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ppt(9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事故处置生产事故处置百硕电脑百硕电脑(苏州苏州)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屠恒德屠恒德苏州芯园安全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苏州芯园安全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屠恒德屠恒德 总工程师总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注册安全评价师注册安全评价师地址:吴中区东吴北路68号苏美中心大厦6A电话:65658773-12手机一、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
2、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和环境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定义。这是将所有存有安全风险和引发安全事故的可能都囊括进去了。(1 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重要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重要性近年来,国家和省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各类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政策措施。2010年下半年以来,特别是南京“7.28”爆炸事故发生后,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全面组织开展了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已经成为提高社会和企业本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已经成为提高社会和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确保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发展的一项有效质安全水平、确保社会经济和
3、谐稳定发展的一项有效措施。措施。随着我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单位迅猛扩张,居住人口不断增加,各类公共设施日益增多。与此同时,由于人们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制度的缺失、日常监管手段的局限,事故隐患以各种形态大量存在。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已经成为解决安全生产突出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已经成为解决安全生产突出问题、防范事故发生的一项最有效举措。问题、防范事故发生的一项最有效举措。电子工业通常被人们视为是“最干净”、“最安全”的工业。其实,电子工业的生产危险性和对职工的危害程度虽不及冶金、石油、化工等部门严重,但由于其生产、试制及科研过程涉及玻璃、陶瓷、粉末冶金、化工材料、电子材料、电子元件、半导体集成电
4、路、电子部件、整机等产品制造及各种生产工艺,广泛采用复杂的专用设备,大量使用多种工业或特种气体及危险化学品,致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种类繁多、危害面广,且对生产环境的污染及职业卫生的危害也较大。加之,电子工业发展异常迅速,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层出不穷,还将进一步导致新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不断产生。因此对电子工业而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显得尤为重要。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16 号)号)2008/02/01第一条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
5、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作全面负责。第八条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
6、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16 号)号)第九条第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建立资金使用专项制度。第十条第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第十四条第十四条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
7、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第二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未履行事故隐患排第二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未履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查治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所有事故的发生都与事故隐患的存在分不开。消除事故隐患就能控制事故的发生。要控制事故发生就必须排查和治理事故隐患。海因里希事故法则海因里希事故法则 海因里希事故法则就是说,有海因里希事故法则就是说,有300300个事故隐患、危险源、习惯性违章,个事故隐患、危险源、习惯性违章,就有可能出现就有可能出现2929个事故,其中包括一个事故,其中包括一般性事故。
8、而般性事故。而2929个事故,就可能引发个事故,就可能引发1 1个重特大事故。个重特大事故。造成死亡事故与严重伤害、未遂事件、不安造成死亡事故与严重伤害、未遂事件、不安全行为形成一个像冰山一样的三角形,一个暴露全行为形成一个像冰山一样的三角形,一个暴露出来的严重事故必定有成千上万的不安全行为出来的严重事故必定有成千上万的不安全行为(即事故隐患)掩藏其后,就像浮在水面的冰山(即事故隐患)掩藏其后,就像浮在水面的冰山只是冰山整体的一小部分,而冰山隐藏在水下看只是冰山整体的一小部分,而冰山隐藏在水下看不见的部分,却庞大的多。不见的部分,却庞大的多。“冰山原理冰山原理”事故理论事故理论(2 2)安全生
9、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紧迫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紧迫性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2010/07/192010/07/194.及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及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企业要经常性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企业要经常性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五到位”。建立以安全生产专业人员为主导的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确保整改到位。对隐患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要依对隐患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要依法追究企业和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责任法追究企业和企业相关负责人
10、的责任。对停产整改逾期未完成的不得复产。6.强化职工安全培训强化职工安全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一律严格考核,按国家有关规定持职业资格特殊工种人员一律严格考核,按国家有关规定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证书上岗;职工必须全部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企业用工要严格依照劳动合同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凡存在不经培训上岗、无证上岗的企业,依法停产整顿。没有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或存在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企业,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予以关闭。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
11、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2010/11/032010/11/03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包括企业法定代表人等其他主要负责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总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综合管理,组织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排查和治理事故隐患;监督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落实。各级管理人员要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不强令从业人员冒险作业,对本岗位安全生产负责,发现直接危及人身
12、安全的紧急情况时,要立即组织处理或者人员疏散。岗位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不违章作业、不违反劳动纪律;有权拒绝违章指挥,有权了解本岗位的职业危害;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和撤离危险场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5.及时排查治理事故隐患。企业要建立健全事故隐及时排查治理事故隐患。企业要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制度,逐
13、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患排查治理和监控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全体员工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机制。要将责人到全体员工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机制。要将隐患排查治理纳入日常安全管理,隐患排查治理纳入日常安全管理,形成全面覆盖、形成全面覆盖、全员参与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全员参与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使隐患排查治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做到隐患整改的措施、责做到隐患整改的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五到位”。建立事故隐患。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动员、鼓励从业人员及时发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动员、鼓励从业人员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
14、。对发现、消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对发现、消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人员,应当给予奖励和表彰。的人员,应当给予奖励和表彰。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安全生产事故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隐患排查治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苏府(苏府201134201134号)号)2011/02/222011/02/22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生产经营单位以及各类场所、设施、建(构)筑物的产权(或者授权管理)单位(以下简称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办法适用对象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安全生
15、产事故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隐患排查治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苏府(苏府201134201134号)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和环境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安全生产事故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隐患排查治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苏府(苏府201134201134号)号)一般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
16、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涉及范围较广、容易引发重特大安全事故、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或者停用,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相关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分类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安全生产事故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隐患排查治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苏府(苏府201134201134号)号)生产经营单位和各类场所、设施的产权(或受权管理)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单位主要负责人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应确保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定的要求从
17、事生产经营活动。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建档监控、整改效果评价、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等制度。整改责任单位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应当做到整改措施、管理责任、整改资金、整改进度和应急预案“五到位”,并制定整改方案。整改责任单位和相关监管部门应当按照“一案一档”的要求,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档案。生产经营单位责任二、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二、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二、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二、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1 1、事故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意外情况。生产安全事故生产安全事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意外的突发事件,通常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使正常的生产
18、经营活动中断。更全面地讲,生产安全事故是: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损害或者设备设施损坏或者造成经济损失,使生产经营活动(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活动)被迫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二、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二、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
19、,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二、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树立正确的事故观:国外发达国家早在40年代就提出了“零事故”的理念,即“所有的事故都是可以所有的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所有的伤害都是可以避免的预防的,所有的伤害都是可以避免的”理念,90年代又提出“零伤害、零疾病、零事故”目标。二、生产安
20、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二、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3、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的直接原因在国家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1986)中规定,属于下列情况者为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国家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中有具体规定:二、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二、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1 1)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手代替工具操作物体存放不当冒险进入危险场所攀、坐不安全位置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机器
21、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有分散注意力行为不安全装束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二、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二、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 2)物的不安全状态(机械、物质、环境)物的不安全状态(机械、物质、环境)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无防护、防护不当)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强度不够;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维修、调整不良)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等缺少或有缺陷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4、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的间接原因在国家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1986)中规定,属于下列情况者为
22、间接原因:(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工业构件、建筑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程、操作方法、维修检验等的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2)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知识;(3)劳动组织不合理;劳动组织不合理;(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5)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6)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7)其他其他。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
23、原因5、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1)缺乏基本的安全技术知识,导致事故发生二、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二、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案例一案例一*科技有限公司使用正己烷被焦点访谈爆光科技有限公司使用正己烷被焦点访谈爆光1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2010年2月21日晚间播出节目“无尘车间的怪病无尘车间的怪病”。苏州工业园区内的*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手机触摸屏和液晶显示器的高科技企业,有一万三千多名员工。来自湖南的19岁姑娘邓某2009年5月到公司的时候,觉得工作的环境特别干净,因为她在无尘车间工作。不久前,她突然得了一种怪病。并且她的几十名同事也出现了类似的症状。她说,她有时
24、候头会特别疼,然后突然感觉全身没力气,拿东西的时候会突然抓不住。在接下来的半年多时间内,她先后两次晕倒在车间里。2009年下半年以来,联建公司许多员工也都染上了这种怪病,而且症状与她基本相似。2009年8月份到记者采访时为止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陆续收治了49名联建科技有限公司的患病员工。他们到底得了什么病?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联建公司组织员工统一体检。根据医院检验报告和医生的诊断,这些患病员工的上下肢周围神经受到了损害,发生了病变,从而导致肢体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变慢,四肢瘫软、乏力。医生给的结论是上下肢周围神经源性损害。经调查,很快把焦点集中在了一种名叫“正己烷”的有毒溶剂上,2008年8月
25、该公司用这种溶剂取代酒精擦拭手机显示屏。正己烷的挥发速度比酒精快,擦拭玻璃的效果也比酒精好。分子式:C6H14,是无色液体、低毒、有微弱的特殊气味。正己烷是一种化学溶剂,但是具有一定的毒性,会通过呼吸道、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长期接触可导致人体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四肢麻木等慢性中毒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晕倒、神志丧失、甚至死亡。案例一案例一*科技有限公司使用正己烷被焦点访谈爆光科技有限公司使用正己烷被焦点访谈爆光2经调查,发生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是由于该发生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是由于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违规使用有毒物质正己烷、忽视公司有关负责人违规使用有毒物质正己烷、忽视现场危害防范而导致现场危害防范而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生产 事故隐患 排查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