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与投资环境.docx
《产业集群与投资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集群与投资环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产业集群与投资环境摘要:东南沿海部地区的 经济 快速增长与其产业集群的 发展 密切相关。发达的产业集群除了对 企业、城市和地区竞争力有巨大 贡献之外,它对改善地方投资环境具有实用性效果。本文着重分析 了东南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强化企业竞争力;从而对外部企业具有的强 大吸引力和对内部企业具有的持久粘附力;加快地方基础设施建设、 法规建设和规范的市场培育进而改善地方整体投资环境,为中西部地 区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启示。关键词:产业集群;投资环境;竞争力引言: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与其产业集群发展缓慢有很大的关系。据 报道,中西部地区由于产业集群发展程度低,招商引资难度很大,一 些已经引进来的企业也由于地方缺乏
2、足够多的相关产业和上下游产 业形成产业集群,造成产品成本上升,在市场上竞争力显著下降而撤 出,移师东部。事实上,产业集群给企业提供的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 环境。一些地方虽然过去通过政策优惠,税收减免等措施能引进一些 企业,但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方面的优 势将越来越少。过去单纯靠政府营造的投资环境越来越不可持续。在 这方面,东部地区的发展为中西部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产业集群理论综述:产业集群,又称企业集群,简单地说,就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进行 研究 而划分的专业化产业区域。有关它的定义,不同学者也给出不 同的定义。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E.PorterXXXX年
3、韦伯 的 工业 区位理论,1934年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以及1991年克 鲁格曼的规模收益递增理论等,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的形成、特 征和内在机理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然而当代最有影响的要算美国哈 佛大学教授迈克尔E.波特在20世纪中后期提出的新竞争理论。1998 年波特在哈佛商业周刊上发表了“产业集群和新经济学”一文,更 是将产业集群的理论推向新的高峰。产业集群与投资环境的关系:毫无疑问,产业集群与投资环境之间具有互动关系,二者可以 相互影响,相互推动。一方面,政府引导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同一 产业的相关企业(既包括纵向处于同一产业链上的关联企业,即上、 中和下游企业,也包括横向与某一产业链相
4、关的企业)加速在同一空 间区域的聚集,形成产业集群。但是,这里必须明确的是,好的投资 环境并不必然促成产业聚集,现实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这方面例子; 另一方面,产业集群通过更专业化的分工,使得技术、信息、人才、 政策及相关产业要素等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共享,知识传播与创新的速 度加快,集群内企业因此而获得规模经济,大大提高集群内企业的市 场竞争力,而为企业提供了实质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投资环境。 与前者不同的是产业集群一定会改善投资环境。对于二者的关系,我 们还应该区分各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来进行考察:在经济发展的 初期,各地方应该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给予入住企业相 当的政策扶持,税收
5、减免等优惠措施来改善投资环境,让更多的企业 入住以便后来可能形成产业集群。因为企业入住并不必然形成产业集 群,所以在随后的阶段,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需要利用政策引导、 市场主导、企业参与的方式来有意识地培育产业集群的形成。我们这 里研究的就是经济发展的第一、二阶段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时重点应该 考虑的问题。产业集群改善投资环境的机理分析如上所述,产业集群主要通过提升集群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来 改善投资环境,所以在实证分析中国东部地区如何通过产业集群改善 投资环境之前,从理论层面来分析产业集群的特性,以及其如何提升 集群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即分析其经济学机理。产业集群能够提升 群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与
6、产业集群的特性分不开的。产业集群具有 互动性、共生性和柔韧性三大特性。所谓互动性是指产业集群内的企 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彼此间形成一种互动性的 关联。由这种互动的竞争压力、潜在压力有利于构成集群内企业持续 的创新动力,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产品创新,促进产业加快升级;所 谓共生性指的是产业集群内众多的企业在产业上具有关联性,能共享 诸多产业要素,包括专业人才、市场、技术和信息等,一些互补产业 则可以产生共生效应,集群内的企业因此获得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 双重效益;所谓柔韧性则是由于集群内聚集了大量的经济资源和众多 的企业,一方面高度聚集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处于随时可以利用的状 态,为
7、集群内的企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另 一方面大量企业的存在也使集群内的经济要素和资源的配置效率得 以提高,达到效益的极大化。产业集群内自发形成的这种经济资源与 企业效益的良性运作,增强了集群适应外界变化的能力,使产业集群 具有一般经济形态所不可比拟的柔韧性,造成了产业集群得以持续繁 荣不衰的优势。正是因为产业同时集群具有上述三种特性,可以快速提升集群 内企业的竞争力,而为企业进入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实际可靠,稳定持 续的投资环境。这种内在机理也可以用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些经典 理论进行分析。(1 )外部经济理论: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1890出 版的经济学原理中首先提出了外部经济的概
8、念。他认为相对于单 个企业而言,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能利用地理接近性,通过规模经济使 学习经验曲线中的生产成本处于或接近最低状态,使无法获得内部 规模经济的单个中小企业通过外部合作获得规模经济。(2 y规模报酬 递增”模型: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发展了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 提出了“规模报酬递增”模型。他把马歇尔的“产业区”优势的论述总结 为三点:本地专业化劳动力的发展;大量增加的相关企业和生产服务 活动对核心产业的支持;以及频繁的信息交流对创新的贡献。这些优 势构成了规模报酬递增的基础。(3 )交易费用理论:科斯于1937年 在“论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先提出了交易费用的理论。由于产业集群 内众多的
9、企业区位成本低、交易频繁,使交易的空间范围和交易对象 相对稳定,这些均有助于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减少企业的交易费用; 同时,由于数目众多的企业地理接近,增加了市场参与的角色,市场 机制更能发挥作用有利于提高信息的对称性,加强了企业间的合作与 信任,促使交易双方达成并履行合同,节省了企业搜寻市场信息的时 间和成本,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4)聚集经济理论:德国的韦伯、 美国的胡佛和英国的巴顿先后都提出了聚集经济理论。韦伯强调在集 聚经济环境下,企业通过分享公共基础设施、专业化劳动力资源、销 售市场等获得聚集经济效益;胡佛认为产业集群是某产业将集聚经济 视为生产区位的一个变量,认为产业集群是某产业在特
10、定地区的集聚 体的规模所产生的经济;巴顿的贡献在于探讨了产业集群与创新的关 系。他认为,地理上的集中给予企业很大的刺激去进行改革和创新, 同时聚集有利于企业、供货商和客户间的沟通和交流,并在信息的传 播中了解市场动态,最终导致创新的产生。(5)新竞争理论:哈佛大 学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98年发表了“产业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 文,从竞争优势的角度系统地提出了产业集群理论。波特认为,产业 集群代表着一种能在效率、效益和柔韧性方面创造竞争优势的空间组 织形式,它所产生的持续竞争优势源于特定区域的知识、联系及激励, 是远距离的竞争对手难以达到的。产业集群除了通过提升集群内企业竞争力,增强内部企业粘附
11、 力和成长力、集群外企业吸引力改善投资环境之外,还通过降低企业 进入门槛真正改善了投资环境。波特认为r在内部的交会点上,产业 簇群的发展通常特别激烈。在暴风眼中,来自不同领域的洞察力、技 能和技术汇集在一起,激发出新的事业。多重交会的产业簇群出现后, 回进一步降低进入障碍,因为潜在的加入者和扩散效应来自好几个方 向,多元化的学习也刺激创新。”(竞争论第257页)另外,产业 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触发自我强化过程,成立新公司也是产业集 群改善投资环境的具体体现。波特认为r在一个健全的产业簇群中, 企业树木达到最初的关键多数时,会触发自我强化的过程。在其中, 专业化供应商开始萌芽,信息积累,本地机
12、构发展出培训、研发、基 础设施和适当的法规。而产业簇群的面貌愈来愈清楚他在同步成长。 企业家看到潜在的市场机会,而且进入障碍也在降低,因而成立新公 司。(竞争论第257页)最后,产业集群的发展加速了本地机构 的培训、研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备的法规建设,更重要的是产业集 群内的企业频繁交易更容易培育出一个良性、规范、健全的市场体系。 而这些对于企业的设立、组织经营、扩张等都至关重要,也集群外企 业无法与之比拟的。这些是从整体上改善了地方投资环境。中国东南沿海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证分析我国的产业集群现象首先出现在经济开放度较高的地区,现在 还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如浙江宁波、温州地区(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产业 集群 投资环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