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山西太原师范学院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2022届山西太原师范学院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山西太原师范学院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 .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 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 .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年画里蕴藏着大量吉祥符号,每个符号都代表了人们在新年对生活的渴望,比如蝙蝠代表幸福,用柿子代表 事事如意,用牡丹代表富贵,用花瓶代表平安中国年画有约2000年的历史,年画的肇始可以 至汉。最先出现的是驱邪的门画和种种神像。宋
2、代雕版印刷术的兴起,推动了民间年画的蓬勃发展。至明清两代,年画产地逐渐 形成。由于地域人文相异,各地年画的风格 o年画最兴盛时,( )o为了在时代转型期保证传统文化的活态存在与传承,本世纪以来,中国文化界对各地的民间文化进行了 的抢救。文化界对民间文化进行了 收集、记录和整理。政府向民间文化遗产进行了国家名录登记和传承人牵头的保护体系,并对非遗保护立法。各年画产地都建立了年画博物馆,年画在渐渐复活。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追叙大相径庭史无前例地毯式B.追溯迥然不同史无前例地毯式C.追叙迥然不同空前绝后立体式D.追溯大相径庭空前绝后立体式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
3、,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全国有100多个产地,国内所有的省份都有分布。8 .有100多个产地在我国,分布到全国所有的省份。C.在全国有100多个产地,分布到了国内所有的省份。D.年画产地在全国所有省份都有,有100多个。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政府为民间文化遗产进行了国家名录登记和传承人牵头的保护体系,并为非遗保护立法。B.政府对民间文化遗产建立了传承人牵头的保护体系和国家名录,并对非遗保护立法。C.政府向民间文化遗产进行了国家名录和传承人牵头的保护体系,并为非遗保护立法。D.政府为民间文化遗产建立了国家名录和传承人牵头的保护体系,并为非遗保护立法。2、依次填
4、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先秦哲学家荀子乐论中有一句话说得极好:“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J这话运用到艺术美上就是说, 国战略过程之中,依然停留在以硬件建设为主,忽视了对政府数据、城市数据应用以及相关价值的激活。全球约有一 千万台服务器被闲置,占到市场规模的30%,几乎浪费了 300亿美元规模的IT基础架构投资。”同时,王叁寿认为“我 国数字中国战略缺乏自主可控的关键核心技术体系的支撑。美国开源技术固然可以借鉴,但是绝对不可形成依赖,我 国亟需全面研发关于数字中国战略的相关核高基技术,紧盯短板,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尤其是关 键核心技术,争取早日实现自主、可控,牢
5、牢掌握科技发展主动权,切实保障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 全。”(摘编自王叁寿目前数字中国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北国网2018年7月18日,有删改).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全息影像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支持下,人们能更直观地感受文化的魅力,未来,科技将在更多方面助力文化传 播。B.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在当前仍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以人工智能、VR等为代表的技术浪潮或许能解决这一问 题。C. 2014到2018年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产业规模增长率持续上升,其中,2017到2018年间产业规模的增长量最 大。D.近年来,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
6、促进了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数字经济成为GDP的重要组成部分。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人工智能技术为人文内涵与技术相结合提供一种路径,有助于消除科技和文化之间的隔阂,也可能为传统文化带 来活力。B.数字中国发展指数(2018)显示东部发展增速最快,这正是由我国“数字中国”的整体发展良好的形势决定。C.当前,为保障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控制科技发展的主动权,我国已经构建起自主可控的关键核心技术体系。D.武汉通过吸引诺贝尔奖及世界领军型产业科学家等举措,构建多层次、全产业的人才“金字塔”体系,说明地方 政府把推进数字中国战略的重点放在吸引人才上了。3.如何提高数字中国
7、建设发展落后区域的发展水平?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王艮字止善,绍兴诸暨人也,少而颖特。早游乡校,诸先辈皆折节与之交。既壮,游吴兴,遇凌公芝岩将赴淮东 宪幕,辟公以行。既至,以贡士补淮东宪史。*未几,南人例革,调转运司,授庐州录事判官,屡转广东市舶提举,未四月拜江西省左右司员外郎,时年六十八, 即慨然谢事而归,朝廷从其请,以中完大夫、淮东宣慰副使致仕。公耳目聪明,强健如五十许人,每小舟黎杖,自乐 于山巅水涯,或通胜景,数日忘返。至正已丑六月,自卜寿藏于暨阳之大岩,既穿穴,即卧疾而卒,年七十二。公慷慨有大志,喜论天下士,慕范文正公之为人,其在盐司漕府,皆有惠政。越
8、人立碑以颂德,国子博士陈慕为 之记。会松江民徐晋诣丞相府,告民有匿田不占于官者数万顷,丞相命公还,上议曰:“田实无有,此奸民欲以利啖 官,渔民以市怨,宜勿听事。”遂得寝,民咸德之。其提举市舶,宝货山积,至者皆以贿败,公毫无所视。其归于乡,虽尊且贵,则犹服被如儒生。予以乡里故,获 拜公于床下,因与予言初出乡时得见宋季之遗老,观其典型,莫若赵公子昂、邓公善之,皆其相与。则公之成德,盖 有所自。末岁,见世变之念下也,叹日:“吾于斯世不恶见矣,所求速化耳。”公没二年而四海变作。故杜君伯原志公之 葬,有“才不尽用”之叹,其为世所推惜如此。所为诗文,有王员外集二卷,虞公集为之序,藏其家。论目:韩愈氏以为古
9、今人不可及也,以予观公之风节凛然,使登于廊庙,岂让古人哉?而用事之臣方汲汲以南人 为等第,故公才不尽用于世,不大行于时也。及中原多故,亟擢南士使居宪职,以风厉天下,而罢愧不胜,为天下笑。 然大夫士论南人之贤,必以公为巨擘云。(元史良史传,有删节)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公以行辟:征召B.遂得寝,民咸德之。寝:搁置C.自卜寿藏于暨阳之大岩卜:选择*D.初出乡时得见宋季之遗老季:平辈中排行最小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贡士:古代中央一级科举考试中试者之称。明、清时,会试中试者统称贡土。8 .致仕: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体,退体的年龄一般为七十
10、岁,有疾患则提前离职。C.漕:通过陆路运输粮食。旧时指国家从陆路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D.国子:指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9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田实无有,此奸民欲以利啖官,渔民以市怨,宜勿听事。韩愈氏以为古今人不可及也,以予观公之风节凛然,使登于廊庙,岂让古人哉?10 根据文意,概括王艮辞职的原因。(不超过40个字)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 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
11、,至其明旦,常恐不遍。 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 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 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毅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 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 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
12、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 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郑庄始列为九卿,廉, 内行修洁。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费财。太史公曰: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士倍无势则查况众人坐下邺翟公有宜始翟公为廷尉宾客四、门及废门外可谈雀罗 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郑亦云,悲夫!(节选自史记郑庄传,有删改)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卦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阑门/及
13、废/门外可 设雀罗/B.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卦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阑门及废/门外可设 雀罗/C.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卦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阅门及废/门外可设 雀罗/D.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卦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阑门/及废门/外可 设雀罗/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洗沐,沐浴。汉制,官吏五日一休沐,因借指休假。B.黄老,黄帝和老子。道家以黄、老为祖,因亦称道家为“黄老”。C.九卿,古代中央政府九个高级官职。不同朝代,其包含的职位不同。D.匈奴,中
14、国古代西方游牧民族,大部分生活在戈壁大漠。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郑当时名声远扬。他因解救张羽于危难之中,在梁楚一带名声远扬;因推贤纳士、为人谦逊被山东士人交口称赞。B.郑当时喜好交游。他仰慕长者,结交天下名士,常常在长安城郊设置驿马,迎送宾客,夜以继日,唯恐不周。C.郑当时生性淡泊。他喜好黄老学说,廉洁奉公,只靠薪俸和获得的赏赐来供应宾客,去世后家中没剩什么财产。D.郑当时仕途坎坷。他曾官至九卿,因武安侯、魏其侯廷议事件被贬为詹事;后因赎宾客的罪被贬为庶人。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2)
15、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14 郑庄为人廉洁,又不伤害别人,为何受到罪罚,赎罪后降为平民百姓?请简要说明。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1月22日,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规则规定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教师对学生违反学生守则、校规校纪、社会 公序良俗、法律法规,或者有其他妨碍教学活动正常进行、有害身心健康行为的,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并可以视情况 予以适当惩戒。规则明确了教师依法履行教育、管理学生的职责与权利,为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适度的惩戒提供 了法律依据。该征求意见稿发
16、出后,立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少人认为规则的出台是“众望所归”。请从下列任选一个身份表达你的观点和看法,完成写作。以在校学生的身份;以一线教师的身份;以社会热心人士的身份。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1. B. A2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词语 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 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追溯:逆流而上,向江
17、河发源处走,比喻探 索事物的由来。追叙:一种叙述方式,在叙述时先写出结果,然后再倒回头去叙述经过。第一空的语境是探寻年画的发源,所以应该选择“追溯”;迥然不同:意思是形容差别很大,一点儿也不相同。大相 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第二空,根据上文“由于地域人文相异,各地年画的风格”的表述,此处说的是各地年画的风格差别很大,故应选择 “迥然不同”;史无前例: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空前绝后:以前没有过,以后也不会有,多用来形容非凡的成就或盛况。第三空,结合语境”本世纪以来,中国文化界对各地的民间文化进行了的抢救”,这种“抢救”,应该是之前没有过 的,但不能确定以后没有,故应选择“史无前例”;地毯
18、式:全面的,没有遗漏的。立体式:是指从空间、时间等各 个角度出发。第四空,结合语境,文化界对民间文化进行了收集、记录和整理”,这种行为是应该是具体而全面的,故应选择“地 毯式”。故选B。1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考生作答时应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按照话题一致的原则或时间顺序、逻辑 顺序等排列。本题中,前一分句是“年画最兴盛时”,主语是年画,根据表述习惯,后一分句的主语往往承前省,故排除D;根据上下文可知,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现象,B项,”有100多个产地在我国”则意味着其他国家也可能有, 不符合事实,故排除B;年画不具备主观能动性,所以不能用“分布到了”这样的表述,排除C。故选
19、Ao.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题者从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 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错误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的 叫语法错误,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叫逻辑错误。解题时先确定逻辑类病句,再按照成分分析法排除语法类病句,常见 的逻辑错误类病句有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文中画线的句子“政府向民间文化遗产进行了国家名录登记和传承人牵头的保护体系,并对非遗保护立法”中,“进 行”和“保护体系”搭配不
20、当,排除AC;“建立”和“国家名录”搭配不当,排除B;介词“向”运用不当,排除C;故选D。【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 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 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 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 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2、D【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衔接、连贯的能力。此类
21、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 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考生抓住六个备选句子中的关联词,“既要”,显然与“又要”,故一起,故排除C;成分残缺,“提高、集中”是动词,缺少动作支配的内容,分析备选句子,只有与衔接最紧密,故确定顺 序,故排除BC;依据“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中的语序,先说“全”后说“粹”,依据语序一致的原则,故相同句式的应遵从 先后的顺序,故排除ABC。故选D。【点睛】句子排序类的题,要求考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 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
22、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3、1. BA2. 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 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A项与上下文缺乏有 机勾连,排除。C项“达到广泛认可”没有“学术界”这个界限,显得广泛而不精准。D项没有“不断”与后面的“始 终不曾”不能构成时间上的呼应,因为原文中有”而与此对应的是“ 一句,要求时间和表达格式上对应。故选B1 .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答题时首先明确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冠冕堂皇:形容外表庄严 正
23、大的样子。多指物,如理由、说辞等。道貌岸然:形容外表严肃正经,多指人。语境的对象是“观念”故选“冠冕 堂皇”。缘木求鱼:方向或方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以 是否属于通俗小说来评判金庸武侠小说”属于方法错误,故选“缘木求鱼”。匪夷所思:不是根据常理能想到的。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其中的奥妙,形容事情奇怪,不合常理。“令人匪夷所思”是病句,故选“莫名其妙”。 管中窥豹:比喻只看到事情一部分,所见不全或略有所得。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观察了解很狭隘,片面。故选“管 中窥豹”。故选A。2 .本题考核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
24、错误标志的句子,是否存在结构、逻辑等问 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A项,“作品”与“质地” 不能搭配。“质地”通常指某种材料的结构或性质等,故排除A项。B项“尽管”与“且不说”不能形成让步递进的 逻辑关系,故排除B项,D项“表达传统农耕文明”搭配不当,故排除D项,故选C4、1. B2. AD【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题型是语句复位题。做题时要瞻前顾后,从话题是否统一、 句间逻辑关系是否合理、语言风格是否一致、句式是否合适等角度综合考虑。前面语句“史诗是一门古老的口头艺术”,突出强调“口头艺术”,所填句子应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山西太原 师范学院 月份 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