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第17讲其他地貌的演化和地貌的观察.docx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第17讲其他地貌的演化和地貌的观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第17讲其他地貌的演化和地貌的观察.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7讲其他地貌的演化和地貌的观察I网络构建石冲、溶洞喀斯特地貌沙丘、沙垄:风沙地貌卜海蚀柱、潟湖海岸地貌卜冰斗、角峰冰川地貌I知识梳理常见地貌类型1.喀斯特地貌一地貌的就见地貌)地貌囿观察 顺序观察 内容四层考查内容两年.命题统计必备知识喀斯特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 貌;冰川地貌关键能力描述地貌景观及其空间演变过 程,培养归纳概括能力、演绎推理能力学科素养能够从区域空间位置的视角,认 识不同区域的典型地貌;从要素综合和时空综 合的角度分析地貌景观的形成原因与形成过 程;运用视频或野外观察地貌景观,能够识别 相关地貌并能描述其景观特点核心价值能够从“地对人的影响”的视 角,认识地貌对人类生产生
2、活的影响2020年江苏卷第3题;7月浙 江卷第17、18题2021年山东卷第3、4、19(2) 题;1月浙江卷第17、18题;上 海卷第2、3题;必备知识夯基础课标与教材: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等方式,识别34种地貌,描述 其景观的主要特点必修第一册:4.1; 4.2类型地貌景观及演变景观特点地表喀斯溶沟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特地貌1洼地(坝子)底部平坦峰丛f峰林f孤峰f残丘呈锥状耸立地下喀斯 特地貌以溶洞为主呈星状分布石钟乳、石幔或石帘溶洞顶部,向下发育石笋溶洞底部,向上发育石柱连接洞顶和洞底2.风沙地貌类型成因地貌景观景观特点风蚀 地貌风及其携带的沙粒 冲击和摩擦岩石风蚀在突
3、起的孤立岩石,呈柱状风蚀蘑菇上部宽大、下部食的蘑菇状雅丹地貌不规则的沟槽和垄脊相间,沟槽内常 有沙子堆积风积 地貌当风速减小或遇到 地形阻挡,风携带的沙粒降落地面固定沙丘沙丘上生长植物流动沙丘新月形沙丘:状如新月,有陡坡(背 风坡)和缓坡(迎风坡)3.海岸地貌类型地貌景观景观特点侵蚀地貌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海蚀崖:高出海面的陡崖 海蚀平台:向涯倾斜的平台堆积地貌海滩(砾滩、沙滩、渥滩)海滩:地势平坦,滩面广阔沙坝、沙嘴、潟湖等沙坝:伸入海中的长条形沙垄易误辨析槽形河谷和“ U”形冰蚀谷有何区别?提示河流进入平原地区,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形,谷中分布着阶地(台地)与河漫 滩。冰川
4、在山谷中刨蚀(磨蚀)谷底,形成平直宽阔、两壁陡立的U”形谷,常有 磨光面及冰川擦痕。二、地貌的观察1 .地貌观察的顺序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二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2 .地貌观察的内容观察绝对高度:划分地貌的主要依据高度相对高度: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2)观察坡表示影响坡度坡度角划分坡的重要标准;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巨大,如水土流失、交通建设等坡向阳坡和阴坡光照、降水等条件存在差异,进而影响迎风坡和背风坡植物的生长(3)其他观察内容: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 程度等。重 思维关健能力.
5、关键能解释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真题研析BeD.例1(2020江苏卷)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A.C.【思维导引获取 信息图:河谷底部是石灰岩,河谷在砂岩 中,河谷中有花岗岩、砂岩、砂砾岩调用知识H石灰岩是可溶性岩石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河谷下半部有石灰岩分布,溶蚀作用下易形成溶洞等喀斯特 地貌,A对。河谷没有可溶性岩石分布,难以形成溶洞地貌,B、C、D错。I知能升华1 .影响喀斯特作用强弱的因素喀 斯 特 作 用 强岩石成分易溶)H可溶性强卜岩石空隙、裂隙大|黄水性强T耳候温暖湿润的地区H溶蚀作用强卜2 .喀斯特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
6、溶 中间突出 石发育石(地表1沟芽 及进步发展洋边缘.:峰 盖一步溶蚀峰一孤 残地 ,从,地壳抬升林 峰 丘領洞1顶部:石钟乳、石幔、石帘 向下发育g石柱 向上发育底部:石笋【地下河3 .喀斯特地貌景观及特点类型景观景观特点溶蚀溶沟石质沟槽地貌 y* II* 石牙凸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石林发育比较好的石芽群峰林高耸林立的石灰岩山峰孤峰孤立的石灰岩山峰溶斗口大底小的圆锥形洼地沉积 地貌钙华常形成钙华坝、钙华湖等石钟乳悬挂在洞顶的倒锥状堆积体石笋溶洞底部类似竹笋的堆积体石柱相连溶洞顶部和底部的柱状体!变式训练1.(经典真题山东卷)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13 F-HL7砂
7、岩石灰岩 页岩砂页岩地水位A.处的地表形态主要是风蚀作用的结果B.处的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崩塌作用造成的C.指示的岩层分界面曾遭受过风化作用D.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C解析读图结合图例分析,处是砂岩,地表形态有众多陡峻的山峰、深谷,谷 底有河流,这种地貌主要是流水侵蚀、下切的结果,A错。处的岩层是石灰岩, 位于地下水位线以下,石灰岩容易被流水溶蚀形成漏斗、溶洞等,这种地貌形态 主要是由溶蚀作用造成的,B错。指示的岩层分界面高低不平,岩层明显缺失, 是受到外力的侵蚀作用,可能曾遭受过风化作用,C对。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 是内力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使岩层弯曲,地表变的高低不平,外力
8、作用主要是 削山填谷,使地表变得平坦,D错。关键能力解释风沙地貌的发育真题研析例2下图是在我国某地区拍摄的一幅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N 一(1)该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A.东南丘陵B,华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D.黄土高原(2)图示景观图显示该地区的风主要来自()A.东南方向B.西北方向C.西南方向D.东北方向思维导引;获取;图:图示为沙丘地貌;西北方向为缓;沙丘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 区,合缓坡为迎风坡,陡坡为背风坡;信息坡,东南方向为陡坡调用 知识答案(1)C (2)B解析第(1)题,该图是沙丘地貌,是由风堆积作用形成,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 地区。C项正确。第Q)题,沙丘的缓坡
9、是迎风坡,沙丘的陡坡是背风坡。根据图 中指向标,判断该地区的风主要来自西北方向。B项正确。I知能升华1 .风沙地貌的形成过程2 .雅丹地貌(风蚀地貌)(1)雅丹地貌的形成条件岩性条件雅丹在不同硬度和不同时代的岩石上都能发育,具有河湖相的沉积岩 更有利于雅丹的发育动条件主要为强劲的风,雅丹的沟槽和垄脊走向与盛行风向一致环境条件多数雅丹分布在极端干旱,植被稀少的平坦地区,风蚀作用强(2)根据雅丹地貌的垄脊走向判断风向垄脊的走向与盛行风向一致,迎风坡侧因受风侵蚀明显,坡度较陡。如下图:3 .移动沙丘(风积地貌)(1)移动沙丘的形成条件沙源条件沙子供应量的多少关系着沙丘发育的规模。如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
10、的 沙丘都较低矮,内部的沙丘都较高大,这与地表细沙、中沙的多少有 关动条件风决定着沙丘的移动速度,风向决定着沙丘的移动方向环境条件山岭可以阻挡风沙运动,沙子易在其迎风坡堆积,形成巨大的沙丘。 水分、植被条件愈好,愈不利于沙丘的发育(2)沙丘移动的机制迎风坡的沙粒在风吹动下,不断向上滚动,越过沙丘顶部并向下滑落,这样沙子层层地向前翻动,沙丘向前缓慢推移,成为流动沙丘。迎风坡 风间背风號一二跳跃上升滚(滑)落二(3)根据沙丘形态判断风向绊JLm景观图风向,剖面图等高线俯视图!变式训练2.(2020辽宁省丹东市月考)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典型地貌等高线示意图”,图中等高距为0.1米,虚线表示1991年情
11、况,实线表示1992年情况。据此完成(1)(3)题。(1)该地区最可能位于我国的()A.东北平原B.云贵高原C.青藏高原D.塔里木盆地(2)该地貌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风B.流水C.海浪D.冰川(3)1992年,该地貌侵蚀作用最弱的部位是()A.B.C.D.答案(1)D (2)A (3)B解析 第(1)题,对比199I年与1992年等高线分布图,该地貌位置有过明显的移 动。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并结合相对高度,可以判断该地地表形态应为移动沙丘, 该地貌在我国西北地区最为典型,选D。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貌为移 动沙丘,其在我国西北地区最为典型,故该地貌形成的主导因素是风作用,选 Ao第(
12、3)题,该地貌为移动沙丘,根据沙丘迎风坡坡度缓,背风坡坡度陡的特点,并结合图中等高线分布判断,处等高线密集,位于沙丘的背风坡,是侵蚀作用最弱的部位,选B。关键能力三解释海岸地貌和冰川地貌的形成L真题研析例3下图是海南省著名的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读图完成(1)(2)题。(1)该景观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风侵蚀B.流水侵蚀C.海浪侵蚀D.冰川侵蚀(2)下列地貌景观成因与图示景观相同的是() A.离岸堤B.石芽群C.风蚀柱D.海蚀崖文:海南省著名的旅游景观“南天一柱”; 图:海岸上的岩石柱思维导引値息 调用知识 I 海蚀地貌的成因及类型答案(1)C (2)D解析 第(1)题,“南天一柱”
13、位于南海海岸,是海浪侵蚀而成的海蚀柱,故选C。 第(2)题,离岸堤是海水堆积地貌,A错;石芽是喀斯特地貌地表形态的种,B 错;风蚀柱是风侵蚀而成的,C错;海蚀崖和海蚀柱都是海浪侵蚀而成的,D 对。I知能升华1 .海蚀地貌与冰蚀地貌.在岩石海岸,海浪不断 击打、侵蚀岩壁,使海岸后退海蚀地貌,如 海蚀柱、海蚀 崖等防高纬度或高山地区,冰 川运动不断侵蚀底部岩 石和侧面岩壁冰蚀地貌,如 冰斗、角峰、 “U”形谷等2 .海积地貌与冰积地貌!变式训练3. (2021 甘肃省一诊)潮沟是在河口和淤泥质海滩的潮间带上常见的种地貌(下 图),潮沟形状如树,也被称为“潮汐树”,主干(“树干”)朝向海洋,树枝状分
14、 杈(“树梢”)朝向陆地,潮沟存在时间各异,有的几十年,有的仅几小时。近年来,海岸大面积被围垦对潮沟产生严重威胁。据此完成(1)(2)题。(1)潮沟的形成主要受(A.风侵蚀作用 C.海浪侵蚀作用 相比潮沟的“树梢”, ()沙质海滩,风蚀作用强 作用广滩黏土含量少 A.C.答案(1)C (2)BB.河流堆积作用D.流水溶蚀作用“树干”位置更易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树干”段少盐沼植被保护汇水量更多受地转偏向受人为影响B.D.解析第(1)题,潮沟的形成主要是受海浪侵蚀而形成的。流水溶蚀是通过化学反应侵蚀,标志性地貌是喀斯特地貌,海难不受风侵蚀和河流堆积,C正确,A、 B、D错误。第(2)题,从图中可
15、以看出潮沟“树梢”的位置有盐沼类植被,可以 减少土壤侵蚀;从潮沟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在落潮的时候,下部汇水量更大, 侵蚀能力强,所以形成“树干”位置易变化;广滩位于沿海,多沙土,黏土含量 少,容易被侵蚀。正确,故选B。核心素养提素能情境探究情境创设材料一 湘西位于云贵高原东部边缘,这里多岩溶台地。岩溶台地 是类似于平顶山或桌状山的种岩溶地貌,多与峡谷伴生。下图分别为岩溶台地 峡谷示意图(图1)和景观图(图2)。材料二湘西岩溶台地的绝壁上多悬挂式洞瀑(如图3)。它是由地下溶洞或暗河中 的地下水体,从崖壁上岩溶洞穴口流出而成。其形成与地壳运动、地表河流下蚀 与地下河溶蚀速度等因素密切相关。海拔(米
16、)80016(H)400200石灰岩悬挂式 /洞瀑/河流设问角度(1)描述岩溶台地地貌景观的特征。(2)分析湘西岩溶台地的形成原因。(3)推断悬挂式洞瀑的形成过程。四翼体现基础性考查地貌景观特征的描述及喀斯特地貌的形成综合性从时空综合的视角,通过湘西岩溶台地,考查悬挂式洞瀑的形成过程创新性结合图示创设情境,考查喀斯特地貌基本原理的运用我的答案(1)(2)(3)【参考答案(1)顶部相对平缓,四周为陡崖。(2)石灰岩广布;地壳运动相对剧烈;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流水侵蚀作用明 显。(3)地壳运动导致岩层断裂,岩层破碎,流水沿断裂处溶蚀,地下暗河溶洞发育; 地壳抬升,流水下蚀剧烈,形成峡谷;纵向及
17、横向处岩层分离,岩体沿断裂处解 体崩塌,地下暗河出露,形成悬挂式洞瀑。I命题视角视角一考查流水侵蚀和风沉积1 .(2021湖南卷)某河流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自南向北流。该地冬春季节风 较大,受风力和降水的交替影响,河道宽窄呈季节性变化。图1示意该河流中 游地区。图2为研究区同一地点某年L月和M月的河道横断面示意图。据此完成 (1)(2)题。地丘 苴 丘地沙沙 河 区沙沙定动 的 究动丛固流地地月 研流灌步华耕林M 品圏 1%L月的河道横断面M月的河道横断面图2(1)推测L月和M月可能分别是()A.3月、5月B.9月、7月C.8月、6月D.5月、9月(2)造成M月河道南宽北窄的主要原因是()
18、南部以流水侵蚀为主南部以风堆积为主北部以风侵蚀为主北 部以流水沉积为主A.B.C.D.答案(1)D (2)B解析 第(1)题,由图2可知,L月的同地点风堆积物较厚,根据材料信息,该 地的冬春季节多大风,河流的堆积物经过累积,到5月份达到最厚,加上这时段 河水少,侵蚀作用弱,故可推出L月为5月;由于夏季降水多,流水侵蚀作用强, 经过长时间侵蚀,风积物被侵蚀,厚度减少,故M月应为9月,D正确,A、B、 C错误。第(2)题,根据图中指向标、比例尺、图例可知该区域范围小,气候干旱, 降水稀少,南北地形均较平坦。根据上题知,M月应为夏秋季节,降水相对较多, 南部流经灌丛沙地、半流动沙丘,下渗相对少,河流
19、水量较大,流水侵蚀作用显 著,河道较宽;北部流动沙丘广布,土质疏松,下渗量大,河流水量小,泥沙大 量沉积两岸,河道较窄,正确。夏秋季节,风力作用弱,错误。故选B。 视角二考查海岸线的变迁2.(2016全国卷)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 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 堤的分布。据此完成(1)(3)题。贝壳堤(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A.向陆地方向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 (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
20、.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答案(1)C (2)B (3)D解析第(1)题,贝壳堤是大量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所以,任一条 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位置相对稳定,大量死亡的贝类生物才能在海水的 作用下在同一位置集中堆积而形成贝壳堤,故选C项。第(2)题,当一条贝壳堤形 成后,海水搬运大量的泥沙在此堆积,意味着海岸线将向海洋推进,所以加大了 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故选B项。第(3)题,贝壳堤是
21、由海水将死亡的贝类生物 搬运至海岸带堆积而形成的;随着河流入海口的泥沙被搬运至贝壳堤外堆积,海 岸线将向海洋方向推进,从而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旧的贝壳堤失去贝壳 源补充而停止生长,新的贝壳堤在河流入海口附近的海岸带发育;由此可知,多 条贝壳堤的形成与河流入海口位置多次变动有关。图示地区形成了多条贝壳堤, 而且每两条贝壳堤之间相距较远,说明海岸线向海洋推进的速度较快,贝壳堤外 泥沙堆积的速度较快,堆积量较大;贝壳堤外堆积的泥沙主要来自河流入海口地 区,因此可推测河流入海口地区沉积的泥沙较多。视角三考查冰川地貌3.(2021山东省三月大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巨厚的大陆冰川在流入海
22、洋过程中可侵蚀海岸形成槽谷,冰退后,海水侵入槽谷 形成峡湾。下图所示区域是北半球典型的峡湾分布区之一,其陆地部分在末次冰 盛期被巨厚的冰川覆盖,目前仍分布有面积较大的现代冰川。(1)归纳图示区域现代冰川的分布特征。(2)即使考虑海平面上升因素,图示峡湾区域仍会在将来缓慢地抬升,推测其可能 原因。(3)某科研团队计划到图示区域考察冰川地貌,需提前划定具体考察对象分布位置 及准备相关物品(装备)。据此完成下表所列要求内容。冰川地貌主要分布位置考察物品(装备)角峰峡湾答案(1)在沿海地区大致沿西北东南走向(沿海岸山脉)呈带状分布,但不连续; 北部(纬度较高)地区面积较大,南部(纬度较低)地区面积较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高 地理 一轮 17 其他 地貌 演化 观察
限制150内