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大纲-大连大学教务处.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大纲-大连大学教务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大纲-大连大学教务处.docx(1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大纲大達大Dalian University2014.10无机化学A教学大纲1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6分析化学教学大纲8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12有机化学B教学大纲14有机化学实验A教学大纲21仪器分析教学大纲24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28物理化学A教学大纲30物理化学实验A教学大纲35电与电子技术教学大纲38电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43工程制图B1教学大纲45化原理1教学大纲49化原理2教学大纲53化工原理实验教学大纲56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教学大纲58化工制图及CAD教学大纲63高分子化学教学大纲66高分子物理教学大纲70聚合反应工程教学大纲74高分子材料基
2、础教学大纲78聚合物合成原理及艺学教学大纲81聚合物成型加工原理和设备教学大纲85聚合物表征与测试教学大纲90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大纲94高聚物流变学教学大纲97功能高分子材料教学大纲101科技论文写作教学大纲105科技文献检索教学大纲109有机波谱分析教学大纲112聚合物合成工艺设计教学大纲115聚合物复合材料教学大纲118高分子材料专业英语教学大纲121计算机在工程中的应用教学大纲124胶体与表面化学教学大纲127现代企业管理概论教学大纲132市场营销学教学大纲135金工实习B教学大纲140认识实习教学大纲142化工原理课程设计1教学大纲144化工原理课程设计2教学大纲146化工设
3、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148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150生产实习教学大纲153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大纲155无机化学A教学大纲课程类别:大类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Inorganic Chemistry总学时:64讲授学时:64学 分:4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科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开课单位: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一、课程简介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及元素化学的基本知识,能够运 用化学基本原理解释物质的结构、成键情况、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能够运用元素化学的基本知识认识自然,为生产服务。同时,不断充实本学科的 科技新成果,培
4、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本课程可为学习后续课程,进行化 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0章:绪论(2学时)教学内容:0.1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0.2无机化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教学要求:了解无机化学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方向。授课方式:讲授+自学第一章:化学热力学初步与化学平衡(6学时)教学内容:1.1 熔及反应熔变1.2 矯及反应矯变1.3 吉布斯自由能及吉布斯自由能变1.4 吉一赫方程、化学反应等温式1.5 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1.6 多重平衡规则1.7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教学要求:(1) 了解焰及反应焰变、蜡及反应燜变、吉布斯自由能及吉布斯自由能变 的概念,掌握
5、化学反应热、化学反应熠变的计算。会运用盖斯定律进 行有关的计算。(2)掌握化学反应自由能变的计算,运用rG判断反应方向和限度。(3)熟练运用吉一赫方程、化学反应等温式进行有关G298、0298、Gt、 &Gt的计算,分析温度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授课方式:讲授+自学第二章:酸碱反应(4学时)教学内容:1.1 酸碱质子理论1.2 酸碱电子理论1.3 鲍林规则1.4 无机酸碱性的一般判断规则教学要求:(1)掌握酸碱质子理论和电子理论。(2)掌握鲍林规则并用其估算氧合酸的Kal、Ka2。(3) 了解无机酸碱性的一般判断规则。授课方式:讲授+自学第三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8学时)教学内容:3.1
6、核外电子运动特征3.2 四个量子数3.3 波函数角度分布和径向分布图形3.4 几率、几率密度、原子轨道3.5 多电子原子体系中能级分裂与能级交错3.6 鲍林轨道填充顺序图及科顿能级图3.7 核外电子排布3.8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3.9 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教学要求:(1) 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能量量子化特征及核外电子运动的波粒二象性 特征。掌握波动力学中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及其相互关系。(2)掌握波函数角度分布和径向分布图形。(3)掌握鲍林轨道填充顺序图。了解科顿能级图。(4)熟练掌握核外电子排布三原则及常见元素的电子构型。(5)掌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其原子电子构型的关系。掌握元素
7、周期 表的分区,周期及族的结构。(6)理解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等概念的意义及它们与原子结构的 关系。授课方式:讲授+自学第四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8学时)教学内容:1.1 离子键与离子化合物1.2 价键理论1.3 杂化轨道理论1.4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1.5 分子轨道理论1.6 分子间及氢键教学要求:(1)掌握离子化合物的特点,离子半径、离子的电子构型、晶格能等概念。(2)掌握价键理论的基本观点,成键特点及类型。(3)掌握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内容。会用该理论解释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 型,从而判断物质的性质。(4)掌握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并用其判断分子构型。(5) 了解分子轨道理论,能用其分析同
8、核双原子分子的成键情况。(6) 了解分子间力的产生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掌握氢键的形成条件、特 点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授课方式:讲授+自学第五章:氧化还原反应(4学时)教学内容:5.1 氧化还原5.2 原电池5.3 标准电极电势与电池电动势5.4 能斯特方程5.5 元素电势图教学要求:(1)掌握氧化还原、氧化值的概念。熟练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2)掌握原电池的构造、电池符号的写法。(3) 了解标准电极电势的概念、电池电动势与电极电势的关系。掌握有关 能斯特方程的计算。掌握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与G298、K间的关 系。(4) 了解元素电势图,能判断歧化反应的发生,进行某电对标准电极电势 的计算。授
9、课方式:讲授+自学第六章:配位化合物(6学时)教学内容:1.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1.2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1.3 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1.4 配合物稳定常数教学要求:(1)掌握配合物的组成、命名及描述其某一方面结构特征的术语。(2)掌握配合物的价键理论,并用其解释配合物的稳定性、磁性及空间构 型。(3) 了解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并用其解释配合物的稳定性、磁性。(4)掌握配合物稳定常数、累积稳定常数等配合物稳定性的表示方法。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第七章:s区元素(4学时)教学内容:3.1 s区元素3.2 碱金属、碱土金属单质3.3 碱金属、碱土金属氧化物与氢氧化物3.4 碱金属、碱土金属盐3.5 对角
10、线规则教学要求:(1)掌握S区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性质递变规律。(2)掌握碱金属、碱土金属单质的性质,碱金属、碱土金属氧化物的分类 和性质。(3)掌握碱金属、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性、碱性及其变化规律,碱金 属、碱土金属盐类的溶解性、热稳定性及其变化规律。(4) 了解对角线规则及锂、镁的相似性。授课方式:讲授+自学第八章:p区元素(一)(6学时)教学内容:4.1 p区元素概论4.2 硼及其化合物4.3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4.4 碳及其化合物4.5 硅及其化合物4.6 氮、磷及其化合物4.7 惰性电子对效应教学要求:(1)掌握P区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2)通过对硼的氢化物、卤化物、硼酸、硼砂的结构
11、、性质的研究,掌握 硼的缺电子性,掌握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3)掌握碳的同素异形体、卤化物、氧化物、碳酸及其盐的结构、性质, 了解其用途,了解硅的氧化物、硅酸、硅酸盐的结构、性质和用途。(4)掌握氮、磷的单质、重要氢化物、卤化物、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的 结构、性质,了解其用途。授课方式:讲授+自学第九章:p区元素(二)(6学时)教学内容:9.1 氧气、臭氧、过氧化氢9.2 硫及其化合物9.3 卤素及其化合物9.4 稀有气体教学要求:(1)掌握氧气、臭氧、过氧化氢的结构、性质,了解其用途。(2) 了解硫的单质、氧化物、含氧酸的结构、性质及用途。(3)掌握卤素单质、氢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的
12、结构、性质及用途。授课方式:讲授。第十章:d区元素(10学时)教学内容:10.1 过渡元素通性10.2 钛10.3 .10.4 镒10.5 铁、钻、银10.6 铜10.7 锌、汞教学要求:(1) 了解过渡元素的价电子构型特点及元素的通性。(2) 了解钛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3)掌握铭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间的转化。(4)掌握镜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及相互间的转化。(5)掌握铁、钻、银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盐、配合物的性质及不同价态 间的转化。(6)掌握铜单质、卤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配合物的性质及不同价态 间的转化。(7)掌握锌、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授课方式:讲授+自学三、其它教学环
13、节安排本课程讲授64学时,另开设32学时无机化学实验课,具体见无机化学实 验教学大纲。四、 考核方式本课程以期末考试为主要考核方式,适度参考课程考勤、完成作业情况及期 中考试成绩。课程成绩用百分制评定与登记,由70%的期末成绩和30%的平时 成绩组成。(1)平时成绩:由课程出勤、作业成绩和期中试卷成绩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等 比分配平时成绩,各占课程成绩的10%。(2)期末成绩:采用百分制试卷、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五、主要参考教材史启祯.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1 。2尤慧艳.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学习指导(第一版)M.北京:冶金工业 出版社,2011 3牟文生.无
14、机化学基础教程(第一版)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4牟文生.无机化学基础教程学习指导(第一版)M.大连:大连理工 大学出版社,2008撰写人:尤慧艳审核人:周立川课程负责人:尤慧艳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类别:大类基础课程英文名称: Experiment of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性质:必修是否独立设课:是总学时:32其中实验学时:32总学分:1其中实验学分:1适用专业:化学、化学工程与艺、过程控制、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科 学、环境工程、医学检验、口腔、临床、中药、制药、生物工程、 生物技术开课单位: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实验项目数:8必做项目数:8选作项目
15、数:O综合性、设计性项目数:1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使学生熟练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操作技能,验证常见 系列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在实验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 作风,树立科学的实验观,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二、主要仪器设备及工具真空泵、超声波清洗仪、pH酸度计、离心机、精密天平、台秤、伏特计、 吸滤瓶及常用玻璃器皿等。三、实验内容及要求序号实验项目 名称实验内容及要求学时 分配实验 类型实验 要求每组 人数1实验室安全教 育和基本操作了解实验室规则和一般安全常 识、基础化学实
16、验的基本操作技 术、本实验课的内容与要求。4验证必做152氯化钠的提纯掌握氯化钠的提纯方法;学会 固、液体试剂的取用,固液分离、 浓缩结晶、加热等操作;掌握提 纯粗食盐的化学方法及杂质离 子SO广、Mg2 Ca?的检验方法。4验证必做153硫酸亚铁链的 制备及质量检 验掌握硫酸亚铁镂的制备方法;熟 练掌握水浴加热、蒸发、结晶和 减压过滤等基本操作;学习用比 色法定量检验产品中的杂质Fe3C4综合必做154酸碱反应与缓 冲溶液学会试管实验的些基本操作; 熟悉缓冲溶液的配制并试验其 缓冲性能;学会使用pH酸度计。4验证必做155配合物与沉淀 溶解平衡了解配位平衡、沉淀与溶解平 衡、溶度积等概念;掌
17、握溶度积4验证必做15规则并会应用;学会离心机的使 用。6氧化还原反应了解介质的酸碱性对氧化还原 反应方向和产物的影响;了解浓 度、温度对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 影响;掌握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 响及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方法。4验证必做157P区元素重要 化合物的性质掌握硝酸及盐的重要性质;了解 亚硝酸、磷酸盐的主要性质;了 解锡、铅、睇、紹重要化合物的 性质。4验证必做158d区元素重要 化合物的性质掌握铭、镒、铁、银、汞、铜等 元素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4验证必做15四、 考核方式1 .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由实验者本人按统标准和格式撰写,实验基本情况的信息应填写 完整、清楚。做到内容完整、文理通顺
18、、字迹整、图表规范、分析详尽、讨论 深刻、符合国家有关测量规范的要求。数据记录要真实可靠,有效数字应符合仪 器的精度,相应表格中数据的小数位要符合规范要求。学生实验中获取的原始数 据,必须填写在报告中指定位置,并由指导教师检查后方可离开实验室。必须在 规定的时间内交付实验报告,如无任何理由拖延不交,视为放弃该实验项目。2 .考核方式: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完成实验项目的情况,并组织进行实验操作考核。课程成绩用百分制评定,按五级分制登记。百分制与五级分制的对应关系, A: N90 分;B: 480 分90 分;C: W70 分80; D: K60 分70; F: 60 分百分制成绩组成:实验项目成绩
19、满分80分,其中每项实验成绩以实验报告 成绩计入,满分10分。实验报告成绩包括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处理, 依次各占报告成绩的20%、40%和40%。操作考核成绩按百分制登记,占总成绩 的 20%。五、主要参考教材1辛剑,孟长功.基础化学实验(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田玉美.新大学化学实验(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M.北京:高 等教育出版社,2007。撰写人:尤慧艳 审核人:周立川 课程负责人:尤慧艳分析化学教学大纲课程类别:大类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Analytical Chemist
20、ry总学时:32 讲授学时:32学 分:2先修课程:无机化学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制药等开课单位: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一、课程简介分析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包括误差及数据 的处理、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和常见的分离 方法等内容。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分析化学学科进展;掌握分析化 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进步获取知识的能力,用分析 化学中“量”的概念和创造性思维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应用 型人才,为有机化学等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分析有关的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 打
21、下一定的基础。二、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0章:绪论(1学时)教学内容:0.1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0.2分析方法的分类和分析化学的进展0.3本课程的主要内容0.4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及考核方法教学要求:(1)理解分析化学所研究的基本问题。(2) 了解分析化学的发展历史、分析化学的内涵及其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 系,了解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及考核方法。授课方式:讲授+自学第一章:误差及分析数据的处理(5学时)教学内容:2.1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2.2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2.3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2.4 滴定分析概述教学要求:(3) (1) 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免方法,掌握分析结果数据处理的各种 方法。(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 高分子材料 工程 专业 实验 教学大纲 大连 大学 教务处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