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学案例》经理XX必修课( 60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公司治理学案例》经理XX必修课( 6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治理学案例》经理XX必修课( 60页).docx(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司治理学案例经理XX必修课(DOC 60页)经理2010必修课案例讨论题-1美国旧M公司的兴衰:公司治理的影响美国IBM公司从1984年左右开始由兴到衰,由年盈利66亿美元到1992年亏损达49. 7亿美元。在 此8年期间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埃克斯被迫下台。新上任的格斯特纳对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包含更换2/3的高层经理人员,将公司原先的分权管理改为强调各部门资源、技能与思想的更大程度的 共享。公司开始出现转机,并由亏损到1996年盈利约60亿美元。IBM公司的兴起与衰落的原因很多。下面介绍的是企业内部治理、外部治理包含资本市场、经理市场 与产品市场)与激励约束机制的影响。IBM公司
2、,其原先的董事会中3/4成员基本上只起装饰作用,他们尽管是些知名的人物,如著名大学 校长、前政府官员等,但很少真正关心过公司的经营状况,况且IBM公司的长期好绩效使他们习惯于“享 受”董事长每年一次为他们精心安排的一周海外度假旅行会议。董事会议既已沦为形式,那么,董事会只 能依靠其常设的执行委员会来行使职责。在80年代初的IBM公司执行委员会中,除了大权在握的首席执 行董事(由董事长兼任)外,还有5个成员。其中4位是来自强生制药公司、ABC广播公司与时代出版公司 的前任董事长及一建筑公司的总经理。他们尽管并无计算机企业经营经验,可十年来一直受聘担任IBM公 司的董事会的执行董事。另一执行董事的
3、职位则通常留给本公司的前任董事长。在埃克斯担任董事长期间, 这一内部执行董事人选就是其前任奥佩尔,他曾在80年代的头5年接替卡里当政,尽管那时正处于“二 务经理们胆大妄为。然而,这在欧洲并不是意大利独有的问题,在维望迪与阿尔斯通事件中,法国银行都 难辞其咎。欧洲模式的失败?由于安然事件与帕玛拉特事件就断定美国模式与欧洲模式的失败,是武断与泛化的。事实上,没有完 美的公司治理机制,各国的公司治理方式还在不断进展中。在欧洲国家,大量公司被家族操纵着。通常来说,与美国公司相比,欧洲公司的所有权集中在少数人 手中,因而欧洲公司被认为更能着眼于长期利益,而不像美国的公司经理们时刻盯着股市波动。但是,一
4、个大股东可能因此凌驾于公司之上,损害公司与其他小股东的利益,”有私产者有恒心”,在这里突然变得 不适用了。美国模式最大特点就是所有权较为分散,要紧依靠外部力量对管理层实施操纵。在这一模式下 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用权分散的股东不能有效地监控管理层的行为,即所谓“弱股东,强管理 层“现象。安然事件就是强力管理层损害股东的一例。针对美国公司治理的弱点,能够考虑下列方式:一是进展机构投资者,使分散的股权得以相对集中; 二是通过收购兼并对管理层进行外部约束;三是依靠独立董事对董事会与管理层进行监督;四是依靠健全 的监管体制与完善的法律体系,如公司法、破产法、投资者保障法等法律对公司管理层进行约束
5、与监管; 五是对管理层实行期权期股等激励制度,使经营者的利益与公司的长远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关于欧洲模 式,则要削弱他的大股东权限,加强董事会权力,强化外部监督机制,引入独立董事。监管机构:没有牙的老虎?与我国相同,意大利采取的是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监管的形式,与一些发达国家的混业监管不一致。 不能认为出现了混业经营的现象就务必采取混业监管模式,事实上在一定金融水平下,施行分业监管是合 适的,特别是监管机构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信息沟通的话。既然与模式无关,那就可能与监管力度有关。南 欧的监管文化比较弱,对违法行为比较宽容,一个例子就是不久前,意大利通过一个法案,把公司披露不 实信息的刑事处罚降低为
6、行政错误,尽管后来声名该法案不适用于上市公司,但是已经说明意大利对公司 违法行为的宽容度。福布斯杂志认为这是一个意大利式的丑闻,有着强烈的意大利文化背景。12月30日的一篇文章 对帕玛拉特资金来源及扩张提出质疑,而意大利证券监管机构Consob在与中央银行的扯皮中没有发挥什 么监管作用,现在那些提供资金的人看到无利可图要收回资金,因此才产生了现在的后果。这种分析方式 自成一家,但是排除了别的因素的影响。意义何在?安然与帕玛拉特公司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自身经营问题与过度扩张原因走向财务假账的不归路。但是 里面伴随的问题又不太一样。帕玛拉特事件对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第一是不要
7、做假账,谎言总是会被揭露的。安然做假账的技术太高超,中国企业目前还不大可能使用 这种方式,捏造合同与伪造单据的更多一些,但类似帕玛拉特通过关联公司偷盗资产的行为则经常在中国 发生。第二是治理结构的问题。中国现在出现了许多与欧洲类似的家族民营企业,但是一些公司治理结构很 不完善,一人独大或者是任人唯亲现象很多,如何提高经营效率,避免大举债扩张是应该考虑的问题。另 外,中国在转轨经济中,公司治理的最大问题是内部人操纵,即在法律体系缺乏与执行力度微弱的情况下, 经理层利用计划经济解体后留下的真空,对企业实行强有力的操纵,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实际的企业所有者, 国有股权虚置。这些归结起来都是公司治理的问题
8、,平衡大股东与小股东,股东与公司,董事会与股东之 间的利益是十分微妙的,这些关系一旦失去平衡,又可能产生一个虚假的会计报表。第三是监管问题。一是市场本身去监管,二是财经媒体,三是法律要加强作用。法律规定得再细再全, 也难以挡住公司造假的风险。一个公司在面临高度压力时,就难以完全真实;一家上市公司在面临经济衰 退与股票大幅下跌的压力时,信息披露方面就可能造假。根本是要靠市场本身去监督的,帕玛拉特事件就 是由银行点起的导火索。造假不可能在市场上消失,企业长久生存下去则要靠企业愿意在面对市场压力的 情况下,提供高于市场平均值的诚信。讨论问题:4 .帕玛拉特与安然公司治理失败要紧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5
9、.两公司治理的失败能否说明欧洲治理模式与美国治理模式的失败?6 .我国的公司治理应该从中吸取什么经验与教训?【案例中小股东弃权283万股 五粮液分配案近乎强行表决五粮液股东代表大会今日上演了堂吉诃德战风车的一幕。部分中小股东试图阻止被拥有 75%股权的第一大股东所操控的五粮液股份公司的分配预案。在两个多小时的会议中,中小 股东与大股东势同水火。此起彼伏的质询声中,董事会秘书几次将监票人请进场内意图表决 了事。最终分配方案以近乎强行表决的方式被通过,赞成3.6亿多股,反对为零,弃权283 万多股。受股东委托代为投票的君之创投资咨询公司因所提意见未被采纳,没有行使表决权。“我 们对此次大会失望之极
10、,只有弃权以示抗议。”一些股东未待投票即已离去。应该说,这283 万多股弃权是股民无声的抗议,它预示着希望从股市第一绩优股身上撕开不分配缺口的期望 的破灭,它留给五粮液、留给上市公司、留经中国股市的思考意味绵长。素有第一绩优股之誉的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在股民中有良好的口碑。公司财务报表 显示,公司2000年每股净利润L6元,每股净资产6.6元,净资产收益率24.09%,截至2000 年底,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3.5亿多元,平均每股未分配利润2.83元,每股公积金2.17元。 然而其2000年度的分配方案却是不进行分配,也不实施公积金转增股本。与此同时2000年 还拟按每10股配售2股,配股价每
11、股25元的价格进行配股。中小股东恼火了,宋毅等股民委托君之创代为出席2月20日的五粮液股东大会,代理行 使股东权利。2月15日,君之创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设立办事点,同意各地股东的委托。中小股东:我们饿得奄奄一息2月20日上午,44位股东在五粮液办公楼里掀起的巨大声浪,透露着股东大会的极不寻 常。尽管临行前,即知此行胜算无几,股民们还是不愿轻言放弃。截至2月19 H 12时,君 之创共收到12省30人的委托,代表6.69万多股,但即使联合场内所有小股东想要以此抗衡 第一大股东也是徒劳。因而,他们一开始即使用了延缓表决,试图说服董事会的策略。会议议案刚刚宣布完毕,君之创的方登发先生即要求发言。
12、董秘强调此举不符合会议议 程,但在与会代表的要求下,最终同意其上台发言。方登发认为,五粮液公司有足够的分配 能力,其不进行分配,也不实施公积金转增股本的理由不充分。他强调,根据上市公司股 东大会规范意见,“股东大会就关联交易进行表决时,涉及关联交易的各股东应当回避表决”, 五粮液第一大股东应回避表决。方先生说,五粮液不分配其利润的最要紧的理由是要进行资 产置换,其不分配的资金要用于置换控股股东5个车间的资产,这是典型的关联交易,因而 控股股东应回避表决。他的讲话博得热烈掌声。中小股东对董事会的质询就此拉开帷幕。五粮液第四大股东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洪 正华说,我们从五粮液上市起即持有其股票,至
13、今没炒过一回,但作为战略投资人我们一直 是亏损的。五粮液的业绩节节上升,却没给投资者回报,这对投资者而言是莫大的讽刺。“假 如一头牛只是吃草,却不产奶,那么就只有将它杀掉。投资者与上市公司务必形成良性互动。 否则就谈不上公平进展,投资人最终会失去信心。五粮液应该给投资人恰当的回报,由于它 有这个能力”,“我们饿得奄奄一息了!”“不分红还要高价配股,可第一大股东却只认购其应配股数的10%(720万股),其余的 90%都放弃了。这分明是只想着圈股民的钱,自己却不出钱,这不是把上市公司当成了提款 机了吗? ” 一小股东愤怒地说。有位股东站起来表示懂得五粮液不分配的做法,但他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了。质询
14、声中,董事长王国春与第一大股东宜宾市国有资产管理局的章先生在转椅上轻轻地晃动着身体,如坐针毡。圈钱?五粮液从不缺钱!五粮液为何不分配?公之于众的理由是为了资产,置换为了公司的长远进展。所谓资产 置换,是指五粮液公司置出公司所属的“宜宾塑胶瓶盖厂”资产约3.87亿元,置入五粮液酒 厂所属507等5个车间共计9.02亿元,差额为5.15亿元。据悉,宜宾五粮液酒厂与五粮液股 份公司同系五粮液集团的子公司。在股民眼里他们本是一家人。王国春终于说话了,神情里透着兴奋:“圈钱?五粮液从不缺钱,没必要圈钱。”他强调, 不分配是基于股东的长远利益。“分配的话,拿得最多的是第一大股东,这部分利润,政府完 全能够
15、收回而不用于企业的进展,这样做对公司进展不利。不仅如此,分配利润要上税,这 对五粮液又是一笔缺失”。他说,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是在五粮液酒厂的基础上进展起来的, 说到二者的关联交易,通常人往往以为是酒厂占了便宜。事实上在处理二者关系时,更多地 考虑的是上市公司的利益。这几年公司一直在低价购买五粮液酒厂的基础酒。五粮液公司一 年的利润是几个亿,而酒厂一年只有两三千万元。五粮液酒厂也是国家的,它有自己的利益。 假如不实行资产置换,基础酒厂继续掌握在五粮液酒厂手中,就会加深矛盾。假如两家利益 不一致,酒厂完全能够不卖给我们基础酒,争下去,股份公司很快会垮台。“我也是股东, 我本人就持有1万多股。分配对
16、我也有好处,但公司正处在关键时期,要为其长远利益负责”。王国春讲话所招致的同情只持续了几分钟,人们没有不记得抛开资产置换所需资金,五 粮液还有好几亿利润,这些利润为什么不分配?更有股东指责五粮液在资本市场上太过保守。 据悉,五粮液的资产负债率只有30%,这显然是相当低的。而累积利润也是五浪液的一贯做 法。对放弃90%的配股权,王国春的解释是,为了进行国有股减持,而把上一年的利润积存 到下一年,目的是应对风险。他说,五粮液准备投资生物技术方面,还想介入光通信。所有 这些都要依靠利润。“五粮液扩张要用股东的钱,不能用银行的钱”。显然这是五粮液的理念。五粮液为何成焦点上市公司不分配、少分配从来不是个
17、别现象。五粮液此次被抓住手腕,除了其分配能力 充足外,另外一个背景是去年底,中国证监会明确表示,准备把现金分红作为上市公司再筹 资的必要条件,因而人们把分配的希望寄予在今年。许多上市公司也作出了各类各样的姿态, 值此当口,五粮液一毛不拔似有顶风作案之嫌。“事实上在一个规范的市场里,分不分配是上市公司的权益。”著名股份制专家刘纪鹏认 为,“分配是拿走的权益,不分配是未分的权益,尽管没有取走,但表现为每股含金量的进一 步提高。”他认为,就大多股民而言,分红与股价差所获利益相比,毕竟是小巫见大巫。在上 市公司看来,真金白银地拿出来,而且要交20%的税,很不情愿,这是大多上市公司不愿现 金分红的要紧原
18、因。而另一种分配方式分红股则使用得较多,股民也乐于同意。但分红股往往会导致 股本增大,而且也要交税,因此一些精明的企业打起了配股的主意。既可圈钱,又不用交税。 刘纪鹏说,最狡猾的上市公司往往使用这种狡猾的做法。”把配股当成分配的方式,谈分配成 了谈配股。但事实上这是混淆了概念。配股是融资方式,而非分配方式”。问题在于五粮液想不想分配是一回事,而能不分配是另一回事。它之因此能对中小股东 的权益采取一种漠视的态度,是由于它大股东的绝对控股地位。刘纪鹏说,五粮液带头不分 配,事实上昭示了中国股市上的一种特殊现象:一股独大,一些从国有企业改制过来的上市 公司往往存在这一问题。上市公司与大股东往往是一套
19、人马、一套班子,有利益关联,并由 此对中小股东利益进行掠夺式的剥夺,从而造成与中小股东的尖锐对立。不久前,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与吴敬琏等人同堂高谈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吴敬琏指出, 目前许多上市公司仍然是政府绝对控股,而且第二名股东持股数量与第一大股东相差悬殊。 “这种情况不利于保护中小股东权益,也不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运作。因此应当继续执 行国有股持计划,解决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问题”。(本报宜宾2月20日电)有关数据火从1992年到1999年,平均仅有28.77%的上市公司分配纯现金股利。有的上市公司在 分配现金股利的同时,使用其他分配形式,如股票股利、转增股本等,但加起来也只有51.97%
20、的公司分配了现金股利。而美国上市公司纯现金分配比例为85%0*中国股市每年缴纳的印花税与佣金共900多亿,而上市公司拿出来进行分配的利润只 有500亿。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也很低,1992年到1999年平均每年每股只有0.17 元。如再扣除20%的个人所得税,到投资者手中只有0.14元。大国内股市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收益率1993年到1999年平均为2.92%,稍高于一年期的 定期存款利率2.25%。假如扣除20%的个人所得税,7年平均只有2.34%。*我国的股票市场中,股票的换手率达到200%左右,而美国只有67%。我国可公开交 易的A股1999年平均占总股本的30.2%,因此实际的换手率
21、可能达到600%。换句话说,我 国股票持有的平均期限只有两个月,而在美国是18个月。(本报记者 潘圆陆锦东实习生申 音)讨论问题:7 .五粮液中小股东为什么弃权?8 .这种现象在我国是否普遍?我国应从那些方面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案例3-2】“大小非”伪命题股权分置改革“过山车”式的效应说明,任何追求短暂快感的政策性尝试,最后带来的 都是长期的痛苦当最后一个上涨的希望一一“奥运行情”完全破灭后,A股市场继续逐级下沉。9月12日,上证指数一度探低至2064. 29点,再度创下2006年底以来的新低,较4月 初跌去近40%;自今年初以来,已经跌去60%左右。这比饱受美国金融危机之困的英美股市 同期不
22、到20%的跌幅,显得要惨烈得多。针对目前的下跌,一些市场舆论再次把原因归结到“大小非”问题,将通过在股权分置 改革(下称股改)中支付对价获得流通权的非流通股们视为股市下跌的替罪羊,这使得监管 层高调倡导、代价巨大的股改极为尴尬。监管当局显然左右为难:一方面,断不能同意再度锁定“大小非”流通权的方案,由于 这无异于对股改的自我否定;另一方面,则试图通过出台各类政策“维稳”,延缓一批又一 批解禁的“大小非”与新发行股票限售股出笼交易,甚至也包含限制新股上市的种种行动。 公开数据显示,通过证监会发审委会议却上不了市的 拟上市公司已经超过30家。最近的政策是9月5日,证监会于周五晚间公布上市公司股东发
23、行可交换公司债券的 规定(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规定“大小非”股东能够债券融资的方式 暂时不出售持有的“大小非”。这仅是自今年4月以来,中国证监会采取的一系列有关政策 中的一项。这一被看做是诸多政策中“最具意义”的新规定,未能引起市场丝毫的振奋。征求意 见稿推出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上证综指大跌59. 03点,下跌2. 68%,全天走势丝毫不见反 弹迹象。同样,深圳成指当天下跌260. 20点,下跌3. 58%,更是创下连续五个交易日内的 最大跌幅。“假如管理层的工作重点仍是惟指数论,而非完善制度、加强监管,不从根本上改 善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与预期,其结果就必定被所谓大小非问题牵着鼻子走
24、。” 一位长 期浸淫于证券市场的专家表示,“更况且,大小非减持冲击股市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大小非”:从遗忘到惊呼所谓“大小非”,是指股改后暂存的非流通股,总量约占据整个中国A股股票市场的 60%。其中,“小非”特指一股东持有占总股本5%下列非流通股的情况,通常限售期为股 改后的12个月;“大非”特指一股东持有占总股本5%以上非流通股的情况,限售期通常为 股改后的两年及以上。通常而言,“大非”股东要紧为国有股东。按照监管部门的部署,股改自2005年5月正式启动,上市公司需限期完成股改,并强制 性地使用非流通股东向流通股东支付对价的方式获得流通权。通过一年半的时间,1300多家 上市公司除4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司治理学案例 公司治理学案例经理XX必修课 60页 公司 治理 案例 经理 XX 必修课 6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