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煤炭工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论煤炭工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煤炭工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煤炭工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摘要】在国家和地方的国民经济与社会民生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煤炭工业城市作出过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但是由于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加之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由粗放型经营模式向集约型经营模式的“两个转变”.使得煤炭工业城市面临着转型危机和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是当前我国煤炭工业城市和经济理论界广泛关注的一个带有战略意义的现实课题。【关键词】煤炭工业城市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高速行驶的轨道上,国民经济大幅增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离不开能源特别是矿产能源的巨大贡献。目前,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依然是主体,其中石油、煤炭
2、和天然气占据主导地位。就我国的能源使用结构而言,煤炭在这三者中又占了最大的比例,是我国过去三十多年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源动力。但是煤炭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必然经历一个生命周期:发现一利用一兴旺一高峰平稳一衰退,这就是所谓的峰值理论。人类社会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然要考虑到未来的能源保障问题,对于煤炭工业城市而言,如何尽量减少对枯竭性矿产资源的依赖,实现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一、煤炭工业城市发展现状(一)煤炭资源面临枯竭以山西省为例,山西省是中国的煤炭资源大省,平均开采强度在25以上,由于长时间、大规模、超强度开采,资源枯竭问题日显突出。据测算预计到2020年,山西省的
3、五大煤炭集团公司将有32处矿井面临资源枯竭,衰减生产能力约5400万吨。同时,山西省地方国有煤矿及乡镇煤矿由于大部分矿井主要开采边角、浅层资源,批准井田面积和资源储量小且已开采多年,预计到2020年将有近13的地方国有矿井资源枯竭,生产能力减少1亿吨。其中以大同、阳泉两市最为突出,大同市侏罗纪煤田目前保有储量28.2亿吨,按现有开采能力和回采率计算,可服务13年左右。同煤集团公司本部的15个主产矿井中,一部分已经关闭或正在实施关闭破产。阳泉市境内盂县煤矿剩余服务年限16年,平定煤矿剩余服务年限30年,郊区煤矿剩余服务年限不到10年,预计到2020年将有三分之二的矿井面临资源枯竭。目前,阳煤集团
4、所属四矿已实行关闭破产,三矿已申请破产。(二)经济发展高度依赖煤炭产业我国的煤炭工业城市绝大多数都是依煤而建,依矿而兴,产业结构单一,煤炭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比重大,加IT业比重小,且大多处于产业链的前端,产品的加工程度相对较低,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占绝对优势,高科技产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不发达。正因为如此,煤炭工各样城市的政府财政收入主要靠煤炭资源开发来创造,城市建设靠煤炭企业发展来拉动。煤炭产业作为煤炭城市的主导产业,是支撑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其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甚至控制着整个城市经济的运行,对城市的兴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据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数据显示,2010年山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5、实现利润844.75亿元人民币,其中仅煤炭行业实现利润就达到744.05亿元,占全省的88.1。化工、机电、轻工行业利润分别占全省的1、3.7、3,焦炭行业实现利润盈亏相抵仍净亏损13.27亿元。(三)城企功能混同由于我国煤炭城市多兴起于计划经济时期,煤炭城市一开始就依附于煤炭企业,所以城市功能与企业功能混同。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必然造成城市功能的单一性,城市劳动力绝大部分就业在一个或几个煤炭企业里。久而久之,便在煤炭城市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城市功能主体,即以市政地方社会经济为主体的功能圈和以矿区社会经济运行为主体的功能圈,大企业小市政,既加重了企业负担,又弱化了城市服务功能。城市对外联系以煤炭为运转
6、轴心,功能也比较单一。随着煤炭产出量的减少,城市功能逐渐萎缩,生命力就会日趋弱化。城企功能混同的另一个表现是城市管理的城企混同。以企业的方式管理城市,以城市的管理方式管理企业相互冲突。这突出的表现在很多煤矿企业与城市政府之间领导的交流,很多企业领导调任城市部门领导,用管理企业的方式来管理城市,同时部分城市管理者管理企业,用管理城市社会的方式管理企业,不适应城市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与城市发展存在诸多的矛盾。(四)综合利用率低,企业负担过重我国煤炭开采率为32,加工运输环节的使用率为70,终端利用率为41,煤炭利用率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目前,山西省煤炭资源回收率为43,大部分乡镇煤矿资源回收率在
7、15左右。由于其它产业发展不足,共生、伴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另据不完全统计,山西省国有大型煤炭集团目前共有企业办社会单位近600家,从业人员近6万人,每年支付企业办社会费用近30亿元。企业负担重,再就业压力大。煤炭资源的长期持续开发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形成了一批高度依赖煤炭的资源型城市。对于煤炭工业城市而言,煤炭毫无疑问是其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但现在,“一煤独大”的城市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因此,在知识经济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如何抓好产业接续、产业替代及产业间的协调发展,避免城市因“煤竭而衰”,实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前则显得十分突出
8、和迫切。(五)城市环境破坏严重煤炭工业城市的过度开采,会导致土地资源破坏及生态环境恶化,破坏土地资源和植物资源,影响土地耕作和植被生长,并会造成矿区土地大面积积水受淹或盐渍化,使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剧。据调查,中国因采矿直接破坏的森林面积累计达106万公顷,破坏草地面积为26.3万公顷,全国累计占用土地约586万公顷,破坏土地约157万公顷,且每年仍以4万公顷的速度递增,而矿区土地复垦率仅为10。另据测算,中国每采万吨煤,平均塌陷土地0.2公顷;在村庄稠密的平原矿区,每采出1000万吨煤需迁移约2000人。其次,煤炭开采破坏地下水资源,加剧缺水地区的供水紧张。中国是世界上人均占有水资源量较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炭工业 城市 可持续发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