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教学设计--【教学参考】.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教学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戊戌变法教学设计--【教学参考】.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堂教学设计课题:科目:历史教学对象:八年级课型:新授主备教师:时间: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在内容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满清王朝经过与外国列强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最终 都是以失败而告终。这就迫使中国的有识之士另外寻找一条民族救亡之路。维新变法在当 时就成为中国一条最合适的挽救民族存亡之路。变法的失败又使中国的有识之士明白:在 中国不能再依靠腐朽的清王朝本身,必须寻找革命的道路,成立政党,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和无产阶级革命。因此这一课是腐朽的清王朝的没落向新生的革命的中国的过渡。二、学情分析1、本课是八年级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关系到学生对历史的理解程度。2、结合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本课的内容和学生的
2、生理心理特点,采用多媒体课件 辅助教学,依据“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采取情境烘托、设疑讨论、分组导学等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从而圆满完成导学任务。3、教师采用合作讨论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作业课 外试题和课堂质疑、讨论和课外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式。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公车上书,“戊戌六君子”相关内容。2、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及其社会背景;光绪帝变法诏书的主要内容;维新变法的性质及其爱国、进步的历史意义。理解变法失败的原因。3、知道维新派创办的主要刊物。一、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梁启超的言论,使学生自主掌握维新思想的内涵,培养学生论
3、从史出的能力。2、引导学生找出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原因和历史意义。通过社会各派对变法的态度分析 变法失败的原因。3、通过对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的思想和维新变法活动的分析,使学生学会以历史唯 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理解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主要行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 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3、认识戊戌变法的爱国进步意义和思想启蒙作用。四、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
4、生活动设计意图1、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南海 大阅兵中的最强武力,120 年前,中国也是戊戌年,那 时的中国又是怎样一番场景 呢?今天我们就通过第6课 戊戌变法,找寻答案。学生认真观看回答问题以热点时政“南海军演”切 入主题,感受到中国的强 大,形成强烈对比、心灵震 撼,激发了学生对本课学习 的兴趣,并创造一种渴望探 索中国道路的好奇心。2、教师提问:这张时局图 反映了中国当时什么形势?学生回答:甲午中日战争 后,中国处于被列强瓜分 的危机中,中国的半殖民 地化程度大大地加深了视觉上的冲击,学生的民 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增强了。3、教师设问:根据材料结合 课本回答,马关条约签 订的消息传来,国人作
5、何反 应?代表人物是谁?有什么 影响?学生回答:反应:上书请 愿。代表人物:康有为、 梁启超。影响:揭开了维 新变法的序幕。公车上书是本课的重点。 通过材料解读,知道公车 上书的背景、人物和影 响。学生多问多思,培养 学生分析史料,解决问题 的能力。4、教师讲述:1897年德国 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再次 上书,建议效法俄国彼得 大帝和日本明治天皇的做 法,实行彻底的维新变法。 “变则能全,不变则亡; 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 下,不愿做亡国之君的光 绪皇帝决心变法。1898年 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 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 史上称这次变法为
6、“戊戌 变法”。自主学习:完成下 面表格,说一说维新变 法“新”在何处?有什 么意义?学生完成表 格。学生自主学习,以表格形 式归纳内容,引导学生分 析其影响,对百日维新的 主要史实加以了解。学生 对这方面内容了解不多, 教师注重引导、讲述,培 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 题和知识归纳的能力。七、课后作业1、出示训练题,学生练习巩固2、课后思考:为什么说戊戌变法既是一次爱国运动,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八、板书设计一、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1、维新变法兴起的背景2、维新派开展的变法活动(1)公车上书(2)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二、百日维新1、变法的时间2、变法的内容三、戊戌变法的性质及历史意义1、性质
7、 2、历史意义小数除法教材简介: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值、循环 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 的近似数,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3、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小数乘除法的 计算。4、使学生体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教学建议:1 .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小数除法的学习架设认知桥梁。2 .联系数的含义进行算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课时安排:本单元可安排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参考 戊戌变法 教学 设计 参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