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字经参考心得体会500字5篇.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读三字经参考心得体会500字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三字经参考心得体会500字5篇.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读三字经参考心得体会500字5篇读三字经心得体会500字(1)寒假里,我看了一本国学经典,名字叫巜三字经这本书的作者是宋朝的王应麟等写成的。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化,其中中国传统国学是我国辉煌灿烂的核心部分,它博大精深其中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近,性相远”释义是人生下来,本性都是仁慈的,仁慈的本性彼此都特别接近。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所处的环境和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和坏的差异。有一个故事令我印象深入:有两个兄弟,他们刚出生,一个哭了,另一个也哭了但是,他们办满月酒算卦的时候,一个小孩是状元命,另一个是乞丐命。那个乞丐命的妈妈不信这命,努力教育小孩,最后变成了状元。而另一个算
2、卦是状元命的小孩,妈妈无视教育,结果则成了乞丐。他哥俩相遇的时,哥哥感到特别惭愧。我想根本没有命中注定的事情。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不是与生俱来的。由于小孩从小都是一样的,都是仁慈的好小孩。只不过是在他们长大的过程中,由于遭到了不同的教育,才使他们有了不一样的人生。“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释义是战国时期,孟子母亲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断织机的布来教子。我读了这个故事的感受是孟子在治学方面有许多格言。学咨询之道,最贵用心,用心思索才能有所收获,不然就不会有所得。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比方一个人不能认命,要改变环境,主动找人学习,我以后学习会持之以
3、恒,而不能一步登天。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读三字经心得体会500字(2)我读过特别多课外书,三字经是我最喜爱的一本,尽管它只有短短的几百字,却记载了许多历史文化,让我明白得了做人的道理。我经历犹新的三字经有许多,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巧的器物;人假设是不学习,就不明白得礼仪,不能成才。它让我明白了人生下来就要学习,假如不学习,就等于一个平凡无知的人,我读了之后明白得人一定要学习。比方,我刚刚学三字经时,只会读,不明白它的含义,后来,我通过查材料才理解它的意思,并把它记住了。之后不管看到那一句三字经,我都明白它的意思了。“融四岁,能让利。弟于
4、长,宜先知。”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明白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孝亲敬老,明白得尊重长辈,不自私自利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明白得的。我明白了兄弟姐妹、人与人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尊重。“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假如所有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来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远祥和,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恪守,不可怠慢忽略。在生活中,每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无可否认,三字经确实是一个人人生道路上的良师益友。不管是在道德质量、文化涵养上都会收获颇丰。尽管,在这本书上,不免有些封建色彩,但这些缺乏之处,不正是要我们这些具有开放性思想的中国人去改变、探究吗? 每看一篇,我都会沉醉在经文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字经 参考 心得体会 50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