课程 在介绍各种媒介时,将以每一种媒体产生的动力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 每一种媒介诞生的基础即当时的技术发展水平为关
5、键点,并用此方法 预测传统媒介未来将呈现的格局与新媒介的发展趋势。第一章当代媒介的图景(3学时)1 .教学内容通过介绍使学生了解本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的重要性及课程的主要学习内 容,掌握与大众传播媒介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了解传播媒介的发展沿革及其 规律,为之后各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具体内容包括新闻学专业和大众传播通 论课程的简介、传播发展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媒介的变化、传播观念变化、大 众传媒与当代社会等相关内容。2 .重、难点提示本章的重点在于理解和把握人类传播活动的四个历史阶段,即口语传播、 文字传播、印刷传播以及电子传播的基本内容,掌握传播观念的变化,掌握大 众传媒与当代社会的关系,大众传媒
6、文化的优势与问题。本章的难点在于媒 介、大众媒介、新闻媒介的区别,对大众传媒文化的辩证理解。解决方案,结 合相关实例和不同时期的媒介发展特点进行讲授。第二章新闻学基本概念(6课时)1 .教学内容通过介绍使学生了解本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的重要性及课程的主要学习内 容,掌握与大众传播媒介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了解传播媒介的发展沿革及其 规律,为之后各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2 .重、难点提示本章的重点在于理解新闻的定义、新闻的六要素,从三个维度理解新闻的 定义,能够熟练掌握新闻的六要素;掌握新闻价值的定义,掌握新闻价值的五 要素,以及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本章的难点在于对新闻价值的五要素的准确 把握,并形成
7、新闻的价值观,熟练运用新闻的判断标准和新闻传播的原则。解 决方案,将结合相关实例和不同时期的媒介发展特点进行讲授。第三章 传播与传播学:理解人类的传播行为(6课时)1 .教学内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们较为系统地了解传播的概念、传播的类型与层 次、大众传播的特点与社会功能、大众传播媒介的历史发展等比较核心的内 容。本章的内容理论性较强,传播、传播与信息、传播与符号、人类传播中的 要素、大众传播、大众传播媒介核心等概念需要准确把握。2 .重、难点提示本章的重点在于理解传播的概念,掌握传播的类型与层次,了解大众传播 的特点与社会功能,把握人类传播中的要素、大众传播的特点与功能、以及大 众传播媒介的历
8、史发展。本章的难点在于掌握传播的类型与层次,掌握传播层 次间的交织与互补;准确的理解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解决的方案,通过案例 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第四章印刷媒介:报纸(3课时)1 .教学内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们较为系统地了解印刷媒介的特点、媒介功能与媒 介优势,宏观地把握其基本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而思考新媒体环境下纸媒的生 存与发展。具体报告报纸的概述:报纸的定义,报纸的媒介特点,报纸的性 质,报纸的分类,与其它媒介的比较、优势与缺点;中外报纸简史:早期报纸 的发展、近代报业的发展、国王报纸简史、中国报纸简史;中外报纸现状:以 美、英、法、日、俄、中国为例;报纸实务简介;报纸的未来发展趋
9、势。2 .重、难点提示本章的重点在于掌握报纸的媒介特点、报纸的发展现状,纸媒的媒介优势 与新媒体环境下的应用与转型。本章的难点在于掌握报纸与其它媒介的特点比 较,对与报纸的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解决方案,将结合报纸的发展实例,通 过案例教学和媒介对比分析深入简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第五章印刷媒介:杂志(3课时)1 .教学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杂志媒介的定义、分类、功能和特点,了解杂志出版 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及其发展规律,熟悉杂志出版实务,并对杂志的发展前景有 一定的认识和思考。掌握杂志的定义、起源、界定、构成要素、媒介特点;中 外杂志简史、中外杂志现状;了解分析杂志的实务,以商务周刊、三联生活周
10、 刊等为例;将杂志与报纸媒介进行比较;思考杂志的未来发展趋势。2 .重、难点提示本章的重点在于掌握杂志的媒介特点、杂志的发展现状,掌握杂志的定 义、起源、界定、构成要素、媒介发展优势与问题;本章的难点在于把握杂志 与其它媒介的特点比较,预测杂志的未来发展趋势,思考互联网时代杂志的转 型升级。解决方案,结合杂志的发展实例,通过案例教学和媒介对比分析深入简介,引 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第六章电子媒介:电影(3课时)1 .教学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电影媒介的定义、特点和功能,掌握电影语言的美学 特征,了解电影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规律,并对电影的发展前景有一定的 认识和思考。掌握电影的诞生、电影的发展简
11、史;掌握电影语言的美学特征, 蒙太奇与长镜头,电影画面的摄影;进行电影案例讲解,战舰波将金号敖德 萨阶梯段落的延时剪辑技巧,公民凯恩场面调度长镜头的运用等;把握中外 电影的现状。2 .重、难点提示本章的重点在于理解电影的媒介特点,电影语言的美学特征,蒙太奇与长 镜头等电影最重要的美学语言。本章的难点在于把握电影媒介特点和电影美学 中的一些特殊用法的运用,掌握场面调度长镜头、蒙太奇的类别及特征。解决方案,结合电影的发展实例,通过案例教学和媒介对比分析深入简介,引导学 生思考和探究。第七章电子媒介:广播(3课时)1 .教学内容了解广播媒介的定义。社会需求、技术发明与广播媒介之间的关系。了解 广播媒
12、体出现后,与媒介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了解互联网、通讯技术出现后 对广播媒体未来发展的影响。掌握广播的定义及技术标准;把握广播媒介的特 点、广播传播的优势与劣势;了解中外广播新闻事业简述、广播媒体事件:“火 星人入侵地球”、炉边谈话;把握广播新闻制作业务;掌握广播产业经营管理与 广播媒介发展趋势。2 .重、难点提示本章的重点在于理解广播传播的特点、广播的发展趋势。本章的难点在于 能够对广播与其它媒介的特点进行比较,预测和思考广播的未来发展趋势,互 联网与新媒体时代,广播的转型与新的应用。解决方案结合广播的发展实例, 通过案例教学和媒介对比分析深入简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第八章电子媒介:电视(3
13、课时)1 .教学内容了解电视媒体出现的历史、不同时期电视节目制作的技术及播出表现;了 解电视节目及栏目的含义,逐渐固定下来的时间及代表;把握电视媒介发展已 经到了窄播时代,应对不同受众,即“分众”的收视需求。具体内容为电视的 媒介意义、基本问题;电视的媒介特点、电视传播的优势与劣势;中外电视新 闻发展的历史;电视新闻制作与实务;电视媒介的渠道和内容发展趋势。2 .重、难点提示本章的重点在于理解电视的媒介意义、媒介特点,电视媒介的渠道和内容 发展趋势。本章的难点在于理解电子媒介电视与其它媒介的特点比较,电视媒 介的未来发展趋势。解决方案,结合电视的发展实例,通过案例教学和媒介对 比分析深入简介,
14、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第九章互联网与新媒体(6课时)1 .教学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互联网媒介的定义、历史及现状,认知网络传播的模 式、网络传播的典型应用,区分互联网媒体与传统媒体在传播特点的差异;了 解什么是新媒体,通过对新媒体含义的把握,探究媒体发展与信息需求的关 系、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生产。具体内容包括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互联网传 播的模式、功能、典型应用;互联网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新媒体的含义, 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生产。3 .重、难点提示本章的重点在于理解互联网传播的模式、功能、典型应用,新媒体背景下 的新闻生产。本章的难点在于把握互联网传播的模式,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生 产。解决方案,
15、结合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实例,通过案例教学和媒介对比分 析深入简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七、课程考核方式.考核方式:闭卷考试1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八、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1 .选用教材:展江 主编大众传播通论(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教材为主,部分内容自编。本书是国家级规划教材。在总结几套同类教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比较权威、系统。2 .参考书目:1美约翰维维安大众传播媒介(第十一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2美梅尔文德弗勒、埃弗雷特丹尼斯著大众传播通 论第五版,华夏出版社 2009年版;3袁军著,新闻媒介通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 年;4斯坦利 J 巴伦: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英格雷姆伯顿/著,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 斌/主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李岩:媒介批评:立场 范畴 命题 方式,浙江大学出版 社,2005年版;7陆扬 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 年;8蒋原伦:媒介文化与消费时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年;9潘知常 林玮著: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2年;10张国良:新闻媒介与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