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x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x(1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第一课使用工具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 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 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 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 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 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 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 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过程 与 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教学难点板书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课堂生成记录-、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
2、什么工具制作 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 剪指甲)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教学目标小结课堂练习作业布置反思:科学家的探索研究经历告诉我们,探究的过程是艰苦的,往往一个课题要经历千百次不懈教的努力,最后才能获得成功。美国著名的发明家学爰迪生,他发明电灯就进行了一千六百多次的实反验。大科学家尚且如此,小学生探究活动,我们思绝不要担心失败经历失败后获得的成功,对学生的影响更强烈。他们在发展智能的同时情商也得相应的发展。第四课轮轴的秘第4课题密课时课时知识1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轮轴的作与能力用,以及轮轴在实际中的应用。2培养学生的实验
3、能力。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 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 和改造自然。过程与方法教学重点1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轮轴的作 用以及轮轴在实际中的应用。教学难点板书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课堂生成记录(一)教学引入谈话:前两节课我们认识了杠杆、滑轮两种简单机 械,这节课我们再来研究一种简单机械。首先让我们 各组来做一次比赛,看谁力量大。分组实验。(每二人一组、一人手握螺丝刀柄,一 人手握螺丝刀金属杆,二人向相反方向扭,看谁力量 大。)(二)学习新课1 指导学生学习轮轴的构造(1)讲解:刚才的比赛中,凡手持螺丝刀柄的一方都取胜了, 并不是这些同学力量都大,而因为他们利用了螺丝刀
4、这简单机械省力的原理,而取胜对方。那么这种简单 机械叫什么呢?螺丝刀柄粗大,就像汽车方向盘的轮, 而金属棍,就像汽车方向盘和轮连接的轴。像汽车方 向盘这样的简单机械叫轮轴,(板书课题)凡是由一 个轮和一个轴组成的机械都叫轮轴。(2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应用轮轴?2指导学生研究轮轴有省力的作用(1)讨论:通过刚才的比赛我们知道轮轴有什么 作用?(2)实验1(轮轴省力实验)。教师出示实验材料。认识实验用轮轴的轴和轮,介绍穿线的方法在轮 和轴的引线上分圈挂钩码。比较轮和轴上力的关系。分组实验(使用轮轴直径比为2 :1的轮轴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当轴上挂二个钩码时,轮上只挂一个钩码,便保 持平衡
5、或轴上挂四个钩码时轮上只挂二个钩码便保持 平衡了。)讨论:这说明什么?(说明手握轮那部分工作时 省力,轮轴有省力的作用。)填写P50结论。3指导学生认识轮轴省力多少与轮的大小的关系(1)讨论:要想使轮轴更省力这个轮轴应是什 么样的?(轮更大、轴更细)(2 )实验2。出示实验用轮轴。与实验1中轮轴比较,两个轮轴有什么不同?(轴 同粗,轮不同)分组实验(使用轮铀比为4 : 1的轮铀实验)。汇报实验结果。(轴上挂四个钩码、轮上挂一个 钩码即保持平衡。)讨论:这说明什么?(说明轴同粗,轮越大越省 力。)填写P51结论。4指导学生认识轮轴的应用(1)出示挂图,提问:它们是轮轴吗?(自行车 把辘转、自来水
6、龙头、扳子。)讨论:它们哪部分相当于轮、哪部分是轴?(2 )教师出示手摇钻,指导学生观察轮和延长柄 的关系。(3 )你的周围哪些地方应用了轮轴?(4)比赛:把羊眼钉拧进木板里。谁的方法最省 力、最快?(学生操作后汇报用的方法,教师应比较哪组设计 延长的轮最大)5全课总结(三)布置作业看一看你周围哪些地方应用了轮轴?堂小结课 堂练 习作业布置教、,一 学反思课题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 轮课时弟 5课时教学目标知识 与 能力科学概念: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 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 动而移动。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过
7、程教 学 过 程与方法态度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 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 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 趣。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 理。教学难点板书师生活动课堂生成记录一、激趣导入新课1、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并提问:升旗 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 上升上去了呢? (学生回答: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 轮子)2、概念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 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二、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 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
8、轮提升重物时, 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2、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 作用(一般情况下,学生已习以为常地认为我们所 学的工具都具有省力作用)3、请同学们自行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 验方案。(提供实验设计方案表)要研究的问定滑轮是否能省力预测是()否()要改变的条 件不要改变的 条件实验设计(可 附图)4、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下研究的数据。左边钩码 个数右边钩码 个数定滑轮的 状态我们的 发现5、全班内进行交流汇报。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 能省力。三、会移动的轮子1、出示塔吊的滑轮图,并问:这个滑轮是 定滑轮吗? 2、认识动滑轮的定
9、义。3、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 并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4、在提升重物时,我们需要向什么方向用 力?这说明定滑轮能否改变用力方向?5、用测力计研究动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1)学习使用测力计,认识力的单位:牛顿。并 进行巩固练习,拉出3N、5N的力。2 )教师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不通过动滑轮 提升时的重力度数;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通过 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3 )请学生小组合作用测力计按顺序分别测量不 同个数(15个)的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读数和用 动滑轮提升重物的重力读数,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 P13的表格内。并比较表内数据,发现了什么?4 )全班内进行交流动滑轮能否省力?能
10、省多少 力?四、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的不同五、想一想: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有这么大的不同,那么 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 滑轮?课堂小结课堂练习作业布置师生活动教学反思反思:探究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高,我们要努力提 高自身素质,通晓自然学科的科学体系,只有这 样才能更好地实施探究教学,为国家培养出优秀 人才课题第六课滑轮组课时弟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科学知识: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 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 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过程与方法:结合对滑轮组的研究,解 释起重机的工作原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积极参与科学实验 和游戏活动并与同学友好地合作
11、研究。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用实验研究探究定、动滑轮 的作用。【教学难点】认识起省力的大小关系和规 律。教学难点板书教学过程课堂生成记录-、导入新课提问导入: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家村,都有许许 多多的建筑工地参观这些忙碌的建筑工地我们会 有很多的发现。(学生自由表述自己所看见的,并说说自己有些 什么问题)起重机是怎样把那么重的物体送到高空去的呢? 二、研究滑轮组的作用1、 滑轮组的定义引入原来,起重机内发挥作用的是滑轮组,那么什么 是滑轮组呢?(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观察结构图P14,理解滑轮组的构造。2、 实验探讨简单滑轮组的作用。a) 小组合作组装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
12、b) 试用这个最简单滑轮组吊起一个1000克的重物需要多在的力? 请学生猜想,C)学生分组实验,分别用这个滑轮组吊起不同重量(学生自己定)的 重物,并和直接吊起该重物的力比较能 发现什么?(实验要求:1、明确分工。2、拟定实验计划草案后实行。3、进行实验并作好实验记录。(4)汇报交流,说说有一个动滑轮的滑轮组的作 用。(在这里可能会出现重物比较轻的时候省力效果 不明显,但随着重物的增加,省力效果越明显,越趋 向于省一半的力)3、实验探讨有2个动滑轮的滑轮组的作用。(1)提出疑问:如果增加滑轮组的数量,(例如 用2个动滑轮和2个定滑轮),用力大小会怎么变化?(2 )用与前面实验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
13、,记录实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 工具)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 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 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 更多。3、小组讨论填表4、小组汇报:工具名 称可以做哪些事 情工具名 称可以做哪些事 情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 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那么下面就请 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后后)三、选用什么工具好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
14、的木板(出示木板),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 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 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 合适的吗?分组发言共同评论。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1、请大家观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边选择验情况,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三、游戏体验小个子战胜大力士 :游戏规则见教材P151)出示游戏器材,找2个大个子学生和一个小个 子学生参加游戏。2)要求没有直接参加游戏的同学对数据进行记 录,寻找其中的规律。3)、说出自己的发现学生自由
15、表述自己的发现并从这个游戏中明白了 什么?从我们的研究中明白为什么起重机能够吊起那么 重的物体。课 堂小 结课 堂练 习-、结合影视导入新课教学反思课题第七课斜面的作用课时弟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科学知识:认识像搭在汽车上的木板那 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过程与方法:制订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 并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愿 意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过程 与 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认识斜面是如如何省力的。【教学难点】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生 活中去。教学难点板书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课堂生成记录播放学生喜爰的头文字D动画片的赛车过盘升物体 的力山公路的录
16、象。提问:虽然动画片很精彩,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 一个问题山上的公路和平地上的公路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要这样修建?(学生自主思考猜想原因,并当众发表。)二、探究斜面有什么作用1、提出一个简单任务:老师要把这个大木桶 搬到讲台上来,有什么好方法?(学生拓展思维:滑轮组吊、杠杆撬)今天老师就介绍一个更简单的机械叫斜面 示 范用木板把木桶滚上讲台)2、斜面概念引入:像这样搭在高台边缘上的 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3、跟据老师提出的情境得出的问题:斜面能 省力吗?我们能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吗?4、分组研究斜面是否能够省力。实验要求:1 ) 指导如何用测力计测斜面上的拉力。(拉动中,当测力计处
17、于匀速运动时,读出其读 数)2 )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反馈交流实 验方案。3 ) 分工提升不同的物体(每人一次,每 次操作3遍)4 ) 在操作员操作的时候,其他同学注意 观察,并取其正确的值,做好记录。斜面的 状况提升不同的物体我们的 发现ABCD直 接提升 物体的 力沿 斜面提5、对研究结果作出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发现同一物体从斜面拉上用去的力都小于直接把 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所以斜面可以省力)三、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1、提问:刚才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和其他组的数 据相比较,你还发现了什么?(发现每个组的用斜面 拉上去所用力的大小不同这是因为有的小组坡度高有的小组坡度低)。那么坡度不同
18、对于沿斜面拉物体所用的力也不同 吗?我们能不能设计实验来证明一下?2、分组设计实验,并分工合作完成实验和记录分 析工作1 )制定实验计划表(教师准备)实验目的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 的作用预测坡度越大,用力越()坡度越小,用力越()要改变的条件不要改变的条 件实验设计2)交流计划中的要点,并进行相互修改。3)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操作。(提醒:每个坡度做3次实验取平均值填入表中P17 )直沿不同斜面港升物体典力(N)K接提升 n 23 F们的发作物体的力现4)观察数据表格讨论发现数据规律,进行 总结。三、巩固与拓展1、现在结合我们的生活说一说:如我们的盘山公 路为什么会修成S型。)2、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
19、地方运用到了斜面工具?(螺丝、大桥.)用纸片演示螺丝的斜面。课堂小结课堂练习教学反思反思:培养学生的实证精神是我们小学科学教学 中的重要责任,只有具有实证精神的人才可能在 面对众多信息过程中不会轻易上当而迷失方向, 因此培养实证精神不仅仅是一个学习上的要求, 对每一位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作 用课题第八课自行车上的 简单机械课时第 8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科学概念:自行车运用了轮轴、斜面、杠杆 等简单机械的原理,是应用广泛的交通工具。过程与方法:发现并分析自行车上更 多的机械种类和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整理已认识的 各类机械和机械的作用一时倒机械与我们 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学
20、重点【教学重点】对链条和齿轮的研究【教学难点】对其他简单机械的原理解释教学难点板教 学 过 程课堂生成记录课堂生成记录师生活动【教学过程】一、引入我国是一个自行车大国,自行车是重要的交通 工具,那么自行车是利用一个怎样的工作原理前进的 呢?以前同学们可能觉得很神奇,但在你们学习完这 章后再回头来思考这个问题,那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7。二、对链条和齿轮的研究1、在自行车上的各个部分中,你最好奇的是哪个部 分?(一般学生会指向链条和齿轮)思考:链条与两 个齿轮啮合,能起到什么作用?1、观察前后2个齿轮,你发现了什么?齿轮的大小 对自行车速度有什么影响?2、对自行车的前后2个齿轮进行观察研究,并做好
21、 记录工作。观察内容记录数据大齿轮齿数小齿轮齿数大齿轮转一圈,小齿轮转几圈? 小齿轮转一圈,大齿轮转几圈?4、小组内进行探究讨论,发现2者之间的关系,并进 行总结(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变()。三、寻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1、自行车上应用了 许许多多的机械原理,找找看,我们能在自行车上发 现哪些简单的机械的应用。2、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把大家的发出记录下来。 自行车部件简单机械类型所起到的作用3、选择一 个自己感兴趣的关于自行车的机械问题,和小组同学课 堂 小 结 课 堂 练 习一起制定一个研究计划,然后开展研究。四、本单元小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科版 小学 六年级 科学 上册 教案 表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