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3217-2018港口营运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DB37T3217-2018港口营运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T3217-2018港口营运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docx(3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03. 220. 01R00DB37方 标 准DB 37/T 32172018港口营运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Implementation Guid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afety risk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and control system for port operation enterprises2018-05- 17 发布2018-06- 17 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本标准按照GB 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2、。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东省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先念、刘国田、尚金瑞、任守波、金学锋、毕玉晓、王小杰、刘琼辉、赵 勇、徐旭、王家香、熊震。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及山东省地方标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通则、水路公路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的要求,借鉴国际、国内风险管理相关标准、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融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结合日照港集团有限公 司风险管理工作经验,根据山东省港口营运企业安全生产实际编制而成。本标准的目的是规范山东省港口营运企业安全生产风险(以下简称风险)管理全过程,达到降低企 业安全生产风险,杜绝或减少
3、各种事故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港口营运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山东省港口营运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范围/规范 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分级管控效果和持续改进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港口营运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6441-1986企业职伤亡事故分类GB/T 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
4、因素分类与代码GB 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DB37/T 2882-2016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3138-2018公路水路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88号)港口危险货物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交水发2017 274号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暂行办法(交安监发2017 60号)3术语和定义DB37/T 2882-2016及DB37/T 3138-201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基本要求1 .1成立组织机构企业(总公司/公司)应成立领导小组,并明确主管部门,分层制定(总公司/
5、公司)推进实施方案;同 时,应成立工作组,督导落实风险评价、分级管控、评估改进等工作1.1.1 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应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应包括安全监督、生产技术等本级职能部室负责人等。 主要职责包括确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任务目标,对体系建设及实施情况进行部署、督导和考核等 工作。1.1.2 1.2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组长应由企业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担任,成员应包括安全监督、生产技术等本级职能部室 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相关技术人员、线作业人员等。主要职责包括制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 设方案:推进落实体系建设方案任务和目标,组织风险辨识培训,开展风险分级及评估改进等工作。1.1.3 1.
6、3主要负责人职责主要负责人是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主要职责包括:确定风险分级管 控方针、策略、目标:保障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所需人、财、物等资源的投入:对体系建设及实施情 况进行部署、督导和考核。1.1.4 分管负责人职责分管安全负责人负责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组织协调,整体推进:其他分管负责人按照一岗 双责的要求,对职责范围内的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确定、落实的组织实 施。1.1.5 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职责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是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牵头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起草体系建设工作方 案、相关体系文件:负责本指南的组织实施、指导和监督检
7、查,组织对本企业风险分级情况评审:负责 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等工作,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风险管控。1.1.6 各职能管理部门职责各职能管理部门是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具体负责部门,主要负责职责范围内的风险点排查、危 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评估、督导等工作。1.1.7 各站队(班组)职责各站队(班组)是所辖工作范围内风险管控的主体责任部门,负责开展风险点排查和危险源辨识、 评价活动及管控措施的编制、落实,接受相关职能部门的督导和考核。1.1.8 各岗位职责各岗位应根据工作分工和岗位职责积极参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接受安全教育培训I, 严格执行风险管
8、控措施。2 .2实施全员培训企业应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培训计划,相关职能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层级人员,分类开展风险点 危险源辨识及防控措施培训考试。4 . 2.1公司(集团)级培训公司(集团)应将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标准、风险管理理论培训纳入本级管理人员年度安全教育计划 中,定期开展风险分级管理程序、方法、措施等知识的培训。5 . 2.2站队级(班组)培训站队(班组)应将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标准、危险源辨识、分级管控及措施要求纳入本级(本岗位) 日常安全教育计划中,每季度组织不同岗位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6 . 2.3岗位培训班组应通过班前会等方式侧重岗位危险源和控制措施的知识培训。7 .3编写体系文件体
9、系文件应至少包括: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方案;风险分级管控相应的管理制度;编制内部实施推进方案或纳入安全管理体系流程中:企业两个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清单及重大风险点清单;应建立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安全检查表(SCL)评价记录、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等有 关记录文件;一-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奖惩考核制度;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年度培训方案。4. 4运行考核企业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运行考核机制,完善公司、站队两级考核标准,将考核结果与年度绩 效目标、员安全绩效兑现挂钩;同时,在各级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及安全生产奖 惩等制度中明确相关要求。5
10、工作程序和内容5.1风险点确定5.1.1 风险点划分原则企业风险点排查遵循“相对独立、环节清晰、易于管控”的原则,分为作业活动及设施、部位、场 所、装置、区域等两大类为主,或两者的组合。5.1.1.1 作业(操作)活动对作业活动类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安全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应 建立作业活动清单;散杂货类:煤炭装船机作业、垛位苫盖作业、门机装卸船、矿石输送系统作业、装载机散货装 车、粮食卸船入仓、焦炭汽运集港卸车等;件杂货装卸类:H型钢装船、大袋货物装船、纸浆板卸船等;一集装箱装卸类:集装箱火车装/卸/车、场桥收发箱作业、正面吊收发箱作业、桥吊装卸船作业 等;危险货物
11、装卸类;原油卸船作业、球罐区巡检、拆接输油臂、司泵作业、液化燈装车、球罐切 水、油罐计量等;船舶拖带类;拖轮靠离码头、海上航行、协助大船靠离泊、接送引航员、溢油锚泊监护等; 铁路作业类:火车装卸线取车、机车运用、线路起道作业、货运交接等; 客运作业类:客轮卸船作业、旅客运输作业、旅客安监等;其他类作业:危险区域动火作业、髙处作业、临时用电作业、临水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密闭舱室作业、动土作业、断路作业等。5.1.1.2 设施、部位、场所、区域可按照港口岸边作业场所、库场及所涉及的装置、设施等进行划分。对于规模较大、艺复杂的油 罐区、筒仓、卸船机等流程系统可按照所包含的设备、设施、装置分别进行细分
12、。固定机械类:堆料机、翻车机、装船机、门机、正面吊等;流动机械类:装载机、挖掘机、自卸车、叉车等;危化品接卸设备类:输油臂、消防炮、制氮机、原油储罐、球罐、液化燈装车泵等;库房设施;锅炉房、消防泵房、供水站等;客运设施类:侯船厅、停车场等;其他设施;小型液压捣固机、台钻、带缆机、登船梯等。5. 1.2风险点排查5. 1.2. 1风险点排查的内容企业应按照不同风险点划分要求,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形成包括风险点名称、类型、 区域位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现有风险控制措施等内容。5. 1.2.2风险点排查的方法企业风险点排查按照生产业务、工艺流程、组织机构等,采用全员参与、自下而上
13、,逐级审核的方 式,排查应按照在一定区域或时间、空间范围内,由若干关联作业环节组成,相对独立的作业过程或作 业区域等要求进行梳理。同时,企业应分别建立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见附录A.1、 A.2) 5. 2危险源辨识5. 2.1辨识方法参见DB37/T 2882-2016及DB37/T 3138-2018中规定的内容执行。5. 2.2辨识范围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应覆盖所有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包括;常规和动火动土等非常规的作业活动;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包括;承包方和访问者;接触或涉及的材料、装卸的使用过程;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人为因素,包
14、括:作业行为、人员能力(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行为);工作场所外的风险可能影响企业内安全的因素;工作场所内的风险可能影响企业外的因素:作业环境、气候、昼夜及其他自然灾害等;变更,包括;作业艺和方法、设备和工具、人员变动。6. 2.3辨识类别危险源辨识时应依据GB/T 13861的规定,结合行业特点,充分考虑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 素、管理因素四种不安全因素。a)人员行为因素包括但不限于:1)作业人员在货物钩行路线下行走;2)作业人员站码头边缘、缆绳打击面,走立杆,站车、垛边缘等;3)上下大机不双手扶楼梯,封闭区域穿越:4)接触裸露带电部位;5)作业区玩手机、吸烟、不规范使用工
15、属具;6)机械加工作业未戴护目镜等防护用品;7)人工搬运作业使用损坏的工属具;8)其它。b)设备设施因素包括但不限于;1)钢丝绳磨损严重;2)门机限位开关失效;3)旋转部位安全防护装置缺失;4)扶梯、护栏缺失或锈蚀严重;5)管线阀门密封失效;6)设备超负荷运行;7)安全报警装置失效;8)其它。c)作业环境因素包括但不限于:1)作业现场照明不良;2)地面湿滑有障碍物;3)风速在7级以上作业;4)现场存在交叉作业;5)噪音超标;6)能见度低;7)通道过于狭窄;8)其它。d)管理因素包括但不限于:1)制度规程不健全;2)生产组织不合理:3)违章指挥;4)应急预案不健全;5)职业健康安全投入不足;6)
16、安全监管不到位;7)其它。7. 2.4辨识实施8. 2. 4. 1全员辨识企业在梳理划分风险点基础上,由风险点所属单位(站队、班组)采用全员参与、自下而上的方式, 组织线作业人员辨识涉及本岗位生产(艺、工作)流程或作业步骤中的危险源和防范措施。9. 2.4, 2汇总筛选企业(公司、站队)采用逐级审核的方式,对每个风险点中的危险源和防范措施辨识情况进行汇总, 组织管理人员对风险点中危险源辨析筛选,并初步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班组汇总,上报站队,站队审 核后上报公司).10. 2. 4. 3持续辨识企业应不定期组织开展风险点危险源辨,对首次作业或调整工艺流程的风险点,须进行专项危险源 辨识并落实防范
17、措施后方可作业。5.3风险评价5. 3. 1风险评价方法5. 3.1.1企业可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风险矩阵分析法(LS)等方法,对风险点中的危 险源的风险高低进行定性、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按从严的原则判定评价级别,并填写工作危害分析 评价记录和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记录。5. 3.1.2企业亦可根据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特点、事故案例及要求等,将有关重点部位、关键装置、 危险艺、危险作业等直接判定为较大及以上风险。5. 3.2风险评价准则企业对风险点和各类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进行定量评价时,应 结合自身可接受风险实际,制定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
18、性、频次、风险值的取值标准和评价 级别,进行风险评价。风险判定准则的制定应充分考虑以下要求: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设计规范、技术标准;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事故等级及经济损失;事故概率及后果的严重性;相关方的投诉等。5. 3.3风险点评价分级企业根据风险点中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可能性、暴露程度、造成职业健康损害的影响,以 及所需管控措施的难易程度等因素,由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 “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识,并确定不同风险点的风险管控层级及责任主体。a) 1级风险(红色)/重大风险:1)应增加(调整)管控措施并
19、有效落实,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或可容许程度,相关过程应建 立记录文件;2)如不能立即增加(调整)控制措施,或控制措施不能有效落实,必须立即停止相关生产作 业活动;3)对于该级别风险,公司重点管控,只有当风险已降低至可接受风险时,才能开始或继续作 业;4)落实公司、站队(部门)、车间(班组)、岗位管控,分级明确审批或控制措施,并保留 记录。b) 2级风险(橙色)/较大风险:1)必须现场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管理;2)对于该级别及以上的风险点,站队应控制管理,落实站队(部门)、车间(班组)、岗位 管控,分级明确审批或控制措施,并保留记录。c) 3级风险(黄色)/一般风险:1)需要制定控制措施或专人监督管理
20、。2)对于该级别的风险,车间(班组)应控制管理,落实车间(班组)、岗位管控,分级明确 监督或控制措施,并保留记录。d) 4级风险(蓝色)/低风险:1)不采取防范措施,易导致伤害事故的风险,对该级别的风险,岗位应控制管理,岗位应具 体落实相关监督确认措施。5. 3. 4确定重大风险以下情形为重大风险: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的:(引用493令)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其他,本行业规定的。5. 3.5风险点级别确定风险点的级别确定应遵循从严原则,风险点级别确定:按照风险点中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 别作为该风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T3217 2018 港口 营运 安全生产 风险 分级 体系 实施 指南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