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案(24页).docx





《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案(2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案(24页).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案-第 24 页目 录1工程概况31.1地理位置31.2桩基、围护概况31.3地下室结构设计概况32编制依据43施工部署43.1施工总体流程43.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54大型机械布置54.1塔吊布置65模板排架方案66换撑施工方案66.1概述66.2施工方法66.3其他事项77施工测量方案77.1测量总则77.2测量仪器选用77.3垂准测量的方法和要求77.4平面测量控制网的建立87.5高程测量87.6测量精度主要保证措施88脚手架方案98.1工程概况98.2落地脚手架98.3脚手搭设要点99电梯井脚手架方案1010地下室结构方案1010.1钢筋工程1010.2模板工程1410
2、.3砼工程1711后浇带施工方案2011.1后浇带施工顺序2011.2后浇带节点处理2011.3后浇带封闭前的防护措施2011.4后浇带封闭施工2012特殊气候条件下施工的质量保证技术措施2112.1雨季施工质量保证技术措施2112.2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技术措施2113其他2113.1工程技术复核计划2113.2隐蔽工程验收计划2213.3砼试块制作计划(含同条件试块)231工程概况1.1地理位置(1)本工程位于东方体育中心东侧,南北高架下匝道西侧,北靠泳耀路,南临规划企耀路,西侧为东育路,东侧为济阳路,详见附图1-1。(2)该地块东侧临近济阳路,济阳路在该地段为连接中环与卢浦大桥的交通要道,道
3、路下管线众多,济阳路东侧为居民小区。(3)场地西临东育路,东育路以西为东方体育中心,东方体育中心下有三条地铁通过,但本场地不在地铁的保护范围内。1.2桩基、围护概况(1)本工程围护采用钻孔灌注桩形式,混凝土等级水下C30,共计443根。形式为10001200及11001300两种。(2)本工程围护结构外侧采用850600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套打一孔形式,单桩水泥掺量20%,桩身垂直度偏差不超过0.5%桩长,采用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3)本工程坑内加固采用850600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形式,搭接200,单桩水泥掺量20%;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4)在坑外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加固体与围
4、护钻孔灌注桩与加固体间(或与围护桩间),采用12001300压密注浆填充加固。(5)在坑内集水井底采用高压旋喷封底,旋喷桩有效直径800mm,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量25%。1.3地下室结构设计概况(1)本工程地下室为3层,层高由下至上依次为3.6m、3.6m和6.2m。地下室竖向结构为框架结构,横向结构为梁板结构。(2)本工程主楼区地下室采用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裙房和地下室采用框架结构体系。典型柱断面有600600,600800,7001000,800800,8001000,900900,8001600等;典型梁截面有250500、200400、400800、550130
5、0、800900、400800剪力墙厚度有500mm、600mm、750mm;楼板厚度150mm、180mm、2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墙、柱为C35,梁、板为C35。(3)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200m。(4)地下二层、地下三层局部设有附建式甲类防空地下室二等人员掩蔽所,本工程分为4个防护单元,防护等级为核6级常6级,防化等级为丙级。(5)地下室结构按照结构后浇带分为3个区域,后浇带从底板至地下室顶板贯通。(6)钢筋砼支撑拆除拟采用机械拆除。2编制依据(1)前滩企业天地三期设计图纸(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上海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强制
6、性条文(4)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G/TJ08-61-2010、J11577-2010)(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GB50204-2002(2011年版)(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7)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10)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11)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DBJ08-903-2010(12)其他有关的规范及规程JGJ/T1020113施工部署3.1施工总体流程3.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1)本工程根据施工现场情况支撑拆除
7、与结构回筑布置详见附图3-3。(2)施工临时用电平面布置示意图详见附图3-4(3)施工临时用水平面布置示意图详见附图3-54大型机械布置4.1塔吊布置(1)本工程基坑开挖前安装2台ST6015塔吊,1#、2#塔吊工作半径为60m,主要用于支撑、基础底板、部分地下室结构施工阶段的材料垂直运输详见附图4-1。(2)待B1底板完成后,子底板上安装2台ST7030(R=70m)塔吊,(3#、4#塔吊)用于钢柱及上部结构施工材料运输详见附图4-2,安装完成后拆除2台ST6015塔吊。(3)1#、2#塔吊基础利用栈桥,需经过专家评审及围护及专家确认;ST7030塔吊利用底板作基础,需经结构设计确认。(4)
8、ST6015塔吊安装高度较低,不设附墙,ST7030塔吊根据使用说明书及现场结构情况设立附墙。(5)各台塔吊在结构验收后拆除、退场。(6)两台塔吊在高度上错开两个标准节,以免碰撞。5模板排架方案施工范围内搭设排架,立杆间距不大于800mm,在局部梁底视实际情况适当加密立杆(经计算确定),步高1800mm,底部离地200mm设置扫地杆,采用483.0脚手钢管搭设。靠外围设剪刀撑,内部剪刀撑每隔五跨设置一道。楼板结构底模采用七夹板,模板底部采用50100木料垫置,间距不大于300mm。详见附图5-1。6换撑施工方案6.1概述本工程存在换撑的施工部位如下:部分楼板缺失部位、地下室车道部位、地下室外墙
9、与围护墙之间。6.2施工方法(1)本工程汽车坡道、楼梯、风口等造成结构楼板孔洞,采用临时H4004001321型钢支撑,钢支撑通过预埋钢板与结构连接。(2)型钢吊装采用塔吊吊装及汽车吊配合方式,综合考虑现场塔吊型号,对H型钢进行整根或两段运输。(3)型钢支撑装配时,下边搭设钢管支撑架进行支撑,立杆纵横距为1.0m,步距1.8m,立杆设置竖向一道剪刀撑,与水平杆成4560夹角.。(4)地下室外墙与围护墙之间采用钢筋混凝土换撑。(5)车道等楼板缺失处:在车道等楼板缺失处需加设临时支撑,设置在楼板梁处,间距不宜大于6m,临时支撑采用换撑或H4004001321型钢,在型钢支撑两端设置预埋件。必要时需
10、增设立柱。6.3其他事项(1)换撑上严禁任何形式的堆载,仅承受水平力。(2)待地下室车道板等砼浇筑结束且达到设计强度,方可拆除换撑。(3)换撑施工应避开主体结构的主梁、柱、剪力墙等构件。7施工测量方案7.1测量总则(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及标高基准点为依据使用全站仪、J2经纬仪进行平面控制,用S1水准仪进行高程引测。(2)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在施工区域内按要求设置深埋坐标点,利用深埋坐标点建立场地控制网。利用平面控制网中的某一点作为测点(满足通视和方便的要求),用于复核场地控制网。(3)标高以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为基准。其数值以建设单位最新提供数值为准。施工高程应根据最新数
11、据及时调整。(4)测量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7-1。7.2测量仪器选用Leica TS06全站仪; J2经纬仪;S1精密水准仪; DSZ3普通水准仪;50钢尺; 5塔尺;钢卷尺及其它辅助仪器。以上仪器均鉴定合格,在有效使用期限内。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仪器的常用指标。一旦偏差超过允许范围,应及时校正来保证测量精度。7.3垂准测量的方法和要求(1)观测时间的确定:选择有利时间如清晨、阴天和黄昏等。(2)使用天顶仪进行,测量时仪器旋转四个方向一测回测定,致使上面标志中心移至十字丝交点为止,然后固定标板。7.4平面测量控制网的建立(1)结合工程特点及业主所提供的两个控制点,按测网级别的高低及具体在工程
12、不同部位应用,本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设置二级控制网,且这二个控制网相互联系,并且遵循高级控制低级的原则。(2)一级控制网在业主所提供的G6405、G6406二个控制点(其坐标见下表)基础上扩展,构成一个稳定可靠,且不受施工影响的闭合四边网。点号XY标高G6405+979.778-8158.6064.250mG6406+812.441-8211.1934.900m(3)一级控制网担当全局性的作用。它是二级控制网建立和复核的唯一依据。在整个工程施工时间跨度内,必须保证这个控制网的绝对不变,绝对避免前后期测量系统的不一致。因此,该控制点的设置位置选择在稳定可靠处,且设置保护装置。(4)单体控制网的布网
13、依据为二级控制网,主要布置位置在地下室顶板上,其精度必须满足相对测角误差小于5秒,相对测距误差小于2毫米。每次测量前利用一级控制网对该控制网进行自检,确定无误后方可使用。7.5高程测量以基准水准控制点为依据,用精密水准仪采用往返水准测量的方法,将高程引测至基坑边的临时水准点处。在基坑边寻找一个可垂直传递高程处,搭设一固定支架,将钢尺一端固定在支架挂钩上用重锤锤吊而下。采用两台水准仪一上一下同时测量。上面的一台水准仪将临时水准点的高程传递至钢尺上。下面的一台水准仪将钢尺上的高程传递至施工层上。7.6测量精度主要保证措施(1)使用全站仪、应进行加常数、乘常数、温差修改值的修正。(2)经纬仪工作状态
14、应满足竖盘竖直,水平度盘水平;望远镜上下转动时,视准轴形成的视准面必须是一个竖直平面。(3)水准仪工作状态应满足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4)用钢尺工作应进行钢尺鉴定误差、温度测定误差的修正,并消除定线误差、钢尺倾斜误差、拉力不均匀误差、钢尺对准误差、读数误差等等。(5)测角:采用三测回,测角中误差l0秒。(6)测距:采用往返测法,取平均值。(7)所有测量计算值均应立表,并应有计算人、复核人签字。(8)在仪器操作上,测站与后视方向应用控制网点,避免转站而造成积累误差。(9)对易产生位移的控制点,使用前应进行校核。8脚手架方案8.1工程概况(1)本工程地下室外墙结构及防水施工时采用落地脚手架的方式
15、。(2)电梯井道内均采用落地脚手架的方式。(3)所有落地脚手架均在完工后由上而下进行拆除。8.2落地脚手架(1)落地脚手架采用483.0钢管,扣件搭设,立杆横向间距为1050mm,纵距1500mm,每步高1800mm。(2)脚手架采用硬拉结,水平间距3000mm,垂直间距3600mm。每个硬拉结点位置在梁面,硬拉结用48短管,一头与梁面预埋钢管扣接,一头与脚手架扣件联接。(3)外脚手架施工面满铺竹笆,登高设施在脚手架外侧搭设登高斜道。(4)脚手架施工面以下3步在外侧设置200mm高挡脚板,落地脚手架外围满挂防尘网,以保证施工人员及下方人员的安全。并实行验收挂牌制度。(5)脚手架立脚于地下室顶板
16、、楼层悬挑板或塔楼屋顶上,立杆下槽钢铺垫,以平衡受力;若周边有未封闭的后浇带,则在后浇带两侧用钢管排架予以加固直至地下室底板,外脚手架下部在地下室内进行排架加固。8.3脚手搭设要点(1)所有脚手用钢管必须用油漆标识过,与结构排架钢管区分开。(2)剪刀撑搭接要求统一划线,搭接不小于1m(两扣件间)。(3)脚手管露头要求长短一致(小横管、大横管等)。(4)围护外围设置密网,挡板、竹笆等严格按规范及一建有关文件设置。9电梯井脚手架方案(1)电梯井内脚手架采用483.0钢管搭设,脚手自重及施工荷载通过斜撑管传至电梯井剪力墙上。(2)斜撑管支撑点,用钢凿凿一个40mm深槽,防止支撑点滑移,减少电梯井补洞
17、工作。(3)电梯井脚手每隔四排设一道竹笆隔离。电梯井内进行电焊时,特别注意做好防火措施和监护工作。10地下室结构方案10.1钢筋工程10.1.1钢筋工程说明(1)采用场外成型钢筋。如果结构局部钢筋过密,难以保证施工质量时,应事先提请设计部门作相应的代换修改及采取技术措施,确保施工质量。(2)为保证钢筋保护层的正确性,钢筋垫块拟采用定制专用尼龙钢筋垫块。(3)所用的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保证书,对各钢厂的材料均应进行抽样试验,并应附有抽样报告,不得未经试验盲目使用。(4)与埋件或其它设施相碰时,应会同有关人员研究处理。(5)墙、柱竖向主筋接头采用机械和搭接接长。钢筋接头型式的错开距离、搭接长度等必须
18、符合设计规定和规范要求。(6)本钢筋工程施工要求规范按11G101-1(包括修正内容)施工。10.1.2柱钢筋(1)柱钢筋绑扎的工艺流程套柱箍筋搭接绑扎或焊接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2)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如果柱子主筋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应与模板成45,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3)柱纵筋连接:当纵筋直径d22时,宜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优先采用机械连接,接头等级为I级。10.1.3剪力墙钢筋(1)剪力墙钢筋绑扎的工艺流程立24根竖筋画水平筋间距绑定位横筋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下室 结构 施工 方案 2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