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测量电阻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实验测量电阻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测量电阻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pptx(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按Esc键退出返回目录第三节实验(1):测量电阻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按Esc键退出返回目录基础梳理基础梳理整合整合核心核心理解深化理解深化方法探究突破方法探究突破按Esc键退出返回目录基础梳理基础梳理整合整合构建能力大厦的奠基石构建能力大厦的奠基石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方法。2.掌握螺旋测微器及游标卡尺的原理及读数方法。3.会用伏安法测电阻,进一步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二、实验器材被测金属丝、米尺、螺旋测微器、电压表、电流表、直流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等。根据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用毫米刻度尺测一段金属丝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的直
2、径d,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由R=,所以金属丝的电阻率=R。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步骤1.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丝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d。2.依照电路图(如图)用导线将器材连好,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至最大。3.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丝的长度,即有效长度,反复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l。4.电路经检查确认无误后,闭合开关S,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值和电压值,记入表格内;断开开关S,求出金属丝电阻R的平均值。5.将测得的R、l、d值,代入电阻率计算公式=,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6.拆去实验线路,整理好实验器材。五、误差分析1.金属丝直径、
3、长度测量带来误差。2.电流表及电压表对电阻测量的影响,因为电流表外接,所以R测R真,由R=知测R真;外接法的误差是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得电流表的测量值大于通过待测电阻电流的实际值,导致待测电阻的测量值小于实际值。这时测量值为电压表与待测电阻并联阻值R测=R真。一般情况下,测量大阻值电阻时,电流表的分压可以忽略,应采用电流表内接法。测量小阻值电阻时,电压表的分流可以忽略,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即“大内小外”。若遇到待测电阻的阻值Rx既不太大又不太小时,可用求临界阻值的方法来判定,即先算出临界电阻R0=,若RxR0,则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如果Rx、RA、RV的阻值关系不知道,也无法粗略估计时,可应
4、用试触法判定。具体做法是: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改变电表的连接方式,拿电压表的一个接线柱分别接触M、N两点,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如果电流表示数变化明显,说明电压表内阻对电路影响较大,应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如果电压表示数变化明显,说明电流表内阻对电路影响较大,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2.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1)两种电路的比较分压电路限流电路电路图电压变化范围0UUU续表分压电路限流电路功率P=UI总=U(I+I)P=UI滑动变阻器的选择一般选用滑动变阻器的全电阻小于用电器的电阻,在0.10.5倍之间为好。即阻值小些,以获得较大的电流输出一般选用滑动变阻器的全电阻和用电器的电阻相差不多或大几倍
5、,在25倍为好,这样既便于调节用电器两端电压,变化范围又比较大。若过大,则不能有效地控制电流;过小,则控制电流不平稳,会造成电流值跳跃太大(2)选用限流电路还是选用分压电路的一般原则用电器两端电压要求变化范围较大,或从零开始连续可调,应选分压电路。如果采用限流电路时,电路中最小电流等于或大于用电器的额定电流,应选分压电路。如果滑动变阻器的全阻值比用电器的阻值小得多,为了能使用电器两端电压有较大变化,应选分压电路。如果滑动变阻器的全阻值与用电器的阻值相差不多,两种电路都可以对用电器的电压(电流)进行有效方便的控制,从节省电能和电路简单考虑,应选限流电路。二、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的使用【自主探究2
6、】(1)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小球的直径,如图甲所示的读数是mm。(2)如图乙,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如图所示的读数是mm。甲乙答案:(1)13.55(2)0.680(或0.681)解析:(1)主尺读数为13mm,游标尺读数为110.05mm=0.55mm,所以图甲的读数为13.55mm。(2)固定刻度半毫米线已经露出,读数为0.5mm,而从可动刻度上读的示数为18.0,最后的读数为(0.5+18.00.01)mm=0.680mm。按Esc键退出返回目录归纳要点:1.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原理及读数(1)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如图所示是常用
7、的螺旋测微器。它的小砧A和固定刻度S固定在框架F上。旋钮K、微调旋钮K和可动刻度H、测微螺杆P连在一起,通过精密螺纹套在S上。(2)螺旋测微器的原理测微螺杆P与固定刻度S之间的精密螺纹的螺距为0.5mm,即旋钮每旋转一周,P前进或后退0.5mm,而可动刻度H上的刻度为50等份,每转动一小格,P前进或后退0.01mm,即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0.01mm。读数时估算到毫米的千分位上,因此,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3)读数:测量时被测物体长度的整毫米数由固定刻度读出,小数部分由可动刻度读出。测量值(毫米)=固定刻度数(毫米)(注意半毫米刻线是否露出)+可动刻度数(估读一位)0.01(毫米)如图所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 测量 电阻 测定 金属丝 电阻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