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社会调查报告(20篇).docx
《2022年度社会调查报告(2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度社会调查报告(20篇).docx(8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度社会调查报告(精选20篇)发布时间:2022-09-022022年度社会调查报告(精选20篇)2022年度社会调查报告篇1人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 来,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改造环境,创造不仅使用,而且美观的环 境空间。城市所意味的,不仅仅是建筑、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构 物的堆积,而蕴涵着在诸多功能性设施及硬质景观相伴下的社会 文化、经济、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从外在的视觉影 像来看,城市是由其平面结构、天际轮廓、各色建筑、街市设施、 区域地标、开放的空间、植栽园林及穿梭不定的交通工具所构成, 然而这些都是城市人在选择和被选择的行为方式下形成的物质 形态,其
2、间蕴涵着深厚的自然法则、社会心理、人文情感及历史 沧桑。20世纪著名的城市学和建筑学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其代表 性著作城市发展史中指出:如果城市所实现的生活不是它自 身的一种褒奖,那么为城市的发展形成而付出的全部牺牲就将毫 无代价。无论扩大的权力还是有限的物质财富,都不能抵偿哪 怕是一天丧失了的美、欢乐和亲情的享受。当我们漫步于城市 中时却可发现这种现象是无初步在的,周围的建筑物仿佛能够讲 话、能够行动,正像居住在其中的居民一样;而且通过城市的物 质结构,过去的事件、很久以前做出的决定、久已形成的价值观 念等,都继续存活下来并且散发着影响。正是为了充分认识到城市环境与在建构城市环境的过程中 人
3、的作用,作为城市生态学的学习者,我们于20xx年4月5日 他们大多数表示环境还行,器械不错,比以前强多了。带孩子来 的家长表示对孩子的安全放心。而大多数的不满意集中在公厕卫 生上面。据说这里的公厕因为无人管理,常常污水横流,使整洁 优美的环境大煞风景。另外就是树木的缺乏,这样就导致在夏天 的时候,人们因为没有乘凉的地方,而只得在清晨或者傍晚来散 步,白天则失去了使用价值,不能不说是一个欠缺。万泉文化公园从总体上来说是一个成功的规划,如果能够加 强公园的管理,在一些细微的地方再下一些工夫,应该会是北京 西郊生态建设的一个杰作。8、万泉河走到万泉河边,臭气扑鼻。河面上泛(20xx大学生诚信调查 报
4、告)着白色的泡沫,河水则已经呈现黑色。原因是大量污水的 排放,排放量已经超过了其自净能力。而河道的人工化又使得它 与自然生命过程相割裂,又使其自净能力大打折扣。带着对万泉河污染的深深的遗憾,我在网上查询了一些相关 资料(material)。20xx年2月22日的北京晨报上刊登了题为群众反映北 大校园内湖水发臭的报道。报道指出,入冬以来,北大校园内湖 水却迟迟不肯结冰,湖面上漂浮着白色泡沫,还散发着一股难闻 的臭鸡蛋味。记者调查时发现,湖里的鱼紧贴冰面,吸引着众人 凿冰取鱼。据有经验的人说,鱼只有在缺氧的情况下才浮上水面 吸氧,说明湖水因为污染而缺氧。此时万泉河也未结冰。据海淀 区河道管理所万泉
5、河管理站的工作人员讲,万泉河是海淀区用于 排涝的一条河流,北大、清华园内湖水都靠此河循环湖水,往年 河水都结冰,当年不结冰是因为河水中有油状污染物质。员工还 特别告诉记者,从这种水中捕捞的鱼有可能受到污染,居民千万 不可食用。20xx年2月25日的北京晨报又刊登了题为北京万泉河 污染解决难的报道。海淀区河道所王所长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如 今已经遭受严重污染的万泉河,无法查出污水源之所在,惟一能 解北大居民恶臭之苦的权宜之计就是从京密引水渠引入清水,将 河水大冲洗,但好景不长,两三天后,水依然是这样。为什么污 水源无法查出呢?原来,万泉河从1982年开始改造,改造后河水 从京密引清水,最近两年海淀
6、区市政建设加快,一些单位和个人 为省钱省事,不接市政污水管线,直接将污水排入以往在大雨天 用于排雨水的雨水管,致使污水直接流入了万泉河。而这些私接 的管线,由于局里受资金和人力限制无法查出,所以污染源就没 法现身。而更让人吃惊的是另一篇题为皮肤白白嫩嫩,北京万泉河里 游出‘怪蛙’的报道。一名姓陈的先生于20xx年10 月在清华西门附近的万泉河中发现一只怪蛙。它浑身呈肉色,没 有任何花纹,皮肤表面十分光滑。怪蛙的后肢特别粗壮,其腿上 红色的肌肉清晰可见,前肢则特别细小,蹲着时也不能支撑身体。 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站的工作人员说,这可能是一只白化青蛙。 白化现象是一种由基因突
7、变引起的变异现象,在哺乳动物、鸟类、 两栖类等许多类野生动物身上都有可能发生。造成白化现象的因 素有很多,河水污染是其中一种。这就充分说明了万泉河水质污 染的严重性。不需要再多说什么了,万泉河的水质污染已经到了极为严重 的程度,而它的污染又对周边的水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控制污 染源应该是最根本的解决途径,而环保局又声称污染源无法查出, 那么,一个彻底而坚定的环保行动就显得犹为重要了。如果坚定 地去做,污染源是不可能不现身的。行政管理和措施还有待进一 步加强。9、绿化隔离带在向柳浪庄走的路上可以看到一行很大的标语一一保护林 木绿地,巩固绿化成果。是海淀区市政管理委员会立的。又可以 看到一队士兵带
8、着工具去植树。这提示着我们北京正在进行的绿 化隔离带建设活动。这种建设又让我产生了对北京西郊历史变迁 的兴趣。我找到了一些资料(material)。关于海淀的变迁陶世龙先生在历史上海淀的江南水乡景色一一据侯仁之: 摘编一文前写道:海淀本有淀,1948年来北京时,经燕京大 学即现北大校园,去颐和园,在向北转西处,见面积不小的芦苇 塘;50年代初尚在。路侧多为农田,土肥水足,京西稻所出,复 多莲藕,其后不知何时泯灭。侯仁之先生晚晴集中则提到:在清代,海淀一带园林密布,园中有湖,园外复有水荡甚多, 田中种植风荷香稻,宛如江南水乡,有诗为证。忽牵野性到江湖,沿月扁舟入画图。几曲波光连太液,千枝灯影散莲
9、蓬。一清人咏未名湖前身的 景色万泉十里水云乡,兰若闲寻趁晓凉。两岸绿杨蝉成哌,轻舟满领稻风香。一乾隆咏自畅春园西花 园舟行至圣化寺,描写的是当时巴沟附近的水乡景色。这种变迁,究竟是进步,还是失误和倒退?消失的风景线:京西柳浪庄海淀柳浪庄,东傍长河,西邻颐和园,历经五百年生息,今 有千户人家,人称京西第一村。柳浪庄是京西稻之故乡。清代这里有360顷御稻田,皇家每 天吃一顷。此地还有南七北六一十三圈之说:当年开垦这片稻田 时,清廷将工程包给了南七、北六,十三个省,至今村南尚有兴 工地的地名。乾隆皇帝在万泉堤上圣化寺即景杂诗中,也有 万泉久湮塞,甲申岁始命疏浚,即其地开水田,今春加垦辟的注 文。他还
10、以垂柳依依村舍隐,新苗漠漠水田稠的诗句,描写柳浪 庄的景色。京西稻籽粒饱满,蒸出饭来清香四溢。据说毛主席在解放初 期在颐和园尝过用京西稻做的保,他连说好吃,建议推广京西稻。然而,已有五百年历史的柳浪庄即将消失,因为它正处在绿 化隔离带上。根据北京市总体规划,北京市区的格局是分散集团 制,即城市由中心区和环绕周围的十个边缘集团组成;在中心区 和边缘集团以及各边缘集团之间,用成片的绿化区隔离。柳浪庄 所在的万柳地区,就处于颐和园旁边的百米绿化隔离带上。万柳 工程的实施后,所在地农民上楼,退耕还林,柳浪庄将变成绿色 风景区。看到这消失了京西稻的、正处于建设状态的柳浪庄,心情真 的是十分复杂。绿化隔离
11、带的建立为了构建首都地区的绿色生态构架,北京市作出了建设三大 绿色屏障的决策,即以燕山、太行山绿化工程为主的第一道绿色 屏障,以5河10路绿化和农田林网为重点的第二道屏障,以绿 化隔离地区形成的第三道绿色屏障。绿化隔离地区是北京城区最近的绿色屏障,按照北京城市 总体规划,在城市中心区和10个边缘集团之间以及各边缘集团 之间建设,绿化面积为125平方公里的城市森林。工程从1986 年开始实施,今年隔离带建设已完成了绿化面积3.5万亩,是过 去6年绿化面积的总和,形成了 10个面积在5000亩左右的绿色 板块。这10大绿色板块相互连接后,将形成环绕北京城的生态 屏障,对改善首都的生态环境将发挥重要
12、作用。诚然,绿化隔离带的建设是北京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大举 措,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然而京西稻代表的是北京的一种文 化,一种资源,一种传统。京西稻已经在随着北京的建设渐渐消 失,现在则连它的故土也将不复存在,当它完全从我们的视野当 中消失,我们失落的,又是什么呢?为什么就不能有一种方案,在审视和慎重地对待文化资源和 传统的同时,寻找生态的最佳切入点呢?也许,京西稻,本不该 从北京消失的;也许,柳浪庄,本不该从地图上消失的。10、京密引水渠与北京水治理关于北京水环境治理北京水环境的治理是一项重大的工程,也是一项历史上就不 断进行的工程。北京中心地带在古代曾是湖泊群,从昆明湖可以 通航至紫禁城,
13、又有筒子河、护城河环绕皇城、京城,湖水相连, 使北京这座历代名都在威严大气之外,又增加了几分秀丽和飘逸。 但自清代末期开始,由于北京水系疏于管理,河道淤积污染,航 运废止。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对城市水系进行过三次较大的整治, 兴建了官厅和密云两大水库,开掘永定河引水渠、京密引水渠, 将两大水库的水引入北京,增加了北京的环境用水量,水环境大 为改观。但毕竟40多年来未对水系进行过彻底治理,20世纪80 年代后经济迅速发展,外来人口急剧增加,河湖遭到新的污染, 有的河道成了臭水沟。湖泊淤泥深厚,据北京市水利部门的监测, 淤泥累计达到230万立方米。北京水环境恶化的状况引起了中央和市政府、市民的广泛关
14、 注。1998年初在北京市人大代表会上,225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 出议案,要求治理城市河湖的污染。1998年9月26日,从治理 北京心脏地区的六颗明珠一一六海开始,城市水系治理拉开了帷 幕。京城水系治理的目标是水清、岸绿、流畅、通航,这次水系 治理为北京历史上首次,规模之大、投入之多都没有先例。京密引水渠继昆玉河后又一景观河道京密引水渠技术改造工程是解决北京城市供水的基本建设 工程项目,全长112.7公里,成为京城供水最重要的大动脉。据官方报道,1989年京密引水渠开始冬季送水,从此引水 渠的输水任务由季节性输水转变为常年不间断输水。但经过30 多年的超负荷运行,京密引水渠已年久老化,而且大部
15、分土渠冲 刷严重,泥土大量淤积,影响了输水能力。渠道损坏造成极大的 水资源浪费。据1990年至1999年统计分析,京密引水渠的渗漏 和蒸发损失率平均为23%,最高的1999年达到32. 7%,进行技术 改造已经十分迫切。技改工程完成后,渠道的输水能力增强,可 使十分宝贵的地表水资源得到充分的节约利用,每年可节水1亿 立方米。今年春天开始京密引水渠两岸的绿化,设计方案是草和 树层次分明,京密引水渠已成为继昆玉河、南护城河之后的又一 景观河道。然而据我们了解,京密引水渠在1998年前还是基本自然化 的,现在已经完全人工化了。过去水渠旁是高大遮荫的树木,而 今天笔直的河岸旁边只有刚刚栽种的整齐划一的
16、小树。现在的京 密引水渠已经成为一条景观河道,可以看到河道上面的条条游船。 常来此地的游客对自然河道的消失普遍存有遗憾,而同时也对环 境的整治表示理解。据说过去这里没有人管,十分乱,现在则好 得多了。11、颐和园颐和园是京津地区生态环境最好的园林。我想,此次实习的 最后一站设在这里,就是要挖掘生态建设中的美,以及在美中寻 找不足。也许对于颐和园,本应该有很多东西要说,却又不知从何说 起。因为它,实在是太庞大太壮观了,而其中又蕴涵了太多的美, 太丰富的思想和文化。每一个又都拥有太多的评论和赞美,我再 说似乎显得多余。那么就谈一些背面的东西吧!在颐和园的西堤上,一对中年夫妇谈到自己对绿化的一点看
17、法。他们认为,北京一一包括颐和园一一的绿化应该有自己的特 色,应该在追求自然的同时创造出新意,而目前的绿化则显得很 刻意,千篇一律。而在昆明湖西岸,我们又看到了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让人 震惊的一个镜头:一根长长的管子,向湖中排放着黑黑的污 水那一刻,我们都沉默了。这类似的一幕,我曾经在青岛 的海滩上看到,然而作为湖,自净能力又是远不如海的。我不知 道,在奥运会的契机下,大力推动颐和园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 关键时刻,那一根管子,意味着什么。急功近利,终究不是解决 问题的方式。三、专题分析与思考1、关于绿化北大校园绿化在校园各功能区的绿化情况分析及建议中,有关于北大 校园绿化的一些思想。根据校园绿
18、化的原则,宿舍区应该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舒 适,花草树木品种丰富,适用树形优美的常绿乔木、开花灌木, 使宿舍区具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教学区应该采用整齐式园林手法,树木采用对植、列植或在 建筑物两侧栽植绿篱,在建筑物前铺设大面积草坪,点缀美观的 花灌木或栽植地被植物。忌栽飞扬花絮的树木和易引起过敏反应 的植物。教学区的植物绿化存在一些问题。如三教与五四体育场 相邻,中间仅有圆柏等矮小灌木及碧桃等小乔木,缺少噪音屏 蔽带,使得教学楼内正常学习受到很大影响。理教周围主干道两 侧栽种的槐树,易生虫害,影响美观,另外,理科楼群周围缺少 乔木,略显单调。行政区作为学校对外交流的窗口,园林规划布局较好
19、。乔木 种类繁多,以雪松、银杏、白皮松等树形优美的树种为主,以孤 立树的形式矗立在早熟禾草坪上,宁静、庄严、肃穆,符合行政 区景观要求。美中不足的是,办公楼前面的花坛花期已过,已经 枯萎变黄,无人理会,与周围景观极不协调,有失观瞻,建议及 时更新,以保证花色常鲜。游憩区主要指未名湖周围园林区。本区植物种类繁多,趋于 自然生境,乔木、灌木、草本自然分层,树木郁闭度高,是休闲、 娱乐、学习的好地方。总之,我们在进行新的绿化建设时,要注意从植物本身特性, 植物的精神内涵与景点、建筑的搭配,实施的可行性,成本节约 等方面综合考虑。人工化的自然与完全的自然之辩有人曾经在网上发出这样的感慨:这几年,北京在
20、绿化上下 了不少功夫,但是感觉草坪太多了,树太少了.而且随着道路的不 断新建和拓宽,以前高大的行道树很多都被砍掉了.夏天走在北 京的很多大街上,都是无遮无拦的晒.对于一个城市来说,种草坪 只是一时的美丽,就想女人涂的粉底一样,只能获得暂时的光鲜. 而绿树才能使一个城市由内到外的滋润和美丽.所以,少来点草 坪广场,多来点森林公园哪怕是小树林公园才好人工化的自然与完全的自然,可以说是一个讨论了许久的问 题,然而结论的得出又是那样困难。就如同校园里一片片修建齐整的草坪,与那一丛丛自生自灭 的杂草;就如同燕南园中那一株株车前草,任人踩踏而依旧旺盛; 就如同那二月兰、蒲公英,不需要浇水而繁茂生长;就如同
21、静园 草坪中那让人踩踏的马边草;就如同那刚到春天就发出新绿的早 熟禾;就如同未名湖小岛中的芦苇草坪的功用究竟是什么?是观赏?是美观?还是让人充分与自 然接近?人工养护的草坪,总是显示出一分远离尘嚣的孤高与自 拔,一个个旋转的喷水口让人对自然的力量产生怀疑,一台台自 动化的割草机让人对人的力量产生近乎怪异的崇拜。从小就习惯 了 “草坪禁止入内的告示牌的我,总是对齐整的草坪敬而远之。 忽然就想起,坐在昆明湖南岸的草坪上吃午饭时,路人投来的怪 异的目光。隐隐约约还听到有人鄙夷的声音:在草坪上吃饭,草 坪不是要更脏么?于是就想到了过去的自己,看到别人在草坪上 野餐,总是义愤填膺然而现在的思想却产生了很
22、大的变化,虽然在踏入草坪时还总是有几分犹豫和不安。是的,如果人总是 被隔离在自然之外,那么自然的妙处又该如何去体会?亲近自然, 同时保护自然一路上看到了很多这样的例子。而有时自然的力量和其精密 程度真是让人叹服。燕南园草坪上,十几种植物和谐地生长共存, 蚯蚓的存在则为其创造了一个极其良好的生长环境。在杂草和人 工种草同时存在的地方,总是杂草先于种草而绿。与自然界生命 过程割裂开来的自然物总是显得异常脆弱。在柳浪庄的野地中, 生长有先锋植物灰藜,作为一年生植物,它在一年中能长很高, 对土壤产生很大的改良作用。3-6年之后,灰藜被其它植物取而 代之,二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灌木、乔木等逐渐进行演替生
23、长。 在颐和园万寿山上,有一个古代的水土保持工程。山体上建成覆 瓦状,从而加强雨水的下渗作用,减缓雨水的下流作用,这样就 可以起到保水和保土的作用。充分利用自然的特性为自然服务。 在万寿山上生长着自然条件下的侧柏,以及其他一些自然状态下 生长很好的植物,而园林工人却想把它们全部清理掉,在山体上 多种一些草。然而不耐旱的人工草势必需要更多的人工浇水,从 而为喜旱的侧柏提供了一个不利的生长环境,最后必然导致不利 的生态结果。试图人为改变自然的选择,必将得到违背自然的选 择。(这样的和谐与完整,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吗?这种统一的景 色,不是正我们所寻找的么?)2、关于城市环境的整治我们有一个责任,即不
24、仅仅是仔细考虑美的含义,而且开放 我们自己去体验美并且遵循美的引导。这种人类特有的适应才能 帮助我们同自然界发展一种伦理关系。L. K.奥斯丁在我国许多城市社区及城乡结合部区域,由于土地利用方式 及人口日益增长的压力,使得大面积裸露的土地受到长期的侵蚀 和沙化,原由树林植被被轻易伐弃;水资源短缺,垃圾、废水处 理系统不完善,环境污染加剧等情形在生态上个社区的健康生存 发展带来长久的、潜在的危机。另一方面,社区中旧有的建筑 街道、溪水及文化名胜等历史文化景观在社区的改建和新建中被 轻易拆除、解体或毁坏。这显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不相符合。 而在北京市,这样的情况同样存在。我们在北京西郊的实习当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度 社会调查 报告 2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