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推动因素分析.docx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推动因素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推动因素分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推动因素分析一、创建学习型企业彼得德鲁克在1988年就指出:“我们正在进入变革的第三阶段: 从命令一控制型组织、分成许多部门与科室的组织,转变为以信息为 基础、由知识专家组成的组织但是,我们还远没有做到真正建立 起以信息为基础的组织一这是将来会遇到的管理上的挑战。”为迎接 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企业必须以知识作为决策及决策之后的资源分 配工作的根据和基础。也就是说,企业要建立新的组织机制,使之懂 得如何倾听市场的条件信号,从所听到的内容及其经验中学习,然后 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其自身能力,以其创造并满足顾客的产品和 服务领先于他人。企业对倾听、学习和领先这三项挑战性工作做得如
2、何,将决定其业务经营的成功或失败程度。(一)倾听倾听,或称探察,是指企业感知外部世界的所有活动。企业倾听 有明确的目的性,就是建立知识基础,以便作出面向市场的决策。市场调研一直是企业常用的感知手段。但过分依赖市场调研部门, 乃至完全依赖营销部门来倾听,并不能保证企业通过有效的倾听达到 成功决策。通过相当狭小的感知渠道寻求众多对象的反映,调研机构 和信息处理人员对信息的控制、保管和理解,都会成为企业有效倾听近年来,围绕教育现代化建设目标,密集推出指导政策,为教育 信息化产业进行规范性指导,提供政策支持,打造了良好的产业氛围, 促进健康、持续发展。2019年2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
3、育现代化 实施方案(2018-2022年),分别将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列入战 略任务,将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列入重点任务。2021年3月,教育部 发布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提出对高等学校教学、 科研、管理、服务等业务和校园环境进行数字化建设,支撑各业务开 展智能化应用的整体工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业务需求,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智能技术,实现高等学校在信息化条件下育 人方式的创新性探索、网络安全的体系化建设、信息资源的智能化联 通、校园环境的数字化改造、用户信息素养的适应性发展以及核心业 务的数字化转型。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管 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
4、提出到2025年,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制度 体系基本形成,信息系统实现优化整合,一体化水平大幅提升;数据 实现一数一源,数据孤岛得以打通,数据效能充分发挥;在线服 务灵活便捷,一网通办深入普及,服务体验明显提升;现代化的 教育管理与监测体系基本形成,多元参与的应用生态基本建立;教育 决策科学化、管理精准化、服务个性化水平全面提升,支撑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教育新型 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教育新型 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方向包括:建设信息网络新型基础设施、平台体系 新型基础设施、数字资源新型基础设施、智慧校园新型基础设施、创 新应用新
5、型基础设施及可信安全新型基础设施。(二)长效机制提供投入保障目前,国家和相关部门通过政策制定与实施,将完善教育现代化 投入支撑体制列入教育现代化保障措施,要求完善教育现代化投入支 撑体制,健全保证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确保财政 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 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 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o2013年至202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由24, 488亿元增至42, 891亿元,各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均高于4%; 2013年至2019年期间, 中国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由2, 693亿元增长至4
6、, 368亿元,年复合 增长率为8. 40%,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增加至5, 025亿元。未来, 随着教育领域对信息化建设需求不断升级,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 不断增加,教育信息化行业将会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三)新兴技术加速融合运用近年来,移动互联、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 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得到逐步推广和应用,教育信息化产业在积极发展 互联网+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综合利用新兴技术实现未来教育教学 新模式的道路,为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增加了驱动力。对终端校园用户来说,信息化行业与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更能打 造全面感知的校园物理环境,进一步提升对用户群体学习、工作情景
7、 和个体特征的智能识别能力,将学校物理空间、数字空间有机衔接, 为师生建立智能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和便利的生活、工作环境。对于 信息化企业来说,新兴技术的融合应用提高了数据资源获取、分享、 运用能力,扩大了软件产品技术演进和更新迭代空间,给行业发展带 来更多活力。(四)新冠疫情凸显了教育信息化建设重要性新冠疫情发生后,国家教育部在评估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后 所做出停课不停学的决策,带来超大规模在线教学和管理实践,使得 数十万所学校、近三亿师生在无法预估的窗口时间内,暂时脱离现实 课堂进行前所未有的线上大迁徙。学校通过云开学、云教学、云考试、 云答辩、云毕业、云招聘等形式保障学生如期完成学业,通
8、过师生健 康申报系统进行疫情防控和师生出行管理。此次新冠疫情的应急响应,既检验了我国推行教育信息化的前期 成果,也提升了业务部门的信息化管理意识和治理水平,凸显了教育 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也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产业的快速发 展。五、教育信息化行业市场需求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H-2020年)提出:建立经费投 入保障机制,推动各级充分整合现有经费渠道,优化经费支出结构, 制定教育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保障经费标准等政策措施,在教育投 入中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倾斜,保障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2013年至 2019年期间,中国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由2, 693亿元增长至4, 368 亿元,年复合
9、增长率为8. 40%,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增加至5, 025亿元。按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占全国教育经费总 投入的比重测算,2015年至2019年期间,高等教育信息化投入由836 亿元增加至1, 172亿元,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投入由188亿元增加至 228亿元。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编制的2017中国 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截至2017年底,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经费中, 48. 14%用于网络建设与设备购置,31. 46%用于数字资源与平台开发,14. 33%用于研究及其他,4. 97%用于运行与维护,1. 10%用于培训。 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以及中等职业
10、教育信息化投入中数字资源与平台 开发市场规模约为470亿元,运行与维护市场规模约为74亿元。六、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可分为教育信息化萌芽阶段、教育信 息化1.0阶段和教育信息化2. 0阶段。(一)教育信息化萌芽阶段(1978年至1999年)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上下发了关于电化教育工 作的初步规划(讨论稿)。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 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 信息化程度,要求加强经济实用型终端平台系统和校园网络或局域网 络的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各种音像手段,继续搞好多样化的电 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199
11、9年,教育部开始由发展规划司和教育 管理信息中心牵头组织制定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教育信息化萌 芽阶段推动了数字化设备、校园互联网普及,以及教育管理信息化的 架构探索,部分学校开始利用计算机进行基础教务管理和多媒体教学。(二)教育信息化1. 0阶段(2000年至2017年)2001年,教育部印发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指出要 把教育信息化工程列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完善高等学校的计算机网 络建设,加快数字图书馆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2010年,教育部发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构建 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 数字化校园建
12、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在此阶段,国家主要致 力于围绕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和数字教学资源提升高等教育信息环 境,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三)教育信息化2. 0阶段(2018年至今)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 0行动计划,提出 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 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 和师生信息化素养普遍提高,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成的发展目标。 2018年6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 布智慧校园总体框架(GB/T36342-2018),指导数字校园向智慧 校园逐步迈进,智慧校
13、园正趋向于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教育信息化 2. 0阶段将更多依靠软件和服务推动,将教学、学工、科研、人事、 办公、办事等校园业务相互连接融合,促使过程智慧化,打造整体关 联、协同演化的智慧校园环境。七、教育信息化行业发展概况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探索互 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 式、教育服务供给方式以及教育治理新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教 育质量提升,是国家教育现代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八、品牌资产增值与市场营销过程品牌资产增值是市场营销活动的重要结果。品牌存在于顾客的心 智之中。营销者在建立强势品牌时面临的挑战是:他们必须保证提供
14、 的产品和服务能针对顾客的需求,同时能配合市场营销方案,从而把 顾客的思想、感情、形象、信念、感知和意见等与品牌关联起来;而 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就是顾客品牌知识所导致的对营销活动的差异化 反应。品牌资产来源于以往对此品牌的营销投资。营销者在长期实践 中创造的品牌知识,决定了该品牌的未来方向。消费者是基于其品牌 知识进行品牌选择的,这意味着“顾客会认为品牌应该与营销活动或 文案如影随形。” “品牌资产可以提供更多的注意力和领导能力,并 给营销者提供一个途径,以解释他们过去的营销业绩以及对未来营销 方案的设计。公司所做的一切都可能会增强或破坏品牌资产”。正所 谓营销做来做去做品牌,品牌资产增值的主
15、要表现是溢价。与此相对,强势品牌也自然产生市场营销优势,如“对产品性能 的良好感知”“更高的忠诚度” “受到更少的竞争性营销活动的影响” “受到更小的营销危机的影响” “更大的边际收益” “顾客对涨 价缺乏弹性” “顾客对降价富有弹性” “更多的商业合作和支 持” “增强营销沟通的有效性” “有特许经营的机会” “具有品牌延 伸的机会”等。九、营销部门与内部因素企业营销系统指作为营销者的企业整体,微观营销环境包括企业 外部所有参与营销活动的利益关系者。但从营销部门的角度看,营销 活动能否成功,首先要受企业内部各种因素的直接影响。因此,营销 部门在分析企业的外部营销环境前,必须先分析企业的内部因
16、素或内 部条件。企业为开展营销活动,必须设立某种形式的营销部门。市场营销 部门一般由市场营销副总裁、销售经理、推销人员、广告经理、营销 研究与计划以及定价专家等组成。营销部门在制定和实施营销目标与 计划时,不仅要考虑企业外部环境力量,而且要争取高层管理,部门 和其他职能部门的理解和支持,调动企业内部各方面的资源,充分运 用企业内部环境,力量,使内部优势和劣势与外部机会和威胁相平衡。营销部门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还面对着其他职能部门以及高层管 理部门。企业营销部门与财务、采购、制造、研究与开发等部门之间既有 多方面的合作,也存在争取资源方面的矛盾。这些部门的业务状况如 何,它们与营销部门的合作以及它
17、们之间是否协调发展,对营销决策 的制定与实施影响极大。例如,生产部门对各生产要素的配置、生产 能力和所需要的人力、物力的合理安排有着重要的决策权,营销计划 的实施,必须取得生产部门的充分支持;市场营销调研预测和新产品 的开发工作,需要研究与开发部门的配合和参与。高层管理部门由董 事会、总经理及其办事机构组成,负责确定企业的任务、目标、方针 政策和发展战略。营销部门在高层管理部门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做出营 销决策,市场营销目标从属于企业总目标,并为总目标服务的次级目 标,营销部门所制定的计划也必须在高层管理部门的批准和推动下实 施。十、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以企业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管理观念,就是以企业利益
18、为根本取向 和最高目标来处理营销问题的观念。它包括以下几种。1、生产观念生产观念是一种最古老的营销管理观念。生产观念认为,消费者 总是接受任何他能买到的价格低廉的产品。因此,企业应当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低成本和大众分销。持生产观念的企业的典型口号 是:“我们生产什么,就卖什么。”生产观念在西方盛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资本主义国 家处于工业化初期,市场需求旺盛,整个社会产品供应能力则相对不 足。企业只要扩大生产价廉物美的产品,就能盈利,而不必过多关注 市场需求差异。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观念为众多企业所接受。除了物资短缺、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之外,还有一种情况也会导 致企业奉行生产观念。
19、这就是某种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产品,技术含 量和生产成本很高,必须通过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来扩大市场。生产观念是一种重生产、轻市场的观念。在物资紧缺的年代也许 能“创造辉煌”,但随着生产的发展、供求形势的变化,这种观念必 然使企业陷入困境。2、产品观念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最喜欢高质量、高性能和具有某些特色的 产品。因此,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致力于生产优质产品,并不断精益求 精。持产品观念的公司假设购买者欣赏精心制作的产品,相信他们能 鉴别产品的质量和功能,并愿意出较高价格购买质量上乘的产品。这 些公司的经理人员常迷恋自己生产的产品,而不太关注市场是否欢迎。的障碍。要克服这些障碍,企业需要建立跨职能决
20、策体系,设计出能促进信任、共享信息、积累知识和建立学习制度的各种决策方法。有效倾听必须保证企业能听取多种声音。这些声音主要来自与企 业决策休戚相关的三,组群体:顾客、社区和企业。其中,顾客包括 消费者和相关销售系统中的个人;社区包括政府有关部门、特殊利益 集团和竞争者;企业除自身外,也包括供应商和投资者。倾听多种声 音的目的是协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多种声音往往会互相冲突, 如洗衣粉生产商可能发现顾客想要含磷的洗衣粉洗出“更加洁白”的 效果,而社区则要求禁止磷化物污染公共水源,使水“更加干净”。 这时,企业(股东和员工)则要求生产一种既令顾客满意,又符合企 业对环保的责任感,而且还能盈利的
21、产品。企业的责任是,充分听取 三大群体的意见,了解和分析它们之间存在的进行合作和造成冲突的 可能性和条件,以作出面向市场的决策。(二)学习通过倾听取得的信息,需要转化为进行决策所需要的情报、知识、 理解和智慧,否则就不会使企业得到任何改善。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 建立企业的学习体系。企业欲在快速变化的复杂环境中获得成功,必须要求其每一个成 员不断地学习、快速地学习,同时也必须要求这些个人学习有益于强他们在设计产品时只依赖工程技术人员而极少让消费者介入。产品观 念和生产观念几乎在同一时期流行。与生产观念一样,产品观念也是 典型的“以产定销”观念。由于过分重视产品而忽视顾客需求,这两 种观念最终将导致
22、“营销近视症”。如铁路行业以为顾客需要火车而 非运输,忽略了航空、公共汽车、卡车以及管道运输的日益增长的竞 争;计算尺制造商以为工程人员需要计算尺而非计算能力,忽视了袖 珍计算器的挑战,其最终结果是产品被市场冷落,经营者陷入困境甚 至破产。3、推销观念推销观念(或销售观念)认为,消费者通常有一种购买情性或抗 衡心理,若听其自然,消费者就不会大量购买本企业的产品,因而营 销管理的中心是积极销售和大力推广。执行推销观念的企业,称为推 销导向企业。其口号是:“我们卖什么,就让人们买什么。”推销观念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这一时期,由于西方各国 科学管理和大规模生产盛行,因此商品产量迅速增加,整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信息化 发展 推动 因素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