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脑小血管病诊治指南(最全版).docx
《:中国脑小血管病诊治指南(最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脑小血管病诊治指南(最全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中国脑小血管病诊治指南(最全版)脑小血管病是指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 脉和小静脉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脑小血管病的 诊断主要依靠神经影像学,其主要影像学表现为近期皮质下小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脑出血、皮质下白质病变、皮质表面铁沉积、脑微出 血和微梗死。根据病因可将其分为小动脉硬化、散发性或遗传性脑淀 粉样血管病、其他遗传性脑小血管病、炎性或免疫介导性脑小血管病、 静脉胶原化疾病和其他脑小血管病共6类。控制血压是预防年龄相关 的脑小血管病发生和发展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没有足够证据证实抗血 小板药物在治疗缺血性脑小血管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大血管病之间的疗 效
2、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前,应该进行脑出血的风险 评估。近年,随着对人群和脑卒中患者的深入研究,对脑小血管病认识不断 扩展,知识日新月异。自2015年第一个脑小血管病专家共识si发布 以来,很多知识已经加深和扩展。为此,我们在原有版本基础上进行 了较大幅度的改动,现予以发布。脑小血管病定义脑小血管病是指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 脉和小静脉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主要影像学表表3年龄相关脑白质改变评分量表Table 3 Age-related white matter changes scale白质病变o无病灶(包括双侧对称、边界清晰的脑室周围帽状或
3、带状高信号)1 敢在分布的局部病灶2 病灶开始融合3 整个区域弥漫受累,伴或不伴U纤维受累基底节病变0无病灶存在1个局防灶4 存在1个局部病灶5 病灶出现融合注:逑共振成像上三质改变定义为T2、质子定度t哝成像或丁2液依衰减反转恢复图像中25 mm的明亮扃灶.CT上的病灶定义为面积25 mm的信号;左恻和右侧大脑注琅被 分别评估;以下的脑区被用于评分:额区、顶枕区、颗区、幕下/小脑区及基底三区(纹状体、苍白球、丘脑、内/外襄及岛叶);03为评分常用的计算机自动分析方法包括FreeSurfer和Kropper方法27, 28 o 检查序列要求至少包含T1WI、T2WI、T2 FLAIR、DWI
4、,同时建议包 含轴位T2*GRE序列从而进一步进行脑微出血分析。利用全自动定量 分析软件对扫描后的头颅MRI进行分析,可以定量地评价白质病变的 严重程度。我国既往有报道应用FizHugh & Nagumo弥散反应模式 进行白质容积的定量分析,结果客观、可靠29 ,在临床也可以广 泛应用。(四)血管周围间隙血管周围间隙定义为:包绕血管、沿着血管走行的间隙。间隙中充满 液体信号,穿过灰质或白质,是环绕在动脉、小动脉、静脉和小静脉 周围的脑外液体间隙,自脑表面穿入脑实质而形成。血管周围间隙在 所有序列上的信号与脑脊液相同。成像平面与血管走行平行时呈线型, 与血管走行垂直时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通常小于
5、3 mm0可穿过半球白质向心性走行,中脑、小脑罕见。在基底节下部最为明显,局部 扩大,甚至可达10-20 mm ,引起占位效应。阅读M RI时要注意病变的数目、部位和大小。(五)脑微出血 脑微出血定义为:在T2*GRE和其他对磁化效应敏感的序列显示出以 下变化:(1 )小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均质性、信号缺失灶;(2) 直径25 mm ,最大不超过10 mm ; ( 3 )病灶为脑实质围绕;(4 ) T2*GRE序列上显示高光溢出(blooming )效应;(5 )相应部位的 T1WI, T2WI上没有显示出高信号;(6 )与其他类似情况相鉴别,如 铁或钙沉积、骨头、血管流空等;(7 )排除
6、外伤弥漫性轴索损伤30 高光溢出效应是指T2*GRE影像学上显示的微量出血面积应比实际含 铁血黄素沉着面积大。T2*GRE显示病灶较病理或T2WI显示的病灶体 积更大。高敏感系列如3.0 T或更高场强的检查以及磁敏感成像显示的 微量出血更为清晰,但也容易受到铁和钙化沉积、静脉中的脱氧血红 蛋白和高光溢出效应等其他因素的影响。阅读MRI时,需要注意脑微出血的数量、解剖分布。通常划分为幕下(脑干、小脑)、深部(基底节、丘脑、内囊、外囊、月并月氐体、深部 和脑室周围白质)以及脑叶(额叶、顶叶、颗叶、枕叶、岛叶)分布。常用的直观定量脑微出血的方法包括微出血解剖评分量表(Microbleed Anato
7、mical Rating Scale , MARS ) 31 (图 1 )和观察者脑微出血评分量表(Brain Observer MicroBleed Scale ) 32 (图 2)。患者编号:出生日期:检查日期:明确微出血 小、圆形、边界清晰、TztRE中低信号、210 mm、T?申显示欠清微出血类似改变血管:蛛网膜下腔中直线或曲线形病灶,通常位于皮质或皮质附近(T2中可见) 苍白球或齿状突钙化:对称的低信号灶(CT中可能为散在的高信号) 梗死区域内出血(观察丁2、FLAIR或DVI序列以识别梗死)气骨交界影:额/撅叶(观察相邻T?tRE层面以明确)小脑边缘的部分容积伪影(观察相邻T?tR
8、E层面以明确)紧邻梗死灶或大面积出血灶附近的小的出血(在T?、FLAIR或D町序列中可见)右侧 左侧基底节(Bg)丘脑(Th)内囊(Ic)外囊(Ec)胧服体(Cc)深部及脑室旁 白质(DPWM)额叶(F)顶叶(P)颉叶(T)枕叶(0)岛叶总计GRE: T2加权梯度回波;FLAIR: 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DWI:弥散加权成像;尾状核、 纹状体;b脑叶区包括皮质和皮质下白质图1微出血解剖评分量表中文版Microbleed Anatomical Rating Scale检查日期:出生日期:研究编号:A皮质/灰白质交界b5 mm微出血数目510 mm微出血数目 A皮质下白质,5 nun微出血数目
9、510 mm微出血数目 A基底节灰质d5 nun微出血数目510 mm微出血数目 A内囊及外囊5 nun微出血数目510 mm微出血数目 A丘脑5 nun微出血数目510 mm微出血数目 A脑干5 mm微出血数目510 mm微出血数目 A小脑5 mm微出血数目510 mm微出血数目目目口目目口FLAIR: 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MCA:大脑中动脉;。在I?加权图像中直径W10 mm. 小的、均匀的圆形低信号病灶,梗死或出血性卒中的丁?乂氐信号不能被认为是微出血; b包括与灰白质交界紧邻的皮质下微出血;。包括脑室周围白质和半卵圆中心深部;d尾状核与豆状核图2脑观察者微出血量表中文版Figur
10、e 1 Brain Observer Micro Bleed Scale计算机自动分析可以缩短评估时间和减少个体间的评估差异。Seghier等33 和Barnes等34 采用脑组织自动化分割、阈值检测联合 分类器识别和径向对称变换等方法进行分析,但总体开发程度仍处于 试验阶段。我国有基于随机森林分类器的脑微出血识别软件,通过对T2*GRE图像中限定在脑实质区域内的低信号进行分类识别可以完成 脑微出血检测,达到较为理想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水平。(六)脑萎缩脑小血管病引起的脑萎缩指的是脑体积减小,但与特定的、大体局灶 性损伤如外伤和脑梗死无关。不包括脑梗死所致的局部体积减小。(七)脑微梗死脑微梗死可以
11、成为脑梗死的起始地,但是大体解剖上肉眼是看不到病 灶的。观察脑微梗死通常有3种方法:神经病理检查、DWI和高分辨结构核但是不同的检查方法看到的微梗死是否同一机制,尚有待进研究。脑微梗死破坏脑的连接纤维,与脑血管病和痴呆有重要的联系。脑微梗死的平均直径为0.2 1.0 mm ,病理显示脑微梗死直径在100 pm到数毫米,各种原因都可以引起脑微梗死的病理学表现,包括腔洞、 裂隙样、出血或者新近病灶。脑病理检查很常见到脑的微梗死,在脑血管病或者痴呆患者中更常见。也可以看到24 h以内的急性微梗死和24 h以上的亚急性微梗死。由于病理观察范围非常有限,标准的尸检仅仅切取数个样本(20个), 做成福尔马
12、林切片(约46 pm厚),然后进行组织病理观察。取样 容积不到整个大脑的万分之一,看到1个或几个脑微梗死,提示全脑 已经有大量的病变了。微梗死急性期在DWI表现为高信号,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 ADC )成像中则表现为低信号源性和卵圆形病 灶35, 36 o在淀粉样血管病或者动脉硬化引起的小血管病变中, 最常见到微梗死病灶。其机制很可能与微栓塞和血液动力学改变相关。结构核磁共振有助于了解微梗死的病因和结果37 。DWI显示新鲜 脑微梗死应该满足下述条件:(1 ) DWI高信号;(2)同部位的ADC为等信号或者低信号;(3 ) T2*GRE
13、或SWI显示等信号或者高信号;(4 )分布于脑实质的任何部位;(5 )最大直径小于5 mm。结构核磁显示陈旧微梗死应该满足下述所有条件(1 ) T2WI 和T2 FLAIR高信号,腔洞可有可无;(2 ) T1WI低信号;(3 )血液敏 感成像(即T2*GRE和SWI)等信号;(4 )皮质内小于4 mm ; ( 5 ) 与血管间隙增宽明显不同;(6)起码有两个切面显示(即矢状位、横 切面和冠状位)。皮质微梗死需要与皮质下交界区血管间隙增宽相鉴别,后者分布在皮 质下,可以延伸到皮质带、软脑膜血管,可表现为吻合支(弓状纤维) 皮质微出血。通过高场强核磁共演7.0 T 佥查可以发现位于灰质皮质更小的病
14、灶, 持续地显示皮质灰质内12 mm的急性和亚急性期的病变。但是皮质 附近区域的微梗死与血管间隙增宽则不好鉴别。7.0 T MRI显示的微梗 死更敏感,3.0 T MRI检查只能发现其中的27%,而1.5 T MRI敏感 度更差。建议MRI检查和诊断要点如下:(1 )微梗死病灶通常呈柱形,提示 皮质穿支动脉受累,灌注区小,从皮质表面穿通到灰白质交界;(2 ) 条件设置层面长宽厚度需要设定为1 mm x 1 mm x 1 mm ,三 维T1WI. T2WI或者T2 FLAIR成像;(3 )需加血液成像以排除微 出血;(4 )微梗死病灶通常小于4 mm0(八)脑灌注和氧代谢率变化脑血流灌注和血流容
15、积反映了脑小血管功能的另一重要指标,小血管 周围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的代谢状态与脑小血管功能直接相关。脑 小血管病引起的脑灌注改变可以表现为CT或者MRI显示血管内皮损 伤而引起的渗漏,并且是全脑区域的改变。同时评估脑灌注和氧代谢 可以帮助鉴别神经元病变,如线粒体脑病或血管源性疾病。使用造影 剂或者不需造影剂的磁自旋回波标记技术可以进行全脑、区域脑灌注 成像。有报道利用磁敏感标记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的比例, 可以计算出经过脑小血管床血流的氧摄取分数(oxygen extraction fraction , OEF ),间接反映神经元的活动情况。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会 出现低灌注和OEF增高,
16、而线粒体脑病如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 和卒中样发作(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 with lactic acidosis and stroke-like episodes ,MELAS )则会出现相反的现象, 表现为高灌注和低OEF ,这对鉴别两类小血管病具有重要意义38 二、头颅CT脑出血在头颅CT中表现为高密度影,具有非常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 但是小的出血容易被漏诊。头颅CT可以显示发病12 h以上的急性腔隙性梗死 显示脑白质病变, 但是其敏感度、显示病变范围和实际病变范围的一致性均不理想,不 能显示微出血,头颅CT血管成像不能显示脑小血管。因此,除了
17、脑出 血,不推荐使用常规CT检查脑小血管疾病。但是,CT灌注成像可以显示脑小血管床的血流灌注,其时间和空间分 辨率较高,能显示缺血与梗死组织的血流灌注。但是缺血、梗死与正 常组织的灌注阈值尚需进一步研究确定。三、彩色眼底照相 视网膜中央动脉是颈内动脉颅内分支眼动脉在入眶后发出的分支,是 唯一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脑小动脉。应用直接检眼镜或彩色眼底照相的 方法评估视网膜动脉的管径和动脉分叉夹角,帮助了解脑小血管硬化 的病变情况39 。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在CADASIL患者中,视网膜动脉的狭窄可能与脑白质病变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40 ,提示对 于脑小血管病患者进行常规的视网膜动脉评价具有重要意义41 。脑
18、小血管病诊断推荐意见:脑小血管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 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1 )脑小血管病可发生于不同年龄人群,其中 以老年人高血压及淀粉样血管病相关的小血管病最为多见。(2 )老年 人出现渐进性行走困难、吞咽困难、大小便失禁或者认知功能下降, 应该考虑可能为脑小血管病。(3 )大部分腔隙性脑梗死和脑出血是由 于脑小血管病引起。(4 )目前临床上没有直接显示脑小血管病的检查 方法。头颅MRI是检查脑小血管病最重要的手段。推荐常规检查序列 包括 T1WI、T2WI、T2*GRE 或 SWI、T2 FLAIR 和 DWIO 这种序列组 合可以满足诊断脑小血管病变引起的腔隙性脑梗死、脑出血、
19、脑微出 血和白质病变的需要。增加SWI可以更加敏感地反映脑微出血信息。(5 )脑小血管病在MRI影像学上的表现主要有:新发小的皮质下梗 死、腔隙状态、白质高信号、血管周围间隙、脑微出血、微梗死和脑 萎缩。(6 )描述脑小血管病变时应该注意其分布和数量。对脑微出血 和脑白质病变可以记录其分布如脑叶、脑深部灰质区或者幕下等区域。 高血压相关的脑出血或微出血多分布于丘脑、壳核、脑桥和小脑半球; 而淀粉样血管病相关的脑出血或微出血则多分布于脑叶和小脑半球。(7 )头颅CT在脑出血即刻显示为高密度,对脑出血的诊断有很高的 特异度和敏感度,但对腔隙性脑梗死和脑白质病变诊断不敏感,不能 显示脑的微出血和微梗
20、死。(8 )对于脑小血管病患者,应当常规借助 彩色眼底照相等手段对眼底视网膜小血管情况进行评估与记录。(9 ) 动脉硬化性大血管病常合并脑小血管病。脑小血管病的血压和脑血流自动调节检查一、血压年龄和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脑小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与高血压关系非 常密切。升高的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是脑小血管病发生和发展的独 立危险因素。但是仅将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仍然不够, 血压波动太大也会促进小血管病的发展,高血压脑出血在发病前常伴 有血压剧烈波动的经历。二、血压变异性患者每次就诊都应该进行血压检查。访视间血压变异太大,会促进脑 小血管病的进展。收缩压或舒张压变化的标准差、变异系数、独立于
21、均值的变异等参数均可用于评估血压的变异性。虽然尚不知道理想的 血压波动范围,但是在控制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同时,需要注意控制访 视间的血压变异,血压变异性增大是脑微出血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42 o三、脑血管运动反应性评价 脑血管运动反应性评价可以依靠呼吸抑制试验,即患者取平卧位,采用双侧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 TCD )颗窗监测大脑现为近期皮质下小梗死、腔隙性脑梗死、脑出血、皮质下白质病变、皮质表面铁沉积、脑微出血和微梗死2, 3 。脑小血管病病因按照脑小血管病的病因可将其分为6大类:(1 )小动脉硬化,也称年 龄和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脑小血管病;(2 )散发性或
22、遗传性脑淀粉样 血管病;(3)其他遗传性脑小血管病;(4)炎性或免疫介导性脑小 血管病;(5)静脉胶原化疾病;(6)其他脑小血管病4 。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颈部脑血管和卢页内大的血管狭窄也可以合 并年龄相关或高血压相关的脑小血管病5, 6 。文中主要阐述第一和 第二类脑小血管病。流行病学资料在我国,脑小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腔隙性梗死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5%50% ,而脑出血占所有类型脑卒中的25% ,显著高于西方国家7 o脑小血管病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50岁 人群中5%有脑白质病变;6070岁的人群中,87%存在皮质下白质 改变,68%存在脑室周围白质改变;而在8090岁的人群
23、中,100% 存在皮质下白质改变,95%存在脑室周围改变8 脑微出血在4550 岁的人群中发生率约为6%,而在280岁人群中发生率可达36% 9 0 脑小血管病引起的脑卒中复发率较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卒中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 MCA )血流速度43 o 令受试者屏住呼吸30 s ,若患者因高龄或其他原因无法屏气30 s ,至少需屏气20 s ,记录其屏气时间。随后测量连续4 s的脑血流速度,取平均血流速度的最大值,计算其呼吸抑制指数(breath hold index ,BHI )o 计算公式为:BHI二平均脑血流速度增加百分比/呼吸抑制时间。评价 标
24、准一般以BHI0.69为正常,否则为异常。四、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 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的评估方法有下肢束带减压法、Valsalva运动法、 直立倾斜试验等。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各种手段引起心输出量变化继而 造成血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变,连续观测这一系列动态过 程中脑血流速度的变化,进而评价脑血流动态调节的功能。其中,直 立倾斜试验是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进行该检查需要设备包 括:(1)可由平卧位自由升降至70。倾斜角度的平台;(2)可连续 记录每搏血压及心率的血压监测仪;(3)可连续监测双侧MCA血流 速度的TCD设备。检查步骤为(1 )患者在倾斜台上至少平卧10 min , 记录静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血管病 诊治 指南 最全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