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国标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教案.docx
《苏教国标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国标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教案.docx(10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数第九册课题:认识负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2 .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教学准备:有关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天气预报音乐(有条件的可播放节目片头)。谈话:伴随着这熟悉的音乐,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老师从中收集了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地气温资料,并通过温度计表示出来。二、教学例lo1 .出示例1的三幅三个城市某一天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图。(1) 师介绍“C”和
2、“F”的含义,说明我国是用摄氏度来计量温度的,适当指导看温度计的方法。(2)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3) 追问: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小结:上海的气温是零上4。以0C为分界线,一个在0摄氏度以上,一个在0摄氏度以下。一上一下,正好相反。那你们知道在数学上怎样区分和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呢?为了便于表示,通常规定零上4摄氏度记作+4(或4),零下4摄氏度记作-4。2 .教学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1) 读法:“+4”读作正四。写法:在4前面加一个正号,“+4”也可写作“4”。(2) 读法:“-4”读作负四。写法:先写负号再写4。(示范写)(3) 导完成“试一试”。三、教学例2
3、。1 .介绍新疆吐鲁番盆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情况。指出:吐鲁番盆地的气温在一天当中有如此大的变化,与这个地方的地形特点以及海拔高度有关。结合图,简单介绍海拔高度的含义:海拔高度是指某地与海平面比较,得到的相对高度。2 .出示例2中珠穆朗玛峰与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图。(1) 问: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2) 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表示这两个高度吗?小结:以海平面为基准,比海平面高8848米,通常称为海拔8848米,可以记作+8848米;比海平面低155米,通常称为海拔负155米,可以记作T55米。(3) 步归纳正数和负数。(1) 分组讨论。出示+4、19、+8848、-155这些数,提出要求:前面,
4、我们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以及海平面以上和海片面以下的高度。仔细观察这些数,你能将它们分类吗?学生分组讨论。(2) 汇报分类结果。(3) 小结:像+4、19、+8848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11k -7、-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板)(4) 结合例题体会正数、负数与0的大小关系。引导观察: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分界点,0C以上的温度用正数表示,以下的温度用负数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基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用正数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用负数表示。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启发思考:。是正数吗?0是负数吗?正数、负数和0比一比,它们的大小关系怎样?小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
5、负数都小于0。4.做“练一练二(1) 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集体校对。四、巩固练习。1 .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先指名读一读图中的文字和数据,再要求用正数或负数表示图中的数据,并填在书上。2 .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读一读图中的文字和数据,并说说海拔高度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再在全班交流。3 .指导完成“练一练”第3题。每人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写好后同桌互相读一读。问:你们为什么不写0?再次指出:。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4 .指导完成“练一练”第46题。(1)选择合适的温度连一连。(第4题)(2
6、)你知道这些温度吗?读一读。(第5题)(3)根据平均气温,在温度计上画一画。(第6题)五、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数?你能说说有什么收获吗?教学后记:第二课时小数第九册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问题。2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 .简单介绍古代中国认识和使用负数的情况,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1 .爱习导入。读一读,说说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它们的大小关系怎样。30、-5、+12、32、-3、-7,+152 .导入。
7、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温度、海拔高度用正负数来表示,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好多情况可以用正数或负数来表示。二、教学例3。1 .出示例3:新光服装店今年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表。(1)指名读一读表中的数据,说一说知道些什么。(2)问:正数表示什么?负数表示什么?(3)从表中你还知道些什么?2 .小结。在通常情况下,正数表示盈利,负数表示亏损。3 .指导完成试一试。先让学生独立填表,在集体校对。三、教学例四。1 .出示例四平面图。(1)让学生说说从图上能知道些什么。(2)提问:小华从学校出发,沿东西方向的大街走了2100米,可能会到什么地方?如果把向东走2100米记作+2100米,那么,向西走21
8、00米可以记作什么?(3) .小华从学校出发,沿南北方向走了1240米,可能会到什么地方?如果把向南走的1240米记作+1240米,那么,向北走了1240米可以记作什么?(4)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吗?2 .小结。让学生明确: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行走时方向相反的路程,确定其中一方向的米数记作正数,则与它相反方向的米数记作负数。3 .指导完成试一试。先让学生说说数轴上数的大小情况,0的左边是什么数,0的右边是什么数。再试填方框中的数,填好后读一读,体会这些数的大小,然后思考:-2接近2,还是接近0?4 .完成练一练。(1)第一题先让学生看表,判断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收入还是支出,再联系具体项目内容,说说各项
9、收入和支出。(2)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填空,再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四、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一7一10题。1 .第7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么想的,还可以让学生再举一些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日常生活问题。2 .第8题,先出示存折,让学生说说从着一页的记录中能知道些什么,让他们明确:记录中的正数表示存入的钱,负数表示取出的钱。再要求学生完成填空。3 .第9题,让学生明确:如果把上升的厘米数用正数表示,那么下降的厘米数则可以用负数表示,4 .第10题,先让学生明确表中正数表示上车的人数,负数表示下车的人数。表示没上车也没下车。五、介绍“你知道吗”先让学生自主阅读,然后组织交流。通过交流,是学生体会到
10、中国古代文明对于数学发展的卓越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后记:小数第九册面积是多少(实践活动课)教学目标:1 .使学生会把一个稍复杂的图形分割成几个简单的图形后,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面积。2 .使学生会把一个稍复杂的图形通过平移转化成长方形计算面积。3 .使学生了解用数方格方法计算面积时不满整格的都按半格计算,同时初步学会用这方法估计并计算不规则物体表面的面积。4 .使学生体会平移后图形的面积不变,感受转化的策略。教学重点:体会平移后图形的面积不变。教学过程:一.分一分,数一数。先让学生看右边的两个图形,自己尝试数方格计算面积。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数得准确?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数的
11、。让学生明确:稍复杂的图形可以分割成几个简单图形后再计算面积比较简单。二.移一移,数一数。出示图形后,可以先鼓励学生尝试用上面的方法数出它的面积,告诉学生,不满一格的可以算作半格。提问:图中有些部分不是整格数起来很麻烦,怎么办?由此,启发学生,可以通过平移把这个图形加以转化。学生独自完成。集体交流时,注意展示学生探索出的不同的平移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平移前后的图形,形状变了,但面积不变,转化后,解题更简便。三.数一数,算一算.出示题目:牧场中一个池塘的平面图,让学生知道,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米,不满一格的按半格计算.先让学生把池塘上面整格的和不满整格的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数一数各有多少个,再算
12、出池塘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出示树叶图,问:你能算出右边树叶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吗?(仿照上题做)四.估一估,算一算.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树叶,先估计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再把树叶描在第122页的方格纸上,用数方格的方法算出它们的面积.再让学生用这种方法算出自己手掌的面积.教学后记:(编制者:杨春霞)小数第九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3页的例1、例2、例3,“试一试”和“练一练”,第14页的练习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思考,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使学生经历观
13、察、操作、测量、填表、讨论、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体会“等积变形”的思想方法,培养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说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名称。(电脑出示)2、在这几个图形中,你会求哪些图形的面积呢?3、大家想不想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揭示课题)二、探究新知.1 .教学例1。(1)出示例1中的第一组图形。提出要求:这儿有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在小组里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学生分组活动后组织交流。对学生的交流作适当点评,使学生明白两种不同的比较方法都是可以的:即数方格比较大小或把左边的图形
14、转化后与右边的图形进行比较。(2)出示例1中的第二组图形。提出要求: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吗?学生分组活动后组织交流,在学生的交流中,教师适当强调“转化”的方法。(3)小结:把不熟悉的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并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是数学上一种很重要的方法转化。这种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经常要用到。2 .教学例2。(1)出示画在方格纸上的平行四边形。提问:你能想办法把图中的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吗?(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交流操作情况。提出要求:谁愿意把你的转化方法说给大家听听?(让学生用实物投影演示剪、拼过程)提问:有没有不同的剪、拼方法?(继续请学生演示)教师用课件
15、演示各种转化方法,进行小结。(4)讨论:刚才大家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都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剪的。大家为什么要沿着高剪开?启发学生在讨论中理解:沿着高剪开,能使拼成的图形出现直角,从而符合长方形的特征。(5)小结: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再通过平移,都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3 .教学例3。(1)提问:是不是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能转化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它的面积大小有没有变?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联系?(2)操作:请大家从教科书第123页上选一个平行四边形剪下来,先把它转化成长方形,并求出面积,再填写下表:转化成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长(cm)宽(
16、cm)面积(c m)底(cm)高(cm)面积(c m1)(3)小组讨论:转化成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4)反馈、交流,抽象出面积公式。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如.下的板书:因为长方形的面积二长X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二底X高(5)用字母表示公式。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那么你能用字母写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吗?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S=ah(6)指导完成试一试二,先让学生根据题意独立解答,再通过指名板演和评点,明确应用公式求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般要有两个条件,
17、即底和高。三、巩固深化4 .指导完成“练一练”。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让学生说说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计算时应用了什么公式。5 .指导完成练习二第1题。(1)明确要求,鼓励学生尝试操作。(2)讨论: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要使画出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与长方形相等,它的底和高可以分别是多少?(3)学生继续操作后展示作品。引导学生对展示的平行四边形进行判断,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6 .指导完成练习二第2题。先让学生指出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再让学生各自测量计算。提醒学生:测量的结果取整厘米数。7 .指导完成练习二第3、4两题。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通过交流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8 .指
18、导完成练习二第5题。(1)同桌两人分别按要求做出长12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形。一个长方形不动,另一个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平放在桌上。(2)指导观察、思考。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做成的长方形和用长方形拉成的平行四边形,想一想,它们的周长相等吗?为什么?面积呢?(3)指导测量、计算,验证猜想。(4)连续拉动长方形,启发思考面积的变化有什么特点。四、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教学后记(编制者:马品汝)小数第九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5-16页的例4、例5和“试一试”“练一练”,第17页练习三第1-3题。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
19、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1 .出示例4,明确题意。图中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仔细观察这3个平行四边形,你能说出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吗?先自己想一想、算一算,再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方法。2 .提问:为什么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求出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将平行四边形沿对角线剪开,旋转、平移、重叠。让学生观察演示过程,说说发现,并相机总结:每个平行四边形中的两个三
20、角形是完全相同的;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是所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3 .揭题: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究竟有怎样的联系?三角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二、探究公式1 .动手操作,填表分析。出示例5中的三角形。按角的特点分类,:这几个三角形分别是什么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说出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每人从第123页上选一个三角形剪下来,与例5中相应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要提醒每个小组注意:组内所选的三角形三种都要齐全)教师加强巡视,对拼平行四边形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加以指导。组织讨论:通过操作,你认
21、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进一步明确: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2)根据要求测量、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分别是多少?每个三角形的底、高和面积呢?(3)汇总数据,填写表格,初步归纳。要求学生把小组内得到的不同数据填在书上的表格中。提问:你是怎样算出三角形的面积的?从表中你能看出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有怎样的联系?2 .讨论交流,得出公式。(1)出示讨论题,小组开展讨论。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二
22、角形的面积?(2)全班交流。交流第一个问题时,课件演示将每组中两个三角形重叠,让学生明确认识到:不管选择哪种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必须完全相同。交流第二个问题时,课件可以闪烁相应的底和高。得出:每个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引导学生逐步表达如下的思考过程: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又高,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二底X高+2。(3)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4)让学生看书上的例4、例5,回顾刚才的推导过程.如果还有疑问,可提出讨论。反馈时要求学生用清晰的语言表述三角形面积公式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标 年级 数学 上学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