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教案+学案+测练人教版必修1.docx
《2021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教案+学案+测练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教案+学案+测练人教版必修1.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物质分类【教学目标】1 .从基本的物质分类出发,认识分类对化学研究的重要性,形成学习化学的分类观。2 .了解胶体及分散系的概念,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胶体。3 .了解胶体和溶液、浊液的区别。4 .认识胶体的性质一一丁达尔效应。【教学重难点】1 .知道分类方法并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2 .胶体、溶液、浊液之间的比较,胶体性质。【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师图书馆中数不胜数的图书要分类陈列以便于人们查找,快递企业对数以万计的物品要分 类处理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样,为了认识和研究的方便,对于数以万计的物质,我们是不是 也可以把它们分类呢?2 .新课讲授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板书1.物质的分类
2、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投影空气、乙醇、铜、铁、碘酒、氧气、水、小苏打、盐酸溶液。学生活动学生回答:第一种分类结果混合物:空气、碘酒、盐酸溶液纯净物:乙醇、铜、铁、氧气、水、小苏打第二种分类结果固体:铜、铁、小苏打液体:乙醇、碘酒、水、盐酸溶液 气体:空气、氧气 师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物质分类的方法并不是一成不 变的,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用不同的角度思维,就会“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村”,所以衡量事物的标准不止一个。设疑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呢?学生活动将物质进行分类: 单质L敏化物厂纯物一酸J化合物一物质T,盐
3、L混合物师以上的分类是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可以形象的称为树状分类 法。设疑化合物一定是酸、碱、盐或氧化物吗?强调最后无机化合物的分类并不完全,例如,氨气不属于酸、碱、盐或者氧化物。设计意图将初中所学单一物质进行系统分类,为后续寻找同类物质的共性做铺垫。师在初中阶段,同学们学习了很多的单质,其中有一些单质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例如: 金刚石、Cw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在化学上,我们将这样的单质命名为同素异形体。板书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设疑还能举出哪些些同素异形体?(红磷和白磷、氧气和臭氧等)生红磷和白磷、氧气和臭氧等。师树状分类法是一种比较单一的分类方法
4、,就像,在利用词典查阅成语“阳春白雪”的含 义,可以按照成语中开头汉字的首字母进行查找。而在研究具体物质的时候我们还会从不同 角度对同一物质进行不同分类,这种方法叫做交叉分类。投影请同学们按照分类进行连线设疑除了物质的组成,我们还可以如何将物质进行分类?生按照物质性质进行分类。师如果将氧化物进行分类,我们可以根据组成,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而根据 性质又可以进行怎样的划分呢? 师我们知道co口和SO?都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将这类氧化物称为酸性氧化物,而CuO 和Fe。都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将这类氧化物称为碱性氧化物,按照氧化物性质上的 差异,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5、投影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设疑CO?和SO?属于非金属氧化物,CuO和Fe。属于金属氧化物,那么非金属氧化物一定 属于酸性氧化物吗?金属氧化物一定属于碱性氧化物吗?师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比如,CO 不属于酸性氧化物的非金属氧化物,Mn。不属于碱性氧化物的金属氧化物。投影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 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过渡同一类物质在组成或某些性能方面往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对物质进行合理的 分类,有助于我们按物质的类别进一步研
6、究物质的结构、组成和性能。下面,我们就用分类 的思想学习一下分散系。板书2、分散系及其分类引入引入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的概念。设疑初中阶段,我们学习过哪些体系是分散系?生溶液、浊液追问溶液中什么物质是分散质,什么是分散剂?浊液中什么是分散质,什么是分散剂?生溶液中,溶质是分散质,溶剂是分散剂;浊液中,被分散成的小液滴或固体小颗粒的物 质时分散质,液体是分散剂。投影分散系的分类板书3、胶体:环节一浊液与溶液的比较:通过观察,指出浊液和溶液的外观差异一一分散质颗粒大小和 稳定性的差异(表现在分散质是否出现沉降或漂浮而与分散剂脱离的现象)。学生活动观察并回答:浊液分散质颗粒较大,静置后分层:溶液中
7、分散质颗粒小,静置不 分层。环节二提出假设:不同分散系,其分散系的性质与分散质颗粒有关。查阅资料:溶液和浊液粒子直径分别小于Inm和lOOnm,则分散系颗粒直径介于二 者之间的分散系可能具有介于二者之间,甚至与二者不同的性质。师我们把分散质粒子直径为PlOOnm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胶体的概念是19世纪60年代初 由英国科学家格雷哈姆(T. Graham)提出的,他在研究各物质在水溶液中的扩散性质及能否 通过半透膜时,发现有些物质,如某些无机盐、糖和甘油在水中扩散很快,容易通过半透膜; 而另一些物质,如蛋白质、明胶和硅胶类水合氧化物等,扩散很慢或不扩散。前者容易形成 晶态,他将其称为晶质;后者不易
8、形成晶态,多呈胶态,他将称为胶体。这种分类没有说明 胶体的本质,因为胶状的胶体在适当条件下可以转化成晶体,而晶质也可以变成胶态。直到 20世纪初,随着超显微镜的发明及后来电子显微镜的应用,人们又胶体才逐渐有了较清楚 的了解。落波 股体 浊液投影1 nni lOOnm环节三实验验证:氢氧化铁胶体实验1取100mL烧杯,加入40mL蒸镯水,将烧杯中的蒸储水加热至沸腾。向沸 腾的水中滴加5飞滴FeCl:f的饱和溶液。实验2取100mL烧杯,加入40mL硫酸铜溶液学生活动观察现象:实验1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褐色,实验2中,溶液为蓝色。设疑在实验1中制得的红褐色液体就是氢氧化铁胶体,这是由氢氧化铁胶体粒子
9、分散在水 中形成的一种液溶胶。同学们观察氢氧化铁液溶胶,可以得到该液溶胶也是均一透明的分散 系。设疑制备氢氧化胶体的方法能否用饱和FeCL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不能,产生的是FeSHK沉淀。强调注意事项:实验中必须使用FeCh饱和溶液和沸水。当液体呈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因为过度加热会破坏胶体,生成 Fe(0H)3 沉淀。制备过程中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否则会使Fe(0H)3胶体粒子碰撞形成大 颗粒,最后形成沉淀。设疑胶体与溶液的外观相似,那么怎么区别这种液溶胶和溶液呢?实验3用激光笔照射实验1、实验2得到的液体实验4在悬浊液中加入氢氧化铁胶体学生活动观察现象。实验3:用光线照射实验1中的液体
10、,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而实验 2中的液体无光亮的通路。实验4:加入Fe(0H)3胶体,烧杯中浑浊现象消失并出现沉淀。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探究胶体性质,通过观察、分析等方法获得结论。师根据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当光线照射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而照射溶 液时看不到这条光亮的通路,化学上将上述光亮通路的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是 一种区别溶液和胶体的有效方法。胶体还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吸附溶液中悬浮颗粒,这是 明矶净水的原理,明机溶于水形成Al(0H)3具有很好的凝聚作用,是一种良好的净水剂。板书丁达尔效应:区别溶液和胶体的方法。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吸附溶液中悬浮
11、颗粒,可用于净水。设疑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呢?(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那么为什么胶体有丁达 尔效应而溶液没有呢?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原因是什么呢?师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原因:因为胶体粒子的大小适中,光线照射到胶体的粒子时发生 散射,散射光线进入人眼,人以为是胶体在发光,所以看到光亮的通路。而溶液的分散质粒 子太小,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太大,无法发生散射。设疑如何分离氯化钠溶液和淀粉胶体?学生活动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利用半透膜设计实验分离胶体及溶液,并检验是 否成功分离。板书溶液能够穿过半透膜,胶体不能穿过半透膜。设计意图诊断评价学生对胶体本质及性质掌握情况,训练学生实验能力,深化对胶
12、体的理 解。师丁达尔效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投影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物质的分类,重点介绍了常用的两种方法“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还引入了同素异形体、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概念,对我们后面学习元素化合物打下基 础,基础初中阶段对溶液浊液的学习,我们引入了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的概念,然后以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作为分类依据,引入胶体的概念,了解了胶体的制备及性质一一丁达 尔效应。【板书设计】1. 1物质分类-树状分类法1.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溶液直径V1nm分离:透过半透膜2.分散系-胶体直径1nm100nm 丁达尔效应浊液直径 10Onm物质分类【学法指导】1
13、.从基本的物质分类出发,认识分类对化学研究的重要性,形成学习化学的分类观。2 .了解胶体及分散系的概念,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胶体。3 .了解胶体和溶液、浊液的区别。4 .认识胶体的性质一一丁达尔效应。【知识导图】【基础梳理】一、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1 .同素异形体(1)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2)金刚石、石墨和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氧气和臭氧(0,)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红 璘和亘磷是磷元素的同素异形体。2 .常见的分类方法(1)树状分类法物质源舍物纯净物化合物金曼里氧化物单质非金属金属18.交叉分类法Na2CO3钠盐Fe2O3Na2s。3钾盐co2
14、K2SO4硫酸盐MgOK2CO3碳酸盐so33 .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广能与的氧化物酸性气.多数酸性气化物能_水,与水化一化物 合生成酸化一_大多数非金属班化物属于酸性气化 f物,如CO,、SO,等,强酸(HCk HNO3、H2SO4)按虽弱弱酸(CHjCOOH、H2CO3)一元酸(如HC1)按电离出的H-数)二元酸(如HrSOQ多元酸(如三元酸HjPO,)上bJ强碱(如KOH、NaOH) 投星弱!弱碱(如NHrHiO)一元碱(如NaOH)按电离出的OIF数/二元碱如Ba (OH) 2I多元碱如三元碱Fe (OH) j(正盐(如Na2cCh)酸式盐(如NaHCO?)碱式盐如Cm (OH) 2CO
15、3)4 .物质的 和 也是对物质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的含义与组成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 分”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2.分散系的组合方式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可将分散系分为9类:分散质分放刎分散质分散剂实例气气液气固气气液液液固液气固液固三、分散系及其分类1.胶体的分类卜分:气溶胶:(=烟、云、 雾0-(1)胶一根据分散剂的状态一:根据胶体粒广的组成体的制备:液 L:同勾-级j匚 弃股匚;粒子胶体:分子胶体LJ豆浆、牛奶、墨水) 有色玻璃、玛瑙) T Fe(OH)3胶体淀粉胶体)操作现象方程式实验1取100mL烧杯,
16、加入40mL蒸馆水, 将烧杯中的蒸储水加热至沸腾。 向沸腾的水中滴加56滴FeCh 的饱和溶液。实验2取100mL烧杯,加入40mL硫酸铜溶液-注意事项:实验中必须使用FeCh饱和溶液和沸水。当液体呈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因为过度加热会破坏胶体,生成Fe(0H)3沉淀。制备过程中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否则会使Fe(0H)3胶体粒子碰撞形成大颗粒,最后形成沉淀。3.胶体的性质一一丁达尔效应、吸附性操作现象实验3用激光笔照射实验1、实验2得到的液体实验4在悬浊液中加入氢氧化铁胶体性质1 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可见光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这条光亮的“通路” 是由于胶 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
17、散传播)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性质2】吸附性胶体具有较强的,能吸附溶液中悬浮颗粒。【应用】是区别胶体和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溶于水形成Al (0H)3胶体具有很好的凝聚作用,是一种良好的净水剂。【思考讨论】1.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呢?为什么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呢? 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原因是什么呢?2.如何分离氯化钠溶液和淀粉胶体?总结溶液、胶体、浊液的比较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悬浊液乳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100 nm100 nm分散质粒子结构分子、离子较多分子的集合体或大分子大量分子聚集成的固体颗粒大量分子聚集成的液体液滴特点均一、透明多数均一、透明,较稳定不均一、不透明,久
18、置沉淀不均一、不透 明,久置分层稳定性稳定介稳性不稳定不稳定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鉴别方法胶体和浊液通过静置鉴别;胶体和溶液可通过丁达尔效应鉴别【课后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混合物肯定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B.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C.酸性氧化物可能是非金属氧化物,也可能是金属氧化物D.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2 .溶液、胶体、浊液这三种分散系最本质的区别是()A.是否能透过滤纸B.是否均一、稳定、透明C.是否会产生丁达尔效应D.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3 .用饱和的氯化铁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正确的操作是()A.将饱和FeCk溶液滴入蒸储水即可B.将饱和FeCL
19、溶液滴入热水中,生成棕黄色液体即可C.将饱和FeCL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即可D.将饱和FeCL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出现红褐色沉淀即可4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选项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NaOHH2soiBaCO3S02co2B纯碱H2SCaCOaSi02coCNaOHNaHSO4CaCLNazOso2DKOHHNO3CaCOsCaOSO3A. AB. B C.CD. D5 .有关物质的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只能有一种分类标准B.可能有多种分类标准C.能用交叉分类法进行分类的物质就不能用树状分类法进行分类D.能用交叉分类法进行分类的物质也可以用树状
20、分类法进行分类6 .按照交叉分类法,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CuSO4铜盐m由硝酸盐A Cu(NO1硫触;NaHCO酸Cu,(OH)2CO,/CH.COOhbZttC Cu(OH)/ 粗化物D.CuSO,1、y硫帙盐AgNO,E碳酸松 人以:0夕(可溶性盐 BaSoX一难溶性盐金园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於化物7 .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散系的稳定性:溶液胶体浊液8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溶液胶体浊液C.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几纳米或几十纳米的分散系是胶体D.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将悬浊液中的分散质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8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钻酸菁”的分子(直径
21、为1.3 X10%)恢复了磁 性。“钻酰菁”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和植物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 “钻醐菁”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直径比Na的小B.其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C.其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其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乳浊液9 .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如图)。无机.合物|I-IIl-TII酸碱盐 氧化物氨化物 (1)如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的名称是。(2)以Na、K、H、0、C、S、N中任意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中、 、后面。物质类别酸碱土卜 jin.氧化物氢化物化学式HC1Ba(OH)z(S)Na2C03C0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新教材 高中化学 第一章 教案 测练人教版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