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及其操作.ppt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及其操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及其操作.ppt(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本章学习目标本章学习目标 理解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及目标间的关系 认识什么是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及其选择中介目标的依据 理解货币政策三大工具的功能、作用机制及特征本章学习内容本章学习内容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及其 操作目标三、货币政策工具 一、货币政策目标一、货币政策目标(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二)货币政策目标间的关系(三)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 1、稳定物价 (1)含义:稳定物价就是设法使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显著波动。其实质是稳定币值 衡量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的指标:GNP 平减指数,反映最
2、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情况 消费物价指数,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支出为对象,反映消费物价水平变化的情况 批发物价指数,以批发交易为对象,反映大宗批发交易的物价变动情况(2)稳定物价的意义 一是通货膨胀导致社会分配不公,使社会矛盾尖锐 二是借贷风险增大。通货膨胀突然加速时贷出资金的人将受到额外损失;通货膨胀突然减速时借入资金的人受到额外损失 三是相对价格体系受到破坏,价格信号作为有效配置资源的市场机制失灵 四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货币的严重贬值,可能使其货币体系崩溃 2、充分就业(1)充分就业的含义及其衡量 充分就业指凡是愿意就业者均可有一个适当的工作。充分就业目标就是要保持一个较高的、稳定的社会就业
3、水平 通常以失业率指标来衡量劳动力的就业程度 失业率是指社会的失业人数与愿意就业的劳动力之比 实现充分就业的失业率:3%5%(2)造成失业的一般原因 一是社会总需求不足,使社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由劳动力市场失衡导致的失业 二是结构性原因,即由劳动力供给的种类和劳动力需求的种类之间存在不相吻合而造成的失业 三是摩擦性原因,由短期劳动力的供求失调造成的失业 四是季节性原因,经济中某些部门的间歇性的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 3、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内商品和劳务及生产能力的增长 衡量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 4、平衡国际
4、收支 国际收支状况对货币供给的影响:(1)长期巨额的国际收支顺差使为购买大量的外汇而增加本国货币的发行,潜在着通货膨胀危险 顺差时货币、商品的运动情况: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 商品输出大于商品输入,国内商品供给相对减少 (2)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可能导致外汇市场对本币信心的急剧下降,资本大量外流,外汇储备急剧减少,本币的大幅度贬值,甚至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 (3)巨额的经常项目顺差或逆差可能加剧贸易磨擦 国际收支平衡的含义: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全部货币收支持平 平衡国际收支就是采取各种措施,纠正国际收支差额,使之趋于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即在若干年的
5、时间内,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主要项目的变动接近于平衡,就可以认为实现了国际收支平衡(二)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二)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冲突 菲利普斯曲线的描述:二者间此消彼长的关系 一个国家要实现充分就业,就要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税率,增加政府支出,以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而总需求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通货膨胀 如果要稳定物价,就会抑制总需求的增长,而社会总需求的减缩必然导致失业率提高 2、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 当国内物价上涨,外国商品价格相对降低时,导致本国进口大于出口,国际收支恶化 当本国维持物价稳定,外国发生通货膨胀时,则本国出口大于进口,发生贸易顺差
6、 解决二者冲突的前提条件:全球都维持大致相同的物价水平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1)国内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不同步 国内经济增长 国民收入增加 支付能力提高 进口需求增加 若出口不是同步增长 贸易逆差发生 4、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的冲突 (1)经济增长需要有货币的超前供给,超前的货币供给量可能带来物价的上涨与币值的下跌 (2)为高速增长而扩张信用,扩张信用在增加投资的同时造成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和物价的上涨 (3)为抑制通货膨胀提高利率的政策又会抑制投资而影响经济增长 不同国家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英美两国较为兼顾四大目标日本侧重于稳定物价、平衡国际收支和提高国内有效需求水平德国把稳定物
7、价置于首位,并可为此牺牲经济增长(三)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三)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 1、1995年以前提出的“发展经济,稳定货币”的政策目标 双重目标:兼顾经济增长与货币稳定 2、1995年制定以及2003年修改后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关于“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保持币值稳定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和操作目标 (一)充当中介目标的金融变量(二)充当操作目标的金融变量(三)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Central Bank Strategy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结构图l 政 操 中 最l 策 作 介
8、终l 工 目 目 目l 具 标 标 标l 操作目标是接近政策工具的短期金融变量,是中央银行日常货币政策的调控对象,中央银行对其有较强的控制力,但其与最终目标间的因果关系不确定l 中介目标是接近于最终目标的金融变量,中央银行不易控制,但它与最终目标间的因果关系较稳定 选择中介目标与操作目标的标准:第一、可测性。即充当中介目标的金融变量具有明确的外延与内涵,是可计量分析的变量第二,可控性。即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可直接或间接调控的金融变量第三,相关性。即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间要有密切的联系(一)充当中介目标的金融变量(一)充当中介目标的金融变量 1、货币供应量 优点:(1)中央银行对此有较强的控制力
9、,中央银行基本上可以控制基础货币,对货币乘数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2)货币供应量与最终目标之间具有直接明确的相关性,它不论作为经济变量,还是作为政策变量,其变动与经济周期均是顺循环 (3)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能直接反映货币政策的导向 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可控性分析:M0=现金,中央银行负债构成,可控性强 M1=M0+活期存款,商业银行负债使之较M0难以控制 M2=M1+定期存款+居民的外币存款 包含较广泛的货币替代品和较多的商业银行负债,中央银行难以控制 弊病:(1)中央银行控制能力的有限性。中央银行可直接控制的只是基础货币中的法定准备金,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力也很有限 (2)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及其 操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